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閱讀|英國要全國性封鎖?不行!

2020-12-16 騰訊網

IN ONE SENSE it marks the return of politics as usual; in another it is a sign of looming crisis. On October 13th Britain’s opposition Labour Party split sharply from the government, calling for a 「circuit-breaker」, a two- or three-week national lockdown to cut the spread of covid-19. As Europe and America struggle with a surge in cases, other governments may also come under pressure to do the same. It would be a mistake. The benefits of a national lockdown no longer justify the costs. At this stage of the pandemic governments should focus on local measures.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標誌著政治返回正軌;換個角度,則是危機瀕臨的信號。10月13日,英國反對黨工黨徹底與政府切割,呼籲推出「熔斷」政策,即實施為期兩至三周的全國性封鎖,以遏制新冠疫情的蔓延。在美國和歐洲為激增的確診病例正焦頭爛額之際,一些國家的政府也可能迫於壓力採取這樣的措施。這可能是一個錯誤的政策,會得不償失。疫情發展到這個階段,政府應將重心放在因地施策上。

The impulse to do something is understandable. New reported daily cases in Britain are at a record seven-day average of over 15,000 and are doubling every two weeks. Local leaders are angered by confusing orders from Whitehall. No wonder Labour has seized on Boris Johnson’s faltering performance.

要有一翻作為的衝動是可以理解的。英國每日新報告的確診病例數的7天平均值突破15000例,每兩周翻一番。英國政府發出的指令混亂不堪,地方政府為此感到憤憤不平。英國首相詹森的治國表現起伏不定,也難怪工黨揪著這點不放。

Backers of a short, sharp lockdown say it would save lives—perhaps 7,000 or so according to modelling for scientists advising the government. By cutting the virus’s spread, the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would be spared the sort of overload that caused so many deaths in Italy earlier in the year. Once the epidemic had been reset at a lower level, the tracing system might be able to deal more promptly with the daily burden of new cases, helping to lower the rate of infections.

支持短期間嚴格封鎖政策的人士表示,這能挽救約7000人的生命——這是根據英國政府科學家顧問所構建的模型得出的數據。通過減少新冠病毒的傳播,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將不必超負荷狀態——今年早些時候,義大利因此出現死亡人數激增的情況。一旦將疫情控制在較低水平,疫情追蹤或許能夠更及時處理每日新增病例的負擔,有助於降低病毒感染率。

A national lockdown makes sense only if a country is completely overwhelmed and underprepared—as at the start of the pandemic. Neither is true of Britain today. Although the recorded number of cases in Britain is over three times its peak in April, the comparison is misleading. For all the system’s faults, the daily volume of tests is over 20 times what it was then. Mild cases that would have gone unreported six months ago are now picked up (see chart). This helps explain why deaths, at around 450 last week, are still just 8% of what they were in April. The fatality rate will increase, because it lags behind cases by three to four weeks. But better treatments are also saving lives. In choosing to act, deaths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cases.

全國性封鎖政策只有在國家不堪重負,準備不足時才會顯得有意義——一如新冠疫情剛開始時的那樣。如今的英國並非如此,儘管英國記錄的病例數量是四月份峰值的三倍多,這種比較具有誤導性。由於整個醫療出現問題,現在每天的檢測數量是當時的20多倍。六個月前未經報告的輕微病例現在進行了統計(見圖)。這能解釋上周死亡人數約450人,卻仍只有4月份的8%。由於從病例演變成死亡有約三至四周的過渡期,死亡率將會增長。但是,更好的治療莫過於挽救生命,相較於病例本身,挽救死亡則顯得更為重要。

It is not clear that a national circuit-breaker would have lasting benefits. The disease would start to accelerate again as soon as it was lifted. As the year draws on, people will spend more time indoors, where the virus spreads easily. The burden of proof is on the proponents of a circuit-breaker to show that the well-documented shortcomings of Britain’s tracing system could be fixed by a three-week reorganisation or by a temporarily lower caseload. Compliance is also in doubt. Although polls support tough action, Britons seem to make an exception for themselves. A recent paper finds that just 18% of those who should have isolated themselves in the summer stuck strictly to the rules. If people flout them, the circuit-breaker may be kept for longer than three weeks, lowering compliance still further.

全國性封鎖政策能持續帶來多少好處?目前還尚未可知。一旦解除封鎖,病例就會再次加速增長。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會花更多的時間待在室內,卻更易於病毒傳播。支持全國封鎖政策的人士有責任證明英國病毒追蹤系統的缺陷能通過三周的重構或臨時減少確診病例負擔來得到解決。民眾能否遵從這個政策也令人懷疑。雖然有民意調查支持採取強硬行動,英國人似乎在為自己破例。最近的一篇論文發現,在夏天那些本應在家進行隔離的人中,僅有18%的人嚴格遵守政策。如果人們無視這些政策,封鎖可能持續三周多,人們遵守封鎖政策的意願會進一步下降。

It would also be economically ruinous. In April, at the height of the first lockdown, Britain’s output was one-quarter lower than it had been in February. The IMF argues that lockdowns may be worth it if they create an economy that can fully reopen for business. But nobody is suggesting that a short circuit-breaker could suppress the virus to that extent. And the trade-off would be even less worthwhile if you factor in the toll on mental health, the delay in treating other illnesses and the effects on long-term employment and education.

