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經濟學專欄:破除SCI期刊的迷信,何時建立我們自己的標準?

2020-12-11 生活經濟學專欄

《生活經濟學》專欄:收別人不在乎的小費,賺取別人在乎的大錢!

#SCI期刊#

SCI一般指科學引文索引。《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簡稱SCI)於1957年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簡稱ISI)在美國費城創辦,是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創辦出版的引文資料庫。

SCI期刊成為國內標準

其實,SCI期刊本身只不過是一個具備優秀的指導性的科學論文索引的參考,也就是說原本不是一個多麼嚴重的或者應該引起人們忌憚的。但是,當我們打開搜索瀏覽器的時候,只要搜索SCI 相關聯的詞組,甚至只要搜索這個英文單詞,你就會發現各種瀏覽器都赫然顯示著各種「官方授權」、「論文潤色」、「SCI實力操作,十年品質」、「一次收費,終身售後」、「主編收稿,優先收錄」等等,這種事情能夠搞得這麼堂而皇之估計也就只要中國的「職稱專業戶」了,難怪曾有人說,在中國,將會逐步發展到跟美國一樣,有錢絕對一切都好使,姑且我們不說美國到底有沒有一切都可以用金錢來買,但是至少國內確定認為這麼做事能夠實現的。進一步說明,此次國家相關部門聯合破除SCI 的迷信是非常正確的,真的是懸崖勒馬啊!

我們陳述一下此次出臺的《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此意見指出:優化職稱(職務)評聘辦法,不把SCI論文相關指標作為職稱(職務)評聘的直接依據,以及作為人員聘用的前置條件。分析有三點:

第一,扭轉考核獎勵功利化傾向,學校不宜設置對院系和個人的論文指標要求,取消直接依據SCI論文相關指標對個人和院系的獎勵。

第二,科學設置學位授予質量標準,學校不宜將發表SCI論文數量和影響因子等指標作為學生畢業和學位授予的限制性條件。

第三,樹立正確政策導向,不採信、不發布以SCI論文相關指標為核心編制的排行榜等信息。

國外學術晚宴

此次教育部、科技部出臺這樣的政策雖說還不夠及時,但是至少有了快捷、高效,簡單、明了的政策導向。國人都知道我國科技企業華為和中興兩家企業先後受到美國的封鎖,尤其華為更是險象叢生,好在任正非不是一個有點錢就玩房地產的「動物企業家」,提前的備胎和紮實的科研基礎救了華為,一時間才使得相比較中興和聯想而言,甚至就是小米都明顯略遜一籌,這一點顯然不僅僅是國人的面子問題,而是我們自己對自己的科研態度的問題。那麼此次華為被打壓已經說明了自主的重要性;此外,目前我國的科研水平確實國際上很優秀,本身能夠向外學習的至少在減少,我們客觀上需要建立自己的更加主動的知識體系和標準。

經濟發展和物資充足是一個國家的基本命脈,而最基本的實力象徵就是文化實力和科研水平。

一個國家的科研水平往往代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和物資的供應,也更意味著在文化上佔有話語權,比如說,一個二三百年的美國毛頭小子,硬是將全世界的千年文明古國壓在他們的勢力之下,這就是現實。科技研究往往需要學術界和科研機構、企業等多方面探討,那麼就需要一個學術碰撞的平臺,這個平臺必須至公至允,就我們國家目前三個情況:

第一,科技研究水平逐步上升,需要自己的討論專用學術平臺。

第二,學術不正,出現為了獲取科研資金和職稱就一味地走向極端化。

第三,這樣高估SCI,就意味著國人在科研事項上說一句話,都得美國先首肯,實際上就會變成這樣。

因此,處於我們國內教育、科研的重要性,也是出於促進我國經濟發展走向更加強勁的競爭力,更好的發展國內的經濟,這是最現實的,而且有這個實力,去倡議主動的學術話語權。這樣做對我們國內經濟發展,對我們國民,乃至全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以下三點優勢:

第一,更加公平的競爭,減少出現有科研實力卻無從被人知道,國家科研人員始終外流的頹勢。

第二,降低企事業單位科研的成本,產生更好的投入產出比,擴大經濟收益。

第三,有利於實事求是,我們國家一向倡導和平發展,求同存異,國際上是一個優秀的有實力的和平角色,有利於科研成果的真實。至少不會再出現高科技技術已超過美國就會產生「美國國家安全」的「哲學思維」。

記者會

任何事情都是有始有終,必須是一個連貫的過程,那麼破除了SCI期刊的迷信,何時建立我們自己的標準?

