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數字0」,女兒這樣回答,讓媽媽直接將幼兒園老師告上法庭

2020-08-09 西紅柿媽媽

文|西紅柿媽媽

露西是一位可愛的美國媽媽,她的女兒小艾琳今年5歲多了,剛好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所以,露西與女兒協商,去幼兒園體驗一下,讓女兒看喜不喜歡幼兒園的生活。就這樣,小艾琳開始了幼兒園生活。

一個月後,露西把這個幼兒園老師告上了法庭,為什麼呢?


因為有一天露西與女兒玩耍的時候,露西用樹枝在地上畫了一個「0」,然後高興地問女兒,這是什麼?

女兒艾琳不假思索的回答「這是數字0」,說完還特別驕傲,露西卻馬上提高警惕。女兒以前會這樣回答:「媽媽,這是一個漂亮的鵝蛋,還有一點像美麗的太陽。不,媽媽,你不覺得這很像一個車輪嗎?」

孩子的每次回答都會不一樣,但都會手舞足蹈,興高採烈,但這一次,女兒只有一個回答了:「數字0。」

露西認為是不合適的教育,封閉了孩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幼兒園老師抹殺了孩子的開拓性思維,這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情?

保護孩子「幼稚天真」是家長非常重視的問題,美國家庭在孩子6歲以前,基本都是在家接受家庭教育。帶孩子玩耍、運動,認識大自然這些都是必修的功課。


艾琳在上幼兒園以前,是個思維非常發散的孩子,看小螞蟻可以看一天,用小葉子小石頭堆城堡可以玩一天,用不同色彩的花朵可以編出美麗的彩虹,看到「0」時,會想起見過許許多多東西,鵝蛋、太陽,車輪這些都是答案。

其實天真又幼稚的想法,是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孩子「天真幼稚」的想法,讓世界上多出了許多的音樂天才,數學小神童,可愛的小舞蹈家。還有許多有新奇想法了的「小天才們」他們長大後,成為了各位領域的助力,讓社會有了更多有趣的發明,才有了更多有趣的點子。

老鼠與貓的遊戲

課堂上,老師教孩子們玩遊戲,當老師問:「孩子們,老鼠怕什麼呀」,大家異口同聲的回答:「貓」,然後,跟著語句一起做出可愛小貓咪的動作,張牙舞爪的樣子一定要可愛。

然後,老師與孩子們開始了遊戲,老師開始一遍一遍加快速度,在經過了10次快速的遊戲後,大家已經可以快速的回答了。老師休息了30秒,繼續提問說「貓怕什麼呀?孩子們」,大家異口同聲的回答「老鼠!」


然後,老師沉默下來,同學們,你們剛剛說什麼:「貓最怕老鼠?」

大家半天才反應過來,為什麼會這樣呢?老鼠怕貓是大家知道的常識,怎麼會犯這種錯誤?

1、「固化思維」在打擾你思考。

老師前面10次是正常發問,最後一次卻故意調換了位置,所以,大家沒有思考,直接按前面的固定答案。這個遊戲挺有教育意義,不要說孩子,大人也很容易掉進這個「固化思維的陷阱」。

當思維開始被引導固化時,人可能會變成「半自動的機器」一按下某個按鈕,就會開啟流水線的生產模式,但這沒有開拓孩子的思維。

長大後有可能成為不思考,只行動的「勞力」型工人,而很少會有成長與晉升,畢竟大部分的企業家、政治家、藝術家都是需要不斷開拓創新,思考精進的人。


2、打破「固化思維」,更能看到世界的廣闊

有一個富人,他的兒子總是悶悶不樂,富人爸爸就帶孩子體驗窮人的辛苦,這樣孩子就會珍惜現在擁有的生活了。

剛要進門,就有很多小羊,小雞到處亂跑,塵土飛揚,弄髒了所有人的鞋子。

富人爸爸問孩子:「你看,窮人家的孩子,都沒有乾淨的衣服鞋子穿的,多不容易。」


富人的孩子卻回答說:「但是爸爸,我們家只有一條小狗,他們家卻擁有整個動物園,多棒!」

到用晚餐的時候,窮人家端上了許多新鮮的雞蛋,美味的蔬菜水果,還有熱牛奶。富人爸爸又說了:「這些都是我們平時給僕人們吃的粗食,你看他們多窮。」

孩子卻說:「爸爸,我們家的食物,都是去超市買回家冰凍保鮮的,他們多棒,擁有整個農場,要吃什麼馬上就有,而且新鮮。」

晚上天上掛滿了星星,孩子又興奮的感慨起來:「爸爸,我們只能透過窗戶看到幾顆星星,但是他們卻擁有整個廣闊的星空,他們真的太富有了。」


有時候,大人自己的思維被固化、封閉了,才會縮小了世界的廣闊。

你認為的乾淨,可能是孩子被困住的自由。你認為的山珍海味,可能是孩子吃不出的鮮美。

你認為的華麗別墅,可能是孩子看不懂的空房子。

所以孩子的世界,充滿了想像力與創意力,很多不經意的小美麗,是他一直追求的「大富有」。


家長能做的就是,先開拓自己的視野與見識,經常與孩子溝通交流,時刻關心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

