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低落時 就請穿上節日盛裝。」公元2700年,地球上只剩下最後一臺垃圾機器人「瓦力」
在一個被遺忘的角落,它日復一日勤勤懇懇地在垃圾堆中忙碌了七百年的時間,就算沒有人給它鼓勵,瓦力也繼續做自己的本職工作。他背著一個小箱子,從垃圾堆裡找到700年前人類留下的溫暖記憶,比如:一個小圓盤、一把不知道是叉子還是勺子的餐具、一隻不會玩的魔方、一個裝鑽石的盒子,只不過鑽石被瓦力扔掉了……
瓦力會把這些都收集起來帶到家裡,分類整理分層布置,那是一個被收拾的井井有條的家,有漂亮的小彩燈,還養了一隻地球上最後的蟑螂作為寵物,瓦力還有人類最後一卷歌舞片的錄像帶,甚至還發現了最後一株綠色的植物。
影片的前半部,幾乎沒有任何對話,沒有任何人類出現,只是靠著影像介紹未來,孤零零的機器人生活,雖然簡單卻有美好純真,比起那些懶惰肥胖到不能行走的未來人,瓦力這個機器人看上去更像整部影片中唯一的——活人、正常人。
人類未來是什麼樣子?
《機器人總動員》是2008年一部由安德魯·斯坦頓編導,迪士尼電影發行的電腦動畫科幻電影。它自上映以來獲得了包含奧斯卡金像獎在內的幾十個獎項,稱得上是家喻戶曉的電影。
《機器人總動員 WALL·E》 WALL-E,其實是一個縮寫,全稱「Waste Allocation Load Lifters -- Earth」,意思為「地球廢物安置裝載運送者」。
在這部影片中,展示了2700年的地球,雖然只是電影,但足以讓人們警惕。
公元2700年,人類將地球禍害成了巨大的垃圾場,失去了家園的人類不得不向外星遷移,然後委託一家機器人公司負責善後,希望機器人將地球的環境系統重新維護到平衡狀態。
未來到底是什麼樣?這是科幻電影中常見的主題,一個多世紀以來的西方科幻作品,幾乎都對未來抱著悲觀的態度,所以在影片一開始就延續了西方科幻的悲觀傳統,向我們展示了一幅環境汙染、生態破壞的極端場面:空無一人的地球、昏暗的地平線、堆積如山的垃圾、荒廢的摩天大樓、百貨商場、商業街、加油站……這些人們熟悉的、生存的地球已經變了模樣。
影片還想像了未來人類的全面退化。在飛船上,人類的日常生活都必須靠著懸浮椅,只需要簡單的指令,人們就可以坐著懸浮椅沿著自動化的軌道抵達飛船的任何地方,在日常生活上,洗漱、打扮、吃喝都由機器人服務,人們整日無所事事,就連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都是依靠虛擬的屏幕(雖然現在也是用手機)……
影片中有一個細節,就是在船長室內,歷代船長的照片都展示著人類逐漸退化的過程……從剛開始的肌肉勻稱、目光有神,到後續逐漸變矮、變胖,最新一任的船長已經變成一個球了,身材臃腫、四肢短小、軟弱無力。
這就是人類長期生活在高科技帶來的自動化、非現實的環境中所體現的樣貌,人們早已不認識海洋、陸地、植物、動物……逐漸放棄了肢體動作,也基本告別了牽手、擁抱這些傳統的表達愛意的方式,人在機器人的照顧下,漸漸喪失了對日常事物的感知能力,慢慢的感情也越來越生疏,美好的愛情也變成了神話。
機器人版——《怦然心動》
數百年後,有些機器人已經報廢,只剩下瓦力,突然有一天,一艘太空飛船降臨地球,帶來了植被探測器——機器人伊娃。瓦力對伊娃一見鍾情,伊娃是那樣的潔白光亮,象剝了殼的雞蛋,連她發狠的樣子和雷厲風行的架子都讓瓦力心動。於是瓦力決定了,決定與她相伴,並跟隨她,靠近她,想盡辦法向她示好,還伸出顫抖的小手企圖牽她的手,這是瓦力唯一知道表達愛的方式。
