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投研學遊|走進中華始祖堂 探訪中華文明精神標識

2020-08-27 陝文投集團




了解中華文明·尋根中華始祖

親自觸摸文化 感受中華文明的魅力


黃帝陵中華始祖堂研學產品


TRAVEL


中華始祖堂聯動黃帝陵景區開展「陵廟堂」一體化的研學課程,針對小學生、中學生設計不同的研學課程和研學活動,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追溯中華文明起源,探索黃帝文化脈絡。

將課堂移到場館裡,不但結合教材重點知識講解,同時還提供互動體驗項目,如:文物尋寶探秘、古代祭祀禮儀體驗、「最初的中國」館內課、活字印刷體驗、姓氏打卡籤到等,啟迪學生思維、寓教於樂。讓學生在參觀中華始祖堂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同時,能親自觸摸文化,感受中華文明的魅力。


行程計劃


TRAVEL


A

黃帝陵景區——中華始祖堂

路線A活動安排

時間

活動內容

上午

7:30-8:00

研學旅行出發儀式

8:00-11:00

研學路上,講黃帝陵知識,熟悉研學手冊

11:00-12:00

參觀黃帝陵景區,了解黃帝傳說,在祭祀大殿前祭祀黃帝

瞻仰黃帝陵,拜謁人文初祖黃帝(自選項目)

12:00-13:00

自行午餐(中華始祖堂不提供,可幫忙聯繫餐廳)

下午

13:00-14:00

參觀展廳、學習黃帝文化,樹立文化自信

14:00-15:00

互動體驗,館內課

15:00-18:00

體會分享,心得交流


B

中華始祖堂——黃帝陵景區

線路B活動安排

時間

活動內容

上午

7:30-8:00

研學旅行出發儀式

8:00-10:00

研學路上,講黃帝陵知識,熟悉研學手冊

10:00-11:00

參觀展廳、學習黃帝文化,樹立文化自信

11:00-12:00

互動體驗,館內課

12:00-13:00

自行午餐(中華始祖堂不提供,可幫忙聯繫餐廳)

下午

13:00-14:00

參觀黃帝陵景區,了解黃帝傳說,在祭祀大殿前祭祀黃帝

14:00-15:00

瞻仰黃帝陵,拜謁人文初祖黃帝(自選項目)

15:00-17:00

體會分享,心得交流


課程內容


TRAVEL


參觀中華始祖堂「黃帝文化」主題展


序廳

用立體聲光電影像的方式概述黃帝作為人文初祖的傳奇一生和偉大創造:治五氣、藝五種、編音律、定律歷、創文字、養蠶繅絲等,開啟了文明肇始的大一統時代。

第一展廳 黃帝

以黃帝生平為主線,通過歷史典籍與神話傳說追溯黃帝功績和黃帝時代。

第二展廳 初祖

通過一系列考古成果和歷史文獻的互相印證,展現以黃帝為領袖的新石器時代中華民族先祖們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創造。

第三展廳 饗祀

講述從古至今帝王百姓紀念黃帝的祭祀傳統;近代以來黃帝崇拜在民族覺醒過程中發揮的重大作用;1937年清明節國共共祭黃帝陵,毛澤東撰寫的《祭黃帝陵文》發出了全民抗戰、抵禦日寇的號召;新中國成立後掀起了祭祀黃帝、促進民族復興的熱潮。


第四展廳 祭陵與守陵

結合歷史文獻,塑造莊嚴的祭典場景,還原祭祀內容;闡述黃帝陵清明節公祭、重陽節民祭的祭典禮儀;從修繕維護、古柏保護、守陵故事等方面講述黃陵兒女守護黃帝陵的事跡。

第六展廳 尾廳

從全球視野下認識中華文明,展示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和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以史前至明清時代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呈現中華文明的長河影像;展現全球華人根脈相承、心繫祖國、祈福華夏的美好祝願。

