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 柳州日報 發布日期: 2020-10-21 11:20 瀏覽量: 【字體:大中小】
「沒有什麼是一袋螺螄粉不能解決的,如果有,那就兩袋!」柳州螺螄粉以其酸辣鮮香的獨特風味頗受大眾喜歡,袋裝螺螄粉的出現更是讓螺螄粉遍布天南海北大小城市街頭、網絡購物平臺,徵服著全國各地吃貨的味蕾。
作為方便速食界的後起之秀,袋裝螺螄粉起源於哪裡?誰又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記者經過多方尋訪,見到了柳州首張預包裝螺螄粉生產許可證,生產地址為柳南區和平村漁洞屯二組,獲證企業是柳州市全匯食品有限責任公司。
談及緣何生產預包裝螺螄粉,柳州市全匯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嚴振華坦言,因為熱愛餐飲行業,2007年從警校畢業後,他在柳州火車站附近經營一家廣西土特產店,當中,卻始終不見柳州本地特色——柳州螺螄粉,深感遺憾。有一次乘坐飛機,嚴振華看到機場有衝泡型桂林米粉賣,便花25元買了一份來品嘗,發現那種袋裝桂林米粉味道還原度很高,頓時,嚴振華萌發出一個大膽的想法——研發預包裝螺螄粉,讓更多的人嘗到地道的柳州味道。
柳南區是柳州乃至廣西的工業強區,工業基因根植沃土,作為土生土長的柳南人,嚴振華將工業理念與螺螄粉美食結合起來,於2013年在柳南區和平村漁洞屯開啟了預包裝螺螄粉研發之路。
為把螺螄粉的特性和產品屬性更好地還原和控制,嚴振華在柳州本地、去到外地尋找螺螄粉特有的Q彈口感的米粉,藉助袋裝榨菜、袋裝泡麵等技術發明,製作螺螄粉預包裝配料,並反覆試驗以提升螺螄粉口感、延長螺螄粉保質期。由於當時整個廣西都沒有有關螺螄粉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嚴振華還積極奔走於自治區、柳州市質監等部門之間,最終制定出了第一個袋裝螺螄粉食品安全企業標準。而後,嚴振華還積極配合柳州市相關部門於2016年制定了柳州螺螄粉地方標準。
2014年10月,經過一系列嘗試和努力,嚴振華註冊的柳州市全匯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成功獲得柳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現柳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頒發證書編號0001的「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這也意味著,第一家生產預包裝螺螄粉企業正式誕生。
嚴振華介紹,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播出柳州酸筍和柳州螺螄粉火遍全國,加上2014年柳州國際水上狂歡節螺螄粉美食節的推動,預包裝螺螄粉一下子名聲大噪。「那時候,廠裡的銷量每天都在增加,袋裝螺螄粉供不應求。」嚴振華說,儘管當時生產線做起來了,可仍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生產流程不夠規範、產品保質期很短等等,好在柳南區領導比較重視,經常到場幫助解決問題,在政策、用地、技術等方面給予支持,使預包裝螺螄粉產業得到快速發展。
據悉,隨著柳州市全匯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第一本生產許可證的頒發,此後不斷有預包裝螺螄粉企業辦理生產許可證,2014年,就有6家企業獲得生產許可證。市商務局提供的數據顯示,去年,袋裝螺螄粉產業的產值已經達到60億元;今年上半年,袋裝螺螄粉產業已經創造了49.8億元的產值,預計全年將達9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