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東帝汶大使肖建國發表署名文章:以史為鑑,擁抱和平(中英文)

2020-12-13 澎湃新聞

  2020年9月3日,駐東帝汶大使肖建國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在東主流報紙《獨立報》發表題為《以史為鑑,擁抱和平》的英文及德頓語署名文章。文章中英文全文如下:

  9月3日和9月5日是值得中東兩國人民紀念的日子。今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5日,是75年前日本侵略軍向東帝汶行政當局放下武器投降的日子。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一場空前浩劫,戰火遍及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包括中國、東帝汶在內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約20多億人口捲入其中,給世界和平與人類文明帶來巨大災難。這場戰爭也是一場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戰勝黑暗、進步戰勝反動的偉大戰爭,戰後以和平為中心建立起來的國際新秩序,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多邊主義,成為我們享受75年安寧與發展的根本保障,為人類文明進步帶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始時間最早,延續時間最長。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於1931年日本入侵開始抗戰,歷時14年,犧牲最慘重。據不完全統計,中國軍民傷亡3500萬人,經濟損失達6000億美元。中國戰場長期牽制和抗擊了日本軍國主義的主要兵力,對徹底覆滅日本侵略者起到決定性作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在戰略上策應和支持了盟國作戰,遲滯了日本侵略者進犯亞太其他國家,包括東南亞國家的時間和步伐。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為最終戰勝世界法西斯反動勢力、維護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中東兩國人民有著被日本軍國主義者侵略、奴役的共同遭遇。在中國,日本侵略者製造了南京大屠殺等一系列滅絕人性的慘案,犯下了令人髮指的罪行。在東帝汶,日本借二戰之機於1942年春佔領東帝汶。為了抗擊日本侵略,許多東帝汶民眾參加了澳大利亞人組建的抗日遊擊隊,更多的東民眾通過提供糧食、避難所、輜重,擔任嚮導等方式支持遊擊隊,但都遭到日軍的血腥鎮壓。日軍佔領東帝汶三年內,殘忍殺害了6萬餘百姓,近12%的東居民被戰爭奪去生命。東成為在戰爭中喪生比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戰爭已經過去了75年,我們這一代人都出生在戰後,從未經歷戰爭的殘酷,對先輩們為了爭取和平付出的代價沒有切身感受,但「勿忘歷史、反對戰爭、珍視和平」的理念永不過時。中東人民都是熱愛和平的民族,中東兩國銘記歷史、緬懷先烈,並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了更好地反對戰爭,珍愛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戰啟示我們,和平猶如空氣和陽光,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今天,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時代主題,但我們所處的世界仍不安定、發展不平衡。利比亞、葉門和敘利亞等地仍處於武裝衝突中,普遍和平遠未實現。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攪亂全球供應鏈和價值鏈,損害國際貿易,世界經濟在不確定性中艱難掙扎。特別是當今新冠疫情給人類帶來威脅,再次充分說明人類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我們必須反對單邊主義,攜手團結合作,才能取得抗疫勝利。  

  以史為鑑,珍愛和平。中國願和東帝汶一道,共同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共同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為子孫後代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Embrace Peace from History

  September 3rd and September 5th are worthy of commemorating by Chinese and Timorese peoples. September 3rd this year marks the 75thanniversary of the Victory of the Chinese People'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and the World Anti-Fascist War. September 5th is the day when the Japanese military rendered its weaponry to the Timor-Leste authority in 1945. The World War II is an unprecedented holocaust in the history of mankind. It raged across Asia, Europe, Africa and Oceania, involving more than 2 billion people in more than 80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cluding China and Timor-Leste, and brought a huge disaster to world peace and human civilization. The war was a victory of justice over evil, light over darkness and progress over reaction. The new international order centred on peace and multilateralism with the United Nations at its core, which was established after the war, has become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for our enjoyment of 75-year's peace and development, as well as brings significant and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the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The Chinese People'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a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World War II, began the earliest and lasted the longest.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he Chinese people began their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in 1931, which lasted for 14 years and made great sacrifice. According to incomplete statistics, there were 35 million military and civilian casualties in China, and the economic losses amounted to 600 billion US dollars. For a long time, the Chinese battlefield contained and fought against the main forces of the Japanese militarism, and played a decisive role in the complete victory against the Japanese invaders. The Chinese People'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strategically supported the allied forces in their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expansion, and delayed the Japanese aggressors' invasion of other countrie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including countries in Southeast Asia. The great victory of the Chinese People'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has made an indelible historic contribution to the cause of ultimately defeating the world's fascist forces and safeguarding world peace.

