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50萬去美國生孩子,卻受盡美國人歧視?你兒子可能被歧視一輩子

2020-12-17 騰訊網

赴美生子是很多人都想過也都做過的事情,當然這對一些明星和富商而言,更是很常見的事,那麼問題是,這種疫情期間闖美生子,究竟是個怎樣的心態呢?

近期網上曝光的羅女士事件便是如此,她2017年生下了一胎,現在二胎即將出生,卻想給孩子更多的選擇,決定去美國生娃。然而大家也知道目前美國是個怎樣的狀態,昨天直接確診創新高,一天確診84033例。

就這樣的情況,竟然還有人想著去美國生孩子。

心態啥的咱也不具體講了,具體信息啥的咱也不曝光了,這些東西大家就著標題一找就能找到。我們來談談去美國生孩子的三個利益方。

首先是孕婦自己,為的就是孩子出生以後能有兩個國籍,到18歲還能做個選擇,選美國還是選中國。當然可能也有些家長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自己以後移民方便。

我個人不喜歡這些人,畢竟你是吃國家糧食長大,發家致富的。結果有錢了卻想著去給別人創造利益。當然,這妨礙大家喜歡這類人,畢竟人各有志,我們中國非常寬容,只要你不是犯了罪想跑,外交官方說過一句話:中國,來去自如。

其次就是美國的一些月子中心和我們國內的一些中介方了,他們藉此機會獲取大量的利益。這些人大部分在孕媽網站上發布帖子吸引別人,編造一些故事等等。事實上,一般孕媽到了美國後,首先就是枯燥無味的孕期,大部人在這個時候無非就是買買買給美國創造利益。

在美國醫院生一個孩子,費用大概在4000-8000美元,換成人民幣也就是30萬-60萬之間。可想而知這個利益是有多大。有美國網友在推特上表示:這些女人就是冤大頭,去租個房子9800美金一個月,月嫂一對八,吃飯自己打。

事實上,早在幾年前美國也開始打擊這種行為了,比如15年直接查封了南加州27個月子中心。對於美國而言,這種移民的辦法本身就是一個漏洞,很多美國議員在最近又提出了「我們國家的身份不應該提供給那些花錢來這裡生孩子的人」。

川普則更是強硬,一直都在想著修改這條美國漏洞,今年1月份就宣布了部分針對的策略。我認為不管是美國人還是我們,其實都不太喜歡這類跑去美國生孩子的人。羅女士表示,去美國生孩子,遭到了近一個月美國人的歧視。

事實上,這種歧視並不會停止,你的兒子或許還會被歧視一輩子。當然,對於這類人我想國內的同情聲也不會多。因為他們的心態,思想,透過一個還沒有出生的孩子,已經讓我們看的清清楚楚。

