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環節管理 做全產業鏈條——青神縣跑出椪柑現代農業發展「加...

2020-12-20 中國網·錦繡天府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縣緊緊圍繞「建設全國特色產業示範縣」定位,立足椪柑產業特色優勢,突出「種出中國品質最優椪柑,培育全國知名椪柑品牌,吸引人們來遊最美品味的椪鄉」三大重點,聚焦「基礎端、管理端、銷售端、惠民端」四大環節管理,做全產業鏈條,推動傳統農業加速向現代農業轉變,不斷邁出青神綠色崛起新步伐,跑出椪柑現代農業發展「加速度」。

建強產業基地 夯實「基礎端」

狠抓要素保障、產業布局、技術支撐,奠定椪柑產業發展穩固基礎。

強化要素保障,一是強化組織保障。成立青神椪柑產業園區管委會,建立健全運營管理機制,統籌協調全縣椪柑產業園區建設;成立青神農業投資公司,以工業的理念和手段來發展農業,創新農業發展模式,通過整合國有資產,實行市場運作,提高青神椪柑現代農業水平。二是強化資金保障。設立青神椪柑產業發展專項基金1000萬元,重點扶持青神柑桔新品種培育、技術培訓、標準果園建設、品牌創建、品牌推廣、產品營銷等重點環節;整合青神縣2019年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涉農項目,匯集項目資金,改善園區道路交通,水利設施、信息技術等基礎設施條件。三是強化金融保障。針對自然災害、市場風險等因素導致產品壞死或滯銷風險,與縣椪柑產業信息化網絡中心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及時掌握預警性行情信息,與保險公司合作,以政府承擔60%、業主承擔40%方式為種植戶購買保險,構建「政府+保險公司+農戶」產業保障體系,引導信貸資金、社會資金投入椪柑產業發展。

優化產業布局。一是堅持「兩規」引領。綜合考量國土空間、基礎設施和產業特點,編制《青神縣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總體規劃》和《青神縣椪柑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總體規劃》,明確現代農業園區總體布局和發展方向。2019年,全縣圍繞「眉山春橘 椪香萬裡」的發展定位,全面對標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創建標準,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成功創建省三星級現代農業園區,力爭創建為省五星級現代農業園區,並輻射帶動儲備一批省、市級現代農業園區。二是建設「三高」園區。不斷優化「一園兩片三基地」的產業發展格局,建設「高品質、高顏值、高分值」園區。即建設「高品質」園區,堅持椪柑產業高質量發展,建強園區平臺、延伸產業鏈條、育強發展主體、擦亮農業品牌,築牢鄉村振興產業興旺堅實基礎,全面推進載體功能晉級;建設「高顏值」園區,堅持全域園區理念,以園區發展為核心,輻射386平方公裡縣域,積極創新美麗園區的鄉村表達,形成體系分明、橙綠交融、生態集約的園區景觀格局,全域推進環境形象晉級;建設「高分值」園區,堅持「政府主導、農民主體、企業參與、市場運作」建設機制,調動各方齊心協力,同頻共振,形成「大合唱」,提升群眾幸福度和滿意度,全民推進幸福指數晉級。

注重技術支撐。一是突出技術引領,深化與中柑所、川農大、農科院等12所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中國柑橘工程研究中心成果轉化基地,編制《青神晚熟柑桔高標準建園技術規程》,攻克柑橘生產技術難題,推廣綠色防控、留樹保鮮、完熟栽培、高標準建園等實用配套技術12個和科研成果18項,推動專利版權成果轉化,形成高標準果園建設「青神模式」。二是注入科技動力。應用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等現代信息技術,建成「1+1+1+N」的智慧農業試點;大力實施「網際網路+」,加快電子商務進農村提升工程,與京東、拼多多等平臺合作,在冷鏈物流、物流雲倉、直播帶貨等方面強化技術支撐,推動青神特色農產品出村進城;抓智庫支持和農技推廣,實現縣有研究院,鄉有專家站,村有技術員;通過2019年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培育等項目,購買使用植保無人機、履帶式挖溝施肥車等設備77臺(套),安裝山地軌道,建成西南地區最長山地軌道運輸系統,提升機械化水平,讓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變農業「自力」為「智力」,實現椪柑產業高質量發展。