  China and Timor-Leste share the common experience of being invaded and enslaved by the Japanese militarists. In China, the Japanese invaders committed a series of inhuman massacres such as the Nanjing Massacre and other heinous crimes. In Timor-Leste, Japan occupied the country in the spring of 1942. In order to fight Japanese aggression, many Timorese joined in the Anti-Japanese commandos set up by Australians, even more Timorese supported the guerrilla fighters by other means, such as providing food and shelter, carrying heavy equipment or   being guides. But they were brutally repressed by the Japanese army. Within three years of Japanese occupation of Timor-Leste, the Japanese army had killed more than 60,000 local civilians, which means nearly 12% of Timorese inhabitants were killed. Timor-Leste has one of the highest rates of death during the World War II.

  Past experience guide for the future. It has been 75 years since the war, and our generation were born after the war. We have never experienced the cruelty of war and have no experience of the price for peace paid by our predecessors. However, the concept of "never forget history, oppose war and cherish peace" will never go out of date. Both Chinese people and Timorese people are peace-loving nations. Our two countries bear history in mind, remember the fallen soldiers and civilians, which is not to perpetuate hatred, but to better oppose war and cherish peace.

  The World War II has taught us that, peace is like air and sunshine, which is hardly noticed when people are benefiting from it. But none of us can live without it. Today, peace and development have become the themes of our times, but the world we live in is still not completely secure and prosperous. Countries such as Libya, Yemen and Syria are still in armed conflict, and universal peace is far from being achieved. The spread of unilateralism and protectionism is disrupting global supply and industrial value chains, undermining world trade, and the global economy is struggling with uncertainties. The COVID-19 is posing an imminent threat to humanity. The fight of pandemic has fully demonstrated that mankind is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We should oppose to unilateralism, work together with solidarity and cooperation to win the battle.

  Taking history as a mirror and cherishing peace, China is ready to work with Timor-Leste, to jointly uphold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and system underpinned by the purposes and principles of the UN Charter, and advance the noble cause of global peace and development together, with an aim to build an open, inclusive, clean and beautiful world that enjoys lasting peace, universal security and common prosperity for future generations.

