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擬建立物業管理人民調解委員會,依法快速處理業主與物業公司糾紛

2020-12-11 株洲晚報融媒體

近些年來,物業公司與業主不和屢屢見諸於各類媒體,並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社會問題。為此,多位市政協委員撰寫了相關提案。日前,市政協召開「小區物業管理」協商座談會,邀請委員與市住建局、市城管局等相關部門交流互動,探討問題解決路徑。

現狀

物業公司與業主時有「摩擦」

12月6日,本報A05版報導了《物管「先走一步」,小區垃圾成山》。事件中,石峰區三水廠小區已有一個月無人打掃衛生,院內垃圾堆積成山,臭不可聞。

花園一村小區通過業主自治,小區環境得以大幅提升

調查中,物業公司稱,因近兩年收不上物業費,連年虧損,這才在一個月前暫停提供相應服務。但一些業主卻表示,不是不交物業費,而是近年來物業公司對小區管理缺位。幸運的是,經過業主、物業、社區三方協調會之後,業主代表與物業公司已初步達成一致。

11月16日,荷塘區一小區電梯突遇停電,業委會懷疑與「要求物業退場」有關。

記者發現,像這樣業主與物業管理者的矛盾非常普遍,本報幾乎每月都會接到類似投訴。矛盾主要集中在物業費的收取和物業服務質量上。

據了解,截至2019年底,我市城區(不含淥口區)共有1200餘個小區,其中有約一半小區由物業公司或小區業委會進行管理。

市住建局的另一份數據則顯示,隨著株洲市物業服務行業規模逐漸壯大,全市現有物業服務企業371家,從業人員5萬多名,物業管理項目達到1198個,涵蓋住宅、辦公、商業、醫院、學校、園區、道路、公園等多種類型。

有遺留問題,也有服務質量問題

今年株洲「兩會」期間,市政協委員李建國、張耀華、劉昕提交了《加強我市住宅小區物業管理的建議》。李建國說,當前小區物業管理的問題來自多個方面。

首先,因開發商遺留了一些問題,導致業主對物業服務不滿。例如辦證難、房屋質量問題、地下車庫問題、配套設施問題。這些主要因開發商遺留問題,卻由物業公司「接黑鍋」,成為業主集體拒交物業費的理由,造成物業管理服務難以為繼。

其次,則與物業企業服務水平有很大關係。特別是一些規模較小的物業企業,僅僅提供一些簡單的秩序維護、保潔、保綠基礎服務,工作人員老齡化,服務質量不高,得不到業主認可。少數物業企業,以停水、停電、停止服務等違規手段,脅迫業主交費,激化雙方矛盾。

另外,還有一些老舊小區,租戶多,且大都由小區業委會管理。小區管理本身基礎條件較差,再加上管理經驗不足、租戶不配合,物業管理難以到位。一旦遇上電梯故障、嚴重滲水等問題時,連啟用維修基金都很難達成統一意見。

欠繳物業費更易形成惡性循環

作為株洲市一家物業企業的負責人,市政協委員文虎龍,則對小區物業管理有著更深刻的感受。近幾年來,他都提交了關於加強小區管理的提案。

老舊小區迫切需要組建起業委會,從而促進小區長效管理

文虎龍說,受物業企業服務水平參差不齊、業委會不依法履職、矛盾調處機制不完善等問題的制約,有物業管理的小區,住戶滿意率和收費率都達到八成的只有70%。一些小區因為環境衛生、停車收費、安全隱患以及收費率過低等問題,導致業主或業委會與物業公司矛盾糾葛不斷,最終出現業委會炒掉物業公司,或因物業公司不堪虧損而退場。使得一些小區特別是老舊小區陷入管理空置、垃圾「圍城」的尷尬境地。

文虎龍認為,關於物業服務的爭議,並不能簡單歸咎於物業服務水平不高。物業管理屬於人員密集型的服務行業,人力成本約佔70%-75%。去年雖然出臺了新的《株洲市城區物業服務收費實施意見》(株發改〔2019〕27號),但由於多數小區多年前已經有了收費標準,如今再想提升收費標準阻力非常大。隨著物價快速增長,這也導致企業服務水準不斷下降,甚至影響整個物管行業的健康、良性的發展。

