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孩子特別「反感父母」?看完這幾點,家長應該及時反省

2020-09-09 智維力—美藤博宇教育

作為父母,你知道孩子最反感父母什麼嗎?

」你怎麼又犯錯了

我都說了多少遍了

你怎麼就是不長記性」

是的,這是當今很多父母經常掛在嘴上的話,看到孩子在看動畫片,不去做家庭作業,父母就會反覆對孩子說「快去做作業」。其實孩子早就說過,「看完這一集後就去做作業」,但因為父母不停地嘮叨,孩子就生出了厭煩心理,甚至故意不做作業了。

還有一些家長,在當孩子犯錯時,不能做到就事論事,而是喜歡翻舊帳,把此前孩子做錯的許多事都拿出來說並嘮叨不停,結果讓孩子產生了牴觸心理。

面對這樣的問題,很多家長都很苦惱:

明明自己一片好心,提以前犯的錯是想讓他長點記性,並不是刻意去批評他。

想讓孩子早點完成作業,想讓孩子養成良好習慣,而孩子卻把自己的話當成耳邊風。

說一遍,孩子當作聽不到

再多說幾遍,孩子索性跟自己對著幹,乾脆不幹了。

此時即便心裡默念「親生的」,也無法控制自己的爆脾氣爆發,從而引發一場親子大戰。

相關中國心理學學會統計過:目前小學生心理有問題的越來越多,90%的心理疾病病因都在父母身上,其中因母親嘮叨而發病的佔60%。

很多家長也越來越感覺到:孩子越來越不聽話,隨著年齡的增長,出現的叛逆行為也越來越嚴重。


智維力美藤博宇創始人鄭託尼老師表示:這種現象從心理學角度來講,稱為「超限效應」,它大概的意思是說得越多,說服能力就越會降低。在對孩子的教育中,父母對孩子的嘮叨就是很典型的「超限效應」。

家長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看到孩子有問題出現,難道我們都不能說嗎?答案是父母不懂得與孩子制定規則,尤其是學會溫和而堅定地執行規則!!!

那麼,家長如何給孩子溫和而堅定地制定規則,讓孩子心甘情願地去執行呢?

  1. 保持冷靜,溫柔而又堅定

  面對孩子無理取鬧或者不聽話時,控制自己的脾氣,就算是在批評他時,也要讓他感受到自己對他的愛,如果一味的指責,只會讓孩子變得更加脆弱和膽小。

在制定下規則後,不要隨改規則,比如:跟孩子約定好一天玩30分鐘遊戲,到了時候後,如果孩子還不放下手機,哭鬧不止。可以告訴他約定好的時間到了,可以跟父母一起去做別的事情,如果他還是哭鬧,可以坐在他旁邊,什麼也不說,讓他把不良情緒發洩完,經過這樣幾次後,孩子心裡就會知道,以這樣的方式,父母不會妥協,不會再用哭鬧來威脅父母。

  2. 對孩子進行多鼓勵,儘量少批評

孩子在犯了錯後,不要大發脾氣,可能孩子有時候很無辜,並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所以孩子犯錯時,一定要告訴他他錯在哪裡,讓他意識到這個錯誤,而不是去打罵。

  3. 保持耐心

  給孩子制定規則時,要慢慢對他說,保持耐心,告訴他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不要責怪,打罵,威脅,不要讓孩子感覺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而去排斥父母……