相關焦點

  • 駐東帝汶大使肖建國向東大學生介紹中國新發展理念及新發展格局
    12月1日,駐東帝汶大使肖建國赴東帝汶國立大學向榮獲2020年度「中國大使獎學金」的學生頒獎並發表演講,重點向該校師生宣介中國共產黨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及近期習近平主席在出席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團結抗疫的過程中,中國和東帝汶相互支持配合。中國是第一個向東伸出援手和第一個安排包機援東的國家。經過兩國政府及人民的不懈努力,兩國的疫情得到根本好轉且得到有效控制,取得了引以為傲的勝利。
  • 中國駐東帝汶大使:中方對東施援是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最好詮釋
    中國駐東帝汶大使:中方對東施援是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最好詮釋 2020-05-27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使侯豔琪發表署名文章:以歷史照亮未來,讓和平永駐人間(中英文)
    2020年9月3日,駐尼泊爾大使侯豔琪在尼主流媒體《共和報》(英文)、《新報》(尼文)發表署名文章《以歷史照亮未來,讓和平永駐人間》,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文章中英文全文如下:
  • 駐尼泊爾大使侯豔琪發表署名文章:以歷史照亮未來,讓和平永駐人間...
    2020年9月3日,駐尼泊爾大使侯豔琪在尼主流媒體《共和報》(英文)、《新報》(尼文)發表署名文章《以歷史照亮未來,讓和平永駐人間》,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文章中英文全文如下:
  • ...駐以色列大使詹永新在《耶路撒冷郵報》發表署名文章《相互尊重...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孫伶俐):2019年12月27日,中國駐以色列大使詹永新在以色列發行量最大的英文報紙《耶路撒冷郵報》發表《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為世界經濟注入信心》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今天,我就將結束中國駐以色列大使的任期。五年來,我有幸參與並見證了中以關係的大發展。
  • 駐泰國大使就中美貿易摩擦發表署名文章
    駐泰國大使就中美貿易摩擦發表署名文章 2019-06-28 2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駐東帝汶大使肖建國在援東第二批醫療物資交接儀式上的講話(中英...
    駐東帝汶大使肖建國出席物資交接儀式並發表英文講話,主要內容如下:        今天非常高興來帝力機場出席中國向東帝汶援助醫療物資的交接儀式。這對我們而言,是期待已久的一天。正如世衛組織所言,東帝汶需要世界的幫助。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和東確診病例不斷增加,東方向中方請求援助,其中外長巴博兩次致函。作為東帝汶的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中方始終密切關注東疫情形勢,同東民眾感同身受。患難見真情,中方將始終本著人道主義精神,毫無猶豫同東政府和人民站在一起,堅定攜手抗疫,保護東民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 駐法大使在《費加羅報》發表署名文章:自由不是暴力的藉口 民主不...
    2019年9月3日,盧沙野大使在法國主流媒體《費加羅報》發表署名文章,闡述中國政府對近期香港局勢的立場和態度。全文如下:7月底,我剛剛來到法國出任中國駐法大使。幾周來,法國媒體對香港局勢進行了大量報導和評論,其中一些現象令人十分費解。首先,暴徒為什麼被視作民主人士?
  • 駐英大使劉曉明發表署名文章《澄清歷史真相》:奉勸一些西方政客好...
    6月24日,劉曉明大使在《中國日報》發表署名文章:《澄清歷史真相》,全文如下:近日,有英國政客發表文章稱,「中國對臺灣的敵意將威脅全球秩序」,「扭曲二戰後國際秩序」。我擔任中國駐埃及大使期間,曾專門到訪《開羅宣言》的籤署地米娜宮,追憶那確立戰後世界格局的時刻。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籤署《波茨坦公告》重申:「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同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並接受《波茨坦公告》,臺灣重歸於中國主權管轄之下。後因中國爆發內戰,美國插手幹涉,才導致臺灣迄今仍處於與大陸分離的狀態。上述歷史清晰告訴我們,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 駐印尼大使肖千在印尼主流媒體發表署名文章(中英文)
    4月27日,駐印尼大使肖千在印尼最大英文報紙《雅加達郵報》評論版和網絡版同時發表題為《團結合作是戰勝疫情最有效的「處方」》的署名文章,介紹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態度積極開展疫情防控國際合作,批駁一些西方政客出於一己之私對他國搞汙名化,呼籲包括中印尼在內的各國團結合作
  • 叢培武大使發表署名文章 闡述中方在孟晚舟事件上的立場
