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愷琦
學校聘託管班老師來代課?午餐價格上漲菜品卻沒提高?永寧路小學是否有改擴建計劃……9月15日,青島市教育局副局長姜林做客《行風在線》,與網友在線交流,就網友提出的熱點問題一一進行了回應。
有家長反映,自家孩子在人民路二小上三年級,上周一早上七八點,班主任老師突然在微信群裡發信息說,暫時由某某老師代課。隨後家委會詢問學校得到的回答是:暫由代課老師擔任班級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時間一個星期。該家長表示,聽家委會說,代課老師是外聘託管班老師,也不知道是哪個機構的。這周,按照學校的說法原班主任本該回來了,但今天都周二了也沒回來,也不知道什麼原因。
市北區教體局副局長張媛媛表示,這名代課老師不是託管班老師,具有教師資格證,原來就在學校教學。教師請假有比較嚴格的調換報備制度,學校會根據請假時間長短,師資合理調配,全力以赴做好教育教學秩序穩定與正常推進。由於疫情期間防疫要求,原老師身體恢復之後不能立即回來,要有相關防疫證明。她表示,原老師請病假兩周,下周一會正常給孩子上課;區教體局將會持續追蹤與關注。
姜林表示,這反映出學校家校溝通存在著巨大的問題。同時也請家長放心,青島市此前出臺《青島市中小學校臨聘教師管理辦法》,對公辦中小學校替代臨聘教師的範圍,招聘形式和基本程序進行規範,對臨聘用教師的基本條件,第三方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資質條件,學校招用臨聘教師數量比例嚴格把關,確保臨聘教師的質量。
有網友表示,城陽區流亭街道白沙灣南北兩岸11個小區已經入住,但配套學校教師資源與城陽區實驗小學、實驗二小、實驗初中存在一定差距。
城陽區教育體育局黨組副書記張明表示,白沙灣片區學校,嚴格按照山東省普通中小學標準化建設,在基礎設施、設備配備等方面是很好的。但作為一所新建學校,師資隊伍建設方面,與城陽區實驗小學、實驗初中等老牌學校還是存在一定差距,新建學校底蘊不夠,需要時間沉澱。將考慮骨幹教師與新教師搭配使用,加大教師配備方面的投入。
姜林表示,青島從去年開始全力推進教育集團化辦學,根本目的是推動優質資源增量發展。已經有青島二中、青島五十八、青島實驗高中、青島實驗初中四個教育集團,帶動13個成員校發展。接下來,將推進青島九中、青島十九中、青島六十八中、綜合實踐教育集團、自閉症教育集團五個教育集團的成立。
教育集團化辦學採用「1+N+X」的基本模式;「一長兩校、多校」帶動優質教育教學理念、管理方式的落地;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共同教研、測評、共享教育資源,打造同步課堂,促進教育集團學校一體化發展。「我願意做白沙灣學校的集團化辦學的介紹人,看有沒有合適的教育資源進行集團化組合。」
有網友反映,在昨天節目裡看到,大學路小學午餐8元,兩葷兩素,還有水果,自己孩子所在的青島海逸學校去年午餐10元,今年漲到12元,午餐費用雖然漲了,但是相應的菜品質量卻不高,每周吃雞肉的次數過多,也沒有水果。
市北區教體局食安科負責人表示,大部分學校的午餐費用為10元,有應廣大家長的要求,部分學校調整到12元,在調價過程中,會面向學校的家長發放問卷調查,只有95%以上的家長同意,才可以執行新的價格。同時,為了做好營養餐的管理,要求公示每周食譜,「對於家長反映的雞肉問題,我們是嚴格按照青島市中小學生營養餐的管理辦法,雞肉製品每周一次,食譜也都有明確的標識。」她表示,線下會再進一步對學校午餐的情況做監督和了解。姜林也表示,將在線下前往學校,看看學校每天給學生的配餐的真實情況。
據了解,在昨天青島市教育局副局長姜元韶做客《行風在線》時,也有網友提到,大學路小學食堂給孩子吃雞肉而非豬肉。對此,該欄目的記者走訪大學路小學看到,14日學生午餐是黃花魚與肉片;查看開學三周的食譜發現,除了第一周吃過兩次雞肉,第二、三周則是每周吃一次雞肉。學校校長張文龍表示,學校8元餐費,為學生配備兩葷兩素、主食與水果。嚴格按照青島市中小學生營養餐管理辦法,學校午餐從上學期每周兩次雞肉調整為每周一次雞肉。
市南區教體局副局長孫曉梅在節目中表示,市南區統一食材招標採購,聘請專門營養師每周制定科學合理的統一食譜,全區統一價格、統一標準、統一菜品。
在今天的節目中,有市民詢問,青島永寧路小學是否有改擴建計劃?原青島22中校舍正在裝修,有何用途?李滄區教體局基建科負責人回應,目前青島永寧路小學生源相對穩定,學校的資源能夠滿足周邊兒童入學需求,因此暫無改擴建計劃。2014年,青島第22中學統一遷移到滄口學校,原有校舍一直處於閒置狀態,在2019年,為了解決滄口片區周邊幼兒園資源緊張的難題,決定將原22中校舍改造成幼兒園,因為受疫情影響,今年年初オ啟動建設。目前整個項目處於收尾階段,計劃於10月底完工,爭取年底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