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中,無法確認是誰持兇器傷人,如何定罪量刑?

2020-12-14 騰訊網

來源|CCTV今日說法(微信號:cctvjrsf)

無緣無故地中了槍

挨了刀子

1997年8月23日上午,湖北省鄂州市的農村有一位老人接到電話,說自己的兒子呂國寶被人用槍打了,等老人和家人趕過去時,只見到了冰冷的屍體。帶著對兒子的思念,呂國寶的父親等破案等了22年。

誤傷喪命

呂國寶出事的現場在當年的一個早點攤,據目擊者梅向東回憶,那天早上8點左右,他和呂國寶正在一張桌子上吃早點,門口突然傳來剎車聲,從車上衝下來六七位持槍、持刀的男青年,然後有人喊「快跑」。吃早點的人,包括呂國寶在內,一見到這陣勢第一反應就是趕緊逃離。就在大家四處逃離的時候,從車上下來的那夥男青年開了槍,擊中了呂國寶的右大腿,呂國寶倒地後,那夥男青年圍上來對他一頓猛砍,隨後,呂國寶躺在了血泊中。

那夥人砍倒呂國寶之後,很快就逃離了現場,周圍人群趕緊將呂國寶送往醫院,結果他半路就停止了呼吸。警方通過一段時間的調查,查清了那夥行兇者的身份,發現他們與被害人呂國寶根本就不認識,也沒有過任何交集,他們當天衝過來行兇,可能是認錯了人,這夥行兇者真正要下手的對象是現場的目擊證人梅向東。

拒不承認

而梅向東在事情出了半個月之後,才聽到消息說這夥人是來找他的,他回憶起案發前,他承攬了一個建築工程,而這個工程位於行兇者之一李叢建的村裡,李叢建等人認為應當由他們來做,要求梅向東退出,雙方在電話裡發生了爭吵,這可能刺激了李叢建他們,才會發生後面持刀、持槍找上門的事。然而,那天他剛好和呂國寶在一張桌子上吃早點,逃跑時也是一起跑的,因此李叢建他們可能是誤認了,就錯殺了呂國寶。

在隨後的一年多裡,警方抓獲了韓忠、袁軍、陳鮮明、衛斌等4名嫌疑人,主要嫌疑人李叢建和劉建華沒有歸案。被抓的4人都說自己是受李叢建邀約過去的,只是助陣沒有做出傷害的行為,再加上技術條件不先進,沒有視頻監控,周圍的村民也沒有提供有效信息。因此,警方以他們涉嫌故意傷害和尋釁滋事為由向檢察機關申請批捕。結果到了檢察院,嫌疑人之一的袁軍翻供了,他說他在車上沒下去,連刀砍也沒參與。

另有主謀?

由於證據不充分,並且沒人指認,檢察機關只批了3個人,不同意批捕袁軍。隨後韓忠等3人被起訴到了法院。可法院認為,現有證據只能證明韓忠等3人持刀去現場滋事,無法證明他們對被害人的加害,不能認定他們犯有故意傷害罪,最後法院以尋釁滋事罪,判處了他們3人3到5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因為李叢建和劉建華兩人沒有到案,警方無法核實4個嫌疑人的說法。此外,據同夥供述,這起因爭奪建築工地而引發的血案是李叢建組織的,可李叢建當年只是一個23歲的無業青年,既沒有從業經驗,也沒有雄厚的資金,憑他一己之力很難去做這筆生意,因此偵查員懷疑李叢建背後另有主謀。

逃亡20多年終被捕

為了查清事實真相,鄂州警方沒有任何懈怠,可受限於偵查條件,十幾年來遲遲沒有結果。直到2018年,警方發現,李叢建的哥哥在2010年期間曾與一名女子有過短暫婚姻,但幾乎沒有共同的生活軌跡,這名女子反而與一名叫孫強偉的河南籍男子關係密切。該男子與李叢建長相相似,案發後落戶到河南省西平縣,而且戶口本上只有他一個人,警方猜測該男子就是李叢建,那名女子就是他的配偶,她與李叢建的哥哥結婚又離婚是為了給孩子上戶口。於是警方找到了這個名叫孫強偉的男子,他很快就主動承認自己是李叢建,並且提供了另一名嫌疑人劉建華的線索,最終,逃亡20多年的兩名犯罪嫌疑人都被抓獲了。

