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印度特派記者任彥報導印度媒體對世界首富比爾·蓋茨退休後選擇「棄萬萬貫家財於不顧而投身慈善事業」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其達到中國孟子所說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至高境界,而身為中國人的富翁在這方面遠不如沒讀過「四書五經」的美國人。
2008年6月27日,微軟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52歲的比爾·蓋茨結束其在微軟的全職工作,「傾家蕩產」搞慈善。有媒體評論說:這對微軟意味著一個時代即將結束,但對世界卻意味著有了一個捐出580億美元家產的全職慈善家。
據6月29日印度著名的Sify新聞網發表題為《中國人難忘比爾·蓋茨》的文章,文章說比爾·蓋茨對於中國人來說意味著一個時代,意味著一種精神。中國人是在15年前電腦在中國家庭普及後開始注意到比爾·蓋茨這個人物的。
該報導援引中國網站做的調查顯示,48%接受調查的中國人認為,比爾·蓋茨給他們的第一印象就是「世界首富」;北京市教委做的調查顯示,比爾·蓋茨在學生中的知名度已取代了雷鋒(中國60年代代表無私和謙虛的一名戰士)和保爾·柯察金(蘇聯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人公)。
該文章說,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比爾·蓋茨向保守的中國人做了一個最好的證明:「欲望非惡。」中國一25歲信息通訊工程碩士,趙露露(音)說:「比爾·蓋茨開闢了另一條成功之路。」 中國另一個IT大學生李萬成(音)仿效自己的偶像比爾·蓋茨,2005年中途輟學自開一家商店,他說:「我想成為比爾·蓋茨,現在我每次成功都可以向我心中的偶像更靠近一步。」
印度媒體的這篇文章認為,比爾·蓋茨捐出全部家當退隱江湖符合中國傳統價值觀,該文章還引用了中國先哲孟子的一句名言形容: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中國另一句古話說:家有萬貫不如一技在身。
文章說:「與中國富翁將金錢看成是『實現自身價值、光宗耀祖』的觀念不同,比爾·蓋茨將之看成是巨大『社會責任』。」文章稱,「比爾·蓋茨的行為與中國房產大亨王石形成鮮明對比」。文章提到了中國5·12 大地震後,王石的「10元(1.5美元)捐款令」引起軒然大波,王石後來表示歉意,並承諾拿出1億元幫助地震災區重建。
該文章同時指出,中國富翁數目增長迅速,僅2007年胡潤財富榜單上,中國資產超10億美元的富翁人數就超過德國,居世界第二位。
「歸隱首富」比爾·蓋茨選擇中國成為其慈善活動的第一站,第一件事就是向中國3.5億菸民「開戰」,幫助他們戒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