另外,還有部分業主惡意欠費,可能導致物業公司降低服務標準,形成惡性循環。

建議

完善行業標準,將惡意欠繳行為納入徵信

對此,委員們建議,一方面,新建小區必須全物業化管理,並力爭讓老舊小區也陸續實現全覆蓋;其次,加強對物業企業的監管。制定行業標準,建立相關處罰辦法,建立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另外,將物業費繳費納入個人徵信範疇,公職人員還要納入公職人員管理範疇;最後,進一步加大對老舊小區的改造力度。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分期分批改造小區公共設施。同時確保業主能夠便捷使用好維修基金。

市民王佳說,良好的物業管理服務對保障居民生活環境有著很大的作用。政協委員提出的這些問題具有普遍性,目前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會面臨這樣的困擾,迫切期待一個有效的解決途徑。

「有的業主純屬故意給物業公司找茬,從而影響到整個小區的物業管理運行。」市民吳心怡說,她所在的小區,有幾個業主總以各種理由拒絕繳納物業費,結果造成其他業主也開始跟風拒繳。結果欠繳費用越來越大,以至於小區電梯都經常被欠費停運。最終的結果是,物業公司撤走,留給所有業主一個爛攤子。這對於此前一直正常繳費的業主來說,極不公平。希望能像政協委員所建議的一樣,將惡意欠繳物業費行為納入徵信管理。

回應

將加強監管,做好快速處理調解

針對委員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市住建局表示,將推動小區物業管理全覆蓋。對新建住宅小區,將前期物業服務合同和臨時管理規約作為物業買賣合同的附件。對於老舊小區,則計劃用3-5年時間,在無物業管理的業主自治小區,實現「保潔、保安、保運轉」。

同時,作為監管部門,也將加強對物業企業的監管。通過建設統一信息平臺,促進信息公開。加強物業管理信息化、一體化平臺建設,從根本上解決監管難、處理難、評價難等難點、痛點。按照「先易後難」的方式,分步上線業主繳費、投票表決、滿意度評測、問題反映、可視化監管等功能。還將聯合相關部門,圍繞舉報投訴熱點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物業服務質量等問題,採取隨機、公開的方式進行抽查。

另外,將結合株洲實際,儘快制定適應我市發展新要求、內容更完善、操作性更強的物業管理相關實施細則。也將把「物業繳費納入個人徵信範疇」納入調研內容。

對於涉及影響業主生命財產安全的消防、電梯、外牆脫落的問題,擬採取先維修後公示的方式,由社區(村)、業委會及物業服務企業共同組織搶修。探索保險機制參與維修基金使用,推行電梯運行保險、電梯安全責任險,建立電梯故障「快處快修」機制。對業主與物業管理糾紛,則通過建立物業管理人民調解委員會,受理物業管理投訴,快速處理調解,依法解決物業糾紛。

(株洲晚報首席記者 戴凜 文/圖)