劉建華與之前被抓的4個同夥一樣,說這一切都是李叢建組織的,他既不清楚有沒有幕後主謀,也不清楚當天現場是誰開的槍,砍的人。面對同夥的指證,李叢建承認當年他是組織者,但現場既不是他開的槍,也不是他砍的人,是同夥袁軍開的槍,另外4個同夥砍的人。與此同時,他供述他背後確實另有主謀,當年是他們村的一位建築老闆主動找到他,說要將梅向東工程搶過來兩人一起做,並且讓他帶人去教訓一下梅向東,他這才組織了劉建華等人去找梅向東,結果誤殺了呂國寶。

李叢建和劉建華到案後,其家人主動和被害人家屬取得了聯繫,並支付了相應的賠償金,獲得了被害人家屬的諒解,現在李叢建和劉建華都以涉嫌故意傷害罪被批捕,而袁軍和那位建築老闆是否涉嫌犯罪,目前警方還在調查取證之中。

普法時間

pufashijian

Q1:兩名犯罪嫌疑人已經歸案了,但是他們口供不統一,現在能夠確定的是李叢建是組織者,但是當時是誰開的槍,誰拿刀砍的人,無法搞清楚,那麼這對最後的定罪量刑會帶來什麼影響?應該怎麼辦呢?

A1:這個對定罪量刑肯定會有一定的影響,因為確定不了到底誰開的槍,但是在《刑法》中我們像這種案件,一般涉及是兩個罪名的區分,一個是故意殺人罪,一個是故意傷害罪。那如果可以確定是誰開的槍的話,而這個開槍又命中了要害部位致人死亡的話,那這個人肯定應該定的是故意殺人罪。但是現在的情況是確定不了到底誰開的槍,那刑法理論認為沒關係,因為故意殺人跟故意傷害它是一個補充關係,當我們定不了故意殺人的時候,我們可以定他故意傷害罪。而故意傷害致人死亡,對死亡結果不需要有故意的心態,他只要有過失的心態就可以了,那現在可以肯定的是,這所有的參與人,對於傷害肯定是有故意的,那對於死亡結果,你也逃不脫,對死亡結果你是有過失的,所以這屬於刑法理論中的結果加重犯。故意傷害致人死亡,只要你對傷害有故意對死亡有過失,那就屬於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而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按照《刑法》234條的規定,它的刑罰也是在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當特別惡劣的其實也是可以有死刑的。

Q2:還有一名犯罪嫌疑人叫袁軍,當時檢察機關沒有批捕,說等另外兩名犯罪嫌疑人歸案之後再說,那麼現在這兩名犯罪嫌疑人已經歸案了,而且李叢建還指認說,當時就是袁軍開的槍但袁軍不承認,那麼現在還能追究袁軍的刑事責任嗎?

A2:這裡面涉及一個證據印證的問題,當被告本身他翻供但並不能說,因為翻供就確定不了不是你幹的,關鍵就是看有沒有相應的證據可以相印證,如果有相應的證據相印證的話,即便你翻供也不影響對你的定性。

Q3:那麼李叢建說他們所作所為,都是受當地的一個建築老闆唆使的,如果確實屬實的話,那麼這個建築老闆是否要承擔法律責任呢?

A3:這個肯定也是要承擔的,但是這個案件的性質呢那就比較複雜了,因為建築老闆在我們《刑法》理論中,他是屬於教唆犯,因為他是一種犯意的發動者,叫做造意者。但是呢我們會發現最後實施的人,他其實是產生了一個對象錯誤,因為他把人打錯了。在刑法理論中它叫做一種打擊錯誤,那對於打擊錯誤怎麼處理呢,那就有兩種不同的理論,一種是關注抽象的人,叫法定符合說。我主觀上想殺掉一個抽象的人,客觀上這個人也死了,主客觀相統一那就構成故意殺人罪的既遂。但是還有一種學說呢,叫具體符合說,它關注具體的人,那畢竟是有兩個人啊,我針對我想殺的這個人沒殺死,而針對另外一個人給誤傷了,所以針對那個想殺的人,定的是故意殺人的未遂,而針對另外一個誤傷的呢,定的是過失致人死亡罪。那回到我們現在這個組織者,因為他是一個教唆犯,是一個打擊錯誤,那如果按照法定符合說但法定符合說本身是我國《刑法》的通說,那就直接認定為這個故意殺人罪的既遂就可以了。但是按照具體符合說的話,可能對他而言就是一個故意殺人的未遂,但是我個人覺得在本案中把這個組織者以我國的通說,法定符合說來定罪是比較合理的,直接認定為故意殺人的既遂。

舉槍一刻

揮刀一瞬

人性之惡

徹底暴露在陽光下

編輯 | 常曉(實習)

