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師道的符籙齋醮|符

2021-02-08 閣有經綸


↑↑↑"閣有經綸"↑↑↑  敕書閣(藏經閣):文化交流、書籍查詢、資料收集、圖書閱讀平臺!

   


      符是將神力以「符號」的形式,附著在規定的「文字」(或圖形)上,並書寫在特定的物品(如紙、絹、木、石)上,作為天神的旨令,系道士們所使用的法術。道士們稱它可以遣神役鬼、鎮魔壓邪、治病求福。它的起源,據《山海經》上說:「東海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樹,蟠屈三千裡..上有二神,一曰神荼,二曰鬱壘,主閱領眾鬼之惡,害人者執以葦索,而用飼虎焉。」後來黃帝據此,立桃梗以當門戶驅鬼闢邪。桃梗象徵度朔山桃樹,暗示桃樹梗上有神在捉鬼,以後桃木也有了驅鬼的神力。《淮南子·詮言》許慎註:「鬼畏桃,今人以桃梗徑寸許,長七八寸,中分之,書祈福禳災之辭",寫了祈福禳災之辭的桃梗,便是最原始的「符籙」。因為它是驅邪避鬼的象徵物,又寫有具體文字,故能請來專治邪鬼的神,又可針對某些具體的鬼。人們相信它威力巨大,更能保佑人的安全健康。現道場中作法時所用的「拷鬼桃杖」、「桃木印」等,想均系度朔山桃樹的流傳。有說「符」是帝王下達命令的憑證(如古代的虎符),具有無上的權威。它轉變成道教法術的符」,與兩漢時期的讖緯及星辰信仰的盛行有關。當時方術之士謂天神有符,或為圖,或為篆文,在天空以雲彩顯現出來,而錄之為神符。也有說天神授給了方士神符。據《三國志·張魯傳》載:「張陵學道鶴鳴山中,造作符書。道書中說太上老君授給張陵的符圖有70卷。東漢晚期興起的太平道與五鬥米道,便已大量造作和使用神符。如《太平經》卷一至十七所說,後聖李君傳授青童大帝的二十四訣中,便有服開明靈符」、「佩星象符」、「佩五神符」等。認為服符水,佩符圖均可以「災不能傷,魔邪不敢難」。



      至魏晉南北朝時期,符的使用更加廣泛,並已變為帶有宗教色彩的圖案文字,藉此作為與靈異世界溝通的信物,符的功用也越來越大,字體越來越艱澀難認,形式越來越神秘莫測。第三十代天師張繼先在《道藏》正一部第九九六冊《開壇法語》中說得好:「吾家法篆(指符籙,因籙有篆像或符一樣,道教習稱符籙為法籙),上可以動天地,下可以撼山川,明可以役龍虎,幽可以攝鬼神,功可以起朽骸,修可以脫生死,大可以鎮家邦,小可以卻災禍。」符籙有如此神功,不僅普通百姓信奉備至,而且唐、宋、元、明、清朝代中,不少封建統治者也崇拜異常。元朝統治者令天師後裔掌領三山符籙」,由皇帝欽定了天師符籙的地位朱元璋早在做吳王時,曾對天師後裔頒發過《命普施符水旨》的命令,要求普遍使用符水為人治病。所謂符水,就是將符浸泡水中,因為符是天神的象徵,吞服符水,就意味著天神進入人體,幫助人驅除疾病和災害。明太祖、明英宗、明憲宗等都先後頒發過禁止私出假造符籙的敕令,保護天師世家符篆的專利權,提高天師符籙的地位。