    叢培武大使發表署名文章 闡述中方在孟晚舟事件上的立場 12月9日,駐加拿大大使叢培武在加拿大首都地區主流媒體《渥太華生活》雜誌發表題為《現在輪到加拿大解答中加關係中的一些問題》的署名文章,闡述了中方在孟晚舟事件、兩名加公民案上的立場,並就加國內的一些質疑和指責作了澄清和批駁。
  • 駐印尼大使肖千在《中國日報》發表署名文章《患難與共》(中英文)
    7月10日,駐印尼大使肖千在《中國日報》國際版和中國日報網發表署名文章《患難與共》,指出中印尼是共抗新冠肺炎疫情的好兄弟,共促恢復經濟發展的好夥伴,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好朋友,強調歷經70載風雨的中印尼關係將在新時代煥發新生機,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為地區和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 駐奈及利亞大使發表署名文章:團結合作 攜手抗疫
    人民網阿布賈5月12 日電(記者 姜宣) 近日,奈及利亞《今日報》、《每日信報》、《衛報》、《人民報》、《領導者報》、等多家主流媒體發表駐奈及利亞大使周平劍題為《團結合作攜手抗疫》的署名文章。伊查說湛江就是他的第二故鄉,很高興能為這座城市做點事。經過培訓,伊查在湛江機場為入湛人員測量體溫,派發防疫須知。經過一段時間的志願工作,他感到一些外國人並未意識到核酸檢測病毒的重要性,認為走訪社區可以有效提高外國人對防控措施的認識,無論來自何方,大家都應齊心協力抗疫。於是他和妻子走訪當地社區,幫助非洲籍人士更好地理解有關防疫政策與措施,得到了他們的信任,發揮出促進溝通交流的積極作用。
  • 中國駐柬大使發表署名文章:新冠疫情下的中國行動與中國主張
    6月9日王文天大使在柬芒果輸華植物檢疫要求議定書交換儀式上致辭。 黃耀輝 攝中國駐柬埔寨大使發表署名文章:新冠疫情下的中國行動與中國主張中新網金邊6月11日電 (記者 黃耀輝)當地時間6月11日,中國駐柬埔寨大使王文天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在當地發表署名文章「新冠疫情下的中國行動與中國主張」分享體會和看法。
  • 中國駐東協大使鄧錫軍發表英文署名文章:《協力抗擊疫情,同心構築...
    在中國—東協關於新冠肺炎疫情特別外長會即將召開之際,中國駐東協大使鄧錫軍於2月19日,在印尼《雅加達郵報》和寮國《萬象時報》發表英文署名文章《協力抗擊疫情,同心構築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文章內容如下:中國—東協關於新冠肺炎問題特別外長會將於2月20日在寮國舉行。
  • ...張明大使發表署名文章:中歐彼此是機遇不是威脅 是夥伴不是對手
    本文轉自【中國駐歐盟使團】;2020年9月12日,香港《南華早報》發表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張明大使署名文章《堅持正確認知深化中歐合作》,全文如下:下周初,中國、歐盟及輪值主席國德國領導人將舉行視頻會晤。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公共產品的提供者。中國過去、現在、將來都在承擔與自身國力相適應的責任。中國的復興,是為了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這是合情合理的訴求,不是什麼「擴張主義」或者「權力政治」。中國無意幹涉誰、改變誰、取代誰,更不試圖對國際秩序進行顛覆或重構。將舊思維模式投射到中國或者對中方戰略意圖進行誤解誤讀恐怕是自尋煩惱。
  • 駐愛爾蘭大使羅林泉在《愛爾蘭審查員報》發表署名文章《相互尊重...
    2012年3月28日,駐愛爾蘭大使羅林泉在《愛爾蘭審查員報》就中愛關係及肯尼總理訪華發表署名文章《相互尊重,加強合作,共同發展》。全文如下:相互尊重,加強合作,共同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愛爾蘭大使 羅林泉中國和愛爾蘭於1979年6月22日建立外交關係。
  • ...大使在《耶路撒冷郵報》發表署名文章《「一帶一路」,春華秋實》
    詹永新大使在耶路撒冷郵報發表署名文章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孫伶俐):5月3日,中國駐以色列大使詹永新在以色列發行量最大的英文報紙《耶路撒冷郵報》發表題為《「一帶一路」,春華秋實》的署名文章,宣介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
  • 中國大使在愛爾蘭媒體發表署名文章 抨擊抗疫中甩鍋行為
    新華社都柏林5月17日電(記者張琪)愛爾蘭主流英文日報《愛爾蘭獨立報》16日發表中國駐愛爾蘭大使何向東的署名文章,批評某些西方政客在全球抗擊新冠疫情中的甩鍋、諉過行為。文章在當地讀者中引發強烈共鳴。何向東在文章中表示,甩鍋、諉過行為在人類面對重大疫情時屢屢出現,在這次全球抗擊新冠疫情鬥爭中,這一醜惡行為再次沉渣泛起。歷史證明,甩鍋、諉過不僅對抗擊瘟疫毫無助益,而且會引起種族、宗教或政治歧視,導致汙名化和迫害。文章指出,中國在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時,採取的措施迅速堅決果斷。
  • 黃溪連大使在《雅加達郵報》發表署名文章《「東方之珠」怎麼了?》
    8月10日,駐東協大使黃溪連在印尼最大英文報紙《雅加達郵報》發表署名文章《「東方之珠」怎麼了?》,文章中文譯文如下:香港號稱「東方之珠」。為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香港特區政府於6月15日決定暫緩修例工作,相應的立法工作也隨之停止。一小撮示威者卻認為抓住了機會,不僅沒有停止示威活動,反而變本加厲不斷蓄意製造暴力事件,其行動完全超出和平示威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