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出售"牛肉精粉" 豬肉可變牛肉?

2020-12-22 中國網

牛肉精粉在方欣水產副食品市場公開銷售 記者 湯繼穎 攝

添加「牛肉膏」,豬肉變「牛肉」,但生產商都說不能過量使用,吃多了人會難受。安徽曝光了一些小作坊用添加劑將雞肉加工成「牛肉」,昨日,記者走訪西安一些副食品批發市場,發現調料批發部均有「牛肉精粉」出售。

副食品批發市場隨處售賣

昨日下午,在西安北郊方欣副食品批發市場二樓調料區,很多商戶的貨架上都擺放著牛肉精粉、鴨肉精粉、羊肉精粉、豬肉精粉等,500克一桶。根據品牌的不同,價格從20元到70元不等。「這牛肉精粉是用來幹啥的?」見記者詢問,一家店鋪的老闆說,只要用了這粉,就可以把豬肉、雞肉等變成牛肉。除了各種肉精粉,還有松肉粉。據介紹,松肉粉的作用是使肉質變得爽滑細嫩,讓做出來的瘦肉口感不「柴」。

在西安國亨批發市場,門口有一家大的添加劑批發部,裡面除了有各種肉精粉,還有各種肉精膏、精油。銷售人員說,如果做滷肉就用精膏,如果拌肉就用肉精粉。

有廠家稱每月向西安供幾萬元貨

記者打開一桶牛肉精粉,一股濃鬱的牛肉味立刻撲鼻而來,再打開一桶豬肉精粉,果真散發出豬肉的味道。

記者買了一桶牛肉精粉,根據上面的電話聯繫到該產品生產廠家北方區域的銷售經理。據他介紹,他們的產品在全國各地都賣得很好,為維護市場價格,他們的肉精粉價格不能低於20元。在天津賣的價格最高,38元一桶(500克)。他們的客戶多是經營烤肉、包子、餃子等的商戶。他透露,產品在西安賣的也很好,每月要供幾萬元的貨。

這位銷售經理說,據他了解,很多客戶用鴨肉添加牛肉精粉烤好後冒充牛肉賣,而鴨肉和牛肉的成本要差一兩倍。如果做烤肉生意用肉精粉,添加肉精粉有兩種辦法,一種是在拌肉時加,一種是把肉精粉用70℃左右的開水稀釋後在烤的時候往肉上抹,後者的效果要好得多。

另一家商鋪老闆稱,一桶500克的肉精粉可醃肉50斤左右。記者算了一筆帳,以豬肉為例,假設一斤豬肉11元,一斤牛肉20元,將50斤豬肉醃製後變成牛肉,商販就可以多賺取將近500元。

食品是否添加還沒檢測標準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一家烤肉鋪,一名小工說,他們只負責串肉,但肉都是事先拌好後老闆從外面運來的。在店鋪操作間內,記者也未發現添加劑。

記者採訪時看到,所有肉精粉的外包裝上都印有QS標誌,且有衛生許可證。那麼肉精粉到底有沒有問題呢?

陝西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農副食品檢驗室一名姓李的工作人員介紹,肉精粉應該是一種香精,而外包裝上的配料都是允許添加的食品添加劑。由於沒有相關檢測標準,肉品是否添加了肉精粉,還沒有方法和標準來檢測。(記者張莉)

麵館用「牛肉膏」添加劑 90分鐘即讓豬肉變牛肉

12日,一位市民的爆料解開了記者的疑問。據他介紹,這是「牛肉膏」的「功勞」。該市民說,「這種『牛肉膏』不僅在小肉鬆作坊中使用,在一些小吃店也是『公開的秘密』」。「這種『牛肉膏』還能將豬肉變成牛肉。 」「相比較而言,豬肉變牛肉更普遍。 」 

肉精粉有沒有危害?生產商都說不能多吃

既然沒有檢驗標準,那麼這些肉精粉、松肉粉到底有沒有危害呢?

