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來:被記住或者被遺忘,都是命運的正常現象

2020-12-19 情感研究所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十點讀書,ID:duhaosh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塵埃落定》是我放在書架上很多年後才看完的一本書。

那心情就像看《百年孤獨》,翻開它,就要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開始一段帶著奇幻色彩的閱讀旅程。

陌生世界讓人好奇,也讓人遲疑,所以遲遲沒有動身。但一旦開始,就停不下來了。

一位高高在上的土司、一位遠離故土的漢族太太、一個看似精明的哥哥、一個人人口中的「傻子」,在神秘的雪域高原上迎接著新世界和新時代的衝擊。

《塵埃落定》之後,阿來也一直在寫作,有幾本是他認為超越了《塵埃落定》的,但是它們在市場上的境遇都沒有《塵埃落定》這麼順當。

「每本書都有不同的命運,和人一樣,就讓它自己在世界上闖蕩吧,被記住或者被遺忘,都是一個正常的現象。」

阿來20幾歲的時候,正逢80年代文學熱,幾乎所有會寫字的年輕人都在寫作。他也懵懵懂懂地跟隨這個潮頭,開始寫詩,後來又轉向小說。

他沒有想過因為什麼而寫,又為了什麼而寫,文學本身是什麼,文學對他又意味著什麼,只是匆忙地跟著潮流而寫。

他發現,如果從事一個自己並不能真正肯定它有什麼真正價值、自己並不太熱愛的事,那人這一生就會變得漫長又難熬。

「我從來不覺得職業有高低貴賤,但是一個愛種莊稼的農民和不愛種莊稼的農民,他的生命形態是完全不同的。」

30歲時,阿來就不寫東西了,但是他沒有放棄閱讀和思考。對文學來講,很多答案必須到生活裡頭去找。

35歲那年,他寫下了一句話:「那是個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聽見一群野畫眉在窗子外面聲聲叫喚。」

這是《塵埃落定》的開頭。

那是高原上五月的一天。高原的春天來得晚,五月份是初春季節。阿來的窗外,是一片白樺樹林,五月才開始綻放新芽。

「那個下雪的早晨,我們的主人公醒來了,聽見一群野畫眉在窗外聲聲叫喚。」

從這個畫面、這一行字開始,阿來仿佛進入了「下筆如有神」的境界,一直寫了下去。

寫到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時候,他發現,這就是他期待的那種好小說。

他抓住自己五六歲的兒子,篤定地說:「你爹是天才。」

書稿在1994年完成了,可是這本讓阿來覺得是神來之筆的小說出版卻並不順利。

四年裡,他被一家家出版社退稿,輾轉了十幾家出版社,才落到慧眼識珠的編輯手裡。

1998年,嚴肅文學的熱潮已趨於平靜,網絡小說開始萌芽,市場對文學的評價體系也並不清晰。當時的小說,發行到一萬冊就很了不起。

而《塵埃落定》上市時,首印五萬冊,當年發行近十萬冊。

2000年,41歲的阿來獲得茅盾文學獎,成為中國文學史上最年輕的茅獎獲得者及首位得獎的藏族作家。

之後的20多年裡,《塵埃落定》一直霸佔著圖書排行榜和書店的好位置。一版再版,被翻譯成了幾十種語言,銷售超過兩百萬冊。

這本書之後,阿來才真的確信自己要繼續寫作,也終於找到了自己和文學的關係。

「以一個傻子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也不是完美無缺的。這個世界上任何東西都是這樣,你不要它,它就好好地在那裡,保持著它的完整,它的純粹,一旦到了手中,你就會發現,自己沒有全部得到。」

《塵埃落定》裡有很多「聰明人」,但是看透本質的,卻是那個「傻子」。

他與現實生活格格不入,卻有著超前的預感。

他的父親麥其土司因為有政府軍的幫助,在當地成為最有實力的土司。一位黃特派員,給他留下了罌粟的種子。

種植罌粟讓麥其土司大發橫財,也掀起了他和其他家族的之間的紛爭。

在其他土司遍種罌粟時,傻子突然建議父親改種麥子。

結果鴉片供大於求,無人問津,阿壩地區籠罩在饑荒和殘廢的陰影下。大批饑民投奔到麥其家族,傻子又在當地開闢了第一個邊貿集市。一次次不按常理出牌的舉動,讓傻子成為家族和當地的英雄。