育強發展主體 做細「管理端」

堅持人才聯動,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把準椪柑產業發展方向。

推廣農民「持證下田」。創新雙證管理,設立新型職業農民資格證書、職稱證書「雙證」,對符合條件且培訓合格的頒發資格證書,鼓勵獲得資格證書且擁有水產、食品、農機技術等專業特長的申請初級職稱證書,2年實施1次職稱證書級別評審和「雙證」資格覆核不合格退出管理。對獲得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證書的人員,與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同等對待,參加中、高級職稱定級評審,享有1000-30000元不等一次性評級補助,組織定期開展技術培訓,推動「農民」由身份向職業轉變。與縣內及周邊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籤訂合作協議,組織有專業特長、經驗豐富的職業農民對口應聘園藝師、果苗種植員等崗位,同時鼓勵自主創業,重點支持資本雄厚、管理經驗豐富的到農村流轉土地,發展新型農業。

鼓勵鄉賢「桔鳳還巢」。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設立「新鄉賢參事會」,推薦32名新鄉賢擔任「兩代表一委員」,為鄉村規劃、經濟發展、幫扶脫貧、文化建設、生態保護建言獻策50餘條。實施農民工回引計劃,落實培養、引進、使用、激勵機制,創建力興「微易貸」創業貸款擔保基金助力小微企業和個體創業者發展,扶持100餘名農民工返鄉創業,創建民俗品牌20餘個。每年評選「椪柑大王」「最美果園」,舉辦椪柑產業高峰論壇、技術培訓等活動,激發回鄉人才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扶持100餘名善經營、懂技術的農民工、大學生等返鄉創業,發放青年創業貸款220萬元。

引導專家「結對幫扶」。精選返鄉創業農學專業大學生、土專家、種養大戶等100餘人(白果)成立椪柑人才隊伍,定期組織外出學習、開展技能培訓,引導全鄉7家種養大戶加入青神椪柑產業聯盟,依託「專家課堂」「農民夜校」「脫產學習」「田間課堂」等形式對全鄉椪柑種植戶開展技術培訓。充分發揮「土專家」示範帶動作用,培樹一批先進典型,孵化一批新型職業農民和家庭能人,引導59名「土專家」與貧困戶一對一結成「致富共同體」,通過幫技術、共投入,解決技術扶持、產品銷售、經營管理等問題176個,提高貧困戶的致富能力。打好「聯姻牌」,順暢智力、技術、管理下鄉通道,柔性引進中柑所、省農科院等專家18人,培育推廣青神紅、檸檬柑、馬克鬥等優良品種。

加快融合發展 打通「銷售端」

以「雙線」與會節相結合拓寬銷路,以農業與旅遊相結合豐富業態,打造優質區域品牌,激發椪柑產業發展加速度。

多方平臺促銷。一是線上銷售。建成電子商務站10處,冷鏈物流站1個,建立椪柑產品溯源體系,整合各類電商資源,建立一體化產銷鏈條,依託縣椪柑電商運營中心,在京東、天貓等各大平臺分別建立旗艦店、特色館等銷售網店;利用抖音等新媒介,邀請「網紅主播」、縣領導直播帶貨,開展超市「宅家送」等線上銷售活動,推動農產品外銷,椪柑賣向俄羅斯、韓國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網銷售比例達30%以上,銷售額達5億元,發展農村電商和微商128家。二是線下銷售。鼓勵農戶主動籤訂購銷合同,組織縣內青神縣神果環球食品有限公司、青神縣百家池椪柑專業合作社等優先收購農戶柑橘,統一加工包裝,發展訂單農業,累計籤訂農業訂單38筆,銷售農產品7萬噸,價格較去年同期提高10%。