在西安北郊方欣副食品批發市場,店鋪女老闆提醒諮詢肉鬆粉的記者,如果做生意,就用這個,味道重、口感好,如果自己吃就別用了,裡面添加劑很多,像松肉粉裡有碳酸氫鈉、木瓜蛋白酶,吃多了對身體不好。

記者聯繫的牛肉精粉生產廠家北方區域的銷售經理也曾在電話裡提醒,使用時一定要按說明上的比例添加,即1000克原料肉添加1克到3克,如果添加多了會有反作用,人吃多了會覺得難受。

相關焦點

  • 西安市場現"牛肉精粉"出售 雞肉也可變成牛肉
    牛肉精粉在方欣水產副食品市場公開銷售 本報記者 湯繼穎 攝添加「牛肉膏」,豬肉變「牛肉」,但生產商都說不能過量使用,吃多了人會難受。安徽曝光了一些小作坊用添加劑將雞肉加工成「牛肉」,昨日,記者走訪西安一些副食品批發市場,發現調料批發部均有「牛肉精粉」出售。副食品批發市場隨處售賣昨日下午,在西安北郊方欣副食品批發市場二樓調料區,很多商戶的貨架上都擺放著牛肉精粉、鴨肉精粉、羊肉精粉、豬肉精粉等,500克一桶。根據品牌的不同,價格從20元到70元不等。
  • 溫州日報甌網 - 豬肉+牛肉精=75噸假牛肉乾
    溫州日報記者 劉宏宇 通訊員 溫萱 南炳燦 看上去像牛肉乾,聞起來像牛肉乾,吃起來還是像牛肉乾,但實際上卻是「掛牛頭賣豬肉」。 福建客商方甲等9人,經不住利益誘惑,將價格相對低廉的豬肉,添加牛肉精等添加劑,搖身一變成了價格相對高昂的「牛人幫」牌系列牛肉乾。
  • 多地發現牛肉膏 可將雞肉豬肉製成「牛肉」(圖)
    [提要] 媒體日前報導,安徽、江西、福建等地及其周邊市場出現一種名為「牛肉膏」的添加劑,可以把雞肉、豬肉加工成為口感以假亂真的「牛肉」。牛肉膏是一種添加劑,食用香精的一種,主要成分是新鮮肉類、各種胺基酸、味精、水解蛋白等。
  • 多省市出現牛肉膏 豬肉醃製3分鐘變「牛肉」
    通常而言,一瓶一斤裝的牛肉膏可以讓50斤豬肉變成牛肉。如果一次醃製50斤豬肉來冒充牛肉,就可直接省下近千元的成本。本報訊 (記者鄭偉庭 實習生李天研)有媒體日前報導,安徽、江西、福建等地及其周邊市場出現一種名為「牛肉膏」的添加劑,可以把雞肉、豬肉加工成為口感以假亂真的「牛肉」。
  • 摻進牛肉精粉和大紅色粉 豬肉絲搖身變成牛肉絲
    假冒牛肉遇水褪色 記者饒純武攝    將豬肉加工成肉絲,加入牛肉精粉、牛肉香精和大紅色粉等食用添加劑,經過一天的浸泡,就變成了「牛肉絲」,堂而皇之地對外銷售。前日清晨7時許,執法人員突擊檢查了該民房,在其操作間,發現了成箱的豬肉,並有袋裝的牛肉精粉、牛肉香精和大紅色粉。    執法人員發現了數十箱用水浸泡的肉絲,有的色澤明顯偏紅。執法人員抓起一把,放在清水中浸泡,清水立馬變紅。    這種褪色的肉絲是牛肉還是豬肉?面對執法人員的詢問,其員工和老闆的回答自相矛盾,前者稱是牛肉,後者則承認是豬肉。
  • 親歷用牛肉精膏豬肉神奇變"牛肉" 造假檢不出
    龍瀚攝使用牛肉膏,90分鐘內豬肉可以變「牛肉」!全國多地曝出一些不法商家暗地用添加劑造假牟取暴利,筆者昨日走訪廣州一德路等調味品批發市場,發現部分批發商鋪也有類似牛肉膏的牛肉精膏出售。有商家稱「使用牛肉精膏造假是檢不出來的」。專家表示,合法的食品添加劑不規範使用,是當前應當密切注意的問題。
  • 「牛肉膏」在福州下架 牛肉精粉又大行其道(圖)