而這也招來了大哥的嫉妒和打擊。

家族內的勾心鬥角、土司之間血淋淋的權力爭鬥,最後在時代的更替中,全部都消失了。

解放軍進剿國民黨殘部的炮火,讓這個舊世界塵埃落定。

如同傻子二少爺在書中所說:「我當了一輩子傻子,現在,我知道自己不是傻子,也不是聰明人,不過是在土司制度將要完結的時候到這片奇異的土地上來走了一遭。

是的,上天叫我看見,叫我聽見,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為了這個目的,才讓我看起來像個傻子的。」

故事的結尾,是一種大的虛無,也是一種大的真相。

所有的嘈雜與喧囂,最後突然歸於寂靜,在隆隆的炮聲中,官寨沒有了,紛爭也消失了。

塵埃落定,一切歸於真正的平靜,又餘韻未消。

點開《悅讀者》採訪視頻,聽阿來解讀經典

「阿來 X《塵埃落定》」

從年輕時起,阿來就養成了一個習慣,每閱讀一段時間,就要去兩種地方走走。

一個是正在讀的書寫到的地方,一個是正在準備材料想要寫的地方。

阿來說:「我去過世界很多國家,但是我從來沒有去過新馬泰,他們問為什麼?我說因為我沒有讀過那些地方的書,那些地方沒有作家徵服過我。」

錄製《朗讀者》時,阿來講到自己的閱讀經歷。

像那一代大多數人一樣,他在十六七歲之前沒有讀過什麼像樣子的書。直到高考恢復,他進了學校,才開始「惡補」。

「那時是如饑似渴地讀,先是拿到什麼書都讀,再讀就會發現,書越來越多,很多書是不必讀的,有些書只是消磨時間,而有些書對我們的心靈、人格建設反倒有負面作用,有好書也有壞書。

一輩子讀不了多少書,尤其是我們現在每年書都海量出版,更需要挑選。你別看一年出了那麼多書,值得讀的書並不多,而且很多書都是我們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不斷重印的那些書。」