維護 | 宋小軍

主編 | 王秀敏

案件來源 |《今日說法》節目《不懈追蹤》

記者 | 陳雅 鄢琳

相關焦點

  • 我國刑法中持刀沒有傷人如何定罪,會判多少年?
    我國刑法中有故意傷人這一罪名,是指行為人蓄意對他人身體造成傷害,故意傷害罪的量刑一般依據受害者人身損害的情況與行為人傷害的手段而定,如果是持械傷人量刑會加重,那麼,持刀沒有傷人如何定罪,會判多少年?
  • 刑事案件中一人犯數罪 該怎麼定罪量刑
    和賭博一樣,有些人犯罪也是會上癮的,那麼在刑事案件中,一個人犯了數罪,該怎麼量刑定罪呢,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的是,一人犯數罪,在定罪量刑的時候並不是簡單的加減,是要考慮具體的犯罪情況的,根據犯罪的類型、性質等綜合考慮定罪量刑,具體由以下幾個方面的類型。
  • 「兩高」明確氣槍等刑事案件定罪量刑標準 3月30日起施行
    央廣網北京3月28日消息(記者高藝寧 孫瑩)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日前聯合發布了《關於涉以壓縮氣體為動力的槍枝、氣槍鉛彈刑事案件定罪量刑問題的批覆》(法釋〔2018〕8號,以下簡稱《批覆》),對以壓縮氣體為動力的槍枝、氣槍鉛彈刑事案件定罪量刑問題作出規定。
  • 《關於涉以壓縮氣體為動力的槍枝、氣槍鉛彈刑事案件定罪量刑問題...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了《關於涉以壓縮氣體為動力的槍枝、氣槍鉛彈刑事案件定罪量刑問題的批覆》(法釋〔2018〕8號,以下簡稱《批覆》),自2018年3月30日起施行。為便於司法實踐中正確理解和適用,現就《批覆》的制定背景與經過、起草中的主要考慮、主要內容等問題介紹如下。
  • 人民法院應當在刑事裁判文書中說明量刑理由
    第一條 人民法院審理刑事案件,在法庭審理中應當保障量刑程序的相對獨立性。  人民檢察院在審查起訴中應當規範量刑建議。  第二條 偵查機關、人民檢察院應當依照法定程序,全面收集、審查、移送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事實、量刑情節的證據。
  • 刑事案件中放火罪如何認定?怎麼判刑?
    刑事案件中放火罪如何認定?怎麼判刑?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放火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明知道自己的放火行為或引起火災,危害公共安全,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如果不是出於故意放火,則不構成放火罪,所以放火罪定罪量刑的關鍵在於放火的動機及放火行為人的主觀心理態度。
  • 略談最新司法解釋中貪汙受賄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
    為了維護國家司法的統一性和公正性,《刑法修正案(九)》所確定的「概括數額+情節」的貪汙受賄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必須由依法享有司法解釋權的國家最高司法機關(即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兩高」)以司法解釋的形式予以具體規定。「兩高」經過一段時間的認真調查研究和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制定通過了《關於辦理貪汙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
  • 法官詳解瑪莎拉蒂案:如何對三被告人定罪量刑?
    「行為人明知酒後駕車違法、醉酒駕車會危害公共安全,卻無視法律醉酒駕車,特別是在肇事後繼續駕車衝撞,造成重大傷亡,說明行為人主觀上對持續發生的危害結果持放任態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對此類醉酒駕車造成重大傷亡的,應依法以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
  • 前科對同一違法行為定罪和量刑的影響
    【法官回應】  前科作為定罪條件後不能再作為同一行為的量刑情節  1.在某些情形下性質相同或相似前科可作為對違法行為定罪的必要條件  對於前科,我國刑事立法尚無明確規定,但鑑於累犯與前科有一定的相似性,在結合我國刑法第六十五條第一款有關普通累犯的規定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常見犯罪的量刑指導意見》中常見量刑情節的適用部分有關前科的規定後
