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名村到示範村 平谷西營村有機大桃的「甜蜜」逆襲

2020-12-20 荔枝新聞

開欄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小康社會、小康生活,是中國人民的百年夢想、千年期盼。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為記錄好、呈現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壯舉,荔枝新聞深入全國在小康社會建設中頗具特色的市、縣(區)或村,把筆頭和鏡頭對準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如實記錄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為實現全面小康而奮鬥的非凡歷程與輝煌成就,生動展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拼搏與奉獻,展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展示小康的成色與溫度。

荔枝新聞記者/倪志新、賀梓秋 攝像/許迪侃 剪輯/毛婧

10月中旬,北京的寒風來得比往年更早一些,而在平谷山區,濃濃秋意已然鋪滿山頭。在平谷區峪口鎮西營村,大桃豐收的季節已經過去,村民孫淑鳳正在地裡給桃樹剪枝。自從把自己的土地流轉給村合作社統一種植經營後,她的心終於可以「放肚子裡了」。

近年來,西營村不斷探索發展土地集體流轉和股份合作方式,推動土地集約化經營,形成了大桃為主,櫻桃、蘋果、梨等多種有機果品種植的現代農業產業強村,村民人均年收入達2.7萬元。在實現農民增收致富的同時,通過生態環境治理、精神文明建設等「多管齊下」,讓西營村的整體面貌煥然一新。

村民的錢包鼓了、村裡的環境好了,西營村從一個默默無聞的種桃村,成為鄰近村子稱讚羨慕的對象。

西營村

土地分批流轉,果農變股東

「以前自己種地,趕上陰天下雨就得上地裡瞧瞧去,要是下冰雹了,這果實收成不了,收入還要低。」孫淑鳳說起過去自己種桃時的艱難還歷歷在目。今年55歲的她,如今成了北京金果豐果品產銷專業合作社的員工。

西營村自1998年開始主要種植大桃等果品,但一家一戶的粗放式種植,農戶一年的辛苦勞作也僅僅能解決溫飽。2012年以來,西營村不斷探索土地集體流轉和股份合作方式,採用「黨支部+專業合作社+農戶」的「三位一體」經營機制,將果農手中的土地流轉回村集體,統一承包給合作社或企業經營,進行規模化、標準化、高端化果品種植;農戶以土地入股,還可進入合作社打工,能夠實現土地流轉費、分紅、工資等多種收益。

採摘黃桃

「老百姓一開始挺不適應的,不願意交給我們。」西營村黨支部委員周春英回憶。面對村民的懷疑,村領導決定,先從黨員幹部開始,用他們的地做個試驗。「第一年看到賣的收成以後,老百姓一看,比自己種賣的錢更多,所以有的人就積極主動地找到我們,說把地交給你們吧。」周春英說:「就這樣,以點帶面地,把老百姓的地一點點地全流轉到我們合作社裡。」

目前,西營村的1050畝耕地,流轉率達97.14%,打下了西營村現代農業發展之路的基礎。其中,620畝土地租賃給北京金果豐果品產銷專業合作社,從事矮化密植果樹種植。其餘土地由村集體合作社——北京鳳凰山益農果蔬產銷專業合作社經營,規模化種植紅梨、紅香酥梨等。

正在建設的梨園

「這個地我們是3000到4000塊錢一畝流轉的,願意打工的還可以到我們合作社打工,等於說老百姓掙了雙份工資,到了年紀還有退休工資,這個錢也是陸續往上漲的。」周春英掰著手指頭盤算著村民的收入:「老百姓的收入越來越高,現在都特別滿足。」

重質量鑄品牌,打造高端大桃

平谷產桃,已有三十逾年的歷史。在平谷22萬畝大桃果園中,桃品繁多,競爭激烈。

而西營村的大桃品牌「甜那溪」,在「桃品濟濟」的大桃之鄉,也是數得上名號的。不僅成功打入沃爾瑪、麥德龍、山姆會員店、盒馬鮮生等大型商超,更遠銷上海、廣州、深圳等南方地區,價格高也並不愁賣。用西營村黨支部書記王忠的話說:「近幾年,大桃產業市場競爭激烈,唯有拿大桃的口感、質量說話!」

