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看穿一個人,只需要這七句話!

2021-02-18 草堂國學館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 「草堂國學館 」  → 點擊右上角「...」 → 點選「設為星標 ★ 」即可關注到每日的更新


一代謀聖諸葛亮,在《知人》一文中講了自己的觀人識人訣竅:「一曰,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二曰,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三曰,諮之以計謀而觀其識;四曰,告之以難而觀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觀其性;六曰,臨之以利而觀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觀其信。 」

 

他從對方的「志、變、識、勇、性、廉、信」七大方面全面考察,寥寥數語,卻句句緊抓識人之核心要義。

 

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

 

所謂「是非」,就是一個人的立場和做事原則。一個人的是非觀越是明晰和堅定,那麼這個人不管是你的敵人還是朋友,對你來說其實都是越安全的。

 

如果是非觀模糊,他的立場和原則也必定跟著模糊,在生活中就會人云亦云,在危難關頭,則往往就是那根牆頭草,隨風倒。這樣的人,如同呂布,哪怕有稀世之本領,只有遠離之,你才能安全。

 

而只有在確保你自身安全的前提之下,你與人合作的決策行動才是有價值和生產力的。否則,給自己帶來的只有災難和毀滅。看人首先要「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其意義就在這裡。 

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

 

怎樣低成本高效率選到可以委以重任的人?

 

直接託之以重任來考查,成本和風險都太大。「窮之以辭辯」的觀人之法告訴你,話題辯論才是選賢任能低成本而高效率的方式。你將他逼到理屈詞窮的地步,看他會如何轉機。從他應對「困境」的方式中就可以考查出他思維的靈活性,思考問題的深度等。

那麼,他到底有沒有能力承擔重要任務也就可以清晰判斷了。他若是變通越靈活,所能突破的難題瓶頸也就越大,那麼所能託付的任務就可以越重要。

諮之以計謀而觀其識

 

考查一個人的見識格局有多大,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看他面對問題所能提供的解決之道。

 

同樣是解決溫飽問題,一個小孩子,受經歷淺薄的限制,唯一的策略就是哭鬧;一個一無是處的成年人,可能就是偷和搶;一個農民,只有靠務農知識經驗勤勤懇懇地種地,自給自足;一個商人則是靠商業知識經驗,通過物物交換而解決溫飽。

 

所以,見識和經歷的不同,決定了他解決問題所採取的策略和手段的不同。反過來,你通過詢問對方對待問題的策略,也可以推出他所掌握的知識、技能,以及過往經歷,便可見微知著地看到他的能力的優勢、劣勢、能力瓶頸,便能知可否合作了。

 

告之以難而觀其勇

 

在沒有遇到事兒時,人人站出來都說自己是勇夫。但是,真遇到事兒時,全都當了沉默的大多數。這是社會常態。就像前面的重慶公交車事件,有人搶高速行駛的公交車司機的方向盤,竟無一人敢出面制止導致全車人的悲劇。

生活中的他們未必都是沉默者,但真需要他們勇敢時,卻又不敢當仁不讓。現實社會中,打嘴炮的勇敢比比皆是。

 

所以,判斷一個人是不是真正的「勇」,絕不是讓他在「風和日麗」之下吹牛說自己多麼勇敢,而是直接讓其置身當下困境,看他作何反應。

只有在當下困境中仍然能表現出勇敢行為的,才算是真正的勇。我們常說患難見真情,其實患難也能見真勇

醉之以酒而觀其性

 

通常,人都會帶著面具而活,而隱藏自己最真實的本性。面具帶得越多,本性藏得越深。這個時候,旁人是很難清清楚楚地了解他的。

 

但是,一旦人喝醉酒,從身理上,他的大腦是脫離顯意識控制的。那麼他的面具也就會在此時此刻被徹底摘下。

 

藉此,你可以得到很多信息。如果一個人喝醉酒之後,性情與平常相比,發生360度大轉彎,比如正常情況下溫文爾雅,醉酒之後經常會發酒瘋,行為狂亂,說明這個人平時帶的面具極深。此人慎交。