尊重的孩子的想像力與創意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發展觀,保護孩子的「純粹的美感」,讓孩子可以擁有比自己更廣闊的思維海洋。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

相關焦點

  • 幼兒園教會了孩子字母O,母親反將幼兒園告上法庭,索賠千萬美元
    學校的職能就是教書育人,可是你可能沒想到,有學校教會了孩子26個英文字母,卻被孩子母親告上法庭 索賠千萬美元。多年前,在美國內華達州,曾經發生了一樁訴訟理由奇特的訴訟案:僅僅因為自己3歲的女兒認識了字母「O」,一位年輕的母親,把女兒所在的幼兒園告上了法庭。
  • 三歲的女兒居然認識了字母O,母親一氣之下把幼兒園告上法庭
    小編在報紙上讀到這樣的一則故事,大概是這樣的。美國的一個普通家庭裡,三歲的女兒萊斯莉告訴媽媽,她認識了新的字母O,這讓媽媽感到非常的吃驚,隨後就問女兒是怎麼認識的,萊斯莉告訴媽媽說:「這是老師教給我的。」
  • 「這個圓圈是數字0!」女兒的回答惹怒寶媽:都是老師的錯!
    "這個圓圈是數字0!"女兒的回答惹怒寶媽:都是老師的錯!相信大家都有同樣的一種感覺,那就是各個國家的教育方式都存在著一定的差別,不同國家的教育理念都不甚相同。我們以中國和美國的幼兒教育為例,就能夠輕易的發現兩國之間幼兒教育的巨大差別。
  • 兩歲男孩耳朵被咬 家長將幼兒園告上法庭
    今年3月初,撫順穆女士把2歲的兒子送到順城區伊貝兒幼兒園——撫順市民眼中數得著的「好幼兒園」。3月29日她接到園方電話:你兒子耳朵被咬了……  「看到兒子的時候,我差點昏過去!」穆女士說,兒子的左耳腫大淤血,臉上有抓痕,脖子上留有手印,「誰的兒子誰不疼啊?萬萬沒想到在幼兒園能出這樣的事!」  她當即提出要看事發時段的監控視頻,園方未能提供。
  • 父母將22歲女兒告上法庭,勝訴
    夫妻二人商量後,讓已經22歲的大女兒來養,不料,卻得到了大女兒的拒絕。夫妻兩人由於和大女兒產生分歧,最後將大女兒告上法庭。最終法院判父母勝訴,身為22歲的大女兒,作為姐姐有撫養弟弟的義務。題外話:小編認為,作為這名姐姐,在現實的社會中,22歲養活自己都不容易,別收家人了。
  • 三歲女兒學會單詞中的字母,媽媽狀告老師幼兒園敗訴,為什麼?
    幼兒園杜絕「小學化」教學,有些家長著急了說:孩子在幼兒園不學點拼音、加減法,孩子上了一年級,怎麼跟得上呢?幼兒園開學快一個月了,這幾天大班的好幾個家長到園長辦公室給園長媽媽反饋:園長媽媽,孩子都上大班了,怎麼不教孩子學拼音數學,怎麼也不布置家庭作業呢?當家長的心情能理解,但是大家有沒有從孩子身心發展的角度出發呢?
  • 兩女兒將八旬老母親告上法庭,還「詐騙」自己,老母親:我養了兩個畜生
    都說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因為女兒細心貼心所以像小棉襖一樣溫暖。很多父母要孩子時,都希望第一胎是女兒,這樣將來不僅能幫家裡照顧二胎,還可以幫忙做些家務。如果第一胎是個兒子,或許就沒有這樣的福氣了。可是下面這兩個女兒不僅不能當父母的小棉襖,還和父母撕破了臉,對母親避而不見還將其告上法庭。這中間似乎有不少的事情,可最重要也是最簡單的原因,就是為了父母打拼下的一棟豪宅。
  • "這個圓圈是數字0!"女兒的回答惹怒寶媽:都是老師的錯
    &34;女兒的回答惹怒寶媽:都是老師的錯!相信大家都有同樣的一種感覺,那就是各個國家的教育方式都存在著一定的差別,不同國家的教育理念都不甚相同。我們以中國和美國的幼兒教育為例,就能夠輕易的發現兩國之間幼兒教育的巨大差別。
  • 生活拮据的父母堅持二胎,無力承擔甩給女兒,被拒後將其告上法庭
    「二胎政策」的開放讓很多家庭體會到了「兒女雙全」的美好,女兒的家庭地位也在顯著上升,俗話說:「窮養兒子、富養女」;但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家庭存在著重男輕女,這種思想顛覆了我們的認知,他們認為兒子才是家庭唯一的依靠,女兒始終都不能算得上一家人;輕薄女兒、寵愛兒子,兩者本都是自己的孩子,卻總以兩種態度對待。
  • 深度反思:父母將女兒告上法庭,因其不願撫養弟弟,法院判了
    一對靠低保生活的夫妻,生完二胎後,因為兩人的身體和經濟情況,沒有能力撫養孩子,於是便想讓自己22歲的大女兒來養。但女兒對此表示強烈反對,夫妻倆便以此為由把自己的親生女兒告上了法庭。最終法院判父母勝訴,大女兒作為姐姐要撫養弟弟。
