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講心理學」又開課了?別信!

2020-12-15 呼和浩特晚報

「李玫瑾講心理學」又開課了?

近日,一張「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講教育心理學」的圖片在寶媽的朋友圈刷屏,其上附帶李玫瑾本人的照片、二維碼。該圖片上還標註有「孩子的教育問題,根源都在父母身上」掃碼就可以進群學習。

除此圖片之外,還有統一的文案:喜歡李玫瑾老師的同學可以進群!跟著李老師一起學習教育心理學,用不一樣的思維,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審視家庭教育,了解孩子心理,培養出優秀的孩子!我已進群,推薦給你。

記者隨後通過掃碼進入該群,看到群名顯示為「李玫瑾教育心理學CF107」,但進群後並不能直接看到課程,而是要先複製上述圖片和統一的文案分享到朋友圈和1個50人以上的微信群,然後截圖發送到該群。

過程中記者發現,每發布一期內容就需要關注一個新的公眾號,即關注其中一個公眾號後需要再次關注其彈出的另一個公眾號,才能成功看到一次課程。

記者注意到,每個公眾號的帳號主體都是不同的信息諮詢工作室名稱,而且企業類型均為個體戶,而其經營範圍主要包括網頁設計、廣告製作等。

記者隨後登錄電商網站,以「李玫瑾」為關鍵詞搜索發現,有不少店家也在出售李玫瑾關於家庭教育育兒等內容的講座全集,包括視頻、音頻、電子書,支持永久更新。價格在幾元至幾十元不等。

有多位店家的客服坦言,李玫瑾老師沒有開過課程,這些視頻是通過網上收集整理的合集,「畫質高清的,為你省去自己搜索的繁瑣,以後有新的視頻會免費更新。」

就此事,北青報記者採訪了李玫瑾教授。李教授回應稱,自己唯一的社交帳號就是微博,從沒有註冊過微信公眾號或頭條號等,更從來沒有組織過拉人入群的講課活動。

她表示,網上正在流傳和售賣的所謂「課程」從來沒有授權給任何人,這些都是內部的一些講座,是有人未經她本人允許擅自在網上進行了傳播,這顯然是侵犯了其著作權。

李玫瑾教授向記者表示,自己此前曾被多人追問:「這類微信群是不是你建的?」於是她還掃碼加入了一個微信群聊,準備打假,但當她表明自己就是李玫瑾時,隨即就被踢出了群聊。

對此,北京隆安律師事務所律師劉輝表示,冒用李玫瑾等名人的名字、照片製作宣傳圖片,並在未取得授權的情況下,以他人名義拉人入群出售相關的課程等行為,則可能侵犯了被冒名者的姓名權、肖像權、著作權以及著作權涉及的相關權益,行為人是要承擔侵權責任的。如果侵權人因欺詐獲得不法收益的數額達到3000元以上,還有可能涉嫌構成詐騙罪。

