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場現"牛肉精粉"出售 雞肉也可變成牛肉

2020-12-22 中國網

牛肉精粉在方欣水產副食品市場公開銷售 本報記者 湯繼穎 攝

添加「牛肉膏」,豬肉變「牛肉」,但生產商都說不能過量使用,吃多了人會難受。安徽曝光了一些小作坊用添加劑將雞肉加工成「牛肉」,昨日,記者走訪西安一些副食品批發市場,發現調料批發部均有「牛肉精粉」出售。

副食品批發市場隨處售賣

昨日下午,在西安北郊方欣副食品批發市場二樓調料區,很多商戶的貨架上都擺放著牛肉精粉、鴨肉精粉、羊肉精粉、豬肉精粉等,500克一桶。根據品牌的不同,價格從20元到70元不等。「這牛肉精粉是用來幹啥的?」見記者詢問,一家店鋪的老闆說,只要用了這粉,就可以把豬肉、雞肉等變成牛肉。除了各種肉精粉,還有松肉粉。據介紹,松肉粉的作用是使肉質變得爽滑細嫩,讓做出來的瘦肉口感不「柴」。

在西安國亨批發市場,門口有一家大的添加劑批發部,裡面除了有各種肉精粉,還有各種肉精膏、精油。銷售人員說,如果做滷肉就用精膏,如果拌肉就用肉精粉。

有廠家稱每月向西安供幾萬元貨

記者打開一桶牛肉精粉,一股濃鬱的牛肉味立刻撲鼻而來,再打開一桶豬肉精粉,果真散發出豬肉的味道。

記者買了一桶牛肉精粉,根據上面的電話聯繫到該產品生產廠家北方區域的銷售經理。據他介紹,他們的產品在全國各地都賣得很好,為維護市場價格,他們的肉精粉價格不能低於20元。在天津賣的價格最高,38元一桶(500克)。他們的客戶多是經營烤肉、包子、餃子等的商戶。他透露,產品在西安賣的也很好,每月要供幾萬元的貨。

這位銷售經理說,據他了解,很多客戶用鴨肉添加牛肉精粉烤好後冒充牛肉賣,而鴨肉和牛肉的成本要差一兩倍。如果做烤肉生意用肉精粉,添加肉精粉有兩種辦法,一種是在拌肉時加,一種是把肉精粉用70℃左右的開水稀釋後在烤的時候往肉上抹,後者的效果要好得多。

另一家商鋪老闆稱,一桶500克的肉精粉可醃肉50斤左右。記者算了一筆帳,以豬肉為例,假設一斤豬肉11元,一斤牛肉20元,將50斤豬肉醃製後變成牛肉,商販就可以多賺取將近500元。

食品是否添加還沒檢測標準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一家烤肉鋪,一名小工說,他們只負責串肉,但肉都是事先拌好後老闆從外面運來的。在店鋪操作間內,記者也未發現添加劑。

記者採訪時看到,所有肉精粉的外包裝上都印有QS標誌,且有衛生許可證。那麼肉精粉到底有沒有問題呢?

陝西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農副食品檢驗室一名姓李的工作人員介紹,肉精粉應該是一種香精,而外包裝上的配料都是允許添加的食品添加劑。由於沒有相關檢測標準,肉品是否添加了肉精粉,還沒有方法和標準來檢測。(記者張莉 採寫)

麵館用「牛肉膏」添加劑 90分鐘即讓豬肉變牛肉

12日,一位市民的爆料解開了記者的疑問。據他介紹,這是「牛肉膏」的「功勞」。該市民說,「這種『牛肉膏』不僅在小肉鬆作坊中使用,在一些小吃店也是『公開的秘密』」。「這種『牛肉膏』還能將豬肉變成牛肉。」「相比較而言,豬肉變牛肉更普遍。 」