豐收的大桃

為了這貨真價實的品質,西營村在科技種植、綠色防控、土壤改良等方面下足了功夫,不重產量重質量。如近年來對600餘畝有機桃園進行整合,引進臺灣水蜜桃樹苗、澳優早蟠桃、澳優早油桃樹苗等苗木新品種,淘汰老雜桃樹高接換優,購買優質複合菌灌根提高土壤質量,推廣使用有機肥、生物病蟲害防治等多項優新技術。

「你要說這產量,我說實話,產量還沒有個人(種的時候)高呢!」西營村農技員賈保順說:「過去老百姓每家每戶的,他用大肥大水,雖然個頭大,但是你甜度不夠。現在人家這合作社,不灌水、不使化學東西,所以個頭小,但品質比過去好。關鍵現在人要的就是品質,是不是?」

多個品種的大桃

在土地流轉的基礎上,西營村的桃園得以實現規模化、專業化種植。如今的桃園,以1米5×4米5的樹種,取代了過去4米×4米或5米×5米的不好操作的老樹種,為的是方便機械化作業,改變以往完全依靠人工種植的模式。

「你看現在施肥、打藥都是機械化、統一的,包括這枝葉粉碎,我們直接在地就粉碎了。」樹種更新後,賈保順現在也可以開著三輪車在果園裡轉悠、檢查。果園的地下還埋設了滴灌管道,通過水肥一體化技術同時進行灌溉、施肥。如今,只需十多人就能經營好幾百畝地,賈保順的工作也比過去省心許多。

西營村大力建設有機果品標準園區

為了讓西營村的大桃有更好的銷路,北京金果豐果品產銷專業合作社社長張海合從一開始就打定主意:「普通桃不做,就做高端。所以我們就做富硒桃、做有機(桃)。」

為此,西營村的500畝土地從2015年開始休耕,不僅只用有機肥,地裡的樹枝、樹葉、雜草,也全部粉碎後深翻還土,以此來恢復地力。在三年轉化期滿後,合作社又決定放棄,額外再增加三年轉化期——「因為如果不合格進入市場,早晚你要出事。」張海合說。他堅持以最高標準對待產出的大桃,效果也顯而易見:「像平谷的早桃,糖度基本在9度,而我們的桃子糖度可以達到12度。」他的語氣中充滿自信。

每批大桃都將檢測糖度,達到標準才會出售。西營村產出的大桃平均糖度可以達到14-15度。

統一技術、統一植保、統一品牌、統一銷售……在合作社的「六統一」標準下,西營村桃園產出的大桃個個有保障,也讓「甜那溪」的品牌隨著暢銷的大桃走向了全國各地。憑藉這款有機大桃,2019年西營村成為第九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也是北京入選的九個村子之一。

錢包鼓了,村子變了,生活美了

走在西營村裡,縱橫的道路寬闊整潔,房前屋後隨處可見繁茂的花花草草,還有墜滿了柿子的果樹,顯得一片紅火,正象徵著西營村如今的日子。村民們不僅錢包鼓了,生活幸福感也大大提升。

而曾經的西營村,可以用「髒亂差」來形容。「柴火堆得到處都是,老百姓養豬的也有、養雞的也有,弄得汙水橫流。」西營村黨支部書記王忠直言。針對這些現象,由村黨支部引領、黨員帶頭、村民共同參與,圍繞「清髒、治亂、拆違、增綠、控汙」,開展了一系列環境治理措施,讓西營村的生態面貌煥然一新,並於2017年全村完成「煤改電」工作、2018年完成吊炕拆改工作,不僅空氣品質得以明顯改善,更極大方便了村民的生活。

村裡正在向村民宣傳垃圾分類

在完成煤改電、拆吊炕等工作後,近兩年西營村的空氣品質得以明顯改善

「晚上起來也不用填煤了,這溫度在屋裡邊就能控制了,自己一調就行了,政府還有電費補貼。」以孫淑鳳為代表的村民們,切實感受到村裡生活與環境的變化:「比以前是強百倍,大夥早晚遛彎,心情都是舒暢的。」