相關焦點

  • 美國白人為什麼歧視黑人?
    大家想想,如果你是英國人,在英國生活的好好的,你願意去北美洲嗎?當然不願意!那麼,去美洲的是哪些英國人呢?是那些在英國生活不下去的人。到1860年的時候,美國總人口只有2700萬,但黑人奴隸已經達到了400萬以上。大量的黑人奴隸就像牲口一樣,在美國人的皮鞭下,不分白天和黑夜的為美國人種植菸草和棉花。美國人則過著不勞而獲、整天遊山玩水、狩獵和宴會的天堂般的生活。
  • 種族歧視 撕裂美國
    葬禮上,弗洛伊德侄女威廉士質問「美國曾於何時偉大過」,表達對親人遭受無妄之災的哀痛和美國社會根深蒂固種族歧視的不滿。種族歧視正在撕裂美國,弗洛伊德之死引發全美50州示威抗議,同時全球數十國抗議聲援,美駐多國使領館被圍。
  • 「我花50萬赴美生子,卻受盡美國人白眼。」
    第一步是籤證,針對赴美生子,中國人發明了一個新詞——誠實籤,意思就是跟籤證官坦白自己就是去生孩子的,但自己很有錢,不會佔用美國資源;也有部分孕婦,因為資金不夠等原因,隱瞞自身情況,以旅遊籤的名義入境。入境也有不少門道,很多人寧願轉機,也不在赴美生子勝地——洛杉磯直接入境。「洛杉磯的海關不夠友好,會盤問中國人,除非你的英語特別的好。」一位中介工作人員說。
  • 美國的歧視鏈:白人歧視黑人,黑人歧視亞裔
    來看,美國爆發的大規模騷亂和「黑命貴」運動已經超越了弗洛伊德事件本身而是點明一個更深層的問題,那就是種族歧視問題。 人種歧視的歷史 種族又稱為人種,主要有四大人種,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以及棕種人。
  • 美國一百貨公司涉種族歧視:別把東西賣給中國人
    據悉,梅西百貨並非首次因歧視行為被起訴,該公司2014年被指非法禁錮非洲裔顧客,紐約州總檢察長最終裁定其支付65萬美元的賠款。據悉,事件起因是非洲裔購物者在梅西百貨購買昂貴的物品後被扣留。該事件當時在紐約市民中引起軒然大波。
  • 種族歧視致美國陷入暴亂 為何有大量非洲人的法國卻不歧視黑人?
    美國警方為了維護秩序,動用了催淚彈、橡膠子彈等武器,場面超級混亂,堪比去年的憤青亂港事件,一夜之間美國秒變敘利亞。美國種族問題由來已久,已經有很多大號從多個角度進行剖析了,咱們這裡就不多說。咱們主要來聊一聊,為什麼黑人遍地的法國,卻鮮少聽到歧視黑人的惡性事件呢?關於法國有多少黑人?看看世界盃法國隊的陣容就知道了。
  • 美國司法部控告臉書歧視美國求職者
    美國司法部(DOJ)在本周控告臉書(Facebook)歧視美國求職者,指出臉書在2018年1月到2019年9月間,保留了超過2,600個永久職缺給持有H-1B臨時工作籤證的員工
  • 在美國最受歧視的並不是黑人,被歧視了幾百年,卻從不反抗
    而尤其是美國,這次的黑人事件,其實就是這句話的集中體現。正是因為黑人的種族歧視,使得他們奮起反抗,最終形成現在的結果。而這個也有例外,最典型就是下面這個群體,在美國最受歧視的並不是黑人,而是這個群體,被歧視幾百年,卻從不反抗。
  • 美國華人博物館館長:結束歧視 做「挺身而出者」
    ,與館長姚南燻共同探討亞裔和非洲裔小區內對於種族歧視問題的認知,呼籲所有人正視社會現狀,在包括工作場所在內的更多地方行動起來,致力結束系統性歧視,做「挺身而出者」。一個月前,美國華人博物館MOCA已邀請前商務部長、前駐中國大使和華盛頓州州長駱家輝,及百人會前會長、皇后學院校長吳華揚討論亞裔小區內部的種族歧視和族裔偏見問題。姚南燻表示,本次討論則著重於呼籲亞裔及所有其他族裔都能發出聲音及做出行動。
  • 在「種族平等」的美國,華人卻被這樣歧視
    2011年,經濟學家託馬斯 索維爾指出,普通亞裔學生若要進入密西根大學(公立),其SAT成績要比白人高50分,比拉丁裔美國人高140分,以及比黑人高240分。更何況,美國大學招生過程不只看SAT分數,還會全面考量運動能力、遺留地位(家人是否讀過該校)、申請信或推薦信的質量等。這意味著,考出更高分數的亞裔學生,有可能由於不符合其他招生要求,而被拒之門外。
  • 原創分享||在美國賣黑人牙膏算種族歧視嗎?