  • 「你不養弟弟我就告你」:22歲女孩拒養2歲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
    待妹妹出生後,小田辭職了,回去照顧媽媽和妹妹。因為不忍心媽媽太辛苦,她一直將妹妹帶到2歲多,才重新找工作。在妹妹三歲的時候,小田遇到了能夠接受她家庭的男人,於是便結婚了。所以,小田現在不僅要操心妹妹學校和培訓班的事情,還要照顧自己上幼兒園的女兒,成了一個全職「保姆」。
  • "因為一個英文字母,我把孩子的幼兒園告上了法庭"
    其實,這句話同樣可以套用在孩子身上。比如說,給他們一條秋褲或毛巾,你猜他們會帶給我們怎樣的驚喜?最近,有這樣一份網課作業題火了。成都某小學的美術組老師,為了讓孩子們在疫情期間不至於無所事事,靈機一動為全校的學生布置了一道作業——cosplay世界名畫!
  • 「因為一個英文字母,我把孩子的幼兒園告上了法庭!」
    其實,這句話同樣可以套用在孩子身上。比如說,給他們一條秋褲或毛巾,你猜他們會帶給我們怎樣的驚喜?最近,有這樣一份網課作業題火了。成都某小學的美術組老師,為了讓孩子們在疫情期間不至於無所事事,靈機一動為全校的學生布置了一道作業—— cosplay世界名畫!
  • 廣西男子10歲女兒填"父親姓名",竟寫其他男人,一舉將前妻與學校告上法庭,索賠5000元
    該案中,男子李某無意中發現自己10的女兒在填寫學校資料時將"父親名字"一欄填上了其繼父的名字,他忍無可忍將前妻與學校告上法庭。期間對於女兒的撫養和探視問題,兩人出現過分歧,法院判決女兒歸媽媽覃某撫養。
  • 女兒要彩禮被拒,怒將父母告上法庭,最終判決讓人意外,卻很合理
    但是因為彩禮錢將親生父母告上法庭的女兒,你見過嗎?在山西晉城,一位出嫁三年的女兒因自己出嫁時的16.8萬元彩禮錢,將自己的親生父母告上法庭,最終法院判定其父母歸還9萬元。李女士結婚時,夫家給自己的父母16.8萬元作為彩禮,父母用其中的五萬元給女兒置辦了嫁妝,裝修婚宴酒席等又花了將近三萬,剩餘的錢一直在父母的手裡。
  • 22歲女孩拒養2歲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父母還是偏心了
    待妹妹出生後,小田辭職了,回去照顧媽媽和妹妹。因為不忍心媽媽太辛苦,她一直將妹妹帶到2歲多,才重新找工作。在妹妹三歲的時候,小田遇到了能夠接受她家庭的男人,於是便結婚了。所以,小田現在不僅要操心妹妹學校和培訓班的事情,還要照顧自己上幼兒園的女兒,成了一個全職「保姆」。
  • 媽媽上夜班,婆婆將5歲女兒忘在幼兒園,看到女兒媽媽流下眼淚
    導讀:媽媽上夜班,婆婆將5歲女兒忘在幼兒園,看到女兒媽媽流下眼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上夜班,婆婆將5歲女兒忘在幼兒園,看到女兒媽媽流下眼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父親將女兒告上法庭!2435萬的賣房款,到底歸誰?
    2004年北京的徐先生為了規避生意風險,以女兒的名義購買了一套三百平的房子。而當時的小徐只有十五歲,此後房子一直是徐先生進行使用和管理,還在這裡開了茶樓。如今小徐將房子私自賣了,徐先生將女兒告上法庭。隨著時間流逝小徐和父母的間隙越來越多,在父母不知情的情況下小徐私自將這套房子以2435萬元進行出售。徐先生知道後極其憤怒,他認為,房子是他買的,茶樓也是他經營的,在籤訂購房合同時女兒並未成年,實際擁有人應當是自己和前妻,女兒無權這樣處置這套房子。就算是賣房子徐先生也應得一半房款。
  • 女兒上幼兒園,一個月就被勸退,老師的話讓媽媽很慚愧
    現在家裡的孩子都比較少,所以這唯一的孩子幾乎就是家裡的寶貝,被捧在手心裡,被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過度的寵愛,嬌生慣養的。由於家長什麼都捨不得讓孩子做,時間長了之後,孩子就養成了很多的不良習慣。女兒上幼兒園,一個月就被勸退,老師的話讓媽媽很慚愧寶媽趙女士
  • 女兒上幼兒園第三天,媽媽看到老師朋友圈,無奈又果斷做了這件事
    女兒入學不到三天,看了幼兒園老師的朋友圈,媽媽將女兒果斷轉了園上幼兒園的第一天,是由晴晴的媽媽小洛接送,見晴晴適應的還不錯,也見幼兒園的環境很整潔,就覺得沒有選錯,雖然學費貴了一點,只要晴晴能得到好的照顧,小洛也覺得挺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