早前,張藝謀的女兒張末曾在自己所寫的書中寫道:「其實我至今都不清楚,為什麼像鞏俐這樣的大明星,在和我父親一起的日子中,要對他唯一的女兒那麼地仇恨,為什麼要扼殺我們父女接觸的一切機會?」
張末是張藝謀第一任妻子肖華所生的女兒。作為家庭主婦一般的存在,肖華當時在張藝謀的身後起著很大的支持作用。肖華以為只要默默地陪伴在丈夫的身邊,去支持他的事業,那麼家庭方面就會趨於一種平衡,也能夠讓丈夫在拼事業的時候沒有後顧之憂。未料,儘管妻子再好,張藝謀卻還是在拍戲中喜歡了另外一位姑娘,也就是鞏俐。鞏俐和張藝謀,一個是演員,一個是導演。
兩人相處的過程中發現彼此都有著共同的話題,在交談的過程中,彼此開始對對方有所好感。但當時張藝謀已有家室,考慮到女兒的緣故,張藝謀並沒有和肖華攤牌,只是一邊維持著家庭,一邊和鞏俐甜蜜地來往。本以為如此便天衣無縫,但肖華畢竟是個女人。從丈夫一直過度專注於工作上,並傳出不少的緋聞之時,她便已經察覺了不對。但當時的她卻始終安慰自己,丈夫並沒有變心。
直到一次打掃房間之時,肖華發現了鞏俐寫給丈夫的一封信,這個女人才終於發現自己的丈夫早已變心。肖華心痛得不能自我,想著自己數十年一直在背後支持著丈夫,沒想到卻換來這樣的結果。但可惜,她也清楚的知道,丈夫張藝謀不會再回頭了。之後,張藝謀果不其然地提出了離婚,而肖華也淡淡地同意了。
但當時,年僅7歲的張未卻不能夠理解,父母分開之後,張末一直都很想念自己的父親。於是,儘管張藝謀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看望張未,但卻始終和張末打電話。而張未當時對於鞏俐的出現也很是不滿,她不顧時間地打電話給張藝謀,而且一打就是幾個小時。這一兩次還沒有什麼,但久而久之的,鞏俐便對張末有所不滿,開始幹涉兩人打電話。
這一幹涉使得父女兩人都有了想法。尤其是張藝謀,看到如此的情景,便感到十分麻煩。那時,考慮到女兒,張藝謀也沒有結婚的打算。在和鞏俐共同走過八年的漫長歲月後,張藝謀以:「何必需要用一張紙束縛」回答了鞏俐想要的結婚,這領鞏俐感到心灰意冷。最終兩人在合作完最後一部影片之後,便選擇各奔東西。之後,鞏俐嫁往了外國,張藝謀則選擇了陳婷,仿佛被剩下的只有張末。
年少感情有所缺失的張末,一路上走得磕磕絆絆的。早年,張藝謀為了培養張末,特意送她去美國學習和成長。而這一切也非常的順利。張末更是在畢業後沒有多久,便選擇了結婚。奈何,這段婚姻卻並不如她想像的美好,這場婚姻中她遭遇了家暴。
這之後,張末選擇結束了這段婚姻。並在父親的安排下,來到了他的身邊學習電影事業的相關工作。可以說,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張藝謀對於這個女兒也是疼惜的。他一直對張末有著愧疚的心理,自己的兩段感情都給張末留下了傷疤。
好在,隨著漸漸地成長,張末最終也成熟了起來。一次,在電影《歸來》的發布會上,張末和鞏俐兩人互相擁抱,過往的一切都過去了,能活在的,只有當下。而對於陳婷,張末也從一開始的排斥到如今的接受。很多年少時候想不清楚的東西,終究伴隨著歲月的流逝,逐步地理解和接受。你怎麼看待張末的這種做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