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聲、電子樂器能否取代傳統樂器

2020-12-13 音樂海洋巡遊記

幾百年來,人類一直享受著傳統樂器帶來的音樂美感;但就在上個世紀20年代時,電子樂器開始悄悄地出現,到了30年代以後,電聲樂器也開始流行,至今,電子樂器和電聲樂器簡直風靡世界各個角落,並在樂壇中呈現出三足鼎立的狀態,傳統樂器、民族樂器、電聲和電子樂器也都在爭奪著音樂的大舞臺。

在解釋電聲和電子樂器能否取代傳統樂器之前,有必要解釋一下下面的名詞:

電聲樂器

就是利用電-聲轉換的物理原理製造的樂器,發音原理與外形都不改變,只是利用傳感器拾音,再經過放大後發出聲音;如:電吉他,電貝司等。

電子樂器

就是利用電子學技術,用電子元器件組成的電路,模擬傳統樂器的聲音波形,然後製作出各種樂器的音源,在經過放大後發出聲音;此時,發音原理改變,外形不怎麼變。現在的技術大多是採用「數碼採樣」來還原傳統樂器的音色。

傳統樂器

大家都知道了,這裡就不做解釋了。

問題是:很多有自己見解的人,大都認為傳統樂器不可能也絕不會被電聲樂器或電子樂器取代。

但當我們用發展的眼光分析後,你一定會覺得傳統樂器很有可能被取代。

這裡所說的取代,並不是要取代所有的傳統樂器,例如:對於某件民族樂器,可以作為文化遺產保留;但對於其他已搬上舞臺的常用樂器都有可能會被取代。例如:我們現在所見的,所用於演奏的鋼琴、小提琴、吉他等,都已經取代了原來的古鋼琴、古小提琴、古吉他。

我相信:傳統樂器一定會被電子樂器取代。請接著看如下分析:

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已經發展了很多年了,我們看到的智慧機器人、無人機無人公交車,就是例證。

許多年以前,就有音樂家製作了自動演奏的魔鬼鋼琴和小提琴,也就是初步解決了不用人工演奏的問題;現在遇到的最大難題是:怎樣用電子樂器模仿人的各種情感表達和其他不同的場景再現,並把一首曲子用 N 種不同的感情來處理。目前,智慧機器人在模擬人類的思維運用上已經有了很大的突破,但還遠遠沒有達到和人完全一樣的功能;不過,隨著高科技的迅速發展,將來智慧機器人一定會代替人類做很多事情;需要警惕的是:千萬不要讓機器人取代人類的事情發生。

將來,電子樂器一定會完全智能化,完全可以做到:你看著這件樂器在外形上與眾不同,但你聽到他發出的聲音卻分辨不出真假。

中央電視臺曾播出一個視頻:自動演奏鋼琴彈一段曲子,然後讓另一個小男孩也彈奏同一個曲子,演奏之後,居然聲音的相似度接近99%,鋼琴家郎朗同時也給出了真實的評價。

1.下面的視頻是錄製中央電視臺的,各位看過之後有何感想呢?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這種被人工智慧取代的例子將來會有很多,也會令我們不斷的吃驚。

三類樂器的現狀

現狀是:三類樂器並存。也許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並存,這取決於人類是否在進步。

現在,我們大部分人聽到和看到的大部分音樂是電聲樂器和電子樂器演奏的,包括電影音樂、電視音樂、獨奏和獨唱音樂會、以及其他媒體播放的音樂;人們聽到和看到的只有一小部分是傳統樂器演奏的,包括交響樂、協奏曲、民樂獨奏合奏等。

法國電子音樂家讓·雅爾,把電子音樂發揮的令人難以想像,光控音樂演奏,無線操控的機器人舞蹈等,都不是我們所能想像的到的;其音控燈光、電子音效,更是讓人感到光怪陸離,意亂情迷。

新世紀音樂的音樂家,希臘裔美國籍音樂家雅尼·克裡索馬利斯,把傳統樂器和民族樂器以及電聲樂器和電子樂器,完美地結合起來,讓人有一種音樂已經面目全非的感覺,那種震撼的效果,絕非世界上最大的交響樂隊所能做到。

