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與其迷茫,不如綻放——2020首屆中國人力資源前瞻者峰會)
11月20日,2020首屆中國人力資源前瞻者峰會圓滿落幕,本次峰會由HRise、裡面品牌與市場營銷策劃機構主辦,思派健康獨家冠名贊助。「人力資源前瞻者峰會」已成為中國人力資源行業矚目的盛會。
2020首屆中國人力資源前瞻者峰會以「與其迷茫,不如綻放」為主題,分為上午論壇和下午論壇,其中下午設置有三大平行話題論壇,主題分別是:豁出去、懂業務和數位化。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楊偉國教授、組織與生涯發展專家Dr. Brian Schwartz、思派健康副經理曹明奎、前華為人力資源總監郭林膨、拜耳大中華區及拜耳處方藥事業部中國及亞太區人力資源副總裁王彤,思科大中華區副總裁、人力資源總經理吳汶錡,緣泰石油CHO李茹、亞馬遜雲大中華區人力資源總經理劉宇翔等20多位企業人力資源高管出席了本次峰會。
本次峰會吸引了7000+人次,600餘位企業HR經理與總監到場學習。
人力資源拐點時刻到來
HRise、裡面品牌與市場營銷策劃機構創始人程海濤先生在峰會上進行了演講,他說,當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趨勢、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發展已步入歷史性拐點,一方面,中國的人力資源結構正在發生變化,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90後、00後人口數量較70後、80後明顯減少,人力資源已經成為企業最重要的資源。另一方面,隨著企業與員工間僱傭關係的變化,企業人力資源部與人力資源服務商、員工這三者間的供求關係也將發生明顯轉變。第三,技術、資本的力量在不斷影響和參與人力資源行業的格局競爭。
以上「拐點」所對應的人力資源背景是:中國人力資源經歷了四十餘年的快速發展,從跟隨到模仿,再到引領,已經形成了「有中國企業特色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但並不是整體步入「小康」,這期間無論是企業HR還是人力資源服務商,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尤其是對人力資源未來的發展趨勢和可能出現的變化,並不瞭然於胸。
HRise、裡面品牌與市場營銷策劃機構創始人程海濤
緊接著,楊偉國院長分享了題為:《從今再無人力資源管理?》的演講,楊院長在演講中指出,中國人口眾多,卻是人力資源浪費最嚴重的國家,而隨著管理手段的進步和發展,基於崗位與人力資源穩定關係的整體靜態匹配正轉向基於工作任務與人力資本靈活關係的自由動態配置。因此,人力資源管理正在被重塑,主要體現在七個方面:
崗位正在結構為工作任務。即基於崗位的管理,可能會邁向更加精細化、顆粒度更小的工作任務的管理。
素質模型正在被關鍵技能取代。HR很難招到合適的人,其原因是「素質模型」被濫用引起的。因此,管理者需要儘可能降維,降量看待素質模型。
人力資源轉變為人力資本。現階段企業管理者對人力資源的使用依然處於粗獷階段,並沒有將技能與工作任務相匹配,而是將某個人放到崗位中,忽視了人力資源的自我屬性。
勞動關係正在分化為人力資本關係。基於勞動關係之外,人和組織之間的關係正在發生重大的變化,比如合作關係、工作關係、社群關係、合夥關係等更靈活的關係正成為常態,而這也是人力資本的複雜性。
科層組織正在演化為工作交易平臺。傳統的科層組織已經被職能型組織、嵌入型組織、託管型組織、共享型組織、平臺型組織等取代,而這些新型組織,都具有明顯的市場化屬性。
組織管理變回市場交易。任何事情,能夠數位化就會被市場化,如疫情下的遠程辦公,一旦遠程辦公成為主流,未來的工作方式將受到巨大的影響,而組織管理也會與現在截然不同。