全國性封鎖會毀滅經濟。在4月份封鎖最為嚴厲的時候,英國的產出比2月份下降了四分之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如果封鎖政策能創造一個能讓企業全面復工的經濟體,那麼這麼做或許是有價值的。可是,沒有人認為短期的封鎖政策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抑制病毒。若你把心理健康的損害、治療其他疾病的延誤以及長期對就業和教育的影響考慮在內,這種權衡就更不值得了。

To get covid-19 under control Britain should focus on sustainable local measures: identifying vulnerable groups, finding ways to protect them, identifying trade-offs, instigating local testing and recruiting leaders to generate local support. A circuit-breaker sounds like a scientific solution to a runaway problem. The reality would be a costly mess.

為了控制新冠疫情,英國應將重點放在可持續的地方措施上:找出弱勢群體,找到保護他們的方法,確定折衷方案,鼓勵本地新冠檢測,招募地方領導人讓本地提供支持。封鎖政策聽起來像是解決疫情失控的科學方法,而現實卻是一團糟,代價不小。

編譯:郭香若

編輯:翻吧君

來源:經濟學人(2020.10.17)

翻吧·與你一起學翻譯

微信號:translationtips

相關焦點

  • 雙語Bilingual|全球速覽:疫情之下的西方LOCKDOWN(封鎖隔離)
    3月10日義大利的全國性封鎖措施生效該禁令限制了其6000萬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除超市、銀行、藥店、郵局等必需場所外所有商店都需關閉>人們可以去藥店、雜貨店或者遛狗禁止進行其他戶外活動違者將面臨罰款或入獄風險法國3月17日法國宣布執行嚴格的全國性封鎖措施
  • 英國全面封鎖英鎊暴跌 現貨黃金一度上漲
    英國全面封鎖英鎊暴跌 現貨黃金一度上漲 時間:2021年01月07日 16:59:55&nbsp中財網   今日亞盤,現貨黃金下探1934美元/盎司後止跌回升,截至午後,現貨黃金報價在1941.51美元/盎司。  2021年第一天,世界還是擺脫不了新冠疫情的騷擾。
  • 國務院:4月4日舉行全國性哀悼(雙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時政熱點>正文國務院:4月4日舉行全國性哀悼(雙語) 2020-04-03 09:26 來源:中國日報雙語新聞 作者:
  • 研究:英國1/5夫妻關係在疫情封鎖期間有所改善
    英國婚姻基金會最近開展的一項研究表明,英國五分之一夫妻關係在疫情封鎖期間有所改善,打算離婚的夫妻比例減少了三分之二,這讓「封鎖導致離婚潮」的說法不攻自破。
  • 鮑裡斯官宣:英國進入第三次全國封鎖,讓我們在謹慎中保持希望!
    具體的封鎖細則,將會於周三公布。這是英國第三次實施全國性封鎖。前兩次封鎖回顧: 新的措施有哪些? 對於英格蘭此次封鎖,應該說不算意外。工黨的領頭人基爾·史塔默爵士是呼籲英格蘭立即加強封鎖措施的帶頭人,他一直在呼籲全英國範圍內立即實行封鎖。
  • 英國疫情防控:大曼徹斯特和蘭開夏郡或啟動三級封鎖
    受新冠疫情影響,大曼徹斯特和蘭開夏郡可能是接下來要被列入政府最高級別封鎖限制的地區。 部長、議員和醫療專家預計將在今天舉行一次「黃金指令」會議,討論將西北部地區的封鎖級別從二級提升到三級。
  • 雙語|新冠疫情反彈 英國將實施三級封鎖限制措施
    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已籤署一項最新的三級封鎖限制措施,將根據疫情發展的程度對各地進行分級,劃分為高、中、低風險,採取不同的封鎖措施。該制度將於10月12日公布,並於10月14日開始執行。
  • 雙語閱讀:英國擬現金獎勵器官捐獻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正文雙語閱讀:英國擬現金獎勵器官捐獻 2013-01-21 15:18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英國施行新一輪封鎖,英格蘭地區牧師斟酌是否關閉教會
    圖源:Facebook/Church of England 在英國英格蘭進行的第三輪全境封鎖期間本次封鎖允許禮拜場所開放以供公共禮拜,但這份於1月5日晚上發布的公告在社交媒體上卻引發了基督徒之間的爭論,即此時實體性聚會是否明智。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已經於5日宣布,他們會每天開放以供私人禱告和領導禮拜,但時間僅限於中文12點至下午3點30分之間。出於社交距離的原因,人數會受到限制,且他們還將安排一種單向通道系統。