這兩個音樂家,用他們做的音樂證明了樂器的發展遠沒有達到頂峰,證明了這三類樂器完全可以如此完美的並存。各位可以在網上找到相關的視頻。

在中國的流行樂壇上,現在也普遍認可用混合樂隊演奏樂曲或給獨奏獨唱伴奏;在網絡上也還有很多音樂創作及編輯軟體供音樂工作者選用;他們根本不用花很多錢去請樂隊,就能用MIDI製作出以假亂真的音樂,而這些都使傳統樂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

如果人工智慧樂器持續發展下去,早晚有一天,傳統樂隊會失去存在的意義,演奏家們只好把樂器作為生活中的一種休閒方式和樂趣,「孤獨的」給自己演奏著「牧羊人」。

至此,我們沒有一點必要去探究電子樂器和電子音樂的起源,我們更關心的是它們如何發展和進步,更關心的是人工智慧會給我們帶來多大的驚喜或驚嚇。

用下面這句話作為本文的結束應該是高度的概括:

(對下面的結論,一般群體可隨意猜想,高知群體可選擇「哥德巴赫猜想」。)

也許,我們的壽命會被人工智慧所延長;

也許,我們就是上天創造出來的「機器人」。

2.下圖是中國電子樂器之父研發的電子豎琴,其音色與傳統豎琴及其相似。

3.下圖也是中國電子樂器之父研發的電子小提琴,其音色沒有電子味道,並且特別接近傳統小提琴的音色,外觀遠超所有的電子小提琴。

4.下圖是兩個女演奏員在演奏電子大提琴和電子小提琴。

5.下圖是日本的智慧機器人在演奏傳統小提琴。

相關焦點

  • 傳統樂器電聲化成發展趨勢
    不用人操控就能演奏的樂器究竟是何原理,這樣的樂器有什麼市場需求?樂器未來的發展方向又是如何?自動演奏由來已久在日前結束的國民音樂教育大會上,自動演奏鋼琴再一次亮相,儘管是作為音樂教育的產品推出,依舊吸引了眾多參觀者駐足欣賞。
  • 福建省基督教聖樂營之樂器:電聲樂隊在教會敬拜中的運用
    7月15日晚,福建省基督教聖樂營於福神堂副堂舉辦講座,主題為《電聲樂隊在教會敬拜中的運用》,遊組基,一位年輕的老師就構成電聲樂隊的幾種樂器及其作用和功能做了介紹。遊老師首先介紹了電聲樂隊四大件,即貝司、架子鼓、吉他和鍵盤,這是組成一個電聲樂隊必不可少的四種樂器。
  • 鍵盤樂器是有排列如鋼琴鍵盤的琴鍵之樂器總稱,譽為「樂器之王」
    鍵盤樂器是有排列如鋼琴鍵盤的琴鍵之樂器總稱。這些樂器上每個琴鍵都有固定的音高,因此皆可以用以演奏任何符合其音域範圍內的樂曲。琴鍵下常有共鳴管或其它可供共鳴之裝置。演奏家在使用鍵盤樂器時不是直接打擊樂器的弦來產生震蕩,而是使用琴鍵,通過樂器內的機械機構或電子組件來產生音響。
  • 民樂電聲化,一場偉大的音樂復興
    伊諾樂器ENO MUSIC伊諾樂器依託十六載的音樂相關產品研發經驗,通過數年的刻苦鑽研,於今年廣州樂器展推出了民樂電聲化系列產品,為中國傳統民樂注入了全新的活力。民樂電聲化電聲化最大的好處,就是讓民族樂器能夠輕鬆擺上舞臺並擴音而不需要太複雜的外接設備。日常四五個人的民樂隊表演,每個人的站位,話筒的擺放,都需花大量時間去設計以便讓每個樂器發揮出最佳的音量,藉助伊諾民樂電聲化產品則可以輕鬆實現單一民族樂器的擴放和表演中多種民族樂器的協調。
  • 改善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結構 提升廣東樂器製造的創新力——廣東省樂器協會成功舉辦2019年度樂器製造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班
    根據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的相關規定及《廣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條例》的精神,廣東省樂器協會與廣東省經濟職業技術學校針對行業發展的需要,精心策劃了2019年廣東省樂器製造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班課程,專業課共開設三個課程:為了提高廣東樂器製造業專業技術人員的音樂素養,開設了《中國音樂鑑賞》;隨著製造樂器的天然材料日趨匱乏,電聲樂器是樂器製造的發展方向。