隨著村子裡環境變好,遊客也越來越多,春暖花開的時節,路邊常常停滿了成排的車,賞花的、摘桃的人絡繹不絕。去年,西營村還在600畝果園中「見縫插針」地種植油菜花,讓這片果園成了網紅打卡地。而生態旅遊等休閒產業,也將成為西營村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

越來越多的遊客來西營村遊玩、摘桃

10月25日重陽節這天,西營村60周歲以上的老人都收到了村委會送來的大米,70周歲以上老人還另有100-300元現金。周春英帶人忙碌著往各家老人處送米和慰問金。

這些錢出自西營村2019年成立的「慈孝堂」,由村裡的企業、合作社及村民自願捐款。「這是專為村裡的老年人、殘疾人、困難戶和生病的村民服務的,村裡給予他們一定的補貼。」王忠介紹:「但是我們的帳目非常清楚,收多少錢、發多少錢,必須貼出去公布,讓村民也放心。」

在物質生活越來越好的同時,西營村也不忘精神文明建設。「慈孝堂」便是其中的重要一項成果,得到了村民們的大力支持。「有錢的多捐點,沒錢的少捐點,哪個家庭遇著點困難,就可以拿出一部分來資助他。」孫淑鳳點著頭說,去年捐款時她也捐了100元。

慈孝堂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如今的西營村正努力遵照著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於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闊步前行。