相關焦點

  • 物業糾紛咋處理?頭區法院媒體採訪活動給你答案!
    案件類型集中且業主敗訴較多在物業服務合同糾紛中,大部分是物業公司要求業主交納物業管理服務費的案件;有一小部分是物業公司要求業主拆除私搭亂建等案件;也有少部分是業主起訴物業公司的案件,比如房屋漏水、物業公司未及時清理積雪至業主滑倒受傷、門禁道閘系統至人員傷亡引發的糾紛案件。在物業公司要求業主交納物業費及拆除私搭亂建的案件業主敗訴的居多。
  • 快速化解矛盾糾紛 菏澤市物業糾紛調解委員會今日成立
    調解委員會調解員由物業行業專家和律師組成,旨在提高居民的居住質量,快速有效地化解物業矛盾。13日上午,市物業糾紛調解委員會揭牌儀式上,市司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晁紅波宣讀了《關於成立菏澤市物業糾紛調解委員會的批覆》,晁紅波和市住建局調研員周朝義共同為市物業糾紛調解委員會揭牌,市物業糾紛調解委員會正式成立。
  • 臨湘法院:訴前成功調解30起物業糾紛,業主當即履行
    近年來,一些看似案情簡單、標的較小的物業糾紛,因其涉及群體廣泛,且物業公司與業主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因素之一,稍有處理不當,極易引發群體性糾紛。近日,臨湘市人民法院收到43件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案件,物業管理公司以業主拒繳物業費為由向臨湘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依法判決沈某等43名業主支付拖欠的物業費及違約金。
  • 業主們,一旦發生物業糾紛,你有6條路可以走
    ,業主和物業管理公司可以依據有關的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和物業管理合同的規定,自願平等地進行磋商,進而解決管理糾紛。2找第三方協調這是指業主與物業管理公司可以將糾紛提交給第三人,由第三人來主持雙方進行協商,促成雙方在自願平等的基礎上達成調解協議。一般調解可分為民間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三種,比如可以由物業公司所在地的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
  • 百合湖濱多起物業服務合同糾紛調解情況匯報
    可是,被起訴的業主得知均豪物業公司把他們一紙訴狀告上了法院後,心中更是忿忿不平,牴觸情緒強烈,反而使雙方積怨更深。個別業主還召集了小區部分業主,準備採用「拉橫幅」、「堵門」等過激行為進行自我維權。因此,雙方矛盾一觸即發,倘若處理不當,則極有可能引發群體性糾紛,勢必影響社區的和諧、穩定。
  • 成立調委會化解物業糾紛
    ■ 深圳特區報記者 林捷興 見習記者 方慕冰 實習生 陳敏 本期話題 近幾年物業糾紛成為繼醫患糾紛、勞資糾紛、環保糾紛後的又一大糾紛,福田區福保街道在化解基層物業糾紛上創新模式,通過購買第三方專業法律服務,建立物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改變了以往被動處理物業糾紛的局面。
  • 臨西法院:依法調解促和諧 業主物業雙滿意
    臨西法院:依法調解促和諧 業主物業雙滿意近日,臨西法院訴前調解中心受理了一批某小區物業公司起訴業主拖欠物業費糾紛案件。調解員們用心調解、精準發力,使雙方達成和解,促進了居民與物業間的和諧。據了解,原告系某物業公司,該公司為了招商引資,免除了租戶前幾年的房屋租賃費及物業費,但在優惠期滿後,部分租戶遲遲不交納相應的費用。遂原告將多名租戶訴至本院。物業糾紛類案件涉案標的雖小,但涉及主體較多、易引發矛盾,容易影響租戶與物業和諧,鑑於此,臨西法院的調解員從源頭做起,分析研判案情,從細處著手,第一時間組織物業與租戶們見面調解,耐心傾聽各方的訴訟主張,並一一進行耐心講解,釋法明理,從中調和。
  • 構建物業糾紛化解機制「寧夏方案」
    法院負責對物業糾紛人民調解工作進行業務指導,配合司法行政部門做好物業糾紛人民調解員的業務培訓工作;對起訴到法院的物業糾紛案件,引導當事人先行進行人民調解或行政調解,調解不成功的,依法及時審理;加強對物業糾紛人民調解協議的司法確認;在物業糾紛數量集中的地區設立物業糾紛巡迴法庭,實行駐點辦公、巡迴審判,選擇典型案例就地開庭,起到「審理一個、教育一片」的效果;加強對物業糾紛案件的分析研判,
  • 人民調解 調解人民事兒
    天津市濱海新區訴前聯合人民調解委員會人民調解員自進駐濱海新區人民法院以來,累計接待441人次的諮詢,調解95件案件。近日,人民調解員再次成功調解了一戶業主與物業公司的矛盾糾紛。業主稱自己因為房屋漏水而找到物業公司申請用維修基金來進行維修,而物業認為房屋漏水不屬於維修基金的維修範圍,拒絕了業主的要求。業主認為是物業公司私自挪用維修基金才不願維修,物業服務不到位。
  • 儋州在看丨業主換物業公司起糾紛 經法官協調矛盾化解
    ,這場長達半年的物業糾紛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此次物業糾紛系維多利亞小區業主召開第三次業主委員會表決通過業委會決議,要求海南宇陽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終止物業服務,移交物業服務用房、物業管理資料、收支帳目、退還剩餘維修資金及業主預繳的物業費、水電費等
  • 服務基層社會治理又添新舉措 相山區法院成立淮北市首家物業糾紛調解中心
    隨著城市中心擴大,城市化進程快速發展,城區居民對房屋自我管理形式逐漸轉向物業集中管理模式。但由於種種原因,物業服務企業和小區業主在物業服務、停車收費、小區環境衛生等方面糾紛頻繁發生。,與南黎街道辦、區司法局、區城管局、區物管中心等單位聯動,構建物業糾紛法院調解、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律師調解的多元化解紛機制。
