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
星期六的上午,臺灣護理專家孫紹莉老師剛剛結束泌乳門診的工作,正要去助產士門診開始下一輪工作,卻在診室門口遇到了安安一家。原來,安安媽咪看到頭條號的文章《大奶量媽媽也有煩惱?奶量不是越多越好!》,裡面的故事和自己很相似,昨天又突然發燒,於是當機立斷馬上來診。
安安媽咪生產之後入住某家月子中心,雖然接受了贈送的幾次催乳服務,還另外購買了幾千塊的通乳卡,每周接受通乳的專項服務,可是餵奶就是有問題。今天這裡不通、明天那裡炎症,折騰的安安媽咪寢食難安、瘦弱不堪。寶寶也經常哭鬧不止,被懷疑與媽媽飲食有關,安安媽咪被限制了許多食物的攝入。提起餵奶中的問題,安安媽咪爸比一肚子的苦水……
剛好安安還要去兒童保健中心,於是孫老師建議安安媽咪先帶寶寶去檢查,之後再利用午休時間為媽咪加診。等到中午12點再見面的時候,孫老師和泌乳門診的另一位專家劉亞坤老師檢查了安安媽咪的乳房:一個典型的產奶過度的乳房,沉沉的乳房像兩個巨大的鉛球掛在媽媽瘦弱的胸前。
原來安安媽咪奶特別多,發生了乳汁淤積性乳腺炎。自以為「按需哺乳」就是只要寶寶哭就喂,於是安安媽咪只會整天躺在床上哺乳……孫老師和劉老師對安安媽咪乳暈周圍的腺管進行了局部的疏通,並告知媽咪:如何識別寶寶飢餓的信號、何為供需平衡、乳房充盈、乳汁排出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孫老師又了解寶寶平時的一些情況,覺得寶寶難於安撫的主要原因還是源於媽咪的大奶量,於是對寶寶進行了檢查。果不其然寶寶的小肚子鼓鼓的,孫老師給寶寶做排氣操緩解症狀,並教給媽咪爸比正確掌握。一套操下來,寶寶鼓鼓的肚子變軟了,從哭鬧不止變得安靜下來。
原創圖片
孫老師告訴安安媽咪:要適度減少奶量,要學會安撫寶寶的其他方法,用奶只能安撫飢餓和寂寞無聊的寶寶,對於腹痛、腹脹的寶寶只能增加過度餵養的風險和加重原有的症狀。
經過專業指導,安安媽咪的哺乳生涯有了新的篇章,了解了不要過度親喂,學會了用其他姿勢餵奶,學會了如何進行手擠奶緩解乳漲,安安爸爸也反覆練習了各種安撫寶寶的方法,學習了一身的真本事。
原創圖片
原創圖片
安安媽咪看著懷裡的寶寶說:「第一次母女倆深情的對視著餵奶,想想之前的經歷好想哭一場。雖然我沒有把最多的錢花在安聯,卻最大程度的受益於安聯,我會介紹身邊的媽媽來安聯,這不僅是一所醫院,更是一所學校,讓你真正了解孕育、哺乳、育兒,在這裡消費的每一分錢都會獲得超值的服務。」
原創圖片
原創圖片
原創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