相關焦點

  • 北京平谷區峪口鎮西營村:集約化發展做大「桃經濟」
    在北京市平谷區峪口鎮西營村金果豐果品產銷專業合作社內,400多平方米的包裝車間裡,社員們會給大桃實施稱重、分級、套防護袋、分類包裝等工作。  「今年效益挺不錯的,晚桃下樹的時候,一個桃子賣四五元都不一定搶得到。」有著20多年種桃經驗的北京金果豐果品產銷專業合作社社員賈寶順笑著對記者說。  賈寶順回憶,1998年平谷區鼓勵發展大桃產業。
  • 「水蜜桃之鄉」王辛莊鎮精品大桃供應市場,為平谷大桃打call!
    目前正值「平谷鮮桃季」中熟桃品種成熟上市的季節。眼下,各鄉鎮紛紛開展「花樣」直播帶貨活動,為大桃「尖兒貨」打call,助推平谷大桃「觸電」上行,助農增收。近日,素有「水蜜桃之鄉」美譽的平谷區王辛莊鎮,召開「平谷鮮桃季·甜蜜王辛莊」新聞發布會暨甜桃王擂臺賽,全面推介王辛莊鎮大桃產業。「水蜜桃之鄉」王辛莊鎮精品大桃供應市場
  • 「水蜜桃之鄉」平谷王辛莊鎮精品大桃供應市場
    七月盛夏至,「甜蜜」好時節。目前,正值「平谷鮮桃季」中熟桃品種成熟上市的季節。早玉白桃、紅蟠桃、紅珊瑚油桃等特色品種大桃,已是口感最佳時期。市民鍾愛的大久保、早9號等水蜜系列白桃,也將在7月底成熟上市。
  • 最全的平谷大桃採摘攻略來了!還有N多景點可逛
    看過了平谷的三月桃花,自然憧憬著七月的鮮桃。曾經灼灼桃夭,十裡芳華的桃林,已是碩果纍纍,甜香可口,讓人垂涎欲滴!盛夏7月,北京平谷22萬畝世界最大桃園進入成熟採摘期。2020年「平谷鮮桃季」7月3日甜蜜開啟。
  • 22萬畝平谷大桃供應首都和全國市場
    崔東亮攝平谷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韓小波對「2020年平谷鮮桃季」進行整體推介,並參與「平谷大桃」直播帶貨活動,與平谷區桃農、果品技術專家、大桃主產地工作人員,一起現場推介平谷大桃。平谷區農業農村局、區商務局,發布平谷大桃生產及銷售保障「服務包」。平谷區委常委、宣傳部長方建卿發布「網紅平谷」建設相關情況。平谷區科信局,對新開發的「北京平谷大桃」小程序進行上線推廣。
  • 北京22萬畝平谷大桃開始供應市場 採摘期至10月
    北京7月3日電 (張一陽)盛夏7月,北京平谷22萬畝世界最大桃園進入成熟採摘期。2020年「平谷鮮桃季」7月3日甜蜜開啟。今後4個月,白桃、油桃、黃桃、蟠桃4大類200多個品種的精品鮮桃,開始供應首都及全國市場。平谷是首都的生態涵養區和農業大區,森林覆蓋率全市第一。
  • 農貿市場平谷大桃八成有假
    本報訊(記者楊濱)普通的桃子裝進印有「平谷」證明商標和「平谷鮮桃」字樣的包裝箱,立刻就會身價倍增。昨天下午,海澱工商分局商標科在明光寺市場查獲了3600多個「平谷鮮桃」的仿冒包裝。平谷區農產品產銷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的「說法」更是嚇人一跳:「農貿市場裡賣的平谷大桃80%都不是真正的平谷大桃」。
  • 2019平谷鮮桃季:22萬畝世界最大桃園甜蜜啟幕
    又是一年桃香飄。盛夏7月,北京平谷22萬畝世界最大桃園,經過悉心培育和生態滋養,已陸續成熟進入採摘期,2019平谷鮮桃季甜蜜開啟。四個月時間,油桃、白桃、黃桃、蟠桃4大類200多個品種的精品鮮桃,開始供應首都及全國市場。平谷是中國著名的大桃之鄉,首都最大的果區。平谷大桃,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 平谷又多了個大集,太火爆了,快約起來!
    平谷生活一手掌握平谷地區綜合資訊平臺精品「平谷大桃」聯手商區舉辦周末集市「這平谷大桃太好吃了,咬下一口滿是汁水。即日起至9月29日的每周末,市民可在僑福芳草地LG2層體驗到「桃源芳草地」周末集市,品鑑來自「中國著名大桃之鄉」——平谷區的「明星級」桃子。黃、白、油、蟠四大類精品桃匯聚盛夏7月,北京平谷22萬畝世界最大桃園,經過悉心培育和生態滋養,陸續成熟進入採摘期,2019平谷鮮桃季甜蜜開啟。
  • 大華山鎮積極打造國桃地標品牌 促進平谷大桃提質升級
    自平谷大桃登上國宴之後,大華山鎮繼續積極探索國桃種植技術和標準,促進平谷大桃提質升級,將在今年讓更多人吃到「國桃標準」的優質大桃,努力打造平谷地標品牌。目前,大華山鎮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優選了8個中晚熟新品種,建立了20畝大華山國桃示範基地,初步建立5個優質產品直銷示範點,現已有16位農戶加入國桃生產中,果農嚴格按照國桃標準培育高質量精品大桃。
  • 平谷:大桃「觸網」人氣高漲 電銷同比增長46%
