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號下午,百年校慶•紅柳大講堂「校友黃志偉的成長之路」主題講座在彭家坪校區大學生活動中心舉行。石化學院教師代表和各學院學生代表參加講座,副校長李仁年主持講座。
講座開始,黃志偉校友分享了一張他上學時候金工實習的照片。照片裡穿著迷彩服的青澀少年,仿佛帶著我們回到了20年前。「這張照片是我和朋友在學校舊工程訓練中心拍的,仿佛過往的點點滴滴就在昨天,我十分懷念一號教學樓旁邊的一棵樹,當時的我在上課之餘時常看著他,我在想為什麼這棵樹可以在如此貧瘠的地方生長這麼多年,我忍不住讚嘆自然的力量與生命的偉大。」
黃志偉校友回憶了自己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擔任了班長,石化學院學生會主席等職位,並成立了一個協會.到大三時,大家紛紛開始找工作,這時的他也陷入了迷茫,有機化學老師的一句話給了他前進的方向:「你對有機化學很感興趣,對生命化學你也許會更感興趣。」於是他去圖書館借閱了一本名為《PCR傳奇》的書籍,正是這本書籍打開了他的生命科學大門。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他跑遍圖書館尋找更多關於生命科學的專業書籍,並一心一意開始探索這個陌生的領域,同時思考自己以後的發展方向。黃志偉校友說:「後來我選擇做科研工作,是因為科研很有趣味,在探索中不斷發現驚喜,成果能造福大眾,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大學四年該如何度過,黃志偉校友說,大學其實是一個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的過程,學習的目的並不只是學知識,而是明晰自己的興趣所在,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他對母校的學子提出了四點建議:第一,要學好自己的專業,專業學不好,其他的事無從談起。第二,要在大一大二多去嘗試,在嘗試中找到興趣所在。第三,要堅持自己的夢想,要有直面挫折的毅力與決心,就像科研,也許十次實驗有八次會失誤,但是相信終有成功的那一天。第四,大學生需要多想並且敢想,要有付諸實踐的行動力,光有想法而沒有行動是無用的。
黃志偉校友深情地說:「工大有很多優秀的教師。我很感激大學期間老師對我的幫助,這也是我們所有工大學子應該珍惜的。感謝母校的辛勤培育,我祝願母校越辦越好,不斷進步,更上一層樓。」
黃志偉校友的女兒為爸爸點讚
黃志偉,男,教授,博士生導師。2003年畢業於我校石油化工學院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獲學士學位,2008年獲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生化與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2008年到2012年在哈佛大學做博士後,2012年放棄國外邀請,回國加盟哈爾濱工業大學,現任哈爾濱工業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生命科學中心主任,兼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青、優青會議評審專家等職務。主要從事病原與宿主免疫系統互作機制的研究,並取得了一系列原創性成果,在Nature、Cell Research、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等國際知名期刊發表論文20餘篇。
2017年,中源協和生命醫學創新突破獎,中國十大醫學科技新聞2018年,談家楨生命科學創新獎、黑龍江省自然科學一等獎,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19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第十五屆中國青年科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