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是一個千古難題,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當然會犯一些小錯誤,家長們面對孩子犯錯時,會有很多不同的態度。而家長的態度,會直接決定孩子以後的性格。
琪琪是一個可愛,懂事的小姑娘,平時很乖巧,所以街坊鄰居們都非常喜歡琪琪。這一天琪琪的媽媽帶著琪琪到隔壁阿姨家去做客,媽媽在和阿姨聊天,琪琪就自顧自的玩了起來。
琪琪看到了阿姨家有一盆非常漂亮的花,於是就伸手去摸,沒想到一不小心就把花瓶給打碎了。
面對女兒犯了錯誤,琪琪的媽媽首先向阿姨道歉了,然後走過去問琪琪,你受傷了嗎?琪琪馬上跟媽媽道了歉。
而媽媽這時候並沒有長篇大論的和琪琪講道理,而是說:你沒有打碎媽媽的杯子,不需要向我道歉。
琪琪一下就懂了媽媽的意思,誠懇地向阿姨道了歉。
隔壁的阿姨沒有想到琪琪竟然這麼懂禮貌,連連擺手道,這個花瓶也不值錢,不用賠償。但是琪琪卻堅定地說道,她一定會給阿姨買一個一模一樣的花瓶回來的。
在孩子的眼裡,這個世界是那麼的新鮮,所以孩子會對很多東西都產生好奇心,想要去嘗試一下,犯一些小錯誤也是在所難免的。孩子犯錯並不算什麼大事,但如果家長只會低情商地和孩子講些大道理,孩子一般也消化不了。所以這時候家長的處理,就顯得格外重要。
第一,不要發脾氣
許多家長年齡也比較年輕,脾氣很火爆。當看到孩子犯了什麼錯誤的時候,不由分說的就是對孩子一頓痛罵,甚至是動手。這樣的行為會給孩子留下非常深刻的心理陰影,尤其是在公共場合,就更應該給孩子留一些面子。
有什麼事情回家再說,在公共場合打罵孩子是不可取的。教育是需要耐心,而不是需要脾氣的。父母們想要把孩子教育好,首先就應該控制住自己的脾氣。
第二,不要說髒話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父母們總是在教育孩子不能夠說髒話,要講文明懂禮貌,但是自己生氣的時候,卻連連爆粗口,這種行為也是不對的。
而且還會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明明說了說,髒話是不對的,自己卻說了,那麼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就會直線下降,甚至還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認為憑什麼只有父母能夠做,而自己卻不能。
第三,表明自己的原則
孩子犯錯是再正常不過的,但是有些孩子在犯了錯誤之後,因為害怕被爸爸媽媽批評,所以就會撒謊或者是推卸責任。
爸爸媽媽們平時就應該教育孩子犯了錯不要緊,撒謊和推卸責任才是不對的,這樣,孩子就不會成為一個愛說假話的孩子。
教育孩子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家長們應該知道自己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只有家長能端正了自己的行為,孩子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