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女孩考入清華奮鬥10年,從買不起冰棍到成建築師,窮是動力!

2020-12-12 中博教育ZBG

曾經有一名特區教師在網上發帖引起廣大網友熱議「20年前寒門出貴子,越貧窮的孩子越珍惜學習機會越容易有出息;20年後的拼爹時代,精英多出自富裕家庭。」在當下這個高速發展的社會,寒門孩子再想出人頭地比父輩那一帶更難了,或許這番話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命運手掌裡是有漏網之魚的!

韓劇《耀眼》中有一句臺詞:「世上有的是比你了不起的人,了不起需要與生俱來,但活得好是事在人為。」這個世界有時候的確是不公平的,別人有的優越的背景我們沒有,別人有的很多捷徑我們也沒有,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而且沒有什麼可比性,我們不能選擇怎麼生但我們可以選擇怎麼活,活得好是事在人為。

楊改慧,2009年以705分的成績考上了清華大學建築系。她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家裡有一個姐姐一個弟弟,父親是蹬三輪車的,母親是一位洗車工人,全家就住在一所出租屋裡,雖然生活艱苦,但楊改慧學習成績優秀,高考前,以她的成績可以保送一所很不錯的重點大學,當她在猶豫參加哪所大學的考試時,班主任老師對她說:「你的夢想不是清華大學嗎,為什麼不放手搏一搏呢?」楊改慧的理想就是清華大學,但對於一個沒有背景的「寒門」學子,放棄保送資格是需要很大決心的,但她沒有退縮,放手一搏,終於獲得了成功。

「人生總是在不斷地選擇中,每一條路都有不同的風景和坎坷,有時候看起來平坦的不一定能有偉岸的閣樓,看似荊棘密布霧氣瀰漫的,最終卻能豁然開朗,得見美景。」這是楊改慧拿到成績後最大的感觸。

日益努力,而後風生水起。楊改慧的成功背後是無數的汗水和付出。「我屬於那種特別特別努力的學生,班上沒有幾個同學能夠比得上我努力的」楊改慧說「每天早上五點起,晚上十點才回宿舍,一天除了必要的吃飯時間,我基本都在教室學習。」想成功必定要付出,除了努力還要掌握好的學習方法,楊改慧喜歡在已有的題型基礎上再分成細節總結,每道題都要有明確的目的,一旦完不成就反覆做,要求自己每道題都有收穫才行,除了愛總結她還愛提問,提問可以很好地節省時間。壓力太大的時候,就去操場上跑步,一圈又一圈,一邊鼓勵自己,一邊憧憬美好的未來,最終,她如願以償地考上了清華大學建築系。

10年過去,楊改慧以優異的成績從清華建築系研究生畢業,並成為一名建築師,改變了一生的命運!每一種輝煌的背後,都有我們未曾熬過的苦,成功,一直都是一場交換。

最害怕一生碌碌無為,卻還要安慰自己平凡可貴,雖然出生在寒門不是我們的選擇,但我們不能甘於平凡。家境不好,但它並沒有斬斷一個人成功的可能,或許你在一個城市舉目無親,父母並不能給你一個堅強的後盾,但一個人單槍匹馬也要活得像個軍隊。在《向上的力量》全民夢想演講秀中,「最年輕武漢熱乾麵大王」羅思偲分享了自己的奮鬥史。

羅思偲是名妥妥的90後,五年前,他帶領他的漢陽玫瑰街羅氏熱乾麵團隊,「爆冷」獲得第二屆武漢熱乾麵大賽第一名。總有人問他「你這麼年輕,怎麼會去做熱乾麵」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窮」想分擔一下家裡的經濟壓力。最開始去學做熱乾麵的時候,他覺得很簡單,熱乾麵,不過就是燙燙麵罷了,但他學的時候才發現,撣面的火候非常不好掌握,有一次他把面煮軟了,師傅非常生氣,拿長長的筷子打了他,他一米八五的大個子都心驚擔顫的,後來學到六個月的時候漸漸地有一些顧客肯定了他做的味道,後來機緣巧合之下他參加了武漢市第二屆熱乾麵大賽,獲得了第一名,但他並沒有止步於此,反而堅定了人生的方向。從過早小推車到擁有第一家門面,到後來發展成羅氏連鎖店,他一步一步的走向了屬於自己的成功。

羅思偲並不認同寒門難再出貴子這種看法,這是個高速發展的年代,這同樣也是個充滿機遇的年代,通過自己的努力、踏實肯幹,是可以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的。年輕人可能會有些浮躁,想著一夜暴富,想著很快達到自己的夢想,但是做熱乾麵,讓他學會了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去鑽研,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成功不是將來才有的,而是從決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續積累而成的,沒有人可以毫不費力的成功,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這是個充滿機遇的時代,我們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堅持和努力改變命運的,了不起是與生俱來,但活得好是事在人為,願你我都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