    工商部門在福州六一路一家商店查獲的牛肉精粉和羊肉精粉  一「膏」激起千層浪!日前,國內多個地方相繼揭開了「牛肉膏」的神秘面紗。東南網4月15日曾報導,福州市面上也有「牛肉膏」在售。福建相關部門也高度重視,省工商局有關負責人專門批示,要求進行排查。經過排查發現,榕城前期銷售「牛肉膏」的商家將其悄然下架,一時間談「膏」色變。然而,記者最近在榕城市場調查發現,雖然「牛肉膏」下架,但諸如牛肉精粉、羊肉精粉等食品添加劑仍在售。對於類似「牛肉膏」的食品添加劑進入餐飲領域,誰來監管?如何管?這成為一道難題。
  • 黑作坊用豬肉加牛肉精做「牛肉餃子」 5元一斤
    日前,記者根據線索通過連續兩天的暗訪,發現這處黑加工點銷售的水餃才5元一斤,多銷往附近的小飯店。  黑加工點 案板堆著雜物啥證照都沒有  按照於先生提供的線索,19日中午,記者來到南崗區科研路物理研究所附近,路邊都是一片平房,記者向居民打聽才在平房中的一棟小二樓裡找到該黑加工點。
  • 雲無心:讓我們來做「牛肉精」
    以這項研究為例,我們可以來看看「牛肉精」是怎麼做出來的。首先,製作牛肉精需要一些牛肉。這些牛肉除了提供「真牛肉」的味道,主要是提供胺基酸。首先把這些牛肉切小,煮10分鐘,再磨細調成適當濃度的牛肉糊。加入木瓜蛋白酶——就是嫩肉劑裡的有效成分,在60 ℃下保溫12小時,然後煮15分鐘讓蛋白酶失去活性。這時候肉糊已經成了肉湯,通過離心的方式去掉殘渣和油之後,就得到了牛肉蛋白水解物。
  • 肉販製售假牛腿:豬肉拼在牛肉上 用針線縫合
    假牛腿  安徽網訊 牛肉和豬肉價格懸殊,受暴利驅使,少數肉販動起了歪心思,通過添加硝、牛肉精、胭脂紅等將豬肉製成「牛肉」,甚至做起「手術」,將豬肉拼接在牛腿上對外出售。  造假肉販落網  去年6月,明光警方接到市民舉報,稱該市潘村鎮某街道農貿市場有人用豬肉冒充牛肉進行銷售。由於造假過程大都在肉販家中秘密完成,調查取證十分艱難。民警多次深入暗訪,一個以豬肉冒充牛肉銷售的窩點逐漸浮出水面。
  • 黑心商販製售假牛腿:豬肉拼在牛肉上 用針線縫合
    ,受暴利驅使,少數肉販動起了歪心思,通過添加硝、牛肉精、胭脂紅等將豬肉製成「牛肉」,甚至做起「手術」,將豬肉拼接在牛腿上對外出售。去年6月,明光警方接到市民舉報,稱該市潘村鎮某街道農貿市場有人用豬肉冒充牛肉進行銷售。由於造假過程大都在肉販家中秘密完成,調查取證十分艱難。民警多次深入暗訪,一個以豬肉冒充牛肉銷售的窩點逐漸浮出水面。
  • 濰坊:抹上牛肉膏豬肉充牛肉 長期食用或致癌
    原標題:抹上牛肉膏,豬肉充牛肉  加了牛肉膏,豬肉搖身一變成牛肉,這樣的事您信嗎?12月13日,有市民向本報反映,有些飯店為了增加利潤,用牛肉膏醃製豬肉,醃出來跟牛肉一個味。記者隨後對市場上一些調味品、添加劑門頭進行了調查,發現這種牛肉膏或牛肉精隨處可見。據銷售人員介紹,這種添加劑主要供給飯店。
  • 豬肉+添加劑做成「牛肉乾」 老闆被判15年
    豬肉+添加劑,做出三種口味「牛肉乾」  通訊員 溫萱 本報記者 汪子芳  52歲的蒼南人老朱,是個有著30年滷肉加工的老師傅。三年多前,他和妻子在蒼南辦了一個加工點,專門生產大塊的牛肉乾,賣給福建客商。  事實上,這些牛肉乾是用豬肉加工而成的假貨。
  • 使用牛肉精膏豬肉神奇變"牛肉" 造假檢不出
