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是閏日,那麼閏日背後隱藏了什麼科學事實呢?

2020-12-23 科技領航人

每四年一次,至少在大多數情況下,人類會在我們的日曆年中增加一天來幫助保持時間:閏日。2月29日是一個很少給我們的生活增色的日子,但卻扮演著一個極其重要的角色:在很長的時間裡保持我們的年曆和季節的交替。儘管有一個奇怪的歷史淵源和一系列圍繞它的城市傳說,但「閏日」的存在是出於科學而非迷信的原因。

圖註:2月29日,發生在2020年的一個周六,被稱為閏日。但它並不像一些人所想的那樣每四年發生一次,它對於保持我們的曆法和地球太陽系在數百年和數千年中的一致性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如果沒有閏日,地球的物理學將很快導致季節與我們的年曆不同步,而分點和至點將在天、月和季節之間漂移。事實上,如果我們每四年一躍而過,事情也不會很順利。只有我們正確地解釋了地球繞太陽的軸向旋轉和公轉,我們才能保持日曆的正確性,這就是閏日的意義所在。在閏日的背後,有八個大家都應該知道的科學事實。

圖註:地球繞太陽軌道繞飛行一次行程為9.4億公裡。地球每天在太空中行駛的300萬公裡,確保了在我們的軸上旋轉360度不會使太陽每天恢復到天空中相同的相對位置。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一天比23小時56分鐘長,這是旋轉360度所需的時間。1.)每天實際上並不是24小時。

地球的運動包括兩個基本部分:我們繞軸旋轉的運動和繞太陽旋轉的運動。 通常,我們認為輪換持續24小時,這就是為什麼一天是24小時,而我們繞太陽一圈需要365天,這就是為什麼一年長達365天的原因。

只是,這些影響是不可分割的,因為兩種運動總是發生的。如果地球是完全靜止的,保持在同一位置,那麼整個360°的完全旋轉就等於一天。但360度的旋轉並不是一天的事:它比兩個指標稍微少了一點。首先,地球旋轉360度只需23小時56分4秒。但是第二,由於地球在繞太陽運行的軌道上通過太空,它必須額外旋轉一點,才能將太陽定位在與前一天相同的相對位置。這額外的一點所需的運動是什麼,平均每天,24小時。

圖註:時間方程由行星軌道的形狀和軸向傾斜以及它們如何對齊決定。在最接近六月冬至的幾個月(當地球接近離太陽最遠的位置)時,它移動得最慢,這就是為什麼這一部分的八字線被擠壓,而12月的冬至,發生在近地點附近,是拉長的。2.)有些日子實際上比其他日子更長。

你是否曾想過為什麼最早的日出和最新的日落在夏至時不發生,為什麼最晚的日出和最早的日落與冬至不一致?這是因為地球繞太陽公轉是橢圓的,這意味著當地球離太陽最近時(近日點),它以最快的速度移動;當地球離太陽最遠時(遠日點),它以最慢的速度移動。

再加上近日點/遠日點與至點或分點都不一致,你會發現有些日子少於24小時,而有些日子則更多。我們習慣的一天24小時只是一年中所有日子的平均值,即使是這樣,它們也不是很完美。

圖註:在365天的過程中,太陽似乎不僅在天空中上下移動,由我們的軸向傾斜決定,而且由我們圍繞太陽的橢圓軌道決定。當兩個效果結合在一起時,結果的捏合圖-8被稱為八字形。這裡展示的太陽圖像是從塞薩爾·坎特在一個日曆年內在墨西哥的觀測中精選的 52 張照片。請注意,如果我們沒有正確解釋時間,八字形將年復一年地改變位置。

3.)地球繞太陽旋轉一圈的總和不等於日曆年。

在天文學中,如同在數學中一樣,一次完整的旋轉被定義為地球回到它360°軌道之前在太空中所佔據的相同位置。在天文學中,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恆星年,也就是地球回到它先前相對於太陽的相對位置所需的時間。

但是,恆星年與日曆年(也稱為熱帶年)不同。地球繞太陽公轉時會繞其軸旋轉,並且該軸會隨著時間推移而進動,這意味著當地球完成與前一年的一次天文學公轉時,其相對於太陽的方向會略有不同。恆星年與日曆年之間的差異僅20分鐘左右,但這意味著一個日曆年(這是您使季節排列所需要的)實際上比圍繞太陽的完整公轉要短20分鐘。