  • 【工作動態】錫林郭勒盟民商事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網上調解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案
    2020年11月18日,錫林郭勒盟民商事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接受錫林浩特市人民法院委派,就錫林浩特市某物業公司與錫林浩特市某小區部分業主之間的物業服務合同糾紛開展調解工作。調解中,調解員在與該小區業主王某多次聯繫後得知對方常年在外地,無法到現場調解,隨即向其建議可以選擇網上調解的方式即通過人民法院調解平臺進行調解。
  • 服務基層治理|相山區法院領導進社區 助力物業糾紛調解
    為積極踐行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工作理念,紮實推進物業糾紛多元化解,將大量物業糾紛化解在源頭11月9日,相山區法院審委會專委王永躍一行到相山區法院物業糾紛南黎調解中心與南黎辦聯合調解一起物業服務合同糾紛。南黎街道辦事處物業糾紛調解中心裡,雙方當事人情緒激動、爭執不下,在調解員耐心細緻的詢問、調解下,原本情緒激動的雙方當事人終於平靜下來,能夠心平氣和地陳述案情,現場氣氛有所緩和。
  • 【一站式多元解紛】物業服務不到位,物管費收不到? 物業調解來幫忙
    「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在事實清楚的基礎上,依法公正開展調解,這就是最基本的調解原則」。、物業公司應依法履行的業務、業主享有的權利、如何開展好物業糾紛調解等與物業公司和業主息息相關的問題,市法院立案庭庭長普彤、速裁團隊負責人楊文君法官和參會人員進行了深入的溝通交流。
  • 一次性解決糾紛|某小區物業起訴欠費業主 法院調解雙方糾紛
    到小區實地考察今年7月以來,陸川縣人民法院收到多起陸川縣某小區物業公司起訴欠繳物業費業主,要求繳清逾期未繳物業費的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案件,負責審理案件的主辦人覃彬與民一庭庭長陳靜積極聯繫雙方當事人,成功調解6件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案件,促使雙方當事人握手言和,達成調解。
  • 木壘法院:「人民調解+司法確認」模式助力化解糾紛15起
    近日,木壘縣人民法院利用人民法院調解平臺,通過「人民調解+司法確認」工作模式,一日成功化解15件糾紛。考慮到本案涉及農民工均系外地居民,在本地無固定住所,現在急需解決糾紛返回老家,法官便引導雙方當事人採用先行調解,調解人員一邊指導當事人書寫申請書一邊幫當事人整理訴訟材料,一系列工作流程緊張而有序地進行著,短短數小時5名農民工便與被告分別達成延期支付勞務費協議。
  • 相山區法院召開物業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座談會
    自今年7月27日相山區法院物業糾紛南黎調解中心正式成立以來,取得了較好成效。9月27日上午,相山區法院召開物業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座談會,旨在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的物業糾紛調解工作,完善物業糾紛調解工作機制,推動物業調解中心高效運作。相山區南黎街道辦、司法局、城市管理局、物管服務公司負責人以及部分律師、社區工作人員代表參加座談會。相山區法院審委會專職委員王永躍、審委會專職委員胡劍和有關部門同志參加。
  • 【普法講堂】物業管理有新規,業主維權不再難!
    社區是城市的基本單元,要實現社區的和諧穩定,就必須妥善處理好業主之間、業主與物業公司之間的關係。近年來,物業糾紛大幅度上升,主要有業主對物業服務不滿或因住房維修基金使用引起的拒繳物業費糾紛、公共區域使用不明引起的佔用糾紛等等,表現出「三難」: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成立難(表決難);公共維修資金使用難;業主維權難。
  • 基層人民法院參與社會治理的路徑研究——以物業服務風險防範化解...
    3.業主大會流於形式,簡化為被動表決程序,喪失監督和議事功能,易引發涉業主知情權、撤銷權糾紛。(三)新老物業交接不妥,矛盾積壓。部分物業公司在撤離小區時未能與後續物業公司順利銜接,致使業主物業費繳納狀況混亂,造成糾紛。有些物業公司在交接過程中未能有效掌握業主的基本情況,起訴時無法提供業主聯繫方式和居住情況,給案件審理工作帶來諸多不便,也失去了通過調解妥善處理糾紛的機會。
  • 梨樹縣金融消費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成立
    為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暢通金融消費者權利救濟渠道,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提升金融糾紛訴前化解能力。9月3日,梨樹縣人民法院、中國人民銀行梨樹縣支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梨樹監管組、梨樹縣金融管理服務中心及各大商業銀行聯合召開梨樹縣金融消費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成立暨梨樹縣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推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