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3 03: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來源:《康復》健康家庭
指導醫師:汪海峰(營養科)
強調以蔬菜、水果、魚、海鮮、豆類、堅果為主,其次才是穀類,並且烹飪時要用橄欖油等植物油(富含單不飽合脂肪酸)來代替動物油(含飽合脂肪酸),這就是人們耳熟能詳的 「地中海飲食」 模式,被全世界視作健康營養的標杆。那麼,在我們中國,有沒有適合國人的 「地中海飲食」 模式暱?還真有!
北胖南瘦,飲食模式最為關鍵!
南北差異一直是人們熱衷討論的話題,北方人吃小麥、南方人吃大米可能是最突出的區別之一。北方人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往往比南方更高,北京的超重率達40.9%, 冠絕全國;天津則以 12.2%的肥胖率,獲得了中國肥胖率的第一名。
反觀南方地區,肥胖率幾乎都在6%以下——這難道只是因為北方太冷,要囤點脂肪來過冬?可是,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同樣有類似的分布規律。遺傳、氣候似乎並不足以解釋這一差異,專家猜測引發這一差異的主要原因可能還是飲食。
最近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糖尿病》雜誌上的綜述,提出了中國版的 「地中海飲食"——江南飲食,可能對慢性非傳染病具有預防作用。
江南飲食與地中海飲食有諸多相似之處
中國有包括魯菜、川菜、粵菜、淮揚菜、閩菜、浙菜、湘菜、徽菜在內的八大菜系。其中,南方的淮揚菜、浙菜、徽菜具有一些相似的特徵,比如大量的時令蔬菜水果、淡水魚蝦和豆類,適量攝入糙米飯、菜籽油和紅肉,攝入的鹽和酒精相對較少等,在烹飪手段上以清湯蒸煮或溫火煎炒為主。這一主要流行在江南地區的飲食被稱為「江南飲食」。
古話說得好,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中國,我們雖然不常吃橄欖油,可我們有菜籽油!菜籽油富含歐米茄—6不飽和脂肪酸,同樣可以提供較高的多不飽和/飽和脂肪比例,在降低總死亡風險方面並不比橄欖油差。另外,茶油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可與橄欖油媲美。因此,在烹調油的選擇上,建議多種植物油交替使用,適當增加茶油等的使用比例,這樣對健康比較有利。而江南作為魚米之鄉,魚是人們餐桌上的 「常客 」 ,從魚類中獲取的歐米茄-3不飽和脂肪酸同樣對各類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具有預防作用。
雖然近年來,江南地區的主食逐漸變成了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的精製穀物類,但江南飲食與地中海飲食仍有諸多異曲同工的妙處。
江南飲食PK地中海飲食
中國人選擇江南飲食會不會比選擇地中海飲食更好呢?目前雖然沒有直接比較兩種飲食的 證據,不過,地中海飲食和江南飲食都與哈佛大學健康飲食指南的說法很接近。
研究顯示,包括健康飲食和充足運動的生活方式幹預可以顯著降低糖耐量受損人群的糖尿病發生風險,降低全因死亡風險。所以,飲食是預防各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中國,江南飲食,或許是眾多中華飲食模式中,最適合慢性疾病預防的選擇。
來源 | 《康復》健康家庭
文 | 營養科
圖 | 以上均為版權圖
編輯丨宣傳處
同濟醫院於1900年由德國醫生埃裡希•寶隆創建,上海市同濟醫院是普陀區唯一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年門急診量超過 200 萬人次。擁有上海市重中之重學科骨科、精神神經學科,上海市重點學科心血管內科,上海市重點專科脊柱外科、心身醫學科、消化內科,上海市中醫示範科;實現急診與危重症學科、老年醫學科、檢驗醫學科、臨床藥學科入選上海市級平臺學科建設計劃;院內形成以骨科牽頭的運動-神經-精神學科群,心內科牽頭的循環-呼吸-胸外學科群,消化內科牽頭的消化-普外-內分泌學科三個優勢學科群;以及由血液科牽頭的血液-腫瘤-影像-病理-檢驗學科群、婦產科牽頭的婦產-泌尿-腎臟-生殖學科兩個特色學科群。醫院整合學科優勢,成功打造三個國家級中心——高級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及創傷救治中心,成為滬西北地區的大型急診危重症與疑難雜症綜合診治中心。建有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國際聯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美幹細胞聯合研究基地。擁有國家重點研發計劃、973首席科學家、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等為代表的高水平專家隊伍。承擔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973 計劃等國家級重大重點項目20 餘項。成果發表在《Nature》、《Science》、《Cell》等國際頂級權威學術期刊。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為標誌的高等級科研成果。
同濟醫院作為一所百年傳承的現代化醫院,執著於精湛的醫術,形成了具有同濟特色的溫馨「家」文化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健康傳播文化。並以濟人濟世之心傳醫者之道,在歷次重大搶險救災、國際援助、扶貧幫困中發揮了同濟人「同心同德同舟楫」的博大胸懷,將同濟天下的愛國情懷灑滿大地。
原標題:《【關注】江南飲食,中國版的 「地中海飲食」》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