人類智能正在被人工智慧替代。數據顯示,人工智慧的勞動生產力是人的15倍,隨著技術的發展,人工智慧將被更廣泛地運用。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楊偉國
作為知名的組織與生涯發展專家,Brian Schwartz博士見證了中國企業人力資源發展的脈絡與軌跡,他帶來了《Human Resources Leaders As Radical 21stCentury Change-Agents》的話題演講。Brian Schwartz博士說:千禧時代,世界各地面臨著一系列新的挑戰,要求社會各階層的人們重新想像我們目前生活和工作的方式。每個組織,無論是政府組織,營利組織還是非營利組織,都將被迫面對不確定性的迷霧。作為HR,如果執行以下操作,必將在組織贏得一席之地:
1、確定自己的天賦和潛力,成為自己的英雄。
2、用內在激勵理念管理自己的團隊,並設立一個楷模,同時協助整個管理團隊將內在激勵的力量傳遞給下層的員工。
3、善用年輕員工的熱情和才華,他們常常更能在動蕩的時代中為出現的挑戰提供解決方案。
4、擁有堅定的信念並吸收積極心理學和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可以使自己成為激進的變革推動者,以提高員工的幸福感和激情,從而提高組織效率。
知名組織與生涯發展專家Brian Schwartz博士
思派健康副總經理曹明奎分享的主題是:《新一代企業醫療健康福利》。他表示: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也在不斷的提高,為了使得人們的身體健康得到保障,我國除了實行城鎮醫療保險制度以外,越來越推行企業補充醫療保險制度。目前,大多數企業在發展建設的過程中,都已經將企業補充醫療保險制度應用到企業管理當中,但報銷比例低、糟糕的就醫體驗等傳統企業醫療補充保險的痛點依然存在,在職工的身體健康和企業經濟發展緊密相連的背景下,思派健康提供的新一代企業醫療健康服務解決方案,將有效為員工健康和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思派健康副總經理曹明奎
郭林膨先生是華為最早一批HR,他帶來的演講題目是:《HR綻放未來—華為阿里HR是如何驅動業務成功的》。他提到,華為的可持續成長,從根本上靠的是組織建設和文化建設,即HRBP驅動業務增長的模式。而阿里更強調「味兒」,沒有清晰明確的要求,但要求悟性高且靈活,其本質是HRG驅動業務發展。無論是何種風格的組織,都要求HR有強大的內心,既要「會把脈」,還要「能開刀」,才能在動蕩變化的社會中綻放未來。
某集團人力資源高級副總裁、原華為人力資源總監、阿里巴巴集團政委郭林膨
當天上午峰會還設置了圓桌討論環節,四位嘉賓圍繞「哪些力量會對HR的價值產生深刻影響」,展開了激烈的探討:
思派健康副總經理曹明奎:影響公司HR價值的因素非常多,技術,業務,新生代都是影響因素,在不確定性增強的背景下,更需要我們區分哪些是變化的東西,哪些是不變的東西,才能保持戰略定力和長期主義。引才育才留才,支撐助力公司戰略落地,快速發展,是HR不變的工作核心和價值體現。
光輝國際全球資深合伙人宋鑫:技術和業務都對HR有影響,但角度不太一樣。從業務層面看,業務數位化、國際化和業務跨界都對HR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技術層面看,HR需要將關注點放在如何利用技術提高效率。HR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要求提高了,方式和方法也必須有更多的創新。在公司業務和市場變化越來越快的背景下,HR要準確理解業務的意圖,快速跟上業務變化,支持業務發展。
北京城市學院經濟管理學部人力資源管理系主任王愛敏:數位化引起組織和人才智能化變革,但技術只是提高HR工作效率,最關鍵還是業務,即如何從業務角度展現HR的價值。當下HR的首要任務,是要立足戰略,滿足業務,賦能組織。
