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很多人都是第一次,不只沒有經驗,還有可能因為教育孩子的事情感到自己很失敗。覺得連孩子都教育不好,還能幹什麼?
其實很多父親都是這樣。覺得教育不好孩子就會覺得很自責。什麼樣的父親是失敗的呢?這五類爸爸上榜,你家是嗎?
長時間的失信於孩子,會造成孩子感覺到失望,甚至受到了欺騙的感覺,並慢慢的對爸爸失去信任。並且會對今後的學習進行消極的應付。爸爸經常失信於孩子的話,那麼就會讓還自己覺的承諾只是口頭表現而已,並不值得重視。因此,就會開始學習爸爸的表現,然後失信於他人。
沉溺於網絡,抱著手機的爸爸。一個沉迷於手機的爸爸,就算陪著孩子,他的心思也不在孩子身上,給不了孩子需要的陪伴,自然就剝奪了他探索世界的機會,孩子的智力得不到應有的發展。而錯過了最佳時期,恐怕後面就再也補不回來了。這是一種無法彌補的缺失!
如果爸爸過於嚴厲,那孩子肯定是不敢親近,因為爸爸這兩字對孩子來講,不是一種安全感,更甚至是一種危險,一種會讓自己受到懲罰的危險。
太過於嚴厲的父親,一般會讓孩子有敬畏感,這樣是不會有利於親子關係的。你想一想當別人家的孩子,跟爸爸在玩親親舉高高的時候,你家孩子就坐在角落裡面瑟瑟發抖。
爸爸想要嚴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有問題的是不能太過於嚴厲,該有的表揚還是要表揚孩子,不然孩子對爸爸這個稱呼可能會害怕,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也為了孩子能對你有一個好印象,建議你還是善待他吧。
有的爸爸過於大男子主義,控制欲太強。無論任何事情,都是自己說了算,不尊重孩子的想法。
爸爸控制欲太強,剝奪孩子自我表現和發表自我看法的機會,會讓孩子產生&34;&34;&34;的心理,導致孩子自我懷疑,性格懦弱。
有了孩子以後的家庭,吵架是最大的禁忌。試想一下,假如你是一個孩子,站在旁邊目睹了這一切對你會造成怎樣的影響?
大人的爭吵,讓孩子孤立無援,想要說什麼,又會被說是多管閒事,甚至有可能會引發更大的戰爭。於是孩子就會默默地忍讓,久而久之,就會讓他產生消極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