倘若酒後行為與平日裡待人接物的表現相差不多,說明這個人平時就是活得坦率、真實的人。這種人便是比較安全,值得交往的人。

臨之以利而觀其廉

 

面對利,通常有兩種態度,一種是見利而忘義。義為做人做事的底線、原則、立場。一種是見利仍然義字當先。正如《孟子》有云:「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一個人是屬於前者,還是後者,只需要「臨之以利」,即可曉其答案。那麼此人的廉潔與否便也就清楚了。

期之以事而觀其信

 

要考查一個人的信用程度,就是委託對方為自己辦一件事情,然後在這件事上來觀察其言行舉止。並且可通過兩個標準判斷其守信程度。

 

第一,是否能說到做到。如果說到也做到了,此人可視為信足之人。

 

第二,他嘴上答應,但在行動過程中,確實因為種種其他原因未能如期把事情辦成。此時,倘若他能誠意向你致歉,坦誠自己的不足,或者過錯之處,甚至還能給你提出他的補救之法等,也可視為信足之人。

 

相反,要是事情沒辦成,還有各種冠冕堂皇之詞,為自己開脫。此為信不足之人。

 

世道在變,環境在變,人心在變,但人性卻千古不變。所以,雖然諸葛亮的識人之法已經提出了一千多年,卻一點不過時。相反,其高明之處,遠勝於諸多心理學著作,實為社交、識人之大智慧。

※ 下拉屏幕參與文章評論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草堂國學館(ID:ctguoxueguan)

