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期是臨時加上的,因為當時是6月份,11日的時候突發二波疫情,這是9日還處於風平浪靜的時候,在家寫作的我沒有出門,由我父親拍攝了一組北海和景山的風景照,同時也是由一個新手機拍的,它是當時的明星iQOO Z1,雖說硬體參數沒有IMX 586那麼高,不過拍出來的效果卻很好,我爸的攝影構圖比我強數倍,就把他拍攝的分享出來,讓大家欣賞這座皇家園林的美。
那時候由於之前一直風平浪靜,北海公園裡的園中之園開放了,其中重頭戲就是地處北岸的靜心齋,這裡是北海公園的精華之一,二十年前都是單收費的,如今只要進了北海公園大門,這座精品園林就可以進去遊覽。這天的天氣不太好,天氣陰沉著,影響了些色彩,不過這也不能阻攔靜心齋的精美建築。
北海北門剛一進門的大紅錦鯉。
直接進入北岸的靜心齋,遊廊和池水直接交織在一起。
通過遊廊看四處風景,都有一種畫框的感覺。
北海公園裡的太湖石太有名了,與樓閣走廊搭配在一起,再加上小石橋,和古松樹,別提多有藝術氣息了。
打開相機的HDR,內景外景都出色,對面有一個水中的榭,坐在那裡可以觀賞大鯉魚。
池水中有綠色水生植物,加上按上的古建,給人一種十分幽靜的感覺。
周邊的高大植物也是錯落有致,都是從清朝延續下來的古樹。
建築與建築之間,有迴廊連接,走在廊子裡,可以便覽園內風景,即使下雨也不怕。
有皇家園林的等級和威嚴,又不失一派江南園林的氣息。
小亭子建在太湖石上,太湖石在水岸相接的岸邊。
建築後邊河流水道自然彎曲迴轉,岸邊由太湖石組成,在輔以綠樹成蔭的生態,這裡的負氧離子一樣高出不少。
繼續在廊子裡行走,兩側都是美景,到前邊不用出廊子,就能上山。
從靜心齋出來,繼續沿著北岸行走,路過一處處經典的人文景觀,這裡是華藏界。
在北海的湖面對面,能看到瓊島白塔和遠處的景山。
這裡是小西天。
五龍亭。
兩隻鴨子到按上臥著,還是一雄一雌。
大黃鴨與瓊島白塔,組成之字形構圖。
公園內到處都有盛開的花朵。
陰沉的天空,給人一種奇幻的光影效果。
岸邊的遊船當時已經開放。
北海前門的大橋,是通往瓊島的南大門。
北海公園內的園中之園數量眾多,是僅次於頤和園的以水為主的皇家園林,就像小頤和園,它處在北京的最中心位置,跟故宮一個緯度,是必不可少的經典公園。尤其園內的精品園子開放之後,一個院子接一個院子,是一種視覺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