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旋」和「反氣旋」會產生什麼樣的天氣現象?

2020-12-20 地理沙龍號

氣旋和反氣旋是兩種常見的天氣系統,天氣系統是指遵循一定的規律,始終處於生成、發展、移動、消亡的運動過程之中,其中每一個階段都伴隨著不同的天氣。常見的天氣系統包括鋒面系統和氣壓系統,氣壓系統包括低壓系統和高壓系統,也就是氣旋和反氣旋。低壓系統是指中間氣壓低,四周氣壓高的天氣系統;高壓系統是指中間氣壓高,四周氣壓低的天氣系統。

我們知道,水平方向的空氣在水平氣壓梯度力的作用下,會從高壓流向低壓,所以在低壓系統中,水平方向空氣會從四周氣壓較高的區域,流向中心氣壓較低的區域,並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發生偏轉,形成類似水中的「旋渦」,從而稱為「氣旋」,具體來說氣旋的旋轉方向為「北逆南順」。由於四周的空氣向中心流動,氣旋在垂直方向上,空氣以上升運動為主,空氣在上升的過程中逐漸冷卻凝結,從而成雲致雨,產生降水,所以氣旋控制的區域經常以陰雨天氣為主,比如「颱風」就是最常見的氣旋。

反氣旋的情況剛好相反,水平方向空氣會從中部的高壓區域,流向四周氣壓較低的區域,並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發生偏轉,運動情況與氣旋相反,從而稱為「反氣旋」,具體來說反氣旋的旋轉方向為「北順南逆」。由於中心部分空氣向四周流出,所以反氣旋在垂直方向上,空氣以下沉運動為主,空氣在下沉的過程中,溫度不斷增加,難以成雲致雨,所以反氣旋控制的區域經常以晴朗天氣為主,比如「副熱帶高氣壓」就是最常見的反氣旋。

如果來總結氣旋和反氣旋的空氣運動情況,我們可以概括為「氣旋以輻合上升運動為主,反氣旋以輻散下沉運動為主」,氣旋以「陰雨」天氣為主,反氣旋以「晴朗」天氣為主。此外,氣旋還通常與鋒面系統結合在一起,稱為「鋒面氣旋」,一般來說,位於氣旋左側的鋒面通常是冷鋒,位於氣旋右側的鋒面通常是暖鋒。