報告廳

觀看由陝文投集團出品的紀錄片《黃帝》,影片全長20分鐘,回顧了黃帝的生平及其偉大功績,展現了黃帝對後世的深遠影響。


中華始祖堂互動體驗項目



姓氏打卡活動

同學們在觸屏上打卡籤到、點亮姓氏樹、查詢姓氏起源和發展,了解與每一個人息息相關的姓氏文化。還可以留下自己的所在地,與姓氏牆合影,成為當地打卡拜謁軒轅黃帝的第一人。


活字印刷術體驗

同學們體驗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活字印刷術,完成刷墨、鋪紙、拓印的全過程,印刷的內容是課本中所學的古詩文。通過親身體驗了解中華古代的發明創造。


青銅器拓印體驗

同學們將藉助青銅器復仿品:陳侯因齊敦或何尊,體驗青銅器拓印的過程,同時學習青銅器有關知識。


古代祭祀禮儀體驗

同學們在研學輔導員的指導下,在第四展廳的明清祭祀場景前恭祭黃帝。體驗完整的祭祀禮儀並恭讀祭文,同時了解有關黃帝祭祀的知識。


最初的「中國」館內課

了解商周青銅器基本知識。觀察、觸摸何尊的實物(復仿品),知道何尊上第一次出現了「中國」字樣,學習「中國」二字最初的含義。


文物尋寶探秘

中華始祖堂根據學生知識水平設置不同的尋寶目標。同學們根據講解員(研學輔導員)給出的提示在展廳中分組尋找對應的文物,在遊戲的同時了解先祖們的偉大創造。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參觀黃帝陵景區


No.1

參觀廟區景點


黃帝手植柏、黃帝腳印、誠心亭、祭文碑刻、祭祀大殿等。感恩黃帝,是對創造了文明成就的傑出歷史人物的緬懷、紀念。飲水思源,感念前賢的恩德,緬懷他們的光輝業績,認識和牢記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增強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深植民族復興之志。