點擊下角「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相關焦點

  • 諸葛亮:看穿一個人,只需要這7句話
    一代謀聖諸葛亮,在《知人》一文中講了自己的觀人識人訣竅:「一曰,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二曰,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三曰,諮之以計謀而觀其識;四曰,告之以難而觀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觀其性;六曰,臨之以利而觀其廉
  • 識人術:看穿一個人,觀察這三點就可以了
    其實不然,再複雜的人或事物,都是有規律可總結的,只要我們夠用心觀察,然後多加實踐。花半秒鐘,就能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有截然不同的命運。所以說,我們不要等到自己吃一塹長一智才看穿他人,而是要快速看穿一個人,做到未卜先知,防患於未然。寧可不識字,不可不識人!如何快速看透一個人?記住這3句識人口訣,看人八九不離十。
  • 諸葛亮的智慧,出師表中如果沒有這句話,後果不堪設想
    對於《出師表》,很多人應該都不陌生。中國歷代對於《出師表》的評價都非常高。南宋詩人陸遊就在他的詩文裡提到:」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而諸葛亮也以自己一生的操守和行為,受到後世的推崇。相比之下,司馬懿雖然贏得了戰爭,可在後世的評價卻不高。
  • 龐統臨死前說的這句話,只有諸葛亮聽懂了
    龐統臨死前說的這句話,只有諸葛亮聽懂了對筆者來說,《三國演義》可以說是自己的啟蒙讀物了,粗略算下來,少說也來回翻閱了八九十遍了。無論是魏武揮鞭,豪氣凌雲的曹孟德,還是神機妙算,運籌帷幄的諸葛亮都是筆者喜愛的人物。在這波瀾壯闊的百年時間,英雄輩出,然而同時也有著許多人才英年早逝,令人無限惋惜。
  • 2016年防小人守則:教你半小時看穿一個人
    和朋友打交道,和同事打交道,和領導打交道……短時間內,不把對方看穿,小心吃虧哦!在教各位半小時,看穿一個人之前,有以下兩點需要特別忠告。1.先了解自己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一個人打交道之前,先得評估彼此的實力。
  • 為什麼會有「事後諸葛亮」一語,這是不是諷刺諸葛亮?
    大家想必都對諸葛亮十分熟悉了,尤其是他那未卜先知的「神技能」,更是令人羨慕不已。諸葛亮作為一名傑出的軍事家,在歷代可以說是都得到了較高的認可,就連司馬懿也稱其為「天下奇才」!那「事後諸葛亮這句話」又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會出現這麼一句話呢?大家不要著急,讓小墨為您解開心中的疑惑。
  • 經典文言文賞析|諸葛亮七擒孟獲
    七縱七擒,而亮猶⑥欲釋獲。獲曰:「公天威⑦,南人⑧不復反矣。」於是亮進軍,南中平。注釋建興三年:即公元225年。建興,蜀國皇帝劉禪的年號。南中:古地名,今雲南、四川、貴州交界處。向:早先。止:同「只」。猶:還。天威:天助的威力。南人:孟獲自稱。
  • 司馬懿一眼看穿空城計,為何還是要撤軍?老謀深算不是白來的!
    諸葛亮在《三國演義》當中是一個被神話了的存在,仿佛他就是無所不能的象徵,草船借箭,空城計,諸葛連弩等等一系列的著名的些東西都是出自於他的手。可是他真的有這麼厲害嗎,《三國演義》當中所有的一切都是真的嗎?很顯然只是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
  • 諸葛亮:中年人歷經世事,方知這三句話的智慧,別當作耳邊風
    提起諸葛亮,我想很多人會想到他赤壁之戰的算無遺策,又或者《出師表》中的竭誠盡力。正是因為《三國演義》有神化他的傾向,反而導致真實的諸葛武侯好像被眾人稍稍低估了那麼一點,那今天想和大家分享諸葛亮說過的三句話,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 越低層次的人,越喜歡把這4句話掛嘴邊,難怪被人瞧不起,要反思
    在古代有一位皇帝,晚上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滿口的牙齒都掉下了,只剩下一顆,清晨醒來時,他趕緊找術士上朝解夢。一個術士聽了皇帝的夢境後,哀嘆地說:「皇上,此夢預示著皇朝家族的人都去世後,你還在世,這是皇帝的福大命大啊。」皇帝聽了以後大怒,認為解夢不對,容易誤人子弟,於是命人把術士收押監牢。
  • 諸葛亮死後為何要在嘴裡含七粒米?看看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蜀漢建立後,諸葛亮被封為丞相、武鄉侯,對內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對外聯吳抗魏,為實現興復漢室的政治理想,數次北伐,但因各種不同因素而失敗,最後於蜀漢建興十二年病逝於五丈原,享年54歲。可為什麼死後要在嘴裡含七粒米那?這其中又有什麼故事那?小編為你一一道來。諸葛亮死後口中含七粒米的說法源自《三國演義》。