相關焦點

  • 考入清大的雙胞胎,家庭背景曝光:寒門貴子,"貴"在「奮鬥」
    隨著「蹭網學霸」全傑通被成都985「電子科技大學」正式錄取,湖南慈利縣又一對「學霸雙胞胎兄弟」被清華、北大錄取了。這對雙胞胎兄弟名字叫做趙稞和趙棣,在2020年高考中,兩兄弟分別以687、685的高分被清華、北大錄取,至此,趙家可算是雙喜臨門了。
  • 8年過去了,從寒門差生逆襲成為北大才女的河北女孩,現狀如何?
    1991年1月4日出生的她,出身不是寒門,而是家裡窮得連門都沒有。上了初中後,她才知道沐浴露長什麼樣的。劉媛媛的成績有多差?一個差生一旦開竅,沒有什麼可以阻擋得了他那股拼命學習的動力。劉媛媛就是這樣的人,因為她不想將來過著平庸的人生,她要為自己的未來努力奮鬥。
  • 8年過去了,從寒門差生逆襲成為北大才女的河北女孩,現狀如何?
    但是命運的手掌裡面還是有漏網之魚的,現實生活中寒門子弟逆襲的例子更是數不勝數。8年前,一個河北女孩,就是從寒門差生逆襲成為北大才女,她的名字叫劉媛媛。一、出身寒門的差生劉媛媛家有多窮?但是,劉媛媛的成功告訴我們:高中以前的成績可以差點,學習也可以懶散一些,但是到了高中,想要逆天改命,就要有一個夢想。她的夢想就是考上北大。一個差生一旦開竅,沒有什麼可以阻擋得了他那股拼命學習的動力。劉媛媛就是這樣的人,因為她不想將來過著平庸的人生,她要為自己的未來努力奮鬥。
  • 工地少年考入清華,當地政府撥款10萬獎勵,教師團隊也有份
    每年高考過後,各省市的高考狀元、高分學霸、具有特殊故事的考生、以及寒門貴子會成為大眾矚目的焦點。今年也不例外,江蘇文科第一的白湘菱、山東高考狀元孟令昊、湖南文科第四的留守女孩鍾芳蓉、湖北高考狀元唐楚玥的高考事跡吸引了眾多關注。
  • 「女孩考上清華跪謝父親」,消費社會善意褻瀆寒門學子
    近日,幾段「女孩考上清華跪謝父親」的視頻火了。同一個小姑娘,爸爸一會兒是「工地上的工人」,一會是「撿瓶子的」,一會兒是「植物人」。視頻創作者接受採訪時說:「我們是段子手,想傳遞正能量,就策劃了「考上清華」系列視頻;因為缺乏經驗,沒有標註清楚作品為段子。」因為騙贊騙互動,相關視頻已經被平臺下架。
  • 寒門女孩考入北大,看哭所有人!你過得不好,真的不是因為窮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說,寒門再難出貴子。因為時代不同了,現在培養一個孩子,要從私立幼兒園開始,動輒幾萬一年的鋼琴課、英語課、跆拳道課……再加上私立學校十幾萬一年的學費,要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至少要10-20萬一年。當然也可以讓孩子上公立學校,不上課外班,但現在重視的是綜合教育,光是少上了幾個班,就足以讓孩子一入學就比別的孩子差了一大截。
  • 考入清北的雙胞胎家境曝光:寒門出貴子,多有這3個特徵
    要說今年熱度最高的當屬湖南慈利縣三官司寺雙胞胎兄弟趙稞和趙棣,分別以687、685的高分被清華、北大錄取。王金戰老師曾帶過一個班55人,37人考入北大清華,10人考入劍橋、牛津、耶穌等世界名校,被稱為最「中國最牛教師」。
  • 寒門女孩清華畢業詞,引無數人淚點,值得薦讀
    近日,「寒門女孩清華畢業典禮發言」在網上掀起了軒然大波,為什么女孩可以成為網友關注的熱點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下女孩演講的內容,以饗讀者。很多人說女孩之所以備受關注,是因為出身寒門,其實不是的,她是靠著努力贏得的尊重和喝彩。女孩名叫張薇,來自甘肅的一個國家級貧困縣,在清華大學2019屆本科生畢業典禮上,作為唯一一位本科畢業生代表進行發言。
  • 農村少年691分考入清華,暑假去工地打工,負責人:每天多加50元
    2020年的高考,大家除了關注各省的高考分數線和各省的文科、理科狀元,那些出生在農村,以高分考入清華北大這種名校的考生,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在今年,湖南女孩鍾芳蓉和黑龍江的趙桂寧就是以高分考入清華北大的佼佼者。
  • 15歲被北大錄取的女孩,從留守兒童到寒門貴子背後的痛
    作為寒門學子,有可能自己努力了很久,才能站到別人的起點。前幾年,有個著名的帖子引發了人們的討論,題目是:「我奮鬥了十八年,才能跟你坐在一起喝咖啡」。作者是一位農家子弟,讀完研究生,省吃儉用地奮鬥了十八年後,她才終於在上海穩定了下來,才能坦然地和城裡的朋友坐到一塊喝咖啡。
  • 寒門貴子:農家兄妹五人全考上大學,四人考入清華北大讀碩士博士
    寒門出貴子,向來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有人認為,貧困的家庭因為文化氛圍匱乏,家庭經濟條件貧寒,想出「貴子」難乎其難。但是,也有人認為,貧困家庭的子女更懂得勵志和奮鬥,改變自己命運的想法更強烈,所以更容易出「貴子」。
