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豪媽
圖丨網絡
早餐時間,陽陽突然跟我說:「媽媽,今天我真不想上學。」聽到這話時,我咯噔了一下,剛都好好的,怎麼就突然說不想上學了?我沒有急於問他為什麼不想上學,而是同理他,不帶評判地進行了以下對話——
我:「嗯,陽陽今天不想去學校了。」
陽:「是的,我想在家,看電視、玩樂高,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我:「嗯,在家想做啥就做啥,在學校要上課,要寫作業,好累哦~」
陽:「對呀,媽媽,今天我不想上學了,讓我在家玩嘛~」
我:「是呀,媽媽也好想不用上班,在家和陽陽一起玩呢!」
說到這時,陽陽突然一邊帶著哭腔,一邊用手擦著眼角的淚,說道:「在學校真的不好玩,還有學校的飯菜也沒有我喜歡的!」
直到這時,我才知道,原來陽陽不想上學是因為昨天中午在學校吃到了他不喜歡的食物,擔心今天中午又會吃飯不喜歡的,所以勾起了不想上學的情緒。
此時此刻,我抱了抱陽陽,說:「學校的午餐不好吃,是嗎?」
陽陽:「一點都不好吃,一碗麵裡就有好多我不喜歡吃的。」
面是陽陽的最愛,估計學校食堂在面裡加了很多佐料,讓陽陽最喜歡的食物也變得索然無味了。
這時,看離上學的時間越來越近了,我向陽陽提議,看下今天學校吃什麼。於是點開學校公眾號的一周食譜,陽陽看後都是喜歡吃的食物,臉上又陰轉晴,開心地繼續吃早餐。
【事後復盤】
1.當孩子說不想上學,我沒有急於刨根問底,而是先同理孩子,接納孩子的情緒;
2.通過不帶評判地「聊天」,發現孩子不想上學的背後原來是午餐的問題;
3.因時間緊迫,最後的結尾沒收好,若時間充足,應該繼續和他聊聊學校午餐這個部分,自開學以來,午餐確實一直困擾著陽陽。
【老師點評】
「不帶評判的聊天」、「傾聽」、「共情式的回應」都很不錯,對話三要素應用得非常好!午餐的問題,反映出了孩子一些對外的適應能力問題,也許不是學校午餐也還有別的同類的事件會冒出來。是不是平日裡對孩子的保護和關心有些無微不至了,是的話要適當逐漸的控制一下。
時代發展太快,上兩代人的物質條件和這一代孩子的沒法比,就容易造成這種對孩子照顧有些過度的情況。40年不到的時間我們就超過了別人100年都完成不了的經濟發展目標,過度照顧這個問題也是不可避免的會在家庭中發生。
需要注意的是,男孩子養育的著重點在【眼界】、【擔當】和【勇氣】上,生活上的照料大可不必過於精細,不然會對前三個重點培養點造成抵消和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