  • 諸葛亮死前遺言:要4人抬棺往南走繩斷便下葬!這是為什麼?
    諸葛亮死前用四人抬棺,往南走,繩子斷了就下葬。這在民間故事會中聽說過,但是不是真正歷史,無從考究。諸葛亮有一二三四五六七的數字遊戲。諸葛亮隨叔叔諸葛玄來到隆中後,諸葛亮叔叔就病死了,只剩下諸葛亮一個人隱居山林,這是數字一(孔明獨一人)。後來諸葛亮找了黃承顏女兒黃月英為妻子,兩口子有了幸福的家庭,這是數字二(兩夫妻)。再後來劉備三顧茅廬,這是數字三(三次訪問)。
  • 諸葛亮老師讓魯班七號造句,於是魯班急中生智,就造了一句……
    美少女的粉絲們大家好啊,又要見面啦,是不是很期待呢,那這就為你們更新王者的新漫畫吧先來看看今天主人公的技能解析吧~魯班七號的整體傷害大幅度的提升,同時還可以為魯班七號增加一定百分比的暴擊率,可以使魯班七號的傷害輸出變得更加的強大
  • 諸葛亮雙腿不殘疾,為何打仗總坐著輪椅?司馬懿:這點最可怕!
    熟悉三國的朋友們對於諸葛亮肯定都不會陌生,諸葛亮未出茅廬便知三分天下,更是屢獻良策幫助劉備攻城拔寨;能製作出運送糧草的木牛流馬的技巧;更有甚者能向上天借來東風。這些都能說明諸葛亮是真的有大本事之人。諸葛亮給人的印象就是羽扇綸巾、談笑風生、處變不驚的溫文爾雅之人。
  • 諸葛亮為何要娶「阿醜」黃月英為妻?黃承彥4字道破,耐人尋味
    中國俗話常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意思是人多力量大、人多好辦事,那諸葛亮多聰明呀?沒關係,只要大家齊心協力,也能比過智慧超群的諸葛亮。
  • 幾個辦法教你怎麼去看穿一個人,別在無形中被傷害!
    在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真心待我們、值得我們付出的人,但也總會有一些虛偽偽善的人,打著為我們好的名號,利用我們、傷害我們。有人說,會看人是一門本事,在我看來這句話一點都不假,那些不是真心實意跟我們交往的人,最後只會讓我們受到傷害。
  • 曾國藩教你如何快速看穿一個人:熟記3句口訣,對未來人生路有用
    文/玉濁清曾國藩教你如何快速看穿一個人:熟記3句口訣,對未來人生路有用曾國藩是晚清重臣之一,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各個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被後世稱為歷史上「最完美他不僅在政治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為人處事也得到各界人士的認可,除了對政治方面關注之外,他也在研究如何看穿一個人,也就是所謂的識人之道,曾經曾國藩就說過這樣的話,「寧可不識字,不可不識人」,由此也可看出識人之道是多麼的重要。而他為了教育後人,也曾留下過多個典籍供後世參考,教會自己的子孫後代如何做人做事。
  • 與人相處不能太老實,謹記這3句話,讓你整個人「精明」起來
    在當今社會,說話是一個很重要的技能,要能說會道才能得到別人的關注。與人相處不能太老實,會說話也是一門學問,也是一個很有用的能力,他會幫你交到很多朋友。鬼谷子隸屬於道家學派,他非常聰明,擅長出謀劃策,不僅如此,鬼谷子還是一個巧舌如簧的人。他其他弟子我們不是很熟悉,但是----孫臏,他寫了我國一部著名的兵法書籍------《孫子兵法》。這裡有三句話,謹記這3句話,可以讓你成為一個像鬼谷子,燭之武,諸葛亮那樣能說會道的人,讓你整個人都「精明」起來!
  • 劉伯溫不服諸葛亮,設計一村莊,村內怪事連連,科學都無法解釋
    劉伯溫不服諸葛亮,設計一村莊,村內怪事連連,科學都無法解釋導語:喜歡歷史的朋友想必都知道這麼一句話,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天下劉伯溫。這句話流傳於明朝時期,也是世人對這兩人的看法。這種結果讓劉伯溫顏面盡失,他認為已經死了上千年的人怎麼可能比他還要厲害,但還是按照預言中的話,讓將士們把諸葛亮的墓室封土後離開。一段時間後他還想向世人證明自己強於諸葛亮,於是想起了一件事。歷史記載諸葛亮創建過一個八卦村,這個地方是蜀地的一個小山村,因為位於一個重要的地方,對蜀漢非常重要。
  • 諸葛亮臨死時,處心積慮的布了一個局,只為讓一個人順利接掌大權
    諸葛亮臨死時,用了一條毒計,處心積慮的布了一個局,害死兩個人,只為讓一個人順利接掌大權。諸葛亮在五原丈病逝後,蜀漢立即發生了一場內亂,直接導致了當時蜀漢唯一的一員猛將,大將軍魏延身首異處。這一切看似偶然,實則是諸葛亮布的一個局,用的一條毒計,最後一石二鳥,害死魏延和楊儀。那麼諸葛亮為何要這麼做呢?他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一個人能夠順利接掌蜀漢的軍政大權,這個人就是蔣琬。那麼諸葛亮到底是怎麼布的這個局,又是如何利用楊儀和魏延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