    原標題:大桃「觸網」 人氣高漲 眼下正值平谷大桃上市旺季,可平谷最大的果品交易市場——大華山大桃市場少了往日的喧囂。 以前最熱鬧的交易臺,現在成了順豐、京東、EMS的寄件處,快遞小哥正在忙碌地包裝、出單,桃農們拉來的不再是成筐的大桃,而是統一包裝的盒裝大桃,來了不再討價還價,直接快遞運往全國。 這一變化,緣於平谷區啟動的「網際網路+大桃」工程。平谷區商務委副主任高傑介紹,今年平谷大桃總產量預計為2.48億公斤,總收入將超過12億元。其中電銷同比增長已達46%,將達到3000萬斤。
  • 80後回平谷創業做「新農民」,讓每一口大桃都「地道」
    「大媽,您家的桃子管理的真好,又大又甜,粉嘟嘟的跟嬰兒臉蛋兒似的……」。「是啊,我們老兩口兒,沒少下功夫,養桃子可不比照顧小孩輕鬆……」7月正是大桃的盛產期,每日清晨王雲飛都會驅車到平谷山東莊鎮內的各處桃園,親自挑選採摘最優質的平谷大桃。
  • 鮮桃飄香 平谷大華山鎮迎來收穫季
    新京報快訊 據平谷融媒體中心消息,進入早桃成熟季,大華山鎮舉辦「網際網路+大桃」啟動儀式,開啟今年大桃銷售。大華山鎮積極搭建各類資源平臺,整合各方優勢,全力確保果農不減收,保障外來客商和廣大桃農利益,助力大桃銷售有序進行。
  • 北京平谷22萬畝大桃開始供應首都和全國市場
    中國網7月3日訊 盛夏七月,北京平谷22萬畝世界最大桃園,進入成熟採摘期,2020年「平谷鮮桃季」甜蜜開啟。四個月時間,白桃、油桃、黃桃、蟠桃4大類200多個品種的精品鮮桃,開始供應首都及全國市場。發布會上,平谷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韓小波對「2020年平谷鮮桃季」進行整體推介,並參與「平谷大桃」直播帶貨活動,與平谷區桃農、果品技術專家、大桃主產地工作人員,一起現場推介平谷大桃。平谷區農業農村局、區商務局,發布平谷大桃生產及銷售保障「服務包」。平谷區委常委、宣傳部長方建卿發布「網紅平谷」建設相關情況。平谷區科信局,對新開發的「北京平谷大桃」小程序進行上線推廣。
  • 北京平谷2018鮮桃季啟幕 22萬畝桃園218品類陸續開摘
    但平谷的地是薄沙河灘地,又很適宜發展桃樹;於是,從上世紀70年代初開始,當地的後北宮村先開始搞小規模的大桃生產,到了上世紀80年代初,全村5000多畝土地全部栽上了桃樹,由此成為平谷第一個大桃生產專業村,也是先富起來的村莊。山區要想富,必須栽果樹,有了榜樣力量,加上一家一畝果園、一戶一名技術員等措施,到上世紀80年代末,平谷大桃品牌初見端倪。
  • 姜嵐昕攜手平谷政協首場「直播惠農」銷售大桃萬餘箱
    直播期間,眾多企業家朋友紛紛團購「為愛下單」,幫助桃農增收致富。「閆主席,您好,請問平谷為什麼選擇大桃作為主要產業?」「平谷種桃歷史悠久,早在二十世紀60年代以前就開始種植大桃,那時的大桃主要是產自山區的毛桃,發源於後大華山鎮北宮村,由於土壤中性通透,適宜大桃等林果經濟作物生長。
  • 北京平谷200畝桃園遭藥害 樹上剩乾癟桃果(圖)
    實習生 周民 攝  噴灑新型農藥後果實枯癟  京郊平谷區素有「大桃之鄉」的美譽。然而6月初,平谷區金海湖鎮東上營村的許多桃園裡卻再難見到個大飽滿的桃果掛滿枝頭的景象。5月中旬,村民們按區果品辦要求,噴灑一種新型農藥後便出現了果葉掉落、果實枯癟的情況。目前,村裡統計出的受災果園面積已達200畝。
  • 北京平谷後北宮首個大桃村 年產值已達12億元
    嶽長文和村幹部們帶領鄉親們迅速擴大桃樹面積,僅1984年和1985年兩年時間,就把全村5500畝耕地全都種上了桃樹,成為平谷第一個大桃專業村。一花引來萬花開。後北宮村種植大桃致富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全縣,整個山區的鄉村都學後北宮。到上世紀80年代末,整個平谷北部山區,形成了集中連片的4萬畝大桃基地,農民種桃的熱情空前高漲。
  • 北京平谷全力以赴保障國宴用桃獻禮國慶70周年
    讓每一名平谷人,每一位桃農更加心潮澎湃的還有擺在招待晚宴餐桌上的碩大的「70」標識平谷大桃。濃濃的自豪感、使命感、自信感和光榮感充斥在每一位平谷人心中。10萬桃農,幾十年凝聚心血,用勤勞、恆心、智慧與汗水培育的幸福果實,獻禮祖國,表達對祖國母親的熱愛與敬意,展現新時代農民的風採。北京市平谷區是中國著名的大桃之鄉,首都最大的果區。
  • 休閒平谷迎國慶系列活動開幕--旅遊頻道_權威全面報導旅遊--人民網
    2.路線:市區——京平高速——北部貨運通道出口出(夏各莊)——金海湖景區遊覽——海子民俗村用餐——採摘(大棗、梨、大桃、慄子)——返京 小貼士:遊客除了能夠體驗戲水的樂趣,還可以品嘗到肉質鮮美的水庫柴鍋魚,酒足飯飽後到金海湖採摘區採摘有機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