成功舉辦了中國·青神第十屆椪柑節,組織168個電商創客參與椪柑網絡銷售比賽,售出18萬多單,總銷量125萬斤,銷售額超過500萬元。同時,鼓勵種植戶積極參加農博會、廣交會、日本國際農業展等國內外知名商貿活動,到北京、廣州等地開展青神柑桔品牌推廣會、柑桔品鑑會等,大力發展會節經濟。

豐富產業業態。青神縣按照「園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產品變禮品」的發展理念,大力推動「農業+」多業態的融合發展模式,朝著「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目標邁進。一是推廣「農業+旅遊」模式,利用園區道路景觀提升項目,因地制宜開展綠化美化工程,設置圍欄栽種玫瑰、薔薇、月季等開花藤蔓植物,建成花牆2076米,成為椪柑產業環線「網紅打卡點」;修繕椪香廣場、增添椪柑元素小景點、增建椪柑產業環線,著力融入「竹藝水鄉」田園綜合體、「岷江農旅融合項目」,打造精品鄉村旅遊環線;聯建村已成功創建省級四好村,成為四川最美村落和四川省最具發展潛力村落。二是推廣「農業+休閒」模式,依託柑桔產業環線特色景觀,推進園區景觀化建設,打造「椪香」「竹藝水鄉」兩大農業主題公園,統一規劃、建設集體驗、採摘、旅遊、銷售為一體的農家生態果園20個(白果),開展吃椪柑、挑椪柑、椪柑套包裝等趣味活動,每年吸引遊客10萬人,銷售額達50萬元,成為休閒娛樂的「必選地之一」。三是推廣「農業+教育」模式,建立柑橘品種示範園和柑橘博覽園,引進金塊、明日見、明日行等柑橘新品種,應用水肥一體化、植保無人機等現代化技術,讓園區成為青少年校外大自然教室,提供接近自然生態、參與農耕過程、體驗農事活動、拓展知識的機會,將農業與教育緊密結合,發揮農業的教育功能。

創建區域品牌。一是品牌創建。實行「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的品牌發展模式,在「青神椪柑」區域品牌的基礎上,培育了水晶水果、橘香百家、檸香果等一批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青神椪柑」先後榮獲「中華名果」「四川省名牌農產品」「原產地證明商標」「綠色食品」等榮譽和稱號。二是品牌營銷。在做強品質的基礎上,不斷加大品牌營銷。全新設計「青神椪柑」LOGO和包裝,提升「青神椪柑」形象標識;「青神椪柑」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進入名錄申請書已交農業農村部,待農業農村部批覆後申報,正在起草地理標誌管理辦法,啟動申報「馬克鬥、南瓜柑」為國家地理證明商標工作,增加柑桔類「三品一標」數量。通過舉辦中國·青神第十屆椪柑節、青神桔花節等會節,匯聚椪柑產業、旅遊產品、文化藝術之大成,利用傳統媒體和網際網路平臺,加強「青神椪柑」品牌宣傳,形成「晚熟柑桔看眉山,眉山柑桔看青神」的發展格局。三是品牌監管。建立健全品牌監管體系,設置機構管理,制定品牌準入制度,主要農產品椪柑已納入品牌評價體系、品牌認證登記保護、產品防偽標識使用和證後動態監管,產品質量、智慧財產權等失信聯合懲戒機制運行良好,無重大侵犯專利權、商標權等侵權行為。

健全利益機制 加強「惠民端」

以脫貧攻堅為統領,以特色產業為抓手,以助農增收為核心,聚力多主體參與、多要素髮力、多模式推進,創新產業與農戶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為農戶穩定增收提供重要產業支撐,助力青神縣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健全現代農業與小農戶融合發展模式。組建11支社會化服務隊,政府通過以獎代補,鼓勵農戶融入專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按照「統一物資、統一技術、統一管理、統一銷售」的方式,圍繞耕種防收四個環節開始農業社會化服務工作,每畝節約勞動力6個,減少農藥、化肥用量20%,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讓農戶充分享受現代農業專業技術服務、共享現代農業紅利,形成穩定利益共同體。