相關焦點

  • 毀掉一個孩子,只要這4句話,很多爸爸媽媽正在做,看完要反省了
    當孩子調皮的時候,很多家長已經改掉了選擇「打」的方式來教育孩子,但換成用語言去責怪孩子,如果語言過重的話,那麼孩子很容易就會造成心理傷害。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雖然我們說的僅僅是「恐嚇」來為孩子好,但卻在無意之中給孩子造成了傷害,孩子會畏於父母的語言冷暴力。甚至有的父母採取打擊似的語言來對待孩子,這樣就會讓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
  • 專業幼師坦言:這3種接孩子的方式令人反感,家長千萬別這樣做
    文/月月媽媽育兒記寶寶父母將自己送到幼兒園門口的時候都會對父母說:「今天早點來接我。」這句話充滿了寶寶對父母的不舍,家長又何嘗不是每次放學都遵守時間,來到幼兒園接寶寶,但是也會有少數的粗心家長,等到放學後很長時間才會將寶寶接回家。
  • 看完日本小男孩的早晨,中國家長反省了自己:孩子沒出息,怪我
    ,但是這點西方國家很明顯比中國做得要好很多。這主要是因為在西方國家,父母從小就會讓孩子獨立去完成一些事情,比如說簡單的家務,自己上學等等。但是中國的父母相對來說會比較溺愛孩子,而孩子也很依賴父母。前段時間,關於一位11歲的日本小男孩的早晨的視頻被很多中國父母看到,引起了不小的反響。中國家長也反省了自己:孩子沒出息,怪我了。
  • 毀掉一個孩子有多簡單?很多爸爸媽媽正在做,看完要反省了
    導讀:毀掉一個孩子有多簡單?很多爸爸媽媽正在做,看完要反省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毀掉一個孩子有多簡單?很多爸爸媽媽正在做,看完要反省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尊重父母?了解完這幾點,離好家長不遠了
    ,這是孝敬爸媽的表現,但是看完這兩種情況,我想大家心裡就會有一個新的答案孩子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尊重父母?我們常常看電視劇中,有很多的家長因為婚姻不幸,卻對無辜的孩子動手,只要自己心裡不痛快,就會將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這樣的父母從開始打罵孩子,不將孩子好好對待那一天開始,就不值得孩子尊重了2、父母身上沒有孩子學習的地方有這麼一種父母,常常覺得自己是長輩,想幹什麼就應該幹什麼
  • 孩子「不想和你說話」,已被壓垮的親子關係,父母應該如何修復?
    無計可施之時,父母就應該有所警覺,其實親子關係早已破裂,此時就應該好好想想該如何去修復了。父母與孩子都會感覺自己不被重視,對彼此之間的相處會越來越反感。持續一段時間之後,孩子會關閉自己的內心,中斷了與父母的任何交流。此時,父母要多一點耐心,這樣大多的破裂關係都可以避免發生了。
  • 孩子越管越不像話?如何正面管教孩子,父母應該看看這幾點
    導讀:孩子越管越不像話?如何正面管教孩子,父母應該看看這幾點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越管越不像話?如何正面管教孩子,父母應該看看這幾點!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為什麼不合群,多是來自家長的這些行為,看完後值得父母反思
    導讀:孩子為什麼不合群,多是來自家長的這些行為,看完後值得父母反思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為什麼不合群,多是來自家長的這些行為,看完後值得父母反思!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寫作業磨蹭 家長應該好好反省 改變需要時間
    真正了解清楚孩子為什麼要磨蹭,最主要的,是不是對放學後家長所做的時間安排心裡不滿,認為早寫完作業與晚寫完作業沒有區別。攝於家長的威嚴,還得坐在桌前裝模作樣地給家長看,這樣坐到明天早起他仍然寫不出來,或者是為了對付家長瞎寫一氣。遇到這種情況,家長首要解決的是孩子上課注意力集中,專心聽講問題。
  • 班級群裡別做「三類媽媽」,讓老師為難他人反感,家長自我反省
    無論是小學、中學,哪怕是幼兒園都有家長群,目的是為了及時和學生家長聯繫以及發布重要通知,同時也共同孩子的健康成長。但有些媽媽在家長群裡的行為,既讓其他家長困擾,也讓老師反感。可是自從創建了群以後,君君感覺就疲憊不堪,課堂上本就已經很心累了,還要在群裡應付寶媽們堆積如山的各種提問與要求,有時怕回復晚了怕怠慢了家長,可若是抱著手機不放,又影響了工作。更關鍵的是,,有些寶媽在群裡發各種廣告連結或砍價連結的;有各種誇獎讚美老師的;有提問「十萬個為什麼」的;甚至有要求老師拍孩子上課照片的......這讓君君感到很心塞。