《塵埃落定》的「傻子」,天生愚鈍,卻帶著大智若愚的懦弱與善良,他用心地看世界,洞悉事情的本質。

「無為而有為,無為而有所不為,無為而無所不為。」

或許只有在塵埃落定的那一刻,我們才知道生命的本質。

相關焦點

  • 阿來 語自在者 | 時代的肖像
    阿來發現樓模糊了,一向克制的他,淚水流了下來。地震後,阿來見過阿壩州一個副州長。他一見到阿來,就哭了起來。阿來問他為何?他說,這裡的城鎮、鄉村、道路、房屋,各種基礎設施,我們幹了三十多年,一夜之間全都沒了。他比阿來還大兩歲。他說我們不可能再有個30年了。「這等於說是把他一生工作的意義全都取消了。」類似這樣的情感,到10周年那天好像有了一個總爆發。「我突然想都沒想,就開始寫起來。」
  • 阿來終結《空山》 獲「年度傑出作家」
    本屆大獎評委之一的評論家李敬澤昨天表示:「評獎程序可能有疏漏和不周全的地方,但評委對程序都表示尊重。也許結果有可能存在爭議,但大家對結果沒有異議。評獎始終是在程序公開、公正前提下展開的。」  入圍本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小說家獎的提名作家和作品分別是畢飛宇《推拿》、金仁順《春香》、方方《水在時間之下》、慕容雪村《原諒我紅塵顛倒》和吳玄《陌生人》。
  • 張學昕:阿來的意義
    而此時,阿來已經在使用另外一種新的,與生活和存在世界更加契合或說「默契」的文學理念開始寫作了。因此,阿來在文壇一出現,就站在了極高的寫作起點,表現出了一個「好作家」成熟的敘事品質,深邃的思想和完美的個性化語言、文體和結構。或者說,他是以一位能夠改變人們閱讀慣性、影響文學史慣性的「重要作家」的姿態出現在文壇的。
  • 阿來:《塵埃落定》寫到三分之一,我就知道這是一部偉大的小說
    阿來:我們每個人都會站在自己的文化立場,或者在自己所受教育的背景下,接受不同的對於世界的解釋。我自己是相信科學的解釋。大地並非與人為敵。因為除了依附大地,人無處可去,這就是人的困境,根本的困境。
  • 蘇童、阿來談退稿丨寫作課
    或者現在的網絡寫手已經不存在「退稿」了,但是當今天成名的作家回首當年退稿的經歷,卻將其視為自己一生的寶貴財富。——舒晉瑜蘇童:1986,一個倒黴蛋文學青年的命運被改變1980年,蘇童考入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曾經在中學裡作文最好的蘇童,大學裡不再顯山露水,因為很多人能寫一手漂亮文章。
  • 阿來分析2019高考作文題:好的題目會全面考察學生綜合人文素養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高考關涉很多人重大的命運抉擇,所以它本身也成為作家寫作的對象。很多作家都有自己的高考故事。阿來就是其中之一。阿來曾經在撰文專門回憶幾十年前他的高考經歷。阿來自幼就對文字充滿興趣,「語文課本,剛一開學我拿到一周就看完了,那個時候我們鄉村又沒書,我們那兒跟外界就只有一條公路通過,有時候汽車上掉下來一張破報紙,我都撿起來可以從頭看到尾」。1977年恢復高考,給阿來帶來了一次知識改變命運的機會。
  • 塵埃落不定 阿來:我希望這本書能再賣20年
    阿來在分享會上表達了自己對《塵埃落定》的期待,「我希望這本書能再賣20年。在我離開這個世界之前,這本書還能一直給我安慰。」阿來以川菜「回鍋肉」來比喻此次《塵埃落定》新版發布,「當時我是怎麼摘蒜苗,如何炒肉,細節都有點模糊了。我已經寫過20多本書,我自己認為至少有4本書,在水準上超過《塵埃落定》,但是它們在世界上的旅程或者命運,都沒像《塵埃落定》這麼好。」
  • 阿來:一本書是自然發生的
    日前,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專訪時,阿來說,不管是書本上的學習,還是在大地上和人群中行走所積累的經驗,都是在生活中創作出來的。「我覺得,我是從生活來的」。在寫《塵埃落定》前,阿來一度懷疑寫作有沒有意義。因為一場臨時起意的行走,在當地老百姓的口述中,阿來走進了土司家族的世界。
  • 迄今收錄最全的阿來散文作品《阿來散文集》揭幕
    迄今收錄最全的阿來散文作品《阿來散文集》揭幕       本報訊(記者肖姍姍餘如波)11月17日上午,「邊地書、博物志與史詩——阿來作品國際研討會」上,阿來全新出版物《阿來散文集》揭幕。
  • 出版總社《阿來散文集》在阿來作品國際研討會上首發
