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牛肉麵引發的風波???
臺行政機構發言人丁怡銘的「牛肉麵失言風波」不斷延燒,儘管丁發言人和臺行政機構不斷「補救」,很顯然,這齣政治大戲一時還難以完結。
這齣戲的引子,本就是別有用心的政治操弄。民進黨當局妄圖惡意栽贓,「糞水」沒能潑向藍白陣營,反倒讓自己一身「腥臊」難以洗刷。「躺著中槍」的臺灣「皇家傳承」牛肉麵業者火速出示瘦肉精零檢出的檢驗報告自證清白,還臺北市政府公道,狠狠扇了臺行政機構一耳光。接著島內網民指出丁怡銘使用的圖卡,是綠營網軍用過的圖卡,揪出抹黑是蔡「政府」和綠營網軍的「一條龍作業」。眼見風向不好帶,丁怡銘表示購買100碗牛肉麵致歉,眼尖的網友卻發現,丁怡銘亮出新臺幣三萬九的訂單,公司編號寫的是臺行政機構報帳用的統一編號,竟然還有用公款致歉這種操作?於是,丁怡銘又急急澄清,牛肉麵是由秘書代訂出現失誤,已重下訂單。
這看起來滑天下之大稽的一出,實則細思極恐,讓人笑不出來。丁怡銘道歉時表示,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經過代謝,往往在肉品中已無法檢出,未免強詞奪理;親口表明要凸顯馬「政府」2012年開放含瘦肉精美牛進口這個時間點,只能說這位發言人話術不佳,藏著掖著的政治骯髒被他一句話坐實;買面致歉用公款,還要差遣秘書跑腿,丁怡銘怕是官當久了忘記歉意和誠意應該怎麼寫,外界也不禁要聯想,這位秘書到底「習慣性」幫上司報了多少公帳?
更糟糕的是,為了幫當局辯護、打擊不同意見者,堂堂臺行政機構發言人竟然不曾想過會拖累無辜百姓。丁怡銘說話容易,一夜間島內牛肉麵業者經歷了「寒冬」,原本受新冠疫情影響生意就不好,此番不僅「皇家傳承」牛肉麵訂單量少了七成,島內其他牛肉麵店一同連坐,消費者更陷入新一輪食不安的焦慮中。
覆水難收,牛肉麵不知何時能重獲消費者的信任,又不知有多少無辜業者能挺過這「寒冬」,損失誰來負責?更何況臺行政機構一再強調,散布假消息最高可罰三百萬元新臺幣。回頭再來看丁怡銘信口開河,只想用三萬九新臺幣來打發,這代價未免也太便宜了些!
如此道歉自然效果不佳,為了止血,丁怡銘背後的要角——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急忙跳出來扮演和事佬,上演帶人到店家吃麵並致歉的戲碼。外界一片要丁怡銘下臺負責的聲浪,一貫被認為是「酷吏」的蘇貞昌卻變得寬宏大量,讓大家不要再無限上綱,著實令人咋舌。也是,丁怡銘是蘇貞昌的子弟兵,蘇貞昌本身就是個「神明都敢騙」的人,雙重標準也不是第一次。
再說,臺行政機構發言人是何等職位,在臺行政機構召開記者會,實名指控臺北市政府及商家,絕不可能是丁怡銘的個人看法,這等同於臺行政機構的正式宣告,也是民進黨當局對民眾唾棄的美豬政策的又一次定調。
那麼蘇、丁二人吃碗麵、捧個場能平息眾怒嗎?要不是當事人能自清,早就淪為美豬政策的祭品,麵店老闆那句「能理解」,真的能理解嗎?理解政治人物視市井百姓為螻蟻?不過是場面話,透著不敢惹怒政治人物的無奈罷了。為了照顧兩人的口味,店家還得特意準備菜品,這就是蘇貞昌、丁怡銘等人的誠意和歉意?臺行政機構裡高掛著兩句話:「告訴民眾,明了『政府』做些甚麼;反映民情,希望『政府』做些甚麼。」這前半句倒是印證了,民眾徹底明白了這群人的狂傲與無情,至於後半句,石沉大海,毫無回音。
你方唱罷我登場,牛肉麵店裡不知道有多少真正的消費者上門,各路政治人物倒是蜂擁而至,相干或不相干,都要打著名號「跑跑龍套」讓這場鬧戲一續再續。最終能對業者有多少幫助不得而知,倒是那對著媒體鏡頭將一塊牛肉捨不得吃似的數次夾起又放下,一筷子面要確認能被拍到才送進嘴裡,這樣的「情真意切」令人渾身起雞皮疙瘩。
「演戲」的政客全情投入,不相干的老百姓卻被迫作陪,映襯出的是綠營政客「吃肉不吐骨頭」的本性。可憐民眾,原本應為天,如今不過刀下魚肉爾。更多內容,敬請關注今晚22:03播出的東南衛視《海峽新幹線》!
本文作者施源,東南衛視《海峽新幹線》欄目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