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菊小醫育兒,原創好文,歡迎轉發分享。
該來的總會來......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有些事情孩子遲早會被發現,有些問題遲早你要面對。因為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所以我會提前預想這一天的到來,並早早地想好該如何應對。
有一天,我和一朋友約好一起遛娃,中途帶孩子上廁所,被4歲女兒發現褲子上、馬桶裡都是血。女兒顯然被嚇到了,驚恐地看著我並問道「媽媽,你怎麼尿血了?馬桶裡怎麼這麼血呀?」
雖然是在公廁,但我當時一點也沒覺得尷尬,因為我早想到我家女兒遲早有一天會這麼問。所以,我淡定地告訴她:「這是女生的月經,等你長大以後也會有的。」但是,我沒想到的是,女兒哭了起來:「媽媽,媽媽,我不想來月經!」我問:「為什麼呢?」女兒泣不成聲地說:「我怕痛!」我當時忍不住大笑起來,就輕聲對女兒說:「寶貝不要害怕!來月經不痛,但確實會有些不舒服。」女兒一聽不痛,才慢慢平靜了下來。
你可能會說,家裡是女孩的還好,那如果家裡是男孩怎麼辦呢?媽媽來例假被娃撞見,怎麼給他解釋呢?
孩子對血有天然恐懼感,如果看到媽媽來例,媽媽卻裝作什麼都沒發生,孩子只會覺得媽媽是不是得了治不好的「絕症」,內心充滿恐懼。等自己長大了以後,發現自己也同樣遺傳了這樣的「絕症」,孩子會更加不知如何面對。還有一些家長覺得孩子還小,或者覺得不好開口講這些,其實孩子的內心是純淨的,沒有你想像的那麼複雜,你給孩子講客觀事實就好了。
我現在都還記得小時候大人給我們說,來月經是「好事」,但從來沒給我講是什麼好事,總感覺大家都「神神秘秘」的,以致於我來月經後,還是覺得有些「羞恥」和「不好意思」——來月經把褲子弄髒了,我會一直坐在課桌前一動不動,等同學們都走光了,我才離開。
在我們國家,生理教育課非常有限。在家庭教育中,對女孩灌輸必要的生理課都讓家長們難為情,對待男孩們更是放任不管。一般家長的態度都是,孩子們長大了,自己會懂的,其實這樣的教育只會讓孩子們越發無知,越發好奇。
(1)如果家中有女孩:應該告訴她,來月經是女生長大步入青春期的標誌,是正常生理現象。而且借這個機會,家長應該給女兒講一講相關知識,比如別人不能碰自己的隱私部位(包括胸部、屁股),還有衛生巾如何使用等。
其實不僅是女生應該接受月經等相關知識的生理課教育,男生也應該知道的。因為現實生活中,女孩子總是在被教育要保護好自己,但卻沒有教男孩子不應該去傷害女孩子。
(2)如果家中有男孩:你應該告訴他,女生才會來月經,男生是沒有的,而且女生來月經會不舒服,心情還會很煩躁。還應該告訴他,男孩子應該學會分擔媽媽的辛苦,幫著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樣媽媽會輕鬆一點,另外還應該少惹媽媽生氣,讓媽媽心情好一點。相信這樣教育出來的男孩,長大不成好丈夫、好爸爸都難。
6歲前:家長並不需要主動對孩子進行性教育,家長可以採取孩子問什麼就答什麼的原則。比如孩子問:「媽媽我從哪裡來的」,媽媽只需要回答:「你是從我肚子裡生出來」就可以了家長回答時,一定要用兒童能聽懂的語言,不能說得太專業或者太書面。
6歲以後:主動地、有計劃地對孩子進行性教育。
6-7歲:教會孩子區分自己的身體和異性身體結構,並告訴他如何保護;告訴孩子,他到底是怎麼出生的。
8-9歲:解決預防性傷害的階段,告訴孩子遇到哪些行為屬於性傷害行為,如果遇到該怎麼辦。
10-11歲:解決青春期的生理髮育問題,告訴孩子青春期身體會有哪些變化。
總之,孩子的生理教育並不僅僅是學校的責任,家長同樣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希望每位家長都應重視起來。你家的孩子有問過你這個問題嗎?你都是如何回答TA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