相關焦點

  • 多地出售"牛肉精粉" 豬肉可變牛肉?
    安徽曝光了一些小作坊用添加劑將雞肉加工成「牛肉」,昨日,記者走訪西安一些副食品批發市場,發現調料批發部均有「牛肉精粉」出售。副食品批發市場隨處售賣昨日下午,在西安北郊方欣副食品批發市場二樓調料區,很多商戶的貨架上都擺放著牛肉精粉、鴨肉精粉、羊肉精粉、豬肉精粉等,500克一桶。根據品牌的不同,價格從20元到70元不等。
  • 多地發現牛肉膏 可將雞肉豬肉製成「牛肉」(圖)
    通常而言,一瓶一斤裝的牛肉膏可讓50斤豬肉變成牛肉。如果一次醃製50斤豬肉來冒充牛肉,就可省下近千元成本…[我來說兩句]   香料店老闆稱沒有聽說有人用來把豬肉加工成牛肉  據報導,牛肉膏是一種添加劑,是食用香精的一種,主要成分是新鮮肉類、各種胺基酸、味精、水解蛋白等。
  • 「牛肉膏」剛撤下 福州又現牛肉精粉
    導語:日前,國內多個地方相繼揭開了「牛肉膏」的神秘面紗,大家現在都談「膏」色變!而福州也是其中之一。近日記者在榕城市場調查發現,「牛肉膏」已悄然下架,但諸如牛肉精粉、羊肉精粉等類似「牛肉膏」的食品添加劑卻仍在售。那麼這些有人來監管嗎?
  • 摻進牛肉精粉和大紅色粉 豬肉絲搖身變成牛肉絲
    假冒牛肉遇水褪色 記者饒純武攝    將豬肉加工成肉絲,加入牛肉精粉、牛肉香精和大紅色粉等食用添加劑,經過一天的浸泡,就變成了「牛肉絲」,堂而皇之地對外銷售。    去年12月,上海市食品生產監督所接舉報後對牛肉產品進行採樣,送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綜合檢測中心進行基因檢測,同時在當地進行「胭脂紅」含量檢測。結果發現,部分被檢牛肉產品含有雞肉、豬肉成分,同時還檢出含有禁止在肉製品中使用的「胭脂紅」成分。
  • 雲無心:讓我們來做「牛肉精」
    以這項研究為例,我們可以來看看「牛肉精」是怎麼做出來的。首先,製作牛肉精需要一些牛肉。這些牛肉除了提供「真牛肉」的味道,主要是提供胺基酸。首先把這些牛肉切小,煮10分鐘,再磨細調成適當濃度的牛肉糊。加入木瓜蛋白酶——就是嫩肉劑裡的有效成分,在60 ℃下保溫12小時,然後煮15分鐘讓蛋白酶失去活性。這時候肉糊已經成了肉湯,通過離心的方式去掉殘渣和油之後,就得到了牛肉蛋白水解物。
  • 溫州日報甌網 - 豬肉+牛肉精=75噸假牛肉乾
    溫州日報記者 劉宏宇 通訊員 溫萱 南炳燦 看上去像牛肉乾,聞起來像牛肉乾,吃起來還是像牛肉乾,但實際上卻是「掛牛頭賣豬肉」。 福建客商方甲等9人,經不住利益誘惑,將價格相對低廉的豬肉,添加牛肉精等添加劑,搖身一變成了價格相對高昂的「牛人幫」牌系列牛肉乾。
  • 「牛肉膏」在福州下架 牛肉精粉又大行其道(圖)
    工商部門在福州六一路一家商店查獲的牛肉精粉和羊肉精粉  一「膏」激起千層浪!日前,國內多個地方相繼揭開了「牛肉膏」的神秘面紗。東南網4月15日曾報導,福州市面上也有「牛肉膏」在售。福建相關部門也高度重視,省工商局有關負責人專門批示,要求進行排查。經過排查發現,榕城前期銷售「牛肉膏」的商家將其悄然下架,一時間談「膏」色變。然而,記者最近在榕城市場調查發現,雖然「牛肉膏」下架,但諸如牛肉精粉、羊肉精粉等食品添加劑仍在售。對於類似「牛肉膏」的食品添加劑進入餐飲領域,誰來監管?如何管?這成為一道難題。
  • 多省市出現牛肉膏 豬肉醃製3分鐘變「牛肉」