下午平行論壇——豁出去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說:人類最大的武器是豁出去的決心。
對HR來說,需要擺脫既定軌道,勇敢去嘗試、開闢屬於自己的路徑。HR不能上位的原因只有一個:豁不出去,這也是對平行論壇「豁出去」主題的背景詮釋。
思科大中華區副總裁、人力資源總經理吳汶錡演講主題是:《從「豁出去」到「豁然開朗」》。吳汶錡女士以自己親身經歷為主線,為與會嘉賓分享了幾個小故事,通過這些經歷她總結說:很多時候HR之所以豁不出去,更多是因為自身原因。HR首先需要從」直升機視角「去看待自己從事的工作、事業;其次要從公司業務的角度出發,做業務的夥伴,為業務部門賦能,指導他們去處理好問題。
思科大中華區副總裁、人力資源總經理吳汶錡
樂薦集團常務副總裁兼北京分公司總經理李毅的演講主題是:《正在悄然發生的顛覆式創新》。他說,中國企業的員工健康狀況不容樂觀,而企業健康福利與員工需求覆蓋度不夠,在這方面企業給予員工的關注度不夠。他建議企業HR用全新的方式為員工賦能,通過體系化的健康福利+數據化的員工健康狀況分析,來提升員工的滿意度。
樂薦集團常務副總裁兼北京分公司總經理李毅
緣泰石油CHO李茹女士在本場論壇分享的主題是:《從外企到民企,HR親們準備好了嗎?》。李茹女士在演講中說道:外企與民企對HR的要求是不同的,首先是身份不同。外企的管理體系相對比較完善,員工整體素質較高,因此外企的業務對HR要求更多的是以一個支持、輔助和諮詢的角色出現。民企則不同,民企發展速度非常快,並且靈活,但規則性和員工素質參差不齊。因此民企的HR更多是以直接參與者、直接管理者和直接決策者的身份出現。
其次是角色不同。外企要求HR當好演員這個角色就行,因為劇本已經寫好、舞臺已經搭好,甚至連群眾演員都是專業的,你只需要把自己的角色演好即可。但民企不同,HR既是演員,還要參與寫劇本、搭舞臺,有時候甚至還要客串群眾演員。
緣泰石油CHO李茹
諾和諾德人力資源與企業交流部副總裁王淑紅演講主題是:《新常態下的領導力》。王淑紅女士認為:
相較以往而言,當下企業需要打造敏捷組織,充分給予員工更多的信任,迅速做出反映。當下企業裡更多是新生代員工,新生代員工和70後、80後員工不同,他們都希望被認可、希望做自己,他們的這些基本需求比以往更加重要,這也是企業與員工建立關係的、非常重要的。因此,企業需要給予員工更多的信任,讓他們充分發揮自身價值,這就是新常態下的領導力。
諾和諾德人力資源與企業交流部副總裁王淑紅
下午平行論壇——懂業務
人力資源圈兒幾大流行語之一,就是「HR要懂業務」、「HR要做業務的夥伴」,這句話都快變成了HR頭上的「緊箍咒」。但反過來想,HR再懂業務,會比業務人員更懂業務嗎?
亞馬遜雲大中華區人力資源總經理劉宇翔女士的演講主題是:《Run HR as a Business》。劉宇翔女士分享了她對「智能人力資源」的理解,她認為「智能人力資源」有五大關鍵:即安排人力資源的財務支持、計劃高端人力資源技術分析崗、重置人力資源業務架構、規劃和推動沒有HC增長的計劃,以及儘可能使用數據為業務增加價值。
亞馬遜雲大中華區人力資源總經理劉宇翔
賚擘斯合伙人郭燕君的演講主題是:《戰略變革中的勞動關係管理——溝通之道》。她重點解析了什麼是戰略勞動關係管理,在賚擘斯看來,所謂「戰略勞動關係管理」是指基於企業戰略目標實現所採取的一系列具有全局觀、立體思維和戰略意義的勞動關係管理行為,賚擘斯定義為戰略勞動關係管理。戰略勞動關係管理的特點在於勞動關係管理行為以支撐企業戰略和業務目標實現為前提,同時需要對企業所處的社會環境、法律環境、員工特點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並能夠通過一整套人力資源解決方案將勞動關係管理策略貫徹執行、落地實施。
賚擘斯合伙人郭燕君