圖註:就在800年前,近日點和冬至對齊。由於地球軌道的進動,它們正在緩慢地漂移,每21000年完成一個完整的周期。5000年後,春分和地球最接近太陽的時間將重合。這是一個微小而微妙的影響,從24小時到一天的精確長度,它造成了另一個微小的偏離,當與地球在其軸上的旋轉運動和圍繞太陽的軌道運動相比,它是微不足道的。4.)地球的軸向旋轉、軌道旋轉和進動的綜合作用,使一年中的天數不均勻。

現在我們開始討論有趣的事情。如果你盡我們所知去計算,你最終會發現在一個真實的日曆年(回歸年)裡有365.242188931天。如果我們每年都有365天,那麼每過一個世紀,我們的日曆都會有整整一個月的時間不正常。

如果我們每四年增加一個「 閏日」,則每年需要365.25天,這非常接近但不太正確。實際上,這就是我們遵循了大約1600年的舊儒略曆所做的工作。到1500年代後期,這種差異非常明顯(我們的日曆減少了大約10天太多),以至於需要修改日曆。

在義大利,波蘭,西班牙和葡萄牙,1582年10月5日至14日的日期不存在。其他國家在後來的日期跳過了這10天;艾薩克·牛頓(Isaac Newton)在聖誕節那天出生於英格蘭,只是因為他們沒有在1642年之前就跳過這些日期。在世界其他地方,牛頓出生於1643年1月4日。

圖註:儘管許多國家在1582年首次採用公曆,但直到18世紀英國才採用公曆,許多國家甚至在更晚的時候進行了轉換。5.)公曆(陽曆)非常適合閏日。

我們用自然聯合運動的要求來彌補日曆年的不匹配的方式是出色且相對簡單的:

被4整除的每一年都是閏年,除非它也可以被100除而不是400整除,在這種情況下,這不是閏年。這意味著2004、2008、2012、2016、2020等都將是閏年,因為它們都可以被4整除。但是,如果年份是世紀之交,如果它也可以除以400,那它就是閏年。2000年是閏年,但1900年不是閏年,而2100年不是。總而言之,採用公曆,由於公曆的歷年平均長度與回歸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積3300年才差一日。

圖註:月球對地球施加潮汐力,這不僅引起我們的潮汐,而且會導致地球自轉的制動,以及隨後周期的延長。地球的不對稱性,再加上月球引力的影響,導致地球上一天的長度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延長,月球從地球向外盤旋。6.)從長遠來看,我們將需要再次更改日曆。

如果一切都保持不變–我們的旋轉速度,軸向傾斜的方向以及我們繞太陽的軌道運動–該日曆實際上是完美的,但僅目前如此。每次發生地震時,我們的自轉速度都會略微加快,但是這種影響會被日月在地球上的引力作用所淹沒,這會使我們減速。

這種減速效應被稱為潮汐制動,每年平均耗時14微秒。這似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它的確增加了。如果我們檢查一下很久以前潮汐在土壤上的印記,即所謂的潮汐節律,我們就可以算出地球的自轉速度。 6.2億年前,就在寒武紀爆炸發生之前,我們的一天只有不到22個小時的時長,這意味著當地球首次形成時,我們的一天只有6到8個小時。天數的延長意味著,隨著時間的流逝,完成一個日曆年的時間將越來越少。

圖註:巖石記錄的潮汐的節律,可以讓我們確定過去地球的自轉速率。 在恐龍時期,我們的一天接近23小時,而不是24小時。數十億年前,在月球形成後不久,一天接近6至8個小時,而不是24個小時。7.)在四百萬年中,閏日將是不必要的。

隨著幾千年的過去,潮汐制動的這種異常緩慢的效應將開始變得重要。雖然現在,我們只是每18個月左右增加一個閏秒來適應它,但這一天仍在延長。在地球上又過了400萬年之後,這一天將再延長56秒:一個日曆年所需的確切時間是365天。

到那時,我們將要首先減少閏日的數量,然後完全刪除它們,因為它們將完全不必要。 如果人類仍然存在並且保持日曆,那麼我們將考慮進一步的過渡,因為我們將需要開始跳過幾天,以使我們的季節與 我們的日曆。

圖註:雖然今天大約一半的日食在自然界是環食,但地球與月球距離的增大意味著在大約6億至7億年的時間裡,所有日食都將是自然類的環食。8.)地球月球系統的最終命運將與我們今天所經歷的完全不同。

隨著潮汐制動作用的繼續,不僅地球的自轉會減慢,而且月球會慢慢地從地球上旋離。再過幾億年(但不到十億年),月球將離地球如此遙遠,不再有日全食;它們都將是環形的。

假設我們在太陽轉變成紅巨星和行星狀星雲/白矮星組合的過程中倖存下來,那麼地球和月球的軌道周期都會延長直到匹配為止:直到它們都採取大約47個我們現代的日子,這將發生約500億年的未來。與月亮的同一面總是指向旋轉的地球不同,月球和地球將相互鎖定,就像冥王星和冥衛一今天彼此在一起一樣。