雖然目前還處於探討,但是我們不妨先設立三個原則:

第一,學術與權力分開。不要再出現搞學術還需要權力升級的事情,學術不存在權威,只存在知識。

第二,學術與教育利益分開。尤其民辦教育機構,更是需要警惕。

第三,樹立兩套標準:其一,過程考察標準;即以過程的進度為衡量標準,有些科研需要長久的研究,不能讓那些長期打科研攻堅戰的科學家失望。其二,結果考察標準,這個就很直白了。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論文投稿sci期刊錄用率高嗎
    論文投稿sci期刊錄用率高嗎?sci期刊屬於金字塔頂尖的期刊,對於錄用論文的標準非常高,導致論文投稿sci期刊相比較其他刊物來說,錄用率更低一些。至於具體到某一篇論文投稿sci期刊錄用率是高還是低,與該篇論文的學術質量有關,質量越高,錄用率往往會越高。
  • sci期刊如何選擇
    投稿發表sci論文,可選擇的sci期刊範圍比較廣。不同的論文,不同的目的,選擇sci期刊的標準是不同的,一旦選錯,很難成功發表,或者發表了不被認可。可見,期刊選擇很重要。那麼,sci期刊如何選擇?首先,確定自身對sci期刊的需求發表的sci論文,可能是用來評職稱、畢業、展示科研成果,也可能是其他。不同的目的,面對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評職稱發表sci論文,sci期刊要達到職稱單位認可的標準,比如幾區、影響因子。作者在選擇sci期刊前,需要確認這些標準是什麼,從而圈定自己可選擇sci期刊的範圍。
  • 破除學術論文「SCI迷信」 優化學術生態
    破除學術論文「SCI迷信」當美國人創辦SCI科學引文索引時,一定沒有想到大洋彼岸的中國學術界會對這個指標體系產生「迷信」般的高度崇拜。無論是學術評價、職稱評定、績效考核、人才評價還是學科評估、資源配置、學校排名,中國學術界幾乎都要看SCI。
  • sci檢索是期刊通知檢索還是自己去檢索
    發表sci論文與發表國內論文一樣,文章必須被檢索收錄文章才能發揮一定作用,sci論文也是如此,sci檢索是期刊通知檢索還是自己去檢索?關於文章被檢索,有的刊物會向作者發出郵件通知,有的則沒有,刊物不同會有不同的情況,沒有的郵件通知的話,作者了解清楚檢索時間自己檢索即可。
  • sci期刊如何判斷級別高低
    sci期刊相比較其他期刊來說,已經處於頂尖的地位。但sci收錄的期刊不止一本,在sci期刊這一圈子內也難免互相比較高低。那麼,sci期刊如何判斷級別高低?分區或影響因子。首先,sci期刊分區判斷級別高低sci期刊分為了四個區,採用的分區標準有兩種。
  • SCI期刊發表論文加分標準
    本文內容介紹的SCI期刊發表論文加分標準以邢臺學院為例,由歐譯學術中心編輯摘自作者提供的邢臺學院下發的文件,僅供參考。sci檢索論文賦分標準:被SCI收錄本專業論文,按照發表期刊當年的影響因子分為兩個標準。標準一:數學-1.35;物理-4.29;化學-4.82;生物-6.72;農林-1.76;地球-2.51;工程-2.80;環境-3.74;管理-1.35;醫藥衛生-4.92;綜合-9.50。
  • sci屬於國際期刊嗎
    sci屬於國際期刊嗎?sci是科學引文索引,是國際上最知名最權威的學術檢索工具,它所檢索收錄的是國際範圍內優秀刊物和文獻,所以sci是世界範圍內通用的,sci期刊也是國際上公認的高學術價值刊物。  sci屬於國際期刊嗎  sci檢索的期刊有國外期刊也有國內期刊,根據既定的標準遴選出符合標準的期刊
  • sci期刊版面費上萬嗎
    sci期刊分為oa期刊和非oa期刊,只有發表oa期刊才會向作者收取發表論文的版面費。版面費的收費標準,會因sci期刊不同而異,導致sci期刊的版面費有高低之分。那麼,sci期刊版面費上萬嗎?發表sci論文,作者選擇的是收取版面費的期刊,就要支付相應的版面費。版面費一般都上萬,有的可能十幾萬以上。不過具體收費多少還是要看目標期刊收費標準,不是所有sci期刊的版面費都上萬。
  • sci一區期刊投稿最難發表嗎
    首先,sci一區期刊投稿難發表,主要是以下兩個方面原因:(1)sci期刊本身就屬於金字塔尖的期刊,而sci一區期刊,又是sci期刊中頂尖的期刊,足見,sci一區期刊的地位。一本期刊有這麼高的地位,本身就非常不容易,若發表的論文質量不夠高,沒有影響力,不被引用,是不可能取得這樣成績的。
  • sci期刊發表論文比國內核心複雜嗎
    sci期刊發表論文比國內核心複雜嗎?sci期刊和國內核心期刊是兩個不同的分類,每個分類中都包括很多本符合篩選標準的期刊,不同的期刊對於收錄發表的論文有要求。在不確定具體sci期刊和國內核心期刊時,誰發表論文更複雜,很難說清。
  • 破除對洋人的迷信——至關重要
    來看一下清朝史鑑大體上從近200年來的歷史中我們能夠感受到:我們曾經非常自信,到後來這種自信被洋人用堅船利炮摧毀之後,就到了另一個對面——我們變得很自卑。只有近七十年以來我們的自信心才逐漸建立起來。自卑到什麼程度呢?