健全休閒農業企業與農戶鄉村民宿共生發展模式。通過村級集體旅遊公司搭橋,堅持「政府推、業主帶、農戶幹」原則,採取農旅企業與周邊農戶民宿共建共銷共營的方式,鼓勵農戶發展鄉村民宿,開發橘宴、竹宴等特色餐飲項目,將農業生產、農業消費與農業旅遊有機結合,大力提升綜合農業的示範效應,實現「經濟組織+農旅」「集體+公司+民宿」抱團發展。

健全科技人才助力鄉村振興發展模式。與中柑所、川農、農科院、中農大等科研院所籤訂戰略合作協議,發揮青神鄉村振興研究院智力優勢,引進新品種、新技術,建立技術推廣交流平臺,提供技術示範、推廣及支持服務,攻克技術瓶頸;建設冷鏈物流園區及發展其配套產業,解決當地農村剩餘勞動力就近務工問題,吸引年輕人返鄉創業就業,助力鄉村振興;出臺職業農民認定考核辦法,將職業農民補助與小農的技術服務納入考核內容,助農科技增收,促進農業新技術在全縣的傳播與應用。

健全「農戶+園區+龍頭企業」的帶農惠農機制。青神縣椪柑現代農業園區與省級青神縣神果環球食品有限公司、國有農投公司合作,通過籤訂訂單、吸納就業的形式帶農惠農。青神縣神果環球食品有限公司與園區柑桔基地籤訂54萬件的採購協議,可覆蓋近萬畝果園,涵蓋1200多戶農戶,由農戶集中提供柑桔產品,統一銷售給公司,用於出口貿易。創造就業增加收入,青神縣神果環球食品有限公司有清洗包裝生產線三條,年加工銷售水果7000噸以上,可提供近500人的就業崗位,吸納園區婦女等閒散勞動力就業,基本建成農戶分享農業現代化發展成功的受益機制。

創新「農戶+公司+村集體」的「5+4+1」或「7+2+1」的利益聯結機制。與國家開發銀行農業開發公司合作,大力推廣現代農業體系下的柑桔代管增益共享模式,在青神縣椪柑現代農業園區的高臺鎮建立「5+4+1」農戶風險外包利益聯結機制(產值按農民50%、公司40%、村集體10%的比例進行分配)。同時,為降低合作社風險,合作社再與公司籤訂保底收益分配協議,建立合作社、技術服務公司、村集體利益共享,風險均擔的「7+2+1」利益聯結機制,即對超保底收益部分和虧損部分,按合作社70%、公司20%、村集體10%的比例分配收益、分擔損失。通過建立參與主體全產業鏈增值收益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戶享受現代農業技術,產出現代農業產品,實現村級集體壯大、農民增收、公司盈利、產業效益最大化,有力推動全縣小農戶現代化農業發展。(席利娟 黃亮)