No.2

體驗祭祀儀式


在祭祀大殿前祭祀黃帝,誦讀祭文,堅定中華民族的「初心」。


報名方式

中華始祖堂遊客服務中心

0911-5516 555


黃帝陵中華始祖堂

中華始祖堂

位於黃帝陵景區東側200米處

步行五分鐘就可以到達

相關焦點

  • 文投研學遊|史聖故裡,學在韓城
    途中大家積極互動,將三廟相關的歷史淵源和國學禮儀逐一進行探訪、學習。一路認真聽介紹的同學們還體驗了祭拜孔子、印花袱子製作等,了解了這裡的國學、家訓和民俗文化。>韓城研學遊系列產品陝文投韓城公司實踐教育基地
  • 拜謁初祖帝陵 實現中華夢想—西安市長安區第八中學檸檬研學遊
    拜謁初祖帝陵 實現中華夢想(西安海外旅遊有限公司組織西安市長安區第八中學450餘師生前來黃帝陵尋根祭祖)黃帝,姓公孫,名軒轅,號有熊,生活在距今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他合炎帝、戰蚩尤,統一了三大部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有共主的國家;領導先民們始製衣冠、造舟車、定算數、創醫學、定音律,重農耕、養蠶桑,發明了指南車,建立了夫妻制,結束蠻荒懵濁,開啟了文明先河。黃帝被列為五帝之首,被尊為奠基文明、肇造華夏的人文始祖。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即指由黃帝紀元開始。
  • 文投研學遊|走進革命聖地 感受別樣的夏天
    長長的暑假怎樣讓孩子過得更有意義扔掉手機、關掉電視走進革命聖地感受別樣的夏天你需要給孩子一場延安棗園文化廣場暑期紅色研學遊致力於讓更多的學子在這裡邊遊邊學,感悟延安歷史文化內涵,接受革命精神和愛國主義教育。棗園文化廣場已成功入選陝西省首批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 努力提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
    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管理局提供內容提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不僅是我們中國人思想和精神的內核,對解決人類問題也有重要價值。從思想觀念方面看,「道法自然」「以民為本」「大同」等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而且是世界文明發展的重要成果。
  • 由遊玩到遊學再到遊悟,曲阜打造高品質研學遊線路
    自我市創新實施「研學旅遊率先突破」戰略以來,連續四年將研學旅遊列為全市旅遊工作重點,出臺了《濟寧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修學遊發展打造全省修學遊先行區的實施意見》,實施了研學旅遊「十百千」工程,策劃開發10大有市場影響力的研學旅遊產品,打造特色鮮明的研學旅遊品牌,建設提升100處功能完善的研學旅遊基地,培養選拔1000名專兼職研學旅遊文化使者。
  • 蕪湖方特推出「方特國學詩詞館+」研學遊新模式
    在端午節前夕,蕪湖方特旅遊區創新研學遊模式,創意推出「方特國學詩詞館+方特東方神畫」的文化體驗方式,邀請親子家庭開展一場別具特色的研學之旅。活動當天,小學子們首先來到研學遊第一站——方特國學詩詞館。方特國學詩詞館由「詩詞發展展廳」和「國學小課堂」構成,是蕪湖方特推出的全新研學產品。
  • 肇慶暑期研學遊夏令營開營 廣肇百名學生暢享硯洲文化
    8月24日上午2020年「吉慶肇始,粵遊悅好」暑期研學遊夏令營在肇慶硯洲島開營,來自廣州、肇慶的百名學生參加了夏令營的活動。肇慶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黨組副書記夏燕慶在發言中對學生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為積極參與肇慶市的創文活動,夏令營代表還宣讀了《文明旅遊倡議書》。
  • 保靖:2000名學子研學遊宣誓爭當「積極少年
    科教新報·新湖南客戶端訊(通訊員 徐湘玲 方君才 文紫英)近日,一場以「我是積極少年,強國一代有我」為主題的研學遊,吸引到了保靖民族中學教育集團的2000餘名學子參加。
  • 大佛+院士 樂山這有堂別開生面的研學課
    10月21日,在樂山大佛景區,一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即興為孩子們上了一堂研學課,引得滿堂喝彩遊客駐足。2020世界研學旅遊大會10月20日在中國樂山開幕。第二天,一行參會的專家學者、行業精英來到樂山大佛景區,考察體驗特色研學旅遊線路及課程。作為大會特邀嘉賓,盧耀如也參加了體驗。
  • 己亥年全球華人恭祭中華始祖母華胥氏大典在華胥鎮隆重舉行
    4日7日上午,己亥年全球華人恭祭中華始祖母華胥氏大典在世界四大文明古都的西安藍田縣華胥鎮隆重舉行。來自美國、加拿大、紐西蘭、羅馬尼亞等國家的海外僑領,以及香港、臺灣代表團,以及多個姓氏宗親的代表與社會各界代表組成十個方陣齊聚華胥陵,獻上心香一柱,紀念中華民族的始祖母華胥氏,弘揚民族文化,振奮民族精神。
  • 探訪寶島感悟中華文明「臺灣印象」之一