7月海平面等壓線圖

相關焦點

  • 在「氣旋」和「反氣旋」控制下,分別會產生什麼樣的天氣?
    氣旋和反氣旋是兩種常見的天氣系統,天氣系統是指遵循一定的規律,始終處於生成、發展、移動、消亡的運動過程之中,其中每一個階段都伴隨著不同的天氣。常見的天氣系統包括鋒面系統和氣壓系統,氣壓系統包括低壓系統和高壓系統,也就是氣旋和反氣旋。低壓系統是指中間氣壓低,四周氣壓高的天氣系統;高壓系統是指中間氣壓高,四周氣壓低的天氣系統。
  • 冷暖鋒常和氣旋結合成「鋒面氣旋」,為什麼沒有鋒面反氣旋?
    ,在此過程中,暖空氣也做上升運動,逐漸冷卻凝結,產生雲、雨等天氣現象。,和氣旋的流動方向相反,所以稱為「反氣旋」,南半球的反氣旋呈逆時針旋轉。由於反氣旋中心空氣向四周流出,垂直方向上空氣會做下沉運動,空氣溫度不斷升高,水汽難以凝結,所以某地如果在高壓系統(反氣旋)控制常常會出現晴朗天氣,我國夏季長江中下遊地區出現的伏旱天氣,就是被副熱帶高氣壓控制而形成的。
  • 天氣系統中有「鋒面氣旋」系統,為什麼沒有「鋒面反氣旋」系統?
    ,暖空氣也做上升運動,逐漸冷卻凝結,產生雲、雨等天氣現象。,由於空氣從中心流出,和氣旋的流動方向相反,所以稱為「反氣旋」,南半球的反氣旋呈逆時針旋轉。由於反氣旋中心空氣向四周流出,垂直方向上空氣會做下沉運動,空氣溫度不斷升高,水汽難以凝結,所以某地如果在高壓系統(反氣旋)控制常常會出現晴朗天氣,我國夏季長江中下遊地區出現的伏旱天氣,就是被副熱帶高氣壓控制而形成的。
  • 部隊文職基礎知識:氣旋與反氣旋
    1、氣旋與反氣旋的簡述低壓或氣旋,高壓或反氣旋,分別是對同一個天氣系統不同描述。氣旋、反氣旋是對天氣系統氣流狀況的描述;低壓、高壓是對天氣系統氣壓狀態的描述。由於氣旋和反氣旋的氣壓和氣流狀況存在明顯差異,因此其控制地區的天氣狀況也就不同。因此如果在考試的過程中作為判斷題問氣旋是高壓,該說法是錯誤的。
  • 風向、天氣、氣旋/反氣旋、冷鋒/暖鋒——2020年江蘇捲地理5~6題
    (2)分析氣旋控制下的天氣。圖中①地為低壓中心(氣旋),盛行上升氣流,並且①地緯度較低,空氣中水汽充足,並且氣溫較高,對流活動旺盛,因此更加容易成雲致雨,產生暴雨天氣。而其他選項,細雨濛濛指的是暖鋒過境,烈日炎炎則為反氣旋控制下的天氣。(3)分析此時的季節。
  • 關於氣旋、反氣旋和鋒面的一些思考(一)
    氣象部分是高中地理的重點和難點,也是考試當中經常「光顧」的一些知識點。對於這部分的內容很多的同學理解起來有困難,能夠理解一些變化過程的佔少數,能夠實實際際的理解透高中部分的內容則更是少了。本文基於在學習鋒面氣旋當中產生的一些疑問,也是未來可能面臨學生提出來的問題,在此進行簡單的探討,作為學習中的筆記,還請各位讀者朋友不吝賜教。
  • 2021軍轉幹公共基礎知識自然科學常識:氣旋與反氣旋
    1、氣旋與反氣旋的簡述低壓或氣旋,高壓或反氣旋,分別是對同一個天氣系統不同描述。氣旋、反氣旋是對天氣系統氣流狀況的描述;低壓、高壓是對天氣系統氣壓狀態的描述。由於氣旋和反氣旋的氣壓和氣流狀況存在明顯差異,因此其控制地區的天氣狀況也就不同。因此如果在考試的過程中作為判斷題問氣旋是高壓,該說法是錯誤的。
  • 2021山東軍轉幹公共基礎知識自然科學常識:氣旋與反氣旋
    低壓或氣旋,高壓或反氣旋,分別是對同一個天氣系統不同描述。氣旋、反氣旋是對天氣系統氣流狀況的描述;低壓、高壓是對天氣系統氣壓狀態的描述。由於氣旋和反氣旋的氣壓和氣流狀況存在明顯差異,因此其控制地區的天氣狀況也就不同。因此如果在考試的過程中作為判斷題問氣旋是高壓,該說法是錯誤的。2、氣旋和反氣旋的初步判定方法世界海平面氣壓分布圖中,等壓線閉合起來的地區,因為氣流總是由高壓指向低壓。
  • 不同類型的氣旋你了解多少?
    氣旋是指北(南)半球,大氣中水平氣流呈逆(順)時針旋轉的大型渦旋。氣旋通常按氣旋形成和活動的主要地區或熱力結構進行分類。按地區可分為溫帶氣旋、熱帶氣旋和極地氣旋性渦旋等;按熱力結構可分為冷性氣旋和熱低壓等。分類標準不同,氣旋種類也不一樣。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冷鋒/暖鋒、氣旋/反氣旋、歐洲氣候)
    圖1 冷鋒與暖鋒的區別2、氣旋、反氣旋氣旋與反氣旋,是兩種相反的天氣系統,它們的天氣、風向分別為:(1)氣旋氣旋為低氣壓中心,周圍的空氣向氣旋中心湧入。①天氣:在垂直方向上,盛行上升氣流,水汽冷凝,成雲致雨;②風向:在水平方向上,氣流湧向氣旋中心,並發生偏轉(北右南左),因此表現出的旋轉方向為【北逆南順】。(2)反氣旋反氣旋為高氣壓中心,空氣由中心流向四周。