  • 批評孩子,這幾點要注意,可能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人無完人,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沒有哪個人是不會犯錯誤的。特別是對孩子來說,在家長們的心裡,孩子總是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孩子只要一犯錯誤,就免不了家長的一頓訓斥和責罵,或許這樣也是讓孩子難以接受的。但其實孩子犯了錯誤並不是無藥可救,反而孩子會在不斷犯錯誤和改錯的過程中成長。噢,就是這種。有人說,批評孩子不是隨便斥責兩句那麼簡單,這是一件很有學問的事。
  • 越來越多的孩子討厭父母?看完這5張圖,家長應該就明白了
    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是這個世界上,最親密、最信任的關係,在孩子還沒有出生的時候,父母對孩子的期盼是非常強烈的,等到寶寶出生之後,也會給孩子最好的愛。但是問題就是,有的時候我們不會愛人。我們認為是對孩子好,但是在他眼裡就是傷害,他會越來越討厭我們。自己一心一意的為孩子好,可是孩子卻不領情,孩子還會討厭父母,這是為什麼呢?
  • 孩子最反感父母的5大行為,你有嗎?
    他們說:「很多話講一遍就夠了,但他們總是嘮嘮叨叨,沒完沒了。雖然我們也知道他們嘮叨是為了督促自己,但說的次數多了,心裡就覺得煩。」孩子們是如此反感嘮叨,而父母卻喜往往歡嘮叨,可以說矛盾突出。那麼,為什麼大多數父母都愛嘮叨,而孩子又這麼反感嘮叨呢?父母往往對孩子的期望很高,總希望孩子事事順自己的心願,若有不順心就不停地說教,翻來覆去,便成了嘮叨。
  • 李玫瑾教授:怎麼樣去更好地處理孩子頂嘴的難題,很多家長的心病
    這恰恰證明孩子很聰明,其實這種行為很普遍,是孩子長大了敢於表現自己表現自己的想法的證明,我們要做的就是對孩子寬容一些不要打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這樣會讓孩子會越來越叛逆,甚至會對父母產生怨恨。李玫瑾:孩子叛逆時,父母應該說這兩句話!
  •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都抗拒「走親戚」?看完這幾點就明白了
    ,為什麼孩子越長大越不懂事了呢? 現在的孩子不願意走親戚其實是普遍存在的現象,父母應該試著多理解理解孩子,不要一味地認為孩子不願意走親戚了就是變得不懂事了,也不要一直抱怨孩子,有時候父母也要從自身找找原因,去了解孩子到底為什麼會逐漸變得不愛走親戚。
  • 為何很多家長不願給娃看《小豬佩奇》?看完這些原因,你也會贊同
    在很多的媽媽吐槽《小豬佩奇》太讓孩子著魔之後,有過相似經歷的媽媽們都表示贊同,覺得再這樣下去,孩子恐怕會迷失自我。有的家長,開始強烈抵制孩子觀看小豬佩奇的動畫片。一、家長陪同觀看家長會任由孩子選擇愛看的動畫片,孩子還小,尚未明白什麼動畫片是好動畫片,在這樣的情況下,父母應該學會為孩子做出選擇。在孩子看動畫片時,認真挑選,篩掉有少兒不宜場面的動畫,這就需要父母提前做好功課。
  • 朋友吐槽兒子,發現最應該反省的是自己,為什麼這樣說
    如今,早上起來,刷牙都要講條件……這段時間,幼兒園也沒有開學,就算開學了,也不敢送過去。不知道如何是好了,孩子打也打了,可是依然沒有什麼改變,真是好焦慮!我們都笑她,真的是太焦慮了。畢竟是一個孩子,才6歲,還是一個男孩,正是貪玩的時候;孩子以前會幫忙帶弟弟,幫忙洗碗,而現在刷牙都要講條件,顯然是媽媽的教育出現了問題,我們都說,最應該反省的,是她自己。
  • 有這幾點特徵的孩子,顯然是來「報恩」的,父母晚年等著享福吧
    導讀:有這幾點特徵的孩子,顯然是來「報恩」的,父母晚年等著享福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有這幾點特徵的孩子,顯然是來「報恩」的,父母晚年等著享福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吼完孩子就後悔,做父母的該如何及時止損?
    我講這個例子其實就是想說明一點,很多時候事出是有原因的,而我們佔著是長輩的優勢就無端地指責孩子,卻忘了作為事情的參與者可能也是這個錯誤的始作俑者,別忘了我們應該也要從自身的角度去找問題。通常只有我在的情況下發生這個事情我都是默默站在他身邊保護他不被受傷,如果在以前我應該也會和我婆婆做出一樣的舉動,但是在我看完一本育兒書之後我就完全改變了這個想法,書中寫到:學步期的孩子喜歡攀爬是天性,爬的越高說明孩子越聰明,而我們大人要做的就是默默在一旁保護他的安全和彌足珍貴天性,等他們過了這個敏感期自然而然就不會爬了。那我還有什麼理由去阻止他呢?
  • 為什麼孩子越大越不願跟父母溝通?優秀的父母都看了這篇文章
    總結來說就是這幾點原因:一、孩子不願再和父母溝通,一定是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意識到「我說的話不重要,小時候孩子還處於懵懂期,對父母的教育言聽計從,但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對事情有了自己的認知判斷,但卻不敢發聲於是只能選擇沉默,不與家長溝通,這就是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沒有創造好溝通的環境,讓孩子認為父母是管理者並非傾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