  • 西洋樂器——弦鳴樂器
    西洋樂器——弦鳴樂器西洋樂器主要是指18世紀以來,歐洲國家已經定型的管弦樂器和彈弦樂器、鍵盤樂器。弦樂器是樂器家族內的一個重要分支,在古典音樂乃至現代輕音樂中,幾乎所有的抒情旋律 都由弦樂聲部來演奏。小提琴世界三大樂器之一小提琴是一種弦樂器。總共有四根弦。靠弦和弓摩擦發出聲音。小提琴琴身長約35.5釐米,由具有弧度的面板、背板和側板粘合而成。小提琴屬於歌唱性的旋律樂器。因此,如何在小提琴上發出歌唱般的豐滿、動聽的聲音,是小提琴演奏中最為重要的問題。就小提琴的演奏技術來說,有以下各種主要基本功。
  • 迷你世界樂器-電子怎麼做 迷你世界樂器-電子製作方法
    導 讀 迷你世界樂器-電子怎麼做?在迷你世界遊戲中有許許多多的合成表,參照這些合成表我們可以製作出各種各樣的物品。
  • 小樂器「玩」出大名堂 看濰坊這個「樂器小鎮」崛起之路
    同樣,對於喜愛樂器的人來說,手中把玩的樂器很有可能也是來自濰坊的昌樂。因為這裡有一個以樂器製造業著稱的小鎮——鄌郚。鄌郚吉他不僅享譽山東,而且聞名全國。2008年12月,鄌郚鎮被授予「山東省電聲樂器產業基地」。2009年6月,鄌郚鎮被授予「中國電聲樂器產業基地」。2010年樂器產業發展中心建成投用,2013年這個平臺被省中小企業局確定為省級公共服務平臺。至此,鄌郚鎮樂器產業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支持、企業主導、市場引領,出口貿易為主」的發展模式,形成比較成熟的產業鏈。
  • 盤點民族樂器,中國的獨特樂器,代表著中華傳統音樂文化的樂器
    箏,又稱古箏、秦箏,約(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中國古老的傳統彈撥樂器。箏的撥奏在民間廣大地區的流傳中,融合地方民間音樂,形成有不同音樂風格和演奏技法的地方流派,深深的植根於中國民間音樂文化,流傳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故被俗稱為「古箏」。箏是一種多弦多柱的彈撥樂器。
  • 什麼樂器好聽又好學,零基礎3分鐘學會電子吹管樂器
    電子吹管是近代新型樂器產物,是一種電子音樂合成器,演奏難度小於其他樂器,電子吹管包括大量銀色,能演奏出管弦樂民族樂等音色,高等電子吹管銀色逼真能演奏薩克斯、小提琴、葫蘆絲、京胡等100多種真實樂器,其音色優美動聽,演奏功能齊全深受廣大音樂愛好者喜愛。
  • 鍵盤手所需要的樂器是什麼?鍵盤手在樂隊中擔任什麼樣的位置?
    Clavinet、Mellotron等其它鍵盤樂器:Clavinet 可以看做是擊弦古鋼琴(Clavichord)的電聲版本,發明初考慮到了演奏巴洛克音樂的需求,現在則是在 Funk 等風格的音樂中大放光彩。
  • 中國民族樂器——吹奏樂器
    中國民族樂器——吹奏樂器我國的吹奏樂器的發音體大多為竹製或木製。根據其起振方法不同,可分為三類。第一類,以氣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動的;第二類,氣流通過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動的;第三類,氣流通過簧片引起管柱振動的。
  • 中國民族樂器——彈撥樂器