拜耳大中華區及拜耳處方藥事業部,拜耳中國及亞太區人力資源副總裁王彤女士在本場論壇分享的主題是:《HR如何與業務共舞?》。王彤女士在演講中說道:HR不懂業務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讀不懂財務數字,缺乏對整體價值鏈的了解;與業務沒有共同語言,末能參與到業務的決策中;對組織和人才的決策受限,在業務會議上沒有話語權。
同時,她也給出了解決方法:首先,要明白業務數字背後的意義,熟悉企業產品的優略勢,了解市場及競爭對手的相關信息;其次,在制定業務策略中要扮演重要角色;第三,要有效地規劃組織和人才的戰略。
拜耳大中華區及拜耳處方藥事業部,拜耳中國及亞太區人力資源副總裁王彤
朗途職涯的首席知識官崔文彬的演講主題是:《HR如何懂業務——五緯模型讓你瞬間拔高》。崔文彬先生認為HR「懂業務」的關鍵要先弄清楚五個問題:什麼才是組織價值的關鍵點、不同階段HR要做什麼事情、懂業務究竟要懂什麼、如何才能有效地支撐業務、如何構建呈現業務的HR管理體系。他最後強調,業務成熟度與管理成熟度之間的適配,才是HR最核心的價值,而專業性,是切實環境裡的最優解。
朗途職涯首席知識官崔文彬
下午平行論壇——數位化
數位化最近幾年成了一股「洪流」,更像是拯救眾生的一根「稻草」,所以有人說,數位化才是HR的未來。事實上,HR早就在和數位化打交道了——無數的HR表哥表姐們,每個月甚至每天都在盯著一堆數字發呆。
那麼,對於HR來說到底怎麼才算數位化?
天音控股集團CHO、原和記黃埔HRVP張雲喻的演講主題是:《人力資源數位化的前世、今生和未來》。張雲喻在演講中提到:網際網路、大數據等的發展,使得商業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組織也不得不為了應對這種變化而進行變革和轉型,也就是說,組織必須從過去的層級式串聯組織走向串聯和並聯交織在一起的網狀組織結構。因此,HR可以通過有效管控和卓越經營、全面提升員工體驗、高效協同和共享、全球化支持等手段,推動人力資源數位化戰略轉型。
天音控股集團CHO、原和記黃埔HRVP張雲喻
中智關愛通諮詢總監邱鳳麗的演講主題是:《科技賦能企業福利變革》。她說,對企業而言,各種企業福利項目在具有一定社會功能的同時,也成為了企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主要激勵方式。儘管看得見、拿得著的現金即薪酬可以對人才產生快速的衝擊力 ,但具有非持久性的缺點。尤其對於資金實力不足的中小企業而言,如果僅僅依靠薪酬留人,必將面臨人才流失的問題。隨著個人意識的覺醒,馬洛斯需求的上移,多元化的員工福利,不但可以降低企業成本,還可以很好地維繫人才,成為減緩企業勞動力流動的「金手銬」。
中智關愛通諮詢總監邱鳳麗
德青源集團副總裁、人力資源行政總經理覃浪洲在本場論壇分享的主題是:《數位化管理,理性VS感性!》。覃浪洲在演講中說道:在數位化快速發展的背景下,HR的思維方式和管理路徑都要數位化。數位化有理性也有感性的一面,也就是說, HR在管理過程中,既要拿數據說話,也要讓員工感到「爽」,理性管理是原則,感性管理是根本,理性與感性相結合,才能始終保持組織活力。
德青源集團副總裁、人力資源行政總經理覃浪洲
峰會現場花絮
大會集聚了華為、阿里、騰訊、京東、美團、餓了麼、聯想、順豐、拜耳、諾和諾德等600餘家企業HR高管。
主辦方HRise、裡面品牌與市場營銷策劃繪製的6米長手繪人力資源發展簡史,參會HR高管紛紛與之合影留念。
主辦方HRise、裡面品牌與市場營銷策劃精心策劃的HR高管金句,囊括了當天到場的22位演講嘉賓、主持人金句。
特別鳴謝峰會主持人:陳曦先生、史明先生、張強先生、劉昌生先生
主持人陳曦
主持人張強
主持人劉昌生
主持人史明
2020首屆中國人力資源前瞻者峰會贊助商:獨家冠名贊助:思派健康贊助機構:光輝國際、賚擘斯、佩信集團、樂薦、中智關愛通、薪人薪事、51社保、春秋拓展、i背調、如常集團禮品贊助:隱居鄉裡 CHANEL茶歇贊助:谷果百味大會指定用車:Mercedes-Be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