  • 考入清華暑期搬磚的高考狀元是寒門貴子?任正非用腳投票
    然而,有一些自媒體借這件事大肆宣傳寒門還是可以出貴子的。我並不否定寒門出貴子的可能性。不過,寒門學子考上清華就成為貴子了嗎?值得商榷吧?網上為什麼那麼多人到處在噴清華北大這些名牌高校,說它們專門為外國培養人才,因為實在太多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移民海外,為外國人民服務去了。
  • 湖南雙胞胎考入清華北大,家庭背景曝光:比寒門更可怕的,是「寒門思維」
    2020年高考放榜,湖南慈利縣雙胞胎兄弟趙稞和趙棣,分別以687、685的高分被清華、北大錄取。雙胞胎兄弟李國平、李國安兄弟,在2015年同時考取東南大學物理專業。2019年,李國平被保送到北京大學物理學院,五年直博,李國安被保送到中科院物理所,五年碩博連讀。他們出生在一個什麼樣的家庭?
  • 清華農村生源重新超兩成,寒門出貴子更容易了嗎?
    隨著清華大學近幾年農村生源佔比逐年增加,長期以來「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論調有所回暖。然而,農家子弟上名校更容易了嗎?清華大學1990年的比例是21.7%。2000年,這一比例下跌至17.6%。2016年,348名寒門學子圓夢清華佔總招生規模的10.2%。
  • 寒門學子,690考上清華,自稱沒考好,他的學習動力只有一句話
    今年高考,諸多寒門學子紛紛逆襲,在學習資源極度匱乏的前提下,依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頂級名校,其中不乏被清華北大錄取的高材生。雖然說,在總體水平上,寒門學子的錄取率依然遠低於城市中產階層。但這些寒門學霸們的榜樣作用依然是對貧困學生最好的激勵。
  • 寒門女孩清華畢業感言,我聽出了人生三大真相
    九黎 | 作者洞見(DJ00123987)| 來源文燕| 編輯成大器者,能活成一道光。前幾天,「寒門女孩清華畢業典禮發言」在網上掀起了軒然大波,在成片的娛樂新聞中,儼然一股清流。
  • 從寒門差生逆襲成為北大才女的那個女孩,現在混得怎麼樣了?
    8年前,一個叫劉媛媛的河北女孩,從寒門差生逆襲成為北大才女,那麼,現在她生活得怎麼樣了?三年的努力沒有白費,劉媛媛從排名靠後,考到全班前十名;又從全班前十名,考到全校前10名。不過,命運給她開了一次玩笑。她高考時沒能正常發揮,只考上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對於一個寒門差生,能考上這個大學已經很不錯了。可是,正當大家認為劉媛媛認命了,在外經濟貿易大學學習4年後的2012年,她以優異成績考入了北京大學法學系的研究生,完成自己的北大夢想。
  • 清華農村及貧困地區生源佔兩成,寒門仍能出貴子
    清華農村及貧困地區生源佔兩成,寒門仍能出貴子2017年,當北京高考狀元熊軒昂說出「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時,很多人都在哀嘆階級固化,為寒門再難出貴子而嘆息。2020年,清華大學共錄取內地學生3500餘人,其中,來自西部地區省份的學生約佔26.6%,農村及貧困地區生源佔20.2%。很多人又歡呼雀躍,為寒門仍能出貴子而愉悅。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高考以676分高居湖南文科第四名,被北大考古專業錄取,屢次登上熱搜榜。一名山村女孩,靠自己的努力,勇敢地闖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 寒門難、寒門苦,寒門學子難考985?清華兩學霸2段話發人深思
    在2019年的最新一集裡,當年那群小孩都已經63歲。他們的人生軌跡可能會讓很多相信童話的人失望——上層社會的小孩們入讀牛津大學,如今已經是著名律師、著名教授;中產階級的小孩也個個事業有成,對生活仍然充滿了夢想;而來自社會底層的孩子,常常與失業為伴,他們的孩子,也極少能上到大學。國外情況如此殘酷,讓人不勝唏噓。
  • 寒門難出貴子?湖南雙胞胎分別考入清華北大,父親做法令人佩服
    雖然說在歷史上,曾經出現過許多寒門貴子的例子,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如今很多人也認為寒門中再難出現貴子。對於那些成長於貧困家庭的孩子來說,由於他們的生活條件並不是很好,因此,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他們也自然會落後於別人。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寒門弟子都不能取得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