在伊娃探索到綠色植物之後被飛船接回太空,瓦力也追隨著伊娃開啟了一場太空之旅……
一開始伊娃並不知道瓦力喜歡她,只知道瓦力能讓她笑,讓她開心,瓦力滑稽的樣子,不知所云的動作,還有他亂七八糟的物件,都是她世界裡沒有的東西。伊娃存在於一個清潔、高效,有指令的世界,她不明白瓦力的用意,最後卻在瓦力的堅持下,明白了什麼是愛。
電影裡最感人的橋段是伊娃因為找到綠色植物被系統自動待機,瓦力上天入地不屈不撓地想辦法把她弄醒,弄不醒了藏著掖著拖著拽著也不讓她離開自己身邊。為了喚醒她,瓦力冒著被雷擊的危險為她擋雨,用小彩蛋牽著她划船、四處溜達,為了保護她,瓦力決定離開地球,從頭到尾,瓦力想要的,只是輕輕的握住伊娃的手,十指緊扣。
女朋友變植物人了還能這麼執著痴守,試問,人類社會有幾個男人能做得到這樣的堅持?
最後瓦力用自己的真誠和善良換來了愛情,也感動了無數觀眾。
當人變成機器,機器人卻有了感情
瓦力送給伊娃的植物幼苗是一個契機,偶然間讓人類的領導重新認識了曾經生機黯然的藍色星球地球,那個時候的人類千姿百態 精彩紛呈。終於重新意識到回家的迫切性。在影片的後半部分,人類與機器人舵手展開了一場爭奪戰,船長被人類祖先生活過的地球深深吸引,著迷地球上的一起,而機器人舵手卻以巨購公司的秘密指令為由,組織人類回到地球。
最終船長依靠瓦力和伊娃,憑藉自己的意志,戰勝了舵手,按下了回到地球的按鈕。
最終人類踏上那個熟悉的家園,看著眼前的一片廢墟,船長種下了一株綠植,憧憬著美好的生活,這個結局可能會引起很多人的爭議,但影片的細節還是告訴我們船長這麼做的理由,在舵手警告船長人類離開飛船將無法生存的時候,船長激動的說著:「我們不要生存,我們要生活!」
人類對於飛船上的無所事事已經麻木,對真正「屬於人的生活」的追求,讓大家做出了這個選擇,不再沉醉於麻木的幸福,是瓦力和伊娃喚醒了他們對另一種生活方式的嚮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幕就是一直癱在懸浮椅上的船長,嘗試晃晃悠悠的站起來,用雙腿邁出了第一步,整個飛船的人都沸騰了,這不僅是挽回人類尊嚴的舉動,更是對人類丟失已久的生命力重新的喚醒。
整部電影都在以瓦力和伊娃的愛情故事為線索向觀眾展示了地球和人類可怕的未來,滿滿的警示味道,可以因為這個溫馨的愛情故事變得讓人更容易接受了。皮克斯動畫下的《機器人總動員》已不僅僅只是孩子的童話,電影即便沒有那精湛的特效,這依舊是一場足以直抵心靈的佳作。
每個人看這部電影感動的地方都不一樣,我感動的點在開頭,看著外表破舊的機器人瓦力獨自守護在已經荒廢的地球,萌萌的大眼睛,畫麵塑造出來那種蒼涼的孤獨感讓人心疼不已。
《機器人總動員》之所以優秀,也是因為它能夠帶給人們心靈上的震撼。
雖然沒有幾句臺詞,卻讓我們感受到了世間最美好的一面。
你吻我時,天堂都向我敞開,即使閉上雙眼,也能看到玫瑰人生;當你將我貼近心房,我就身處另一個世界,那裡玫瑰遍地怒放;你開口說話,天使便會歌唱,最平凡的語言,也成了情歌。我不要只是生存 我要活得有意義。
文原創,圖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