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味飄香,清香迷人,不知不覺就到了端午,雖然今年閏月,但還是不得不感嘆,這時間過得真快呀!這幾天出去買菜,就看到各種賣艾蒿的,這端午的氣息是越來越濃了!過端午呢,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吃粽子,作為端午節具有代表性的美食,每家每戶都會精心準備自己最為滿意的粽子以顯示對端午節的重視,但對於吃貨來說,對端午的重視之餘其實對美味的粽子也是有無限的期待!
粽子對於中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粽子的口味也是越來越繁多,甚至每年端午節,網上還會有各種有關鹹粽子甜粽子哪個好吃的投票大戰!其實呢,粽子存在的這麼多年裡面,大家都有自己最喜歡和最習慣的味道,甜的也好,鹹的也好,大家都有自己最愛的那個味道,就比如對我來說,最好吃的粽子還是老媽親手做的原味鹼水粽,簡簡單單,清香十足,那股原始的味道到現在還是非常的懷念!
粽子這個特色美食,貫穿著我從小到大的生活,是除了過年、中秋、生日以外最期待的節日了,小時候,雖然大家做的粽子都是非常簡單的原味鹼水粽,但別具一格的老媽還是會在每個粽子裡面給加點料,比如加個蜜棗或者加一些花生,或者是紅豆,每一個都不一樣,所以從小到大,媽媽包的粽子就像是阿甘的巧克力盒子,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粽子裡麵包的是什麼!
端午節——摘粽葉洗粽葉
每到端午,大人們最喜歡讓我們小孩子去一起摘粽葉摘粽繩(粽繩我們那邊是用的棕樹葉,要提前幾天摘下來,曬乾水之後更紮實),然後洗粽葉,大人們剪好粽葉兩頭,然後分給小朋友們,用抹布輕輕的擦洗,現在回想起來也是很不可思議,明明玩的時候粗魯的不得了,為什麼我們能在洗粽葉的時候,能那麼的安靜和溫柔,每年洗粽葉是我們小朋友最喜歡做的事情,因為那個時候,小朋友們總是以能做出點什麼事情而引以為榮,所以每年打粽葉的時候,我都是首當其衝的,即使被蚊子咬的一腿都是包,我們也是樂在其中的!
摘粽葉洗粽葉,這些都是我們能參與進去的,這些也是提前1天要做好的事情,洗好粽葉之後放在一邊備用,然後大人們就會著手準備包粽子的主料了,這個小朋友就沒有什麼能幫忙啦,但是即使不能幫忙,全程也是一直要跟隨,以提升自己的參與感!
端午節——洗米泡米
大人們,在洗完粽葉之後,就會洗米,米基本上是在上午洗,然後下午就可以用,米用的是糯米,糯米大概洗三遍,洗好之後就會用清水浸泡幾個小時,然後如果要包其他的東西的話,比如綠豆紅豆這些,綠豆紅豆需要提前浸泡一晚,給它泡軟一些,到時候方便用。
端午節——包粽子
包粽子我們那邊的順序很簡單,粽葉提前一天洗,然後綠豆紅豆這些提前一晚浸泡,然後米是第二天上午洗好浸泡,到了下午的時候就可以直接開始包了!
洗好的糯米拿出來最後再衝洗一次,然後加入適量的食用鹼(糯米和食用鹼的比例大概是600克糯米,食用鹼水用38克左右)加入食用鹼水,攪拌至均勻,這個時候就會看到糯米已經變成了淡淡的黃色啦。
然後把蜜棗用小碗裝起來,然後把綠豆紅豆衝洗乾淨控幹水也用小碗裝起來,用凳子順手的一邊,這個也是我們小朋友最喜歡的,總是時不時偷吃蜜棗!
食材都準備好之後呢,大人們就開始包了,因為在農村,住的房子都挨得很近,所以包粽子也是圍在一起包,然後所有的小朋友也會圍在一邊看!
首先大人們把粽繩綁在凳子後方,然後凳子上壓一個重重的石頭,防止翻過來,然後粽葉放在一邊,糯米和等都放在順手的一邊,然後邊說變小,一個一個開始包起來!
兩片粽葉重疊,大的在外面,小的在裡面,然後從中間折成一個三角形,然後放入一半的糯米,然後用筷子把糯米壓緊,然後再放一點糯米,在用筷子壓緊,然後在最上面放一個蜜棗或者適量的紅豆,然後從上把上面的粽葉蓋下來,捏住兩邊,將餘下的葉子折向一邊折緊,最後用粽繩圍繞粽子上部纏繞緊實,最後綁好即可,以此類推,包完所有的粽子。
大人圍在一起,邊說邊包,也特別的快,我們小朋友就只能圍觀了,圍觀還總是會一直吵,要讓大人包一個屬於自己的粽子,還得做記號的那種!
包好粽子,大家會放在一個大鍋裡面煮熟,燒火煮粽子一般是爺爺奶奶的活,在快包好的時候,爺爺就會把火升起來,然後包好的粽子直接下鍋煮,煮粽子是要一些時間的,所以每次還沒等到熟小朋友都忍不住睡著了,但是第二天一睜眼就能聞見滿屋子的粽香味,是極幸福的事情了!做好的鹼水粽子清香無比,可以沾上白糖就吃,也可以蘸醬油,也是非常美味的哦
歡樂的時光總是最懷念的,包括那個時候所有的東西,都是生命中最閃光最珍貴的東西!現在長大了出門在外工作,算算已經有很多年沒有回家和家人過端午了,外面的粽子雖然口味很多,雖然都是什麼大品牌,但要說最好吃的,還是家裡做的最簡單的鹼水粽子,原味清香,質樸味道,怎麼就讓我這麼懷念呢!
朋友們,你有多久沒有和家人過端午啦?你家鄉最讓你懷念的粽子是什麼樣子的呢?最後也來問問大家,你是喜歡吃甜粽子還是鹹粽子呢?有興趣的朋友們,大家一起來討論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