圖註:冥王星和冥衛一系統的一個模型顯示了兩個主要質量彼此圍繞軌道運行。「新視野」號的飛行表明,冥王星和冥王星的衛星都不在它們相互軌道的內部,並證實了它們之間的相互潮汐鎖。我們都應該意識到閏日的必要性;沒有閏日,地球的季節、分點和至點都會隨著時間而改變,而不是年復一年地落在同一天。但是,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一天的長度不是恆定的,正如一年中的天數不是恆定的一樣。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球自轉的速度繼續減慢,我們需要越來越少的天數來組成一個完整的日曆年,這意味著我們需要一個不斷變化的日曆系統。

但現在,特別是在人類一生的尺度上,公曆——公曆——閏日每4年發生一次,但在不能被400年間隔整除的世紀上——將大有作為。享受你今年的額外一天,你認為合適,並記住,沒有這些閏日,我們的日曆根本不會累積起來。

相關焦點

  • 新東方口語:閏日29號的來歷 「閏日」英文怎麼說?
    今年2月有29天,是因為閏年就會多這麼一天嗎?那今年會有閏月嗎?那閏日呢?天吶,這麼多閏,印象裡好像還是閏土這個「閏」記得最清楚了!汗...哈哈,那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梳理下「閏」年月日到底怎麼回事。知道了這一天有多珍貴才能知道這一天怎麼過嘛!   說起來閏年閏日這個話題,不得不提起小時候數學課本上有一道習題:   小明每四年才過一次生日,請問他是什麼時候出生的?
  • 為什麼會有四年一次的閏日?
    2020年是一個閏年,2月29日這個閏日即將登場。為什麼會有閏年和閏日呢?其實,這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而且,閏日也不是「四年等一回」那麼簡單。上小學時,你們的科學老師很可能會向你們解釋一年有365天,因為這是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的時間。不過,他們可能沒有詳細說明,地球公轉一圈並不是精確的365天,實際上說是365.2421天更準確一些。
  • 閏月與閏日有什麼區別?你知道什麼是閏日嗎?人怕閏日生是啥意思
    對於閏月,很多人都不陌生,在農曆的紀年中,每十九年中就會有七個閏月,但是你知道什麼是「閏日」嗎?老話說:「人怕閏日生,豬怕臘月壯」,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什麼是閏月?人們最常用的一種曆法就是農曆,而傳統的農曆是以陰曆為基礎,其中又有陽曆的成分,也就是陰陽合曆。
  • 探尋古代曆法變遷史,追溯閏日起源知多少
    正是天象、曆法與農業生產關係密切,閏年閏月閏日等知識才被農民所熟知。公曆是來自基督教,就是所謂救世主出生那年為公元元年,普通意義上陽曆每隔四年為一閏年,陽曆二月二十九天每增加一天就是閏日。幸運的是,2020年的閏月剛剛過完,農曆鼠年的閏月是在閏四月,還沒到。明天是農曆三月初一。鼠年會比豬年多一個月,一共13個月,380多天。
  • 2020年2月29日是什麼日子幾年一次 2月29日出生的人怎麼過生日
    每年2月的天數會有所不同,有的年份只有28天,有的年份卻有29天,而很多人會有疑問為何會有這種情況呢?那麼2月29號幾年有一次呢?每幾年一次呢?2月29日出生的人幾年過一次生日,怎麼算年齡?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吧!
  • 聽說過閏年、閏月,你可聽說過閏日?
    在我國曆法中,閏年4年出現1次,在陽曆的範疇,閏月以19年為周期出現7次,屬陰曆的範疇(關於陽曆和陰曆等演變和區別請查看往期分享:陰曆、陽曆、公曆和農曆有什麼不同?)其實,除了閏年和閏月之外,我國古代曆法中還存在閏日。
  • 今天是2月29日,為什麼閏年會多一天呢?你知道嗎
    關注默契小甜瓜,每天分享不一樣的小知識今天是2020年2月29日,那麼今年為什麼會有2月29日呢?可能在很小的時候,我們的小學老師就告訴過我們:一年有365天,2月只有28天。閏年有366天,2月有29天。
  • 四年一遇的2月29日,你想對四年後的自己說什麼?
