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玄燁在廷試上說學習詩詞曲賦聖人之言是天道,被罰站。原因是他冒犯了龍威。
有一次,順治要在文華殿裡測試皇子們的學業,那時,康熙才八歲。考試前,順治講了一段頗有意思的齊家治國之言,大致意思就是,我呢,很羨慕你們,只要專心讀聖賢書就可以了,朕像你們這麼大的時候,已經坐上龍椅,處理各種俗事了;為什麼要好好讀書呢,老百姓都不好書,壞的只是他一個人,阿哥們不好好讀書,就會壞一方天下;我們滿人經過幾代奮鬥不息,才有了今天的大好河山,我們的金戈鐵馬可以破了前明的水陸三軍,但滅不了漢人的千年文字,滅不了詩詞曲賦,滅不掉聖人之言,士子之心啦。
這一番話道出了作為皇子讀書的重要性,安天下靠的是文教科舉,同時,也道出了滿漢之間的矛盾,甚至是遊牧文明和農耕文明的矛盾。最後,順治還特意問在場的各位皇子的漢人老師們:你們說,我講得對不對啊。自然,各位老師拱手作揖,皇上聖明。只有小玄燁的老師魏誠謨,一動不動。
魏誠謨是個嚴厲,較真的儒士,也是康熙帝小時候的老師。他從小嚴格要求康熙的學業,不準遲到,不準貪玩,每天的學習時間還特別長,小玄燁覺都不夠睡。他也是嚴格地按照儒家思想來教導康熙,聖人之言,治國之道樣樣都教。小玄燁聰慧過人,自然學費很好。
此時,他就有點不解順治講得話。他說:按照皇阿瑪的意思,咱們滿人是因為滅不掉漢人的文字,才向他們學習的,那如果能夠滅掉呢?那還學不學?這個問題問得真是為我獨尊,有帝王氣概。其實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康熙心中也未必就知道答案,他之所以這樣問,只是想反駁順治之前說得那句「向漢人學習」,他認為不對。
小玄燁說,我們之所以要學習詩詞曲賦,聖人之言,是因為它們也是天道。順治頓時發怒:誰教你的!魏誠謨站出來承認,話不多說,就被罰俸祿。死倔的魏誠謨還硬抗,說不知何罪之有。
那為什麼順治會發怒呢?其一,玄燁縱然說得沒錯,但他不該談論天道。天道是天子專有之道,旁人不得擅自議論,即使是皇子也不行。其二,天道如何運行,天子說了算,而不是聖人之言,即使聖人,那也得聽從天子的安排。但很明顯,魏誠謨不是這樣想的,像他這樣有政治理想的儒士,他覺得天子的言行應該按照儒家思想所倡導的仁政,德治,而不是帝王們的為所欲為,肆意妄為。作為帝王,自然不喜歡這一套說教的約束,但聰明的帝王又不會拒絕這種理念,因為它有利於治理國家,維護社會穩定。所以,當魏誠謨拒不認罪的時候,順治責說,好,要是玄燁學無長進,我拿你試問,到時再治你罪。
八歲的玄燁童言無忌,談論天道,雖是逾越之舉,但也體現了小小少年的才識和膽略。現在順治旁邊的和尚也說他氣宇不凡,將來是繼承大統的最佳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