相關焦點

  • 味在眉山丨聚焦環節管理 做全產業鏈條——青神縣跑出椪柑現代農業...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縣緊緊圍繞「建設全國特色產業示範縣」定位,立足椪柑產業特色優勢,突出「種出中國品質最優椪柑,培育全國知名椪柑品牌,吸引人們來遊最美品味的椪鄉」三大重點,聚焦「基礎端、管理端、銷售端、惠民端」四大環節管理,做全產業鏈條,推動傳統農業加速向現代農業轉變,不斷邁出青神綠色崛起新步伐,
  • 青神縣第九屆椪柑節盛大開幕
    消費日報網訊(記者劉家成 袁春華)1月11日,四川眉山市青神縣一片鮮果飄香,呈現出一派冬日豐收的喜悅氛圍。來自全國各地的農業專家領導、農業企業、國內外採購商、國內知名媒體等500餘名嘉賓以及上萬民熱心群眾齊聚於此,共賀「眉山市第二屆晚熟柑桔節暨青神縣第九屆椪柑節」盛大開幕。
  • 眉山市第二屆晚熟柑桔節暨青神縣第九屆椪柑節開幕
    開幕式上,眉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肖忠良表示,眉山晚熟柑桔產業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更有常年種植的技術和人才,是省農業農村廳確定的全省唯一的晚熟柑桔發展重點示範區。眉山將堅定不移的推進晚熟柑桔產業 ,做大做強全國晚熟柑桔的優勢。
  • 中國青神第十屆椪柑節:城市經濟「椪」壯 產業碩果不斷綻放
    1月8號,中國青神第十屆椪柑節在眉山市青神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盛大開幕。本次椪柑節到場嘉賓800餘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農業專家、農業企業、採購商、知名媒體匯聚於此,共同見證此次「青橙」盛宴。 ​
  • 高清航拍,帶你俯瞰眉山現代農業園區!
    經過幾年的努力  眉山現代農業園區成果斐然  走在了全國全省前列    今天   全市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現場會   正在召開  小夥伴一定很好奇   眉山到底有哪些現代農業園區?  ▼青神縣竹編產業現代農業園區
  • 青神供電公司圓滿完成第十屆椪柑節開幕式保電任務
    四川在線眉山訊(吳華羽 記者 樊邦平)1月8日上午,中國·青神第十屆椪柑節盛大開幕,來自省市縣的領導、農業專家、農業企業、採購商、國內知名媒體等嘉賓以及上萬名熱心群眾歡聚在青神縣高臺鎮現代農業園區,共慶豐收。
  • 故城縣東大窪現代農業園區「農業+」新模式助推產業融合發展
    長城網衡水訊(實習記者李珊珊 通訊員於凱春 王希錄)今年以來,衡水市故城縣東大窪現代農業園區按照「加快轉型、綠色發展、跨越提升」的思路,創新打造「農業+」發展新模式,推進農業與農產品(000061,股吧)深加工、電子商務、生態旅遊等產業合作,努力實現一產接二連三,三大產業良性融合發展。創新發展「農業+基地」模式,促進現代型農業穩步發展。
  • 青神縣:借力椪柑節 「引智」助鄉村振興
    1月11日,剛參加完眉山市第二屆晚熟椪柑節暨青神縣第九屆椪柑節高峰論壇,走出會場的黑龍鎮副鎮長陳建六便收到專家同意到黑龍鎮指導的消息,得知中柑所陳所長一行中午一點半就到現場,時間緊迫,機會難得,陳建六決定和其他幾名參會的鎮幹部一道迅速趕回鎮上做足準備。
  • 濱州唯一 濱城區現代農業產業園通過國家認定
    據悉,濱城區現代農業產業園是在成功創建了濱城區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基礎上,濱城區聚焦推進園區高質量發展,提升產業影響力,整合各類產業等資源,按照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標準,全力打造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
  • 江蘇省「十三五」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發展規劃
    (一)構建產業聯動發展的循環農業產業體系    1、優化農業產業布局    優化農業產業發展布局,對從農業生產源頭、生產過程到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全過程進行合理規劃,實現種養產業平衡、資源循環利用和產業有機耦合。
  • 專家:發揮農業龍頭企業帶動作用 以農業產業化推進農村產業融合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發揮農業龍頭企業帶動作用 以農業產業化推進農村產業融合(新知新覺)作者: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趙 鵬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支持各地立足資源優勢打造各具特色的農業全產業鏈農業產業化和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都是農業經營制度創新。農業產業化主要指農業產業化經營,實現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經營。農村產業融合是指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通過產業聯動、體制機制創新等方式,跨界優化資金、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配置,延伸產業鏈條,完善利益機制,發展新型業態,打破農村一二三產業相互分割的狀態,形成一二三產業融合、各類主體共生的產業生態。