    通常而言,一瓶一斤裝的牛肉膏可以讓50斤豬肉變成牛肉。如果一次醃製50斤豬肉來冒充牛肉,就可直接省下近千元的成本。本報訊 (記者鄭偉庭 實習生李天研)有媒體日前報導,安徽、江西、福建等地及其周邊市場出現一種名為「牛肉膏」的添加劑,可以把雞肉、豬肉加工成為口感以假亂真的「牛肉」。
  • 各類肉精現身海口市場 40分鐘臭豬肉變香牛肉
    據報導,牛肉膏是一種添加劑,是食用香精的一種,主要成分是新鮮肉類、各種胺基酸、味精、水解蛋白等。通常而言,一瓶一斤裝的牛肉膏可讓50斤豬肉變成「牛肉」。如果一次醃製50斤豬肉冒充牛肉,可直接省下近千元成本。4月19日,南國都市報記者來到海南省海口市東門市場,看到多家調味品銷售店的貨架上,「牛肉精粉」「羊肉精粉」等調味品應有盡有。
  • 【觀察室】加點羊肉精粉,開水「一秒變羊湯」
    加入羊肉精粉的開水就可以變身羊湯,豬肉塗上牛肉香膏竟能吃出牛肉味,想讓肉製品口感鮮嫩可直接加入嫩肉粉……如今這些輕易就能改變食品特性的各類調味品、添加劑在一些食品批發商城隨處可見。但人們是否能安全進食,記者從市場到企業,從監管部門到檢測機構,一路追蹤部分調味品生產銷售鏈條,卻無人能給出明確答案。  「保證正規廠家生產,綠色純天然的,都是鮮肉送進爐裡做的精粉。」在瀋陽中國小食品城,一位肉類精粉銷售員對記者說。在這家銷售商的貨攤上記者看到,豬肉、雞肉、牛肉等各類肉精粉規格均為500克,價格卻僅為20元。
  • 專家稱方便麵中牛肉味調味包普遍含「牛肉膏」
    採訪過程中,陳永泉表示,「牛肉膏」其實早已成為市民的家常便飯,方便麵中的牛肉味調味包裡普遍存在。  「有人由於暴利的驅動,弄虛作假(利用『牛肉膏』把豬肉變成牛肉出售),這就是使用者的問題,不應該將責任放到『牛肉膏』的生產企業身上。」陳永泉表示,「牛肉膏』暴露出來的問題主要是使用單位(如飯店)的違規使用,問題出在他們身上,並不是食品添加劑的問題。「牛肉膏」本身是沒問題的。
  • 神奇「極品牛肉精膏」 竟讓合肥市民盤中豬肉變「牛肉」
    萬家熱線4月13日綜合報導 「牛肉膏、牛肉精、麥芽酚... ...」你能想像到,通過這些東西就能做出市場上我們經常吃的各種各樣的「牛肉」嗎?日前,有網友爆料,稱自己在一家麵館吃牛肉麵時,吃的感覺牛肉像是假的。
  • 黑作坊用豬肉加牛肉精做「牛肉餃子」 5元一斤
    生活報4月22日訊 現在,很多飯店都會推出現包的手工水餃吸引食客,可是這些水餃真是他們自己包的嗎?水餃的質量可以保證嗎?近日,哈市市民於先生向記者反映,南崗區科研路附近有一處餃子黑加工點衛生條件極差,用的不知道是什麼肉,餃子的價格十分便宜。日前,記者根據線索通過連續兩天的暗訪,發現這處黑加工點銷售的水餃才5元一斤,多銷往附近的小飯店。
  • 肉販製售假牛腿:豬肉拼在牛肉上 用針線縫合
    假牛腿  安徽網訊 牛肉和豬肉價格懸殊,受暴利驅使,少數肉販動起了歪心思,通過添加硝、牛肉精、胭脂紅等將豬肉製成「牛肉」,甚至做起「手術」,將豬肉拼接在牛腿上對外出售。  去年10月28日,警方與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一道,分三路對隱藏在該鎮的制假窩點進行突襲,當場抓獲正在銷售假牛肉的華某某,並現場扣押假牛肉。在華某某家中,執法人員從冷庫裡查獲偽裝成牛腿的豬腿7條、制好的假牛雜、假牛肉,以及用於「加工」的胭脂紅、苯甲酸鈉、明膠、工業鹽、硝、牛肉精等制假原料。
  • 黑心商販製售假牛腿:豬肉拼在牛肉上 用針線縫合