    出版總社《阿來散文集》在阿來作品國際研討會上首發 2018-11-21 09: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衝破艾濱浩斯遺忘規律,最高效的方法便是利用舌尖現象,強化記憶
    衝破艾濱浩斯遺忘規律,最高效的方法便是利用舌尖現象,強化記憶有一天,杜杜跟媽媽說:「今天月考,圓錐體的表面積公式我怎麼想也想不出來了,不得不把這道題放下先做後面的,等把整張卷子做完了,回過頭來再看這道題,還是想不起公式來。到最後自己就估摸著寫上了,結果還是寫錯了。」
  • 新華社記者專訪阿來:為何醞釀十年才寫汶川地震
    他通過阿巴的眼睛,呈現了這座村莊的歷史和現狀,描繪了村民的生活和命運。  這是一部醞釀了十年的長篇小說,也是一部記錄災難、書寫崇高的樂章,它用莊嚴和悲憫,喚起崇高和希望。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汶川地震發生。第二天,作家阿來啟程趕赴災區,前後盤桓數月,又醞釀超過十年。
  • 阿來的故鄉馬爾康
    因為,馬爾康是長篇小說《塵埃落定》作者阿來的故鄉。阿來說:「我出生在這片構成大地階梯的群山中間,並在這裡生活、成長,直到36歲時,方才離開。所以選擇這個時候離開,無非是兩個原因。首先,對於一個時刻都試圖擴展自己眼界的人來說,這個群山環抱的地方時時會顯出一種不太寬廣的固守。
  • 阿來:文學有一個很大的責任,就是同情
    記者:這本書被稱為「花瓣式」的結構,不同於以往的長河小說,反映的是普通人在20世紀後50年的命運,這些普通人的命運之間好像缺乏某種關聯,六卷也相對獨立,您覺得貫穿其中的主線是什麼?  阿來:書中有一個重要的角色,就是這個叫機的村子。今天我們討論農村時,經常會用到一個詞,就是破碎。
  • 新生兒出現黃疸是正常現象,家長記住這2點,孩子在家就可以消除
    導讀:新生兒出現黃疸是正常現象,家長記住這2點,孩子在家就可以消除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新生兒出現黃疸是正常現象,家長記住這2點,孩子在家就可以消除!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阿來下周一再登名人大講堂 12月28日在四川省圖書館講格薩爾王
    如果要選哪位作家登上名人大獎堂,主講格薩爾王,最合適的人選,非阿來莫屬。阿來是來自阿壩州的藏族作家,對格薩爾王的傳說故事,深有了解。早在2005年,全球出版工程」重述神話」組委會向阿來拋來了橄欖枝,邀請阿來重述過格薩爾王的故事,推出小說《格薩爾王》中英雙版,口碑甚好。
  • 阿來「按下雲頭,寫了人的世界」:醞釀十年,地震題材小說《雲中記...
    當城中傳來致哀的號笛,在長長的嘶鳴聲中, 阿來忽然淚流滿面。過往十年中,他看見的一切——人類的痛苦,自己的經歷,都從他的眼前重現。半小時後,阿來關閉正寫到一半的作品文檔,打開了一個新的文檔。汶川地震後他內心一直想寫,但一直不太敢寫的狀態,終於被打破了。他開始寫大地震帶給一個村莊一些人的巨大改變的故事。這就是他最新長篇小說:《雲中記》。小說於2019年初刊發於《十月》雜誌上。
  • 阿來《雲中記》:一切從決定去汶川後開始
    在街心花園,阿來看到許多人組成了人體的屏風,佑護一位即將臨盆的孕婦生產。再往前,每一輛獻血車前都排起了長龍。救災隊伍正在集結開拔。平時喧鬧的人群都有種莊嚴的沉著。阿來打電話要求參加青年聯合會的志願者隊伍,但因為體能和年齡而被拒絕。在成都的西門汽車站,他終於見到本在震中地段公路跑長途,卻奇蹟般帶著一車乘客毫髮未傷地走出重災區的三妹和去找尋三妹的妹夫。
  • 記住這一點:遺忘也有益
    簡而言之,它們都被遺忘了。   這不見得是件壞事。神經學家說,遺忘對大腦高效運轉,學習、適應和回憶更有意義的事情至關重要。   紐約神經-精神學家、記憶專家德維(Gayatri Devi)說,我們對記憶是如此重視,以至於遺忘一直受到人們的詛咒。但如果你不忘記,你就會回憶起生活中所有無關緊要的信息,從而將你淹沒在效率低下的海洋中。
  • 阿來作品翻譯成20多種語言
    「總的來說,在西方,尤其是在德語世界,阿來的成就格外令人佩服。」「邊地書、博物志與史詩——阿來作品國際研討會」上,德國學者、翻譯家馬海默在演講中開宗明義,向聽眾介紹了阿來作品在海外的傳播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