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入夏之初天氣冷熱不定,這種氣候讓感冒患者「扎堆」,尤其是孩子反覆感冒使不少家長表現得手足無措,不是用重藥治感冒,就是不管病情輕重,硬撐著天天跑醫院……
入夏之初天氣冷熱不定,這種氣候讓感冒患者「扎堆」,尤其是孩子反覆感冒使不少家長表現得手足無措,不是用重藥治感冒,就是不管病情輕重,硬撐著天天跑醫院……
日前,在浦東新區濰坊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舉辦的第59期上海市社區健康大講堂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東院呼吸內科常務副主任殷少軍主任醫師表示,家長不能因擔心孩子著涼,總是限制孩子的戶外活動,這樣只會降低他們的抵抗力。由於小孩的全身及呼吸道局部防禦功能比成人差,同樣也不能小視感冒對於孩子的影響。他建議,家長應注意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增強免疫力,感冒後及時治療,多喝水,加快新陳代謝,促進病毒的排出。
缺乏戶外鍛鍊,往往一有「風吹草動」就感冒
為什麼一些孩子感冒剛好,稍微不注意又會復發呢?殷少軍教授表示,反覆感冒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幾種:一是缺乏鍛鍊。據了解,有些家長總是覺得室外環境髒亂,擔心把孩子帶出去會影響健康,對孩子保護過度,導致孩子長期只能在家裡活動。因為缺乏戶外鍛鍊,減弱了孩子的機體防禦能力,身體狀況往往比較差。一旦有個「風吹草動」,就容易患上感冒。二是營養不均衡。殷教授表示,體內蛋白質相對不足,形成的抗體就會較少,而抗體可以幫助人體與外界「異物」作鬥爭,維持正常免疫力,抗體減少也就更易感冒。三是微量元素的缺乏。據了解,比如鐵、鋅等微量元素的缺乏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抵抗力。四是溫差,這是由於季節交替之時,多數人呼吸道適應、防禦能力下降,也會受到感冒侵襲。
孩子感冒發燒別急著盲目降溫
殷少軍教授指出,孩子感冒發燒的確應高度重視,但不宜過度治療,否則也會影響孩子的免疫力。他表示,很多人一旦患了感冒就急於求醫,不是打針,就是吃藥,但並非馬上就有所好轉。「感冒一般是由病毒引起的,至今尚無特效藥可治,想立竿見影是辦不到的。」殷教授解釋說,人感冒時所出現的症狀,均是機體為了驅趕病毒而做出的防禦反應,不是壞事,因此不必急於消除這些症狀。
科學研究認為,感冒病毒在較高的溫度時易死亡,可以縮短病程。但很多家長看到孩子一發熱就用各種退熱藥物來降溫。有的甚至等小孩吃完藥就量體溫,看燒還沒退就著急起來,以為是醫生水平不夠高,就忙著換醫院。他表示,對感冒不恰當地濫用藥物,可能造成多種危害,比如幹擾人體的免疫機制,延長感冒病程;幹擾發熱過程,混淆了對併發症的診斷。同時還會增加胃腸道負擔,或因不必要的注射而引起不良後果。此外,濫用藥物也可造成肝、腎的損害。
據介紹,應對兒童發燒,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讓孩子多飲水並穿著棉質寬鬆的衣服,出汗後要隨時更換。另外,可採用溫水拭浴、貼退熱貼、洗溫水澡等物理方法退熱。當物理降溫療效不佳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適當劑型的退熱藥。殷教授表示,一般來說,只要體溫不高於38.5℃,就不必急於求醫。一旦用退熱藥4小時-6小時後仍持續發燒,24小時未控制應就醫,如果高燒不退還伴有驚厥、抽搐,應即刻就醫。
感冒不可小視,治療不及時或造成臟器損傷
最近有報導稱,5歲男童因感冒10天視力急劇下降,雙目近失明,罪魁禍首就是感冒病毒感染導致視神經炎。感冒病毒真的會導致失明嗎?對此,殷少軍教授表示,感冒由病毒引起,如果感冒後病毒侵犯視神經,就會出現視神經炎,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失明。「雖然這種病例很少,但小孩比大人更易發病。因此千萬不能小看感冒。」他指出,雖然普通感冒基本一周至十天即好,但由於小孩的全身及呼吸道局部防禦功能比成年人差,感冒可能會引起很多大臟器的損傷,如心肌炎、肺炎、腎炎、腦炎等。
殷教授建議,家長應注意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增強免疫力,感冒後及時治療,多喝水,加快新陳代謝,促進病毒的排出。
此外,由於少數嬰幼兒抵抗力差,感冒往往難以如期痊癒,易在普通感冒的基礎上合併細菌感染。此時患者在感冒症狀的基礎上,常出現持續發熱、咳嗽頻繁。由於細菌感染往往提示其病情較重,並可以播散、發展,甚則可引起其他嚴重併發症,所以感冒合併細菌感染時,除繼續進行感冒治療外,合理、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是其主要治療手段。對因對症治療可以解除頭痛、咽痛、渾身酸痛及高熱、乾咳等症狀。
【健康攻略】秋老虎,毒如虎,小心熱症留下病根!
【深度報導】「自殺式」減肥後,真的瘦了還是離死不遠了?!
【食療養生】《如懿傳》裡的藥方藥膳,真能養生嗎?
【當令節氣】處暑|補氣血解秋乏,許你一季神清氣爽!
轉播到騰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