  •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犯罪案件定罪量刑(立案階段)標準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7〕10號《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已於2017年3月2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12次會議、2017年4月26日由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二屆檢察委員會第63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7
  • 財產犯罪中部分既遂部分未遂的定罪與量刑
    經常出現在同一案件中既遂與未遂並存的現象,即部分既遂部分未遂。對這種案件,應按什麼數額作為定罪量刑的根據,如何適用未遂條款,在司法實踐中理解和執行尚不一致。有的在定罪量刑時只以犯罪既遂額為根據,把未遂額作為一個情節來考慮,有的把未遂額作為定罪量刑的根據,但即沒有分析未遂額在定罪量刑中的作用。在適用法律條文時,一律按既遂對待,未適用未遂條款,等等。在這些作法都是錯誤的。我們認為,在財產經濟犯罪案件中,既遂額和未遂額都是定罪量刑適用法律條文的根據。
  • 【以案普法】法官詳解瑪莎拉蒂案:如何對三被告人定罪量刑?
    對此類醉酒駕車造成重大傷亡的,應依法以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本案是一起由醉酒駕車引發的重大惡性案件,被告人譚明明醉酒駕車發生交通事故後不顧勸阻,繼續駕車衝撞逃離,在市區內高速行駛中撞擊正在等待通行信號的寶馬轎車,致乘車人葛某某、賈某某當場死亡,駕駛員王某某重傷;被告人劉松濤、張小渠對譚明明酒後駕車不予勸阻,在發生事故後又慫恿譚明明駕車逃逸,以致發生嚴重後果。
  • 陳瑞華:刑事訴訟的公力合作模式:量刑協商制度在中國的興起
    不僅如此,我國刑事和解制度的出現,以及立法機關最終不得不以立法形式確認刑事和解的合法性,也足以說明,一種有助於問題解決、可以滿足各方利益的制度安排,具有極大的生命力。無論立法機關對其持有怎樣的態度,它遲早都會被確立在法律之中。  隨著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改革試點,量刑協商機制逐漸被確立在法律之中,成為檢察官在被告人認罪案件中提出有效量刑建議的必由之路。
  • 淺析量刑中的禁止重複評價原則
    該原則雖為我國學界公認,但在司法實踐中違背該原則的現象屢見不鮮,司法工作人員應當嚴格遵循這一原則,以保障被告人的基本權利。  一、禁止重複評價的含義及理論依據  量刑過程中需要處理好兩組情節的關係,即定罪情節和量刑情節、量刑情節和量刑情節。
  • 最高人民法院就涉槍涉爆案件的定罪量刑答記者問
    新華網北京5月15日電為依法嚴懲非法製造、買賣、運輸槍枝、彈藥、爆炸物等犯罪活動,最高人民法院將自5月16日起施行《關於審理非法製造、買賣、運輸槍枝、彈藥、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此前,記者就《解釋》的有關問題採訪了最高人民法院負責人。    問:為什麼要制定這個司法解釋?
  • 優化「數額+情節」定罪量刑模式
    可以說,貪汙賄賂司法解釋用新的貪汙罪複合定罪量刑模式(在三個量刑檔次中同時採用單純的數額模式與「數額+情節」模式)替換了1997年刑法中的規定。如果某人實施多次行為,其中有一行為未滿足數額標準,其他行為均符合數額標準和情節標準時,應將符合雙重標準的行為所涉及的貪汙數額予以累加,而不符合數額標準的行為所涉及的貪汙數額只是作為該量刑檔次中的量刑情節予以考慮。
  • 解讀「兩高」關於辦理盜竊刑事案件司法解釋
    第三款規定,在跨地區運行的公共運輸工具上盜竊,盜竊地點無法查證的,盜竊「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的標準,應當根據受理案件所在地省級法院、檢察院確定的數額標準認定。需要說明的是,適用本款規定的盜竊案件,一是發生在「公共運輸工具上」;二是「跨地區運行」;三是「盜竊地點無法查證」。至於「受理案件所在地」,應根據有關規定確定。
  • 打架鬥毆的刑事案件,誰先動手是否會影響量刑?
    筆者最近辦理了兩起故意傷害的刑事案件,一件是因為家庭矛盾而引發的,女方出軌,男方與女方在一次口角中將其殺害。另外一件,是兩名司機在一個車場中,因為停車問題引發口角,雙方發生鬥毆,一方將另外一方打成輕傷二級。本文講一下,在打架鬥毆的刑事案件中,誰先動手,是否會影響最終量刑。
  • 【收藏】31個常見刑事犯罪案件疑難問題實務解析
    盜竊犯罪案件 1.如何認定入戶盜竊?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搶劫、搶奪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認定「入戶盜竊」時,應當注意以下兩個方面問題:一是「戶」的範圍。
  • 兩高發布批覆 涉氣槍定罪量刑充分考慮主觀動機
    其實,類似趙大媽這樣的案件不是個案。近年來,部分高級人民法院、省級人民檢察院就如何對非法製造、買賣、運輸、郵寄、儲存、持有、私藏、走私以壓縮氣體為動力的槍枝、氣槍鉛彈(用鉛、鉛合金或者其他金屬加工的氣槍彈)行為定罪量刑的問題提出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