    龍瀚攝南方日報訊(記者/陶達嬪龍瀚實習生/李書喆劉琰琰)使用牛肉膏,90分鐘內豬肉可以變「牛肉」!全國多地曝出一些不法商家暗地用添加劑造假牟取暴利,筆者昨日走訪廣州一德路等調味品批發市場,發現部分批發商鋪也有類似牛肉膏的牛肉精膏出售。有商家稱「使用牛肉精膏造假是檢不出來的」。專家表示,合法的食品添加劑不規範使用,是當前應當密切注意的問題。
  • 「牛肉膏」剛撤下 福州又現牛肉精粉
    導語:日前,國內多個地方相繼揭開了「牛肉膏」的神秘面紗,大家現在都談「膏」色變!而福州也是其中之一。近日記者在榕城市場調查發現,「牛肉膏」已悄然下架,但諸如牛肉精粉、羊肉精粉等類似「牛肉膏」的食品添加劑卻仍在售。那麼這些有人來監管嗎?
  • 各類肉精現身海口市場 40分鐘臭豬肉變香牛肉
    據報導,牛肉膏是一種添加劑,是食用香精的一種,主要成分是新鮮肉類、各種胺基酸、味精、水解蛋白等。通常而言,一瓶一斤裝的牛肉膏可讓50斤豬肉變成「牛肉」。如果一次醃製50斤豬肉冒充牛肉,可直接省下近千元成本。4月19日,南國都市報記者來到海南省海口市東門市場,看到多家調味品銷售店的貨架上,「牛肉精粉」「羊肉精粉」等調味品應有盡有。
  • 專家稱方便麵中牛肉味調味包普遍含「牛肉膏」
    「假如某些廠家弄虛作假,該報的不報,自己暗暗地加入其他物質,是另外一回事。但是從廣東省和國家的情況,主流還是好的,大多數的廠家是守法的。」陳永泉分析說。  陳永泉說,「牛肉膏」如果不是作為商品去經營,僅僅家庭來用,是用來放在湯裡用來增香調味的,如家庭常用的雞精。
  • 神奇「極品牛肉精膏」 竟讓合肥市民盤中豬肉變「牛肉」
    萬家熱線4月13日綜合報導 「牛肉膏、牛肉精、麥芽酚... ...」你能想像到,通過這些東西就能做出市場上我們經常吃的各種各樣的「牛肉」嗎?日前,有網友爆料,稱自己在一家麵館吃牛肉麵時,吃的感覺牛肉像是假的。
  • 用豬肉做成「牛肉乾」
    本報訊(範躍紅/通訊員溫萱 南炳燦)本是價格相對低廉的豬肉,搖身一變,做成了75噸價格相對高昂的「牛肉乾」,銷售至全國各地。近日,方友漳等9人因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被浙江省溫州市檢察院提起公訴。據悉,該案是最高檢2015年第一批掛牌督辦的涉嫌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案件。     33歲的方友漳是福建省福州零客食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
  • 海口驚現各類肉精 40分鐘臭豬肉變「香牛肉」(圖)
    試驗40分鐘臭豬肉變香牛肉  到底傳聞中的「牛肉膏」有怎樣神奇的效果呢?記者隨後按照店家推薦,購買了一桶500克的「特級牛肉精粉」和一瓶「油性色素」,決定自己親自進行實驗。打開塑料桶,隔著裡面的一個袋子,記者便聞到牛肉香味,而打開袋子一角後,一股濃烈的牛肉味更是撲鼻而來。  記者隨後將早已準備好的一塊臭豬肉放入事先用牛肉精粉和少許水兌出的調味品裡醃製。短短幾分鐘後,豬肉的臭味道就淡去了,聞起來有十足牛肉味,然而,肉的顏色泛白,並不像牛肉。隨後,記者再將買來的油性色素滴入醃製的臭豬肉上繼續醃製,豬肉馬上實現了「華麗」變色,成為以假亂真的香「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