來源於:中國龍虎山天師道

主編:張金濤會長

江西人民出版社


嗣漢天師府|敕書閣(龍虎山道教學院圖書館)書籍募捐

天師府書籍募捐倡議書

天師道的符籙齋醮

相關焦點

  • 道教符籙詳解:太歲消災平安符、財運亨通符、姻緣和合符、文昌考試符、官運亨通符、萬病回春符…
    道教內各家各派都有練習符籙咒語、齋醮法事,以求為人家祈福禳災、除妖驅邪。這樣就形成了道教所謂的「符籙諸派」,其中著名的有正一(天師)、上清、靈寶、神霄、清微等。天師一系的符籙科儀法術, 被稱為「籲天事帝之科」。這一法術體系在道門中被認為是太上老君創造,祖天師張道陵發揚光大,後經由歷代天師和道教理論家的逐漸完善,符籙派的法術廣為流行並被人們所接受。
  • 走近道教:符籙的含義類型及功用,說說道教的符籙與雲篆天書
    「籙」的涵義有一:其一指秘籍,如黃籙、玉籙、經籙、符籙等;其二指記諸天曹官屬佐吏之名者。道教認為符籙可以遣神役鬼,鎮魔壓邪,治病求福。由於道派、師承等關係,同名之符製法不盡相同。構成符的主要成分為符字,《太上洞玄靈寶素靈真符》卷上說:「凡一切符文皆有文字,但人不解識之。若解讀符字者,可以錄召萬靈,役使百鬼,無所不通也。」
  • 五嶽真形圖——道教中最為神秘、尊貴的符籙樣式
    道教是我國源遠流長的本土宗教,以「符籙」作為傳道修持的重要手段。符籙,亦稱符字、墨籙、丹書。符籙術起源於巫覡,始見於東漢。《後漢書方術傳》載:「河南有麴聖卿,善為丹書符,劾厭殺鬼神而使命之。」在長期的傳習符籙術的過程中,道教創造了紛繁的符籙道法,造作了難以數計、樣式眾多的符書。
  • 道教的符籙文化
    在中國道教發展史上,有許多關於畫符避災、符水治病的故事和傳說。東漢末張角用符水治病傳太平道,「教病人叩頭思過,因以符水飲之」。除此之外,天師後裔還用所謂「木葉」、「鐵券」等來治病防 災。如第十九代張天師張修用一種木質符籙給人治病並治癒。書符作籙雖然主要是道教法式、齋醮科儀的內容,具有一定的神秘性和宗教崇拜性,但其起源、功能、方法和過程都蘊含著道教「道法自然」的思想。
  • 道家古法符籙之要(貳):符紙與符墨
    上期談到「道家古法符籙之要:符水與丹砂」,反響強烈,許多道友和愛好者關注留言。應大家強烈要求,再略述「道家古法符籙之要:符紙與符墨」。另外,有道友留言:《道法樞紐》記載:「符者,天地之真信,人皆假之以朱墨紙筆。吾獨謂:一點靈光,通天徹地,精神所寓,何者非符?
  • 道教:齋醮法事盛行的歷史時期
    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正月初三(按需應是景德五年,因天書事件後改元),果然在左承天門南面的屋角鴟吻上發現一條黃帛。真宗拜受,到道場啟封,就是神降天書。帛上有文:「趙受命,興於宋,付於恆。居其器,守於正。世七百,九九定。」三篇「天書」的內容都是誇獎趙恆能以至孝至道繼承帝業,還叮囑恆以後要保持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最後說的是大宋國運昌久遠。
  • 符籙咒語
    所謂「法術」首先是指以符和籙為本的道術秘法。由於符籙在體式上已有象徵的特點,這就很自然會引入易學的思想理念。故而,符籙無論是外在的還是內在的都蘊含著易學的旨趣。作為與符籙相輔助的一種重要法術,咒語融攝易學象數理念,也是有案可稽的。在道教中,咒語與符籙有時是可以互相轉換的,一種理念通過符字書寫與勾畫就成為符籙,而當這種符籙以特殊音頻念頌的時候也就成為咒語。
  • 符籙三宗的支派:東華派、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派、玄教
    東華派 東華派為符籙三宗分衍的支派之一,形成於南宋初,流傳至元代。東華派自稱其教始於元始上帝和靈寶天尊,祖述靈寶道士徐來勒、葛玄、鄭思遠、葛洪,尤以南朝宋道士陸修靜為其宗祖。 據此,可知該派是從靈寶、閣皂宗分衍出來的一個支派。
  • 道教正一派天師府高功法師手繪的文昌寶符有什麼不同之處嗎?