  • 英國要建全國性 3D 地圖,可用來防洪、監測環境
    要完成這樣一幅地圖,首先需要掃描實景地區,然後再經過建模、上色、校正等一系列步驟,最終才能生成一幅反映真實地貌、地形的 3D 地圖。整套流程跑下來,3D 地圖的精度越高,耗時就越長,成本也越高。過去 20 年,英國一直在利用雷射雷達來進行 3D 地圖的掃描、建模任務,目前完成的地圖已經覆蓋了該國 75%的城市地區。但近日,英國環境署公布了一個新計劃,將建立一個全國性的 3D 地圖。
  • 【PRICE】英國全面封鎖導致全球市場閃崩
    據說這種病毒的傳染性比原來的高出70% ,使大約1600萬英國人處於更嚴厲的封鎖之下,並迫使所有國家關閉了對英國的邊境。 美國在經濟刺激法案方面的積極消息就此被淹沒。
  • 中英雙語閱讀|痴呆症不容忽視|經濟學人|段落3
    原文中英雙語閱讀 | 痴呆症不容忽視見最後段落3音頻Dementia3.mp300:37來自學習英語閱讀這些數字將給世界各地帶來的問題已經在人口老齡化的國家得到了體現,尤其是在封鎖期間,在自己的家中照顧痴呆症患者非常困難,而且有大量患者住在超負荷運轉的療養院,卻很少得到個人照顧。隨著家庭規模的縮小,獨生子女和孫輩將難以照顧他們的老人。痴呆護理已經對一般醫療保健產生了連鎖反應。在這次的大流行病毒之前,英國醫院中多達四分之一的床位被痴呆症患者佔據。
  • ...和今年春天的第一次全面封鎖不同,此次封鎖期間英國的小學...
    2020-11-01 06:48:14來源:FX168 【英國首相宣布11月5日起英格蘭進入第二次全面「封鎖」】當地時間31日晚,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從11月5日起英國英格蘭地區開始實施第二次全面封鎖,直至12月2日結束。
  • 2018考研英語雙語閱讀:我國教材「出口」英國
    2018考研複習進行時,考研英語閱讀真題中的文章,多摘自英美主流外刊,有時候你認識所有單詞、搞清全部語法還不夠,還需要了解英美文化,掌握他們的表達方式,這就是閱讀的潛臺詞。下面新東方網考研頻道考研整理《2018考研英語雙語閱讀精選》,速來學習吧!
  • 雙語| 研究:歐洲的封鎖措施已拯救了320萬人
    另外一項研究指出,全球性的封鎖措施「在比以往都更短的時間內拯救了更多生命」。帝國理工學院的這項研究評估了奧地利、比利時、丹麥、法國、德國、義大利、挪威、西班牙、瑞典、瑞士和英國這11個歐洲國家的封鎖限制措施截至五月初的效果。By that time, around 130,000 people had died from coronavirus in those countries.截至五月初,這些國家約有13萬人已死於新冠肺炎。
  • 英國第三次全境封鎖,學校全關閉
    一覺醒來英國簡直要變天學校關了考試取消了⚠封鎖3.0正式開始了英國積極抗疫一年左右的時間,數據依舊不容樂觀。根據英國政府1月4日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英國最近7天的確診人數已經超38萬,單日新增5.8萬。
  • 雙語閱讀
    雙語閱讀是英語學習愛好者的天堂,在雙語閱讀裡,不僅可以了解英美當地文化、習俗,還可以掌握地道英語表達,提高英語綜合能力。   閱讀每日新聞,對積累英語詞彙,學習地道的英語表達是大有裨益的。下面是拜登宣布醫衛團隊名單(雙語新聞)的內容。
  • 英國曝出驚人數字,封鎖將造成7.5萬人死亡,不封鎖會死多少人?
    倫敦時間9月23日,英國首相宣布全國宵禁令,標誌著英國第二次全國封鎖正式開始。為了「慶祝」,英國人趕忙在宵禁令前,去酒吧享受最後的狂歡。經歷過第一次全國封鎖,英國人實在太害怕被禁足了。目前英國病毒直接造成的死亡人數剛過4.2萬。看了這些數字,是不是覺得疫情封鎖真的是太邪惡了?在英國普遍對疫情封鎖有抵制情緒的當下,實在是讓英國人民遐想連篇:是不是不實行封鎖情況就會更好?
  • GRE雙語閱讀:英國節制的一代年輕人
    在GRE閱讀的備考中,同學們也不要忘了積累閱讀經驗哦。教育優選為大家帶來GRE雙語閱讀:英國節制的一代年輕人,希望能幫到大家!  Why young Britons have turned responsible  為什麼英國年輕人變得有責任感了  「I hope
  • 有多少迷戀,就有多少幻滅:魔都雙語學校真的那麼不行嗎?
    眾所周知,1-9年級,國內的「雙語「學校都還是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怎麼可能像英美私校那樣完全考察本土學生的人文寫作水平呢?當然要兼顧國內的課程。最後,這位孩子的語言類學科的不足,問題關鍵出在閱讀上。我自己看文章的第一直覺就是這孩子肯定缺乏系統的閱讀訓練。又問了一圈專家下來果真如此。特別是那孩子看著一副名為「外交官」的畫而肚子裡沒貨,作文寫不出來。這鍋雙語教學可不能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