    今天是2020年2月29日,是每四年一遇的2月29日,更是武漢疫情發生後的第37天,首先,小時光祝願大家能開啟一個完美的3月,同時,也要給大家科普一下,為什麼四年一次2月才有29日?為了解決這個餘數,每4年增加一個額外的閏日——即2月29日。所以,人類為了補足一年比365天還要多出的那麼一點點,才在每4年補上的一天。如果今天不發朋友圈,那就要四年以後才有這個日期了!那麼,你希望四年後的自己是什麼樣子的?你希望這四年的時間過上什麼樣的生活?
  • 產婦有意避開2月29日生產 這天出生的如何過生日?
    朱女士的預產期原本就是2月29日,住院時意外發現這4年一次的29日,竟然讓自己碰上了。為了孩子的健康,朱女士並不打算挑日子剖腹產。朱女士也不時嘮叨:假如孩子29日降生,這生日應該怎麼過?難道4年才給孩子過一次?連周歲都沒有個準確的日子,但看著寶寶健康出生,這些問題就顯得沒那麼重要了。
  • 也說閏月2月29語詞究竟
    在海峽另一邊的臺灣,中小學統一推遲兩周於2月25日開學,大學的開學日也推遲了,很多大學訂在3月2日。疫情風暴下的開學第一堂課,我打算以depressing這個單詞作為引子,從詞源的角度切入,藉此回應社會,關照人生。 depressing的意思是「令人沮喪的」,是「讓人鬱悶的」,因為情緒被外力往下(de)壓(press),在谷底起不來。真的起不來嗎?
  • 2月29日:四年一遇,特殊的日子裡,望萬般珍重
    我們遇到誇張的事情,總喜歡說什麼「千年一遇」、「百年一遇」,不過這些都太大太虛了,而今天,才是真正的「四年一遇」——2月29日。2月29日也叫閏日,今天之所以這麼特別,就是因為它4年一閏的特性。閏日的來源,是人類對曆法的計算,我們都說一年有365天,其實這個數字也不是完全準確的。
  • VOA英語 | 2020年是閏年,那麼為什麼會有閏年呢?
    今天我們要談論的是2月29號這個有些不同尋常的日子。2月29號每四年才出現一次。如果你的工資是按天或按周計算的,那麼2月29日對你來說是個好事。但是,如果你出生在2月29日,這也許有點不太好了,每過一次生日必須得等三年!In any case, American English has a term for the unusual situation.
  • FGO冷知識:2月29日生日的御主不配得到生日祝福
    2020年從各種意義上都是比較特殊的一年,恰好今年是閏年,也就是說今年一共有366,按照曆法的計算,雖然1年的時間是365天,但是實際上地球公轉的確切時間是365天5小時48分46秒,所以為了更方便計算,每4年就會有一個閏年,而閏年多出來的這一天就是閏日2月29日啦。
  • 5個關於閏年的奇怪事實
    然而,2月份的多餘日子確實有些不公平。例如,如果您是一名受薪員工,則基本上必須在閏年免費額外工作一天,而小時工則需要額外的發薪日。同樣,銀行在計算他們欠客戶的利息時通常不包括2月29日,從而給他們自己一個額外的利潤獎金日,其他的費用。
  • 4年一次的2月29日要來啦!祝他們生日快樂
    這意味著···2月29日出生的人等了4年終於可以過生日了!好激動,有沒有?假如年齡是按一個個生日來累計的話,毫無疑問,2月29日出生的小可愛,要比其它人"年輕"很多,畢竟不是每年都有2月29日。那麼問題來啦······閏年是怎麼回事呢?鑑於大家的知識都還給了體育老師,小編就替數學老師再說一次吧!
  • 閏年平年什麼意思 2016是閏年嗎?閏幾月多少天(圖)
    今年陽曆2月有29天,是閏年。2016年閏年閏2月,2月29日是閏日。  年、月、日等計時單位的出現是和天體運動以及萬物生長有關,日」是根據地球自轉周期確定的,「月」是按照月相變化周期確定的,「年」則是按照地球公轉周期確定的曆法,根據精確計算,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是365.2422天(也可以說是365天5時48分46秒),我們稱之為一個回歸年。
  • 【每日藏曆】9月2日剪髮、出行指南
    【每日藏曆】僅供參考今天2016年9月2日(五),農曆8月2日,藏曆7月1日。日(六),農曆8月3日,藏曆7月2日。千百年來的事實證明,無論是藏曆的日食、月食日,以及每月望日與晦日的確定,其精確度都不同程度地高於其它歷算方式所得出的結果。因此,如果想在殊勝日行持各種善法,最好能依照藏曆來執行。在每個月都有一些殊勝的日子:初八、初十、十五、二十五、三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