    ,受暴利驅使,少數肉販動起了歪心思,通過添加硝、牛肉精、胭脂紅等將豬肉製成「牛肉」,甚至做起「手術」,將豬肉拼接在牛腿上對外出售。去年10月28日,警方與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一道,分三路對隱藏在該鎮的制假窩點進行突襲,當場抓獲正在銷售假牛肉的華某某,並現場扣押假牛肉。在華某某家中,執法人員從冷庫裡查獲偽裝成牛腿的豬腿7條、制好的假牛雜、假牛肉,以及用於「加工」的胭脂紅、苯甲酸鈉、明膠、工業鹽、硝、牛肉精等制假原料。
  • 市場的生牛肉那麼貴,為何熟牛肉卻那麼便宜?有什麼秘密呢?
    中國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好,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好,肉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很常見的食材,豬肉、牛肉、羊肉、雞肉等等,今天小編想說的是就是牛肉,經常去買牛肉的人都知道,生牛肉是非常貴的,而且一斤生牛肉往往只能做出來六兩、七兩的熟牛肉,但熟牛肉卻並沒有比生牛肉貴多少,甚至還更加便宜了,所以其中肯定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內幕
  • 香精香膏市場火爆:開水一衝變羊湯 成本一毛錢
    加入羊肉精粉的開水就可以變身羊湯,豬肉塗上牛肉香膏竟能吃出牛肉味,想讓肉製品口感鮮嫩可直接加入嫩肉粉……如今這些輕易就能改變食品特性的各類調味品、添加劑在一些食品批發商城隨處可見。但人們是否能安全進食,記者從市場到企業,從監管部門到檢測機構,一路追蹤部分調味品生產銷售鏈條,卻無人能給出明確答案。
  • 親歷用牛肉精膏豬肉神奇變"牛肉" 造假檢不出
    龍瀚攝使用牛肉膏,90分鐘內豬肉可以變「牛肉」!全國多地曝出一些不法商家暗地用添加劑造假牟取暴利,筆者昨日走訪廣州一德路等調味品批發市場,發現部分批發商鋪也有類似牛肉膏的牛肉精膏出售。有商家稱「使用牛肉精膏造假是檢不出來的」。專家表示,合法的食品添加劑不規範使用,是當前應當密切注意的問題。
  • 濰坊:抹上牛肉膏豬肉充牛肉 長期食用或致癌
    原標題:抹上牛肉膏,豬肉充牛肉  加了牛肉膏,豬肉搖身一變成牛肉,這樣的事您信嗎?12月13日,有市民向本報反映,有些飯店為了增加利潤,用牛肉膏醃製豬肉,醃出來跟牛肉一個味。記者隨後對市場上一些調味品、添加劑門頭進行了調查,發現這種牛肉膏或牛肉精隨處可見。據銷售人員介紹,這種添加劑主要供給飯店。
  • 為什麼買的牛肉價格低,你吃的牛肉條、牛肉絲可能是這樣形成的
    既然提到肉類,那麼肉類的種類就有很多,人們最愛吃的應該是海鮮之類的肉,比如說魚肉蝦肉等等,但是生活中最常見的卻是雞肉,豬肉,還有牛肉羊肉等等。有些人就感覺特別的疑惑,因為他們在市場上有的時候買到的牛肉價格特別的低,特別是那些牛肉的零食,比如說牛肉條,牛肉絲,還有牛肉顆粒等,為什麼這一些牛肉做成的零食,價格會這麼低呢,甚至有的時候別人買到的牛肉價格也會比市場上的牛肉價格便宜很多,入嘴的東西就不要再貪小便宜了,因為你知道的那些牛肉有可能就是這樣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