來源:北京青年報

校對:張臻

審讀:志偉

編委:郝飛

相關焦點

  • 「李玫瑾講心理學」又開課了?本人:別信,歡迎舉報
    爆料丨「李玫瑾講心理學「又開課了?近日,一張「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講教育心理學」圖片在寶媽的朋友圈刷屏,其上附帶李玫瑾本人的照片、二維碼。該圖片上還標註有「孩子的教育問題,根源都在父母身上」掃碼就可以進群學習。
  • 「別把女兒打扮得太好看」,李玫瑾教授的教育忠告,你要聽進去
    這句話戳中了黃磊的心,他激動地說你信不信我一鐮刀,把這小哥哥給弄「死」了。雖然是玩笑,但這種心聲可謂是相當真實,我們所有做父母的,最擔心的是什麼?怕女兒吃虧,怕在人生裡走了彎路。這就甩給家長一個問題,要如何養育女孩?
  • 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回應爭議:接受批評不接受歪曲
    很少接受人物專訪的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告訴我,這一次確實是有話要說。打開李玫瑾的博客,涉及藥家鑫案件她的評論和回應將近十篇,博客的更新頻率超過以往。在新近的幾篇博客中,有三篇是回應清華大學肖鷹教授的文章。很多人由此認為,李玫瑾眼裡只有清華大學的教授。
  • 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家長別錯過12歲前「最佳教育期」
    今天上午,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著名心理學教授李玫瑾來到江蘇少年警校,給學員家長們做了一堂關於心理撫養的講座。李玫瑾教授認為,很多未成人犯罪或青少年有心理健康問題,都跟養育者有關。
  • 跟孩子要手機被耳光「伺候」,心理學教授李玫瑾現身說法:別慣著
    導讀:跟孩子要手機被耳光「伺候」,心理學教授李玫瑾現身說法:別慣著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跟孩子要手機被耳光「伺候」,心理學教授李玫瑾現身說法:別慣著!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李玫瑾心理學 視頻 —— 07 你的擁抱和陪伴是孩子快樂的來源
    李玫瑾(1958年-),女,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
  • 上遊薦書|除了教你如何識別渣男,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這次教你...
    李玫瑾這個名字,熟悉它的電視觀眾,可能要比圖書讀者多無數倍。在電視上,她屢次成為央視《今日說法》等法制節目的座上賓,暢談青少年成長中的心理健康等專業問題;而換到書本裡,李玫瑾的名字下,除了今天我們想推薦給大家的這本《幽微的人性》,就只有犯罪心理學的專業教材。
  • 李玫瑾教授:就算家裡窮也別斷太早,3樣東西可能會影響娃的發育
    為何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也在分析兒童教育問題時,能夠去集中要害呢?李玫瑾教授也是在做犯罪心理學的研究室發現成年人的大部分行為舉止也都是和幼時的原生家庭環境教育都是息息相關的,李教授曾經說過,家長如果做不到這幾點的話,那孩子的情商和智商再高也都是徒勞無功的。
  • 【學術報告】翱翔名家講堂——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報告會通知
    各單位:我校定於2018年5月21日(星期一)舉辦翱翔名家講堂——李玫瑾報告會,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1.報告會簡介報告人:李玫瑾時間:2018年5月21日(星期一)19:00地點:友誼校區國際會議中心第五會議室主題:《思想、價值、實現——關於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思考》主辦:黨委學生工作部
  • 李玫瑾:孩子這3種「臭毛病」,是「雙商高」的表現,家長別盲目糾正
    李玫瑾教授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擔任過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學科帶頭人,後晉升為專業技術二級警監。由此提出預防犯罪要從未成年人教育抓起,李玫瑾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犯罪心理學;犯罪心理畫像;公安社會心理調查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及預防;有組織犯罪問題等。
  • 李玫瑾:娃若有這3個「毛病」,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李玫瑾是我國一位公安大學的青少年犯罪心理學教授,相信不少父母都知道她,李玫瑾教授不僅鑽研青少年兒童心理學,近幾年也總在網絡上無私地分享自己的育兒方法,不少寶媽都得到過李玫瑾教授的啟發。因為李玫瑾在分析孩子教育問題的時候,往往能一針見血,有一次李玫瑾教授在講座中表示
  • 李玫瑾:嘮叨、講大道理的多是「低層次父母」,高層次父母這樣教
    李玫瑾教授是研究兒童心理學方面的專家,她的很多育兒心得都被父母們「奉為寶典」。李玫瑾曾說過,低層次的父母才會囉嗦、和孩子講大道理,高層次的父母從不會和孩子講道理。李玫瑾:嘮叨、講大道理的多是「低層次父母」,高層次父母這樣教低層次父母控制欲強,不顧及孩子感受有人曾對孩子們做過調查,問他們「你最怕父母對你做什麼?」調查結果顯示,很多孩子都害怕「父母太囉嗦」。
  • 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分析吳謝宇作案動機,令人信服
    李玫瑾教授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學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對於吳謝宇的作案動機,她的見解無疑更加值得重視。據李玫瑾教授最近向澎湃新聞表示,她認為吳謝宇的作案動機是渴望出國,為了籌錢而殺害母親。李玫瑾教授分析,吳謝宇屬於討好型人格,看問題非常現實,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做人沒有底線,沒有信仰。李玫瑾教授的分析是令人信服的。
  • 別把女兒打扮的「太漂亮」,犯罪心理學專家安全忠告,你要記住啊
    張子楓開心地跟著彭昱暢和劉憲華取快遞,何炅說,再過兩年多多也能跟著小哥哥們一起出去玩了,黃磊認真而不失幽默地說:「你信不信我一鐮刀把這小哥哥給弄死了。」雖然看似玩笑,但是非常真實,所有養女兒的父母最擔心的就是怕女兒吃虧,怕女兒有危險,怕女兒走彎路。
  • 網絡綜合治理 | 2020年東光縣網信系統培訓班開課
    網絡綜合治理 | 2020年東光縣網信系統培訓班開課 2020-12-10 11: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作客我校翱翔名家講堂與師生講「心理...
    師生普遍反映,聽了李教授的報告不但豐富了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學會了減壓方法,增強了心理素質,而且對關注在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應對心理問題提供了有益幫助。李玫瑾教授簡介李玫瑾教授,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現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
  • 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老師教你一眼辨別渣男,女孩子一定要學會!
    本文屬於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老師教你一眼辨別渣男,女孩子一定要學會!圖片來源於網絡極端的人一般有什麼特點呢?圖片來源於網絡一個叫邊緣性人格,陳世峰就屬於這一類,他對你好的時候特別好,但是說和你急的時候也特別急,所以他是在一個界限的兩邊跨來跨去,這就叫邊緣性人格,它也被稱作為爆發型,所以遇到這種這種人格特點的人,在特別緊急的情況下,你一定要認慫,別再刺激他
  • 李玫瑾:孩子這3種臭毛病,是「智力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曾對許多不同的案件進行詳細調查,因此提出了預防犯罪要從未成年人教育抓起;李玫瑾教授主要研究犯罪心理學領域、主做犯罪心理畫像,公安社會心理調查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學及預防。#育兒爆文參賽#孩子若有這3種「臭毛病」,是「智力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制止1、愛頂嘴的孩子當孩子到了3歲這個年齡段,就已經步入了「內心意識發展期」,身處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常以自我為中心,直到父母想要想要管教孩子的時候
  • 李玫瑾:別把孩子打扮得太好看,特別是女孩,並非「信口開河」
    李玫瑾:別把孩子打扮得太好看但是,著名的李玫瑾教授卻告誡各位家長:「別把孩子打扮得太好看!」李玫瑾是公安大學的教授,研究方向是青少年犯罪心理學,在孩子的教育領域有著深刻且獨特的見解,不少家長聽過李玫瑾教授的講話後都會有所心得。
  • 跟李玫瑾老師學習教育心理學:孩子教育的問題,根源都在父母身上
    文:夢嫻君,一個已走在心理學追夢路上的人,希望能夠有幸遇到更多的同行者,一起努力。今天早上我女兒突然不肯起床了,非常反抗去上幼兒園,問她是什麼原因,她說是因為在幼兒園遇到了一個她自己很難解決的問題。問題是這樣:她很喜歡和幼兒園的小朋友一起玩,幼兒園的的小朋友也都很喜歡和她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