  • 加強濱海旅遊產業合作 集聚現代農業產業發展 北部灣城市群多領域...
    北部灣經濟合作組織成員將以此為依託,加強北部灣城市群旅遊合作,聯合打造國際旅遊休閒目的地,打造現代農業區域一體化格局,推動北部灣農業現代化發展。  11月22日至23日,北部灣經濟合作組織第十一次成員大會暨城市合作組織第三次大會在廣東茂名市召開,來自粵桂瓊三省區35個成員單位相聚一堂,圍繞「共建中國濱海度假旅遊目的地,齊造現代農業產業發展集聚區」主題,共商北部灣城市群區域協調發展大計。
  • 故城縣東大窪現代農業園區創新「農業+」模式推進產業融合發展
    故城縣東大窪現代農業園區推行生態循環農業模式。王希錄/提供 故城縣東大窪現代農業園區推動「農業+旅遊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王希錄/提供 河北共產黨員網訊(通訊員 於凱春 王希錄 記者 扈煒)今年以來,故城縣東大窪現代農業園區按照「加快轉型、綠色發展、跨越提升」的思路,創新打造「農業+」發展新模式,推進農業與農產品深加工、電子商務、生態旅遊等產業合作,努力實現一產接二連三,三大產業良性融合發展。
  •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河南省「十三五」現代農業發展規劃...
    ,推動糧經飼統籌、農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推進農業轉型升級,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農民持續增收和農業可持續發展,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發展道路,為實現「四化」同步發展和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 農業興百業 「糧倉」變「農倉」——慶陽市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作為一個典型的農業大市,慶陽農業產業發展經歷了由分散走向集約,由粗放走向精細,由傳統走向現代的艱辛探索歷程,逐步向高質量發展邁進。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不僅是慶陽的立市之本、富民之基,更是決勝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
  • 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舉辦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研討會
    河北新聞網訊(智慧娟)1月18日,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舉辦「聚焦產業發展 助力鄉村振興」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研討會。1月18日,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舉辦「聚焦產業發展 助力鄉村振興」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研討會。圖為研討會現場。
  • 2020年中國現代農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走勢分析報告
    現代農業是一個內涵廣泛並且逐漸發展、不斷完善的概念。現代農業就是用現代科技、現代裝備、現代經營管理、現代農民等先進生產要素武裝,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和資源利用率,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農業。
  • 天津靜海聚焦現代產業體系發展 推進國家級產業基地建設
    人民網天津12月11日電 (唐心怡)今天上午,「聚焦現代產業體系發展 推進靜海國家級產業基地建設」靜海區主題新聞發布會召開。天津市靜海區委副書記、區長金匯江作主題發言。金匯江說,當前,靜海區正處在轉型升級、較勁爬坡的關鍵時期。
  • 走進北京房山區—都市現代農業生態谷聚焦
    目前,都市型農業產業或科技園基本上以成品農業模式為基礎,再複合生態農業模式、設施農業模式和觀光休閒農業模式中的一種或者二種模式的形式出現。未來的發展趨勢呈現「五個化」:功能發展多元化;產業發展集中化;手段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經營國際化;農民高素質化。
  • 臺灣現代農業發展的體會和啟示
    10月14至20日,肇慶市委副書記張廣寧同志率有關(縣、區)分管農業領導、市直有關單位負責同志組成的臺灣現代農業考察團,赴臺灣北新有機農場、新北市農業局、新北市海洋資源復育園區、南投縣農會、嘉義大統易茗茶園、臺一生態農場、龍鳳青果運銷合作社、力淳水產公司、旺旺集團等地開展考察活動,考察涵蓋了臺灣農業的生產、加工、流通和休閒觀光等環節,直觀了解在精緻農業、休閒農業等方面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