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商業向善,企業利用科技解決社會痛點問題成共識)
近日,在中國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論壇2020年會閉幕論壇暨2020向光獎頒獎典禮上,浙江科茂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科茂能源」)和廣州騎安科技有限公司分別以廢塑料化學回收項目和青桔高精度分體鎖項目榮獲2020向光獎|年度商業向善TOP10獎項。
2020向光獎|年度商業向善TOP10
商業向善正成為全球商界潮流。主辦方表示,2020向光獎|年度商業向善獎的設立,目標就在於發現和鼓勵更多企業追求社會價值,希望能找到依靠創新思維和機制,利用其主營業務和產品,顯著解決社會和環境問題的商業公司。正如社企論壇第六屆聯席輪值主席、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丁健在年會開幕式致辭中所說:「疫情有可能是大自然給人類的一種考驗。從財富效益層面來看,也更是告訴我們不能再簡單地只考慮財富怎樣聚集,而應該考慮怎樣讓財富創造的效益能夠普惠整個社會。」
中國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論壇2020年會的主題是「重啟美好生活」。那麼,上述獲獎企業是如何給社會帶來真正美好的效果和影響,同時實現自身企業的價值觀呢?
公開資料顯示,科茂能源是一家提供廢塑料化學回收技術方案的高科技企業。利用自主開發的創新技術,提供整套集成設備、催化劑和技術運營支持,使垃圾處理的經濟效益和環保水平大幅提升。
滴滴青桔則是滴滴平臺推出的共享單車品牌,利用強有力的技術研發優勢,採用「智能中控+分體鎖」的技術方案,有效保全單車資產,降低車輛破壞率,通過技術手段解決城市單車治理難題,從而進一步降低了運營成本。
一家為環保企業,專門針對廢塑料處理提供技術輸出,另一家為共享單車行業的一員,專門解決城市交通最後一公裡問題,兩家企業身處兩個不同行業,看似行業相差巨大,卻有共同的特性,即都利用了科學技術手段來解決社會痛點問題。
根據中國物資再生協會的統計,2019年,我國產生6300萬噸以上塑料垃圾,在垃圾中佔比15%左右。其中只有30%被回收,70%被焚燒、填埋或者遺棄。因此,治理塑料汙染成了近幾年固廢處理中的一段旋律。傳統處理廢塑料的方法,如回收造粒、填埋和焚燒發電等方式依然存在資源化經濟收益低、環境汙染大等問題。科茂能源董事、COO 李金城對和訊網表示,與傳統處理方法相比較,公司將廢塑料變廢為寶,使垃圾處理的經濟效益和環保水平大幅提升,公司產品對塑料垃圾進行分子級拆解和重組,出油率為50%-60%。
浙江科茂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COO 李金城
在解決治理廢塑料汙染方面,成立已有10年的科茂能源具備了自身獨創的核心競爭力。李金城進一步解釋稱:
一是擁有多項全球領先的顛覆性創新技術。整套技術工藝涉及催化劑、設備集成、自動化、垃圾資源化等多項重大技術成果。截止2019年底,公司已獲得28項智慧財產權,另外有12項正在審理中。
二是公司能夠適應大規模工業化生產。公司自研發開始就以客戶應用場景為導向,將數十個技術節點融入集成設備中,擁有日處理量3-100噸的小中大型解決方案能力,對生活垃圾進行一站式處理,輸入混合垃圾,分選出廢塑料並進行化學回收,全程自動化。目前多個項目已處於落地之中。
三是公司擁有特製催化劑配方及生產工藝。經4年研發,千次實驗攻堅,科茂能源研發出了特製無害催化劑及其生產工藝,實現了反應條件低、催化效率高、使用和處理成本低的優秀特徵。公司對催化劑配方及生產工藝實現嚴格保密。
同樣,近幾年爆發的共享單車,雖然解決了城市交通最後一公裡問題,但其依然存在單車亂停亂放,車輛被破壞、運營成本高等問題,如何能夠實現車輛資產保全,降低運營成本,單車企業也在不斷地利用技術進行產品的推陳出新。
廣州騎安科技有限公司
滴滴青桔北鬥高精度分體鎖單車項目負責人祝振江
滴滴青桔北鬥高精度分體鎖單車項目負責人祝振江對和訊網表示,在技術應用領域,滴滴青桔通過創新性的車鎖形態以及北鬥高精度定位技術應用,解決了城市單車亂停亂放的秩序問題,還有效降低了因人為破壞、偷盜車輛造成企業資產損失,提高資產使用率,節約了運營成本,提升了用戶找車/停車滿意度;實現了三方共贏的結果。
此外,祝振江還表示,滴滴青桔北鬥高精度分體鎖單車項目核心技術就是高精密定位技術在共享單車行業中的應用,尤其是在動態的城市環境中大規模的使用,在各個維度上都有一個創新。
事實上,無論是科茂能源,還是滴滴青桔,在他們推動項目過程中都遇到了非常多的困難,但經過了長時間的技術突破和產品的迭代,最終都得以應用落地,有效的解決了社會痛點問題,從另一方面也體現了企業的價值觀。
科茂能源董事、COO 李金城在年會發言中倡導,對於硬科技,我們稱為向善的發心,商業的模式、金融的手段,還要有前沿的技術,才會徹底解決一些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
中國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論壇總裁馬翔宇表示,設立商業向善獎是要鼓勵和表彰那些已在此領域做出實際成績的企業。目前全社會對「商業向善」的認同趨向一致,很多企業和企業家加入「商業向善」行列。今年申請「2020向光獎|年度商業向善TOP10」的企業項目多達100多個,就是很好的說明。
馬翔宇認為,2020向光獎|年度商業向善獎順應了國際潮流,尋找中國企業踐行商業向善的成功案例,尤其是要找出不同規模、不同行業的創新實踐,引導更多商業企業走上向善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