    所到之處,都受到臺灣友人熱情接待,感受到了濃濃的兩岸同胞情誼和中華傳統文化。本報今起推出「臺灣印象」系列報導,敬請讀者垂注。  雖然同文同種,嚮往已久,而一旦身臨其境,忽然而至的卻是那既陌生又似曾相識的感覺。臺灣寶島,濃縮了中華文化和城市文明的精粹。  那一刻從飛往臺北的班機上就已開始。偌大的機艙,300多個乘客,沒有習以為常的喧譁,只有小聲卻有禮的問候。
  • 「中華人文精神國際學術研討會」在灃東新城開幕
    他指出,中華文明的發展應堅持文明發展內在的邏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必須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邏輯中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選擇也是遵循了中華文化的內在邏輯,是中華民族發展的正確道路,在歷史的見證下創造了中華文化發展史上的奇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為在中華民族文化的血脈中開拓先進,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發展與創新型轉化,提升中國的文化軟實力提供了重要契機;我們倡導文明交流互鑑,反對文明霸凌
  • 中華文明的連續性與開放性特質
    至公元前330年,馬其頓的亞歷山大最後戰勝統治當地的波斯帝國,兩河流域的政治文明中斷,當地的楔形文字逐漸為外來的希臘文所替代。這裡的文明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條件。  幾乎與兩河流域文明同時,埃及文明出現於尼羅河流域,大致為公元前3500年,到現在也有5500年左右。但這一文明也在外族的數次入侵和佔領後被中斷,大約存在了3000年。到近代,埃及的象形文字才被學者重新解釋。
  • 在災難面前,中華文明是中國精神的永動機
    在沒有完全了解中華文明和文明國家的前提下,你是不可能理解中國的。他們認為中國政府是中華文明的守護者。對於中國人他們認為政府——馬丁雅克《了解中國崛起》再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襲擊下,儘管一度出現了混亂局面,在國家最高機構的親自指揮下,混亂的秩序迅速得到遏制。
  • 研學遊:聚人氣 助教育 促消費
    「走進延安的紅色旅遊景點,通過實地參觀、聽講解,孩子原本從新聞、書本中學到的零散知識逐漸『活』了。直觀感受會給他們留下更深刻的印象。」甘肅遊客陳先生最近帶著孩子到延安參加研學遊活動,他說,延安之行讓孩子切身感受紅色精神,增強了愛國意識。
  • 通過杜甫感受中華文明精神特質
    原標題:通過杜甫感受中華文明精神特質——對話英國歷史學家、製片人、作家麥可·伍德麥可·伍德(Michael Wood),1948年生於英國,畢業於牛津大學,身兼歷史學家、紀錄片製片人、主持人、作家等多重身份,現任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公共歷史學教授,系英國皇家歷史學會、皇家藝術學會院士。
  • 「少年行中國 文明在路上」第四屆中華小導遊活動徵集公告
    未成年人網將組織開展2016年「少年行中國 文明在路上」第四屆中華小導遊活動。具體方案如下:  一、活動主題  「少年行中國 文明在路上」  二、活動目的  通過徵集、展播、評選活動,引導未成年人對家鄉的歷史文化、名人典故、革命歷程、建設發展等進行深入了解,跟隨先輩的足跡,找尋文化的印跡,發現身邊的事跡,講述好中國故事,傳承好民族精神,傳播好中國價值。
  • 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落幕 共徵集作品5286件
    湖南臺辦提供中新網長沙12月19日電 (付敬懿)以「崇敬中華始祖,弘揚炎帝文化」為主題的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19日舉行頒獎典禮,大賽歷時近六個月,面向全球華人共徵集到LOGO類、IP形象傳播設計類、產品設計類文化創意作品5286件,最終評選出金獎、銀獎、銅獎及優勝獎共34名。祭典Logo類最佳設計獎頒獎。
  • 【每日一習話】中華文明是偉大的文明
    習近平:中國人民是偉大的人民,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中華文明是偉大的文明。  這段話出自2019年9月30日習近平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招待會上的講話。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中華文明的傳承和發展,指引我們深化文明交流互鑑,在應對風險挑戰、邁向美好未來中,發揮好文化文明的作用。
  • 成功發布駁論:《中華文明是沒有信仰的文明嗎?》
    日前,本人在個人微博以「生成文章」方式成功發布一篇駁論:《中華文明是沒有信仰的文明嗎?》。《中》文已被「微博 智能小程序」收藏,被「新華社 新華視點」網收藏。《中》文指出:「中華文明是有信仰的文明,而不是沒有信仰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