    以齋醮內秘的隱諱進行變神存思,以高功法師自身的真元去溝通三界。待加持完畢後,再由法師親手裝進符袋,可謂能量滿滿,氣場強大。我們都知道,畫符念咒,並非一般道士所能為,它一定要出自受過職的高道之手,才被認為是有靈驗的符籙,未受過職,沒有扶將,更無役使萬靈之權,不能畫符。同時要求道士在畫符時,一定要嚴格遵守畫符的程序,按各種各樣的畫法和要求去畫才有作用。
  • 《不思議迷宮》符籙師岡布奧攻略 天賦技能圖文介紹
    導 讀 不思議迷宮符籙師岡布奧天賦是什麼?技能怎麼樣?
  • 【符籙解讀】文昌符
    適合:對於考試成積、事業工作,未如理想或想更進一步的人仕使用。使用方法: (在使用靈符之前,向著靈符誠心祈禱有關之願望。所謂心誠則靈。)方法(一):將此符摺成三角形隨身攜帶,文昌符必須用上等硃砂書寫或者以金銀粉書寫不能印刷,符咒必須顏色一致不能同時有兩種或兩種以上顏色放在錦囊之內,放於銀包或手袋之內。方法(二):將此符摺成三角形隨身攜帶,文昌符必須用上等硃砂書寫或者以金銀粉書寫不能印刷,符咒必須顏色一致不能同時有兩種或兩種以上顏色放在錦囊之內,放於書桌上或貼在書房門楣之上。
  • 以雷法符文為例,淺析道教符籙的構成元素及其含義
    道教符籙多種多樣, 簡單的道符一般是由一個或多個單個的字符構成的,而複雜的道符就顯得難以辨認,其中有符字、星辰、雲篆、神像靈圖等。比較複雜的符一般由三個部分組成,即符頭、符腳、符竅。上下結構的符,上部為符頭,下部為符腳;左右結構的符,左部為符頭,右部為符腳。符竅是符的靈魂所在。
  • 閩臺符籙展福州舉辦 見證兩岸共同民俗信仰
    ,共展出來自閩臺兩地100餘家宮廟的代表性符籙展品。 記者劉可耕 攝   中新網福州6月3日電 (記者 劉可耕)「記得小時受到驚嚇,媽媽總會拿著一道符紙在我身上念念有詞……長大後要離家工作時,母親給了一個符袋讓我隨身攜帶,說會保佑我出入平安……」3日,觀看在福州舉辦的閩臺民俗信仰符籙展的臺灣傳統文化促進會理事鄧萍,面對閩臺代表性符籙展品,勾起她對童年往事的回憶。小小符籙,寄鄉愁。
  • 《劍來》陳平安當眾展示自己畫的符籙威力,眾人驚呆了!
    下面小編給大家推薦幾部精品小說:第一部:《劍來》 作者:烽火戲諸侯精彩片段:《劍來》陳平安當眾展示自己畫的符籙威力,眾人驚呆了!自稱黃師的邋遢漢子開口道:不知陳老哥精心所畫符籙,威力到底如何?陳平安猶豫了一下,捻起一張大江橫流符,一手掐訣,看似念念有詞,片刻之後丟入溪水當中,輕喝一聲,雙手飛快掐訣,眼花繚亂。符籙入水即消融,但是符膽靈光四散開來,溪水當中,瑩瑩生輝,如一絲絲魚線交錯開來。
  • 符籙法術
  • 財神賜招財進寶符,開運改運,消災解難!可保財運發達,值得收藏
    道教符籙符籙是道教表達對鬼神、天然事物等奧秘力氣的敬畏,並企圖到達天人感應效應的一種文圖言語。早在秦漢曾經,民間每當春節,就有在大門左右懸掛「桃符」的習俗。在我國道教發展史上,有許多關於畫符避災、符水看病的故事和傳說。東漢末張角用符水看病傳太平道,「教病人叩頭思過,因以符水飲之」。除此之外,天師後裔還用所謂「木葉」、「鐵券」等來看病防災。
  • ​2021招財旺運秘笈:財運亨通符、姻緣和合符、五雷鎮轉運符、文昌升官考試符……
    符籙通過得道的高道呈現在符紙上聚集了一個場。不同的事情要用不同的符,就像我們世俗一樣,不同的機構不同的人負責不同的事情,以免分身乏術且不知所措。在道教早期的「籲天事帝之科」之中,已經蘊藏著雷法理論的胚芽,雷法將內丹與符籙咒術融為一體,既講存思、存神、內丹修煉,又講祈禳齋醮、符籙咒法,是道教諸方術的融合體。但強調以內丹修煉為本,以符籙咒法為用。
  • 道教符咒介紹,符腳在符中的位置及作用,幾種常見的符腳介紹
    道教符咒介紹,符腳在符中的位置及作用,幾種常見的符腳介紹。符籙是道教中的一種法術,亦稱「符字」、「墨籙」、「丹書」。
  • 「道教知識」道教的齋醮儀式你知道多少?
    道教齋醮儀式道教齋醮儀式中使用了很多讚頌詞章和祭祀音樂。其中包含不少文學和音樂資料。「 讚頌」是贊神之辭,建醮時,道士須旋繞香爐和燭燈,邊巡行邊按一定韻調口誦詞章。一般為詩體,或五言,或七言,八句、十句或二十二句不等。在寇謙之、陸修靜時,即有《華夏贊》、《步虛辭》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