    中國民族樂器——彈撥樂器彈撥樂器的歷史悠久,種類形制繁多,是極富特色的一類弦樂器。遠在三千年前的周代,就已有琴,瑟等樂器,隨後陸續產生了或輸入了周末戰國時的築、箏、秦代的弦豉、漢代的箜篌等。冬不拉哈薩克族古老的彈弦樂器冬不拉是哈薩克民族的彈奏樂器之一,也是民間最流行的傳統樂器。它的種類繁多,大都由整塊松木或樺木鑿成,雕刻精細,鑲嵌美觀。冬不拉的音箱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三角形,以近代詩人阿巴衣的名字命名,叫「阿巴衣冬不拉」;一種是橢圓形,以哈薩克的民間阿肯江布爾的名字命名,叫「江布爾冬不拉」。兩種冬不拉,外形不同,音色也各有千秋。
  • 「MIDI 之父」再掀電子樂器改革
    同時,他還是MIDI標準的制定者之一,推動了電子音樂的製作與共享。2014年,羅蘭在資本市場遭遇美國風投。2015年,83歲的梯鬱太郎退出羅蘭,創建了ATV公司追求新的方向,致力於將音頻視頻產品完美結合。以梯鬱太郎為核心的研發團隊,擁有充足的技術儲備和信心將電子樂器的神話再次延續。
  • 怎樣才能把樂器演奏玩「出圈」?方錦龍這樣說
    新華網:在跨年晚會中,您用各種各樣的傳統樂器不僅演奏了中國傳統曲目,還演奏了西方的交響樂曲和民謠,甚至還演奏了搖滾樂。您是怎樣想到這種跨界的?臉皮也是樂器,還有鋸琴演奏,把三味線當成鼓來敲。有《十面埋伏》、《笑傲江湖》、《將軍令》等經典曲目,還有八零後粉絲喜歡的《魂鬥羅》。很多人感覺這個節目是為他們量體裁衣的。也有老年人覺得用鋸琴演奏的《牧歌》太有意思,雖然大家特別熟悉這個音樂,但這種音色很少聽過。整場演奏要在12分鐘內完成大概十首曲子,時間很短,難度很大。
  • 寶寶學樂器不宜用電子琴入門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潛能開發>興趣藝術>正文寶寶學樂器不宜用電子琴入門 2019-03-11 17:11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 中國傳統樂器的「樂之統」,流傳三千餘年,如今走向落寞
    古琴,又稱琴或七弦琴,是中國歷史悠久、最具民族精神和審美情趣的傳統樂器,至少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歷史。琴棋書畫,文人的高雅藝術的表率,琴居其首。特殊的身份使得琴樂在整個中國音樂結構中屬於具有高度文化屬性的一種音樂形式。
  • 中國音樂圈的「鄙視鏈」(樂器篇)
    樂器鄙視:鋼琴>小提琴>中、大提琴>管樂>打擊樂首先,鋼琴鄙視一切的樂器(誰讓他是樂器之王的)然後就是小提琴,它的出場率也是很高的。中提琴和大提琴,他們哥倆永遠被小提琴壓住了,而中提琴因為音域窄、音色特殊被當成了一個梗管樂這個樂器音域也不寬,要是單獨拎出來聽的話一會就膩了打擊樂雖然他們很重要,但是交響樂他們的出場率不高。
  • 中國民族樂器——拉奏樂器
    中國民族樂器——拉奏樂器拉奏樂器主要指胡琴類樂器。其歷史雖然比其它類民族樂態較短,但由於發音優美,有極豐富的表現力,有很高的演奏技巧和技術水平,深受全國各族人民的喜愛。音色高昂、堅實,具有很強的穿透力,它是伴隨戲曲梆子腔的出現,在胡琴的基礎上產生的樂器。是梆子腔等戲曲曲藝劇種音樂(秦腔、評劇、呂劇、晉劇、河北梆子、豫劇、滬劇、浙江紹劇、蒲劇、蘭州鼓子、道情河南梆子等)的主要伴奏樂器。革胡革胡是解放後才出現的革胡:一種音量較大、音域較寬的低音拉弦樂器。
  • 卡西歐電子樂器2017新品巡演在京舉行
    【2017年8月12日,中國北京】今天,卡西歐電子樂器在北京世紀金源購物中心舉辦了其在國內的第六場2017新品巡演。  本場巡演是2017卡西歐電子樂器的國內巡演的收官之作,繼在上海、武漢、廣州、成都、西安等地取得良好的市場口碑之後,也在北京獲得了上佳的推廣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