    曾經也涉嫌種族歧視在美國市場改成了英文名,而近期美國的發生的黑人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壓迫致死的種族歧視事件導致全美的抗議和示威活動已經波及到全球,歐洲也有很多地區開始紛紛上街將一些歷史上白人『英雄』,依靠販賣黑奴,或者從事一些壓榨黑人活動致富人的雕像都在各大廣場上拉下來,甚至砸掉。美國的南北戰爭期間,南方很多蓄奴州的將軍雕像在美國已經被示威的群眾推倒了,並形成了很大的衝擊。
  • 疫情之下備受歧視的美國華人:被咆哮「滾出去」 抱團站出來反抗
    Cupertino 市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是一個多元化、安靜祥和的社區:在市裡60687人口中亞裔佔比高達66.4%,居民人均收入高達15萬美金,房價均價137萬美金,以及擁有全美幾乎最低的貧困比例——僅為4.69%。在這裡生活的很多人都擁有高學歷。
  • 花幾百萬買房!房有了,學位有了,娃卻受盡「歧視」成為眾矢之的
    這意味著如果你家孩子中考成績沒有540,即使家長抱著「錢」去擇校都不收。而且,就算上540,還要去搶名額。因而,現在「升學」越來越難了。除了不少家長歧視「業主生」外,在學校其實也有一定程度的歧視,小編在某論壇上看到有家長吐槽「業主生不能參與分班考試,不能上晚自習......」等。
  • 美國華人對種族歧視勇敢說「不」
    來源:海外網人們在美國華盛頓國會附近遊行。新華社記者 劉 傑攝當地時間5月25日,非洲裔美國人弗洛伊德遭遇明尼蘇達州阿波利斯市白人警察暴力執法,隨後身亡。弗洛伊德之死再次揭開美國種族歧視的陳年瘡疤,引發國內外輿論譁然。
  • 種族歧視讓美國「不能呼吸」
    同時近幾個月來,美國政府抗疫不力導致180多萬民眾感染新冠肺炎、超10萬人死亡所累積的不滿情緒,由此一併爆發。這口「鍋」過於沉重,由種族歧視混合諸多社會痼疾打造而成,某些美國政客無論如何也甩不出去了。弗洛伊德不是第一個,恐怕也不會是最後一個種族歧視受害者。
  • 為什麼美國社會對華人的歧視依然存在?
    文/王廷維 美國明尼蘇達州非洲裔男子弗洛伊德遭暴力非法致死案再次揭開了美國種族歧視的傷疤,向全世界證明了在奴隸制被廢除150多年、種族隔離結束50多年後,種族歧視仍然深植於美國社會之中。
  • 美國:無法消除的種族歧視
    許多NBA球員表示,目前的情況讓他們感到沮喪,因為他們在賽場上用不同方式,或單膝下跪,或穿印有反對種族歧視的比賽服,傳達出的信息並未引起人們重視,反而成了美國社會的一種「噪音」。凱爾特人隊球員杰倫·布朗質問: 「我有個問題,美國是不是認為所有黑人或有色人種就是未開化的野蠻人?就是天生的不合群?我們是自己所處環境的產物嗎?」「我們難道不是人?
  • 留學生在美國麥當勞被人噴「外來狗」,出國後你遇到的種族主義者和歧視
    一段留學生被美國老太太在麥當勞裡罵成「外來狗」的視頻在網上瘋傳。這可能喚起了很多人在海外遭遇各種各樣歧視的痛苦經歷。日報君曾經就遇到過,幾個老美大學生衝著我們一群中國留學生豎中指,還大喊Chinese Pigs 。 可能這樣的事情,大家都曾經遇到過吧。
  • 疫情中遭遇歧視與攻擊的亞裔:我永遠不可能成為美國人的一員
    (觀察者網訊)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愈發嚴重,生活在美國的亞裔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歧視與攻擊,這可能正揭示了一項關於「美國身份」的殘酷現實。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27日報導,現年31歲的劉文(音譯)雖然並沒有在美國出生,可自從移居美國之後,她就非常希望能夠儘快融入當地人的生活。
  • 鳳姐接受採訪:我把美國人當親人 受到種族歧視
    我到美國,是因為我夢想有一天進入華爾街工作,成為一名金融家。我到美國來,是衝著自由女神像去的。記者:去美國和你當時在中國國內受到的輿論壓力有關嗎?羅玉鳳:這個沒有關係。直到現在我依然不知道中國人罵我的原因是什麼,你覺得我適合中國嗎?記者:當時到美國後,為何選擇做美甲行業而非其他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