  • 高壓脊、風向、氣旋、反氣旋——2020年高考天津捲地理12~13題
    知識點1、高壓脊、低壓槽高壓脊和低壓槽,是兩種相反的等壓線彎曲情況。、反氣旋本節例題的難度適中,解題思路為:①根據氣壓的高低、等壓線的疏密、等壓線的形態,判斷天氣;②根據氣壓的高低,結合地轉偏向力,判斷風向。
  • 氣旋「西婭拉」橫掃歐洲西部,為什麼北大西洋地區多溫帶氣旋?
    地球表面的不同區域,通常是受到一定的天氣系統的影響,所謂天氣系統是指「引起天氣變化和分布的高壓、低壓和高壓脊、低壓槽等具有典型特徵的大氣運動系統」。對於不同區域來說,之所以天氣有陰晴雨雪的變化,都是因為受到不同天氣系統或者統一天氣系統不同部位的影響,常見的天氣系統包括鋒面系統和氣壓系統兩大類,氣壓系統根據氣壓的高低又可以分為「高壓系統」和「低壓系統」兩類。
  • [視頻]氣象小常識:熱帶氣旋、颶風和颱風
    進入[環球時訊]>>     CCTV.com消息(環球時訊):我們經常會聽到颶風、颱風、熱帶氣旋、熱帶風暴這些名詞,它們之間到底是怎樣的關係,讓我們通過一個小短片來了解一下。
  • 熱帶低壓會引發颱風和颶風,溫帶低壓卻可以引發「氣旋炸彈」!
    今年6月30日到7月3日,巴西南部達聖卡塔琳娜州,南裡奧格蘭德州和巴拉那州等州遭到「炸彈氣旋」的襲擊,每小時100公裡到每小時120公裡的狂風導致12人死亡,1000多人被迫轉移至安全區域,190萬人電力出現中斷。那麼為什麼會出現「炸彈氣旋」這種天氣呢?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氣旋、風向、國際日界線、日期、時區)
    知識點1、氣旋、反氣旋氣旋與反氣旋,是兩種相反的天氣系統,它們的天氣、風向分別為:(1①天氣:在垂直方向上,盛行上升氣流,氣流上升的過程中,冷凝形成降水;②風向:在水平方向上,氣流湧向氣旋中心,並發生偏轉(北右南左),因此表現出的旋轉方向為【北逆南順】。
  • 《中國熱帶氣旋氣候圖集》出版發行
    經過近7年的磨礪,由中國氣象局上海颱風研究所主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設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熱帶氣旋氣候圖集》(1951—2000年)於近日正式出版發行。該圖集的出版對我國開展防臺減災科學研究及政策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中科院院士秦大河為圖集撰寫了序言。
  • 綜述:「炸彈氣旋」餘威仍在 美東海岸地凍天寒
    綜述:「炸彈氣旋」餘威仍在美東海岸地凍天寒  新華社華盛頓1月6日電綜述:「炸彈氣旋」餘威仍在美東海岸地凍天寒  新華社記者孫丁徐劍梅  美國東海岸大部分地區在暴風雪天氣過後,6日迎來嚴寒天氣。從南方佛羅裡達州北部到東北部新英格蘭地區,數千萬人繼續受風寒和冰凍天氣影響。
  • 高考地理高頻考點:鋒面氣旋圖的判讀
    近地面的氣旋往往與鋒面聯繫在一起,形成鋒面氣旋。鋒面存在於低壓槽上(在高壓脊不能形成),該天氣系統多見於溫帶地區,是造成溫帶地區天氣變化的重要天氣系統。
  • 【高中地理試講】常見天氣系統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讀圖分析與合作探究,能用圖示說明氣旋、反氣旋的氣流運動特點,並可以解釋相應的天氣狀況。【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探究天氣現象的原因,培養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激發運用所學知識解釋身邊地理現象的興趣。
  • 高考地理小專題——熱帶氣旋(颱風、颶風)
    颱風形成後,一般會移出源地,並經歷發展、減弱和消亡的演變過程。下圖表示西北太平洋(局部)熱帶氣旋路徑頻率(1949—2000年)。(1)說明圖示區域熱帶氣旋路徑頻率的分布特徵。(2)分析熱帶氣旋很少向內陸地區深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