  • sci期刊影響因子幾年更新
    sci期刊有分區,分區劃分標準,與影響因子有關。sci期刊的影響因子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每次更新,都可能會導致sci期刊重新劃分分區。那麼,sci期刊影響因子幾年更新?影響因子是一種期刊評價工具,是JCR對包括SCI收錄的3800種核心期刊(光碟版)在內的8000多種期刊(網絡版)之間的引用和被引用數據進行統計、運算,並針對每種期刊定義了影響因子等指數。sci期刊影響因子是以年為單位進行計算的。
  • sci期刊發表論文有影響因子要求嗎
    sci期刊發表論文有影響因子要求嗎?影響因子是表徵期刊影響大小的一項定量指標,即影響因子說的是期刊,而不是論文。發表論文是否對sci期刊影響因子要求,還是要看有關單位的相關規定,有的單位會有,有的單位則沒有。
  • sci期刊讓潤色還會退稿嗎
    sci期刊讓潤色還會退稿嗎?sci期刊讓潤色,說明論文寫作不達標,尚未達到錄用的標準。論文潤色後,解決了語言問題,不代表其他方面也達到了錄用的標準。即sci期刊讓潤色不一定還會退稿,但有退稿的風險。當sci期刊讓潤色只是小修的程度,代表該篇論文基本上過關,只是語言上還存在小問題,需要進行潤色修改。作者應該根據審稿人的意見進行潤色修改,及時地提交潤色後的稿件。sci期刊編輯審核後,還會退稿的機率就會很低,基本上會被直接錄用。當sci期刊讓潤色是大修的程度,代表該篇論文語言上存在很大的問題,甚至有可能得重新。
  • sci期刊可以快速發論文嗎
    sci期刊可以快速發論文嗎?當然可以。一個領域的sci期刊,都不止一本,每本sci期刊都有其既定的發行周期和排刊要求,只要投稿發表的論文水平與投稿的sci期刊要求一致,就能夠比較順利的安排發表,否則會耽誤不少的時間。
  • 開源sci期刊審稿快嗎
    發表sci論文,不管是投稿開源sci期刊,還是投稿非開源sci期刊,都需要經過審核程序。由於期刊不同,審核的要求不同,導致審核的快慢有差異。那麼,開源sci期刊審稿快嗎?sci期刊分為開源sci期刊和非開源sci期刊,開源sci期刊又稱OA期刊,向這類期刊投稿發表論文,是需要作者支付一定費用的,審核上不如非開源sci期刊嚴格,那審核效率自然會更快一些。換句話說,正常情況下,開源sci期刊比起非開源sci期刊來說,審核更快一些。但具體多久,會因開源sci期刊不同而有差異。開源sci期刊審核,通常分為一審和二審。
  • sci期刊發表論文質量和數量哪個重要
    統計一個人或單位或國家sci論文發表情況時,既包括論文質量,也包括論文數量。那麼,sci期刊發表論文質量和數量哪個重要?兩者都重要,只是不同的時期,不同的作者面對的情況不同,側重點有所不同。質量是作者在sci期刊發表論文的最終追求,在論文質量接近的前提下,論文數量才有意義。這並不是說論文數量不如論文質量,只是在告訴大家沒有必要一味地追求論文數量,而不顧論文的質量。比如A發表了2篇Nature,B發表了1篇Nature,A與B比較,顯然A重要,因為數量多。
  • sci期刊官網投稿簡單嗎
    sci期刊官網投稿簡單嗎?sci期刊官網投稿是作者發表sci論文時比較常用的方法,簡不簡單,相對於不同的作者來說,有不同的答案。越熟悉,越專業,sci期刊官網投稿越簡單。sci期刊官網投稿,通常是作者自己發表sci論文唯一的選擇。
  • 破除SCI論文至上,合理化評估標準,該是揭開其神秘面紗的時候了
    經常有新聞報導,某某高校有教授團隊發了國際高分sci來源期刊論文,還有青年教師因此而獲得獎勵數萬到幾十萬元不等,如此受到國內科研界青睞的sci到底是何方神聖?首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關於sci區分,很多人並不是很清楚其中的門道,對此小鄧整理了相關的信息,快看看有沒有你的知識「盲目」!SCI全稱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學引文索引)。
  • 經驗|sci期刊沒有論文模板?可以這樣做
    投稿sci期刊論文的作者,在沒有模板的情況下,會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去尋找,否則不知道從哪裡入手,但尋找一番後,結果卻總是不如意,於是很多作者就要問了:sci期刊有沒有論文模板?說實話這個問題並不好確定回答,一般來說,sci期刊是有論文模板的,但這模板具體要求上,不同的期刊又有不同,作者想要找一份統一標準,寫完後,可以直接投稿的論文模板是沒有的。sci期刊論文模板,包括格式模板要求和排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