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PISA(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測試為代表,在數學領域,上海學生取得的優秀成績受到全世界矚目。越來越多國家通過各種渠道「探秘」上海基礎教育。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已有25年歷史的「王牌」《一課一練》數學分冊,2015年走出上海,英國版《The Shanghai Maths Project (For the English National Curriculum)》由哈珀·柯林斯出版社出版,曾引起一時轟動。
今年,《一課一練》家族又添最新成員,《一課一練·數學(上海英文版):Shanghai Maths One Lesson One Exercise》21日在上海書展首發。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展區,《一課一練》中文版、英國版、上海英文版同臺亮相,吸引了很多讀者的目光。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董事長、社長王焰說,《一課一練》作為著名品牌的多版本問世,也是版權資源開發利用的一種新嘗試,「特別是上海英文版的推出,可以為國內學生提供數學學科雙語能力提供一個較好範本,也是國外專家無障礙了解上海教育的一個窗口。」
英國版與英語版有何區別?
考慮到中英兩國文化和教育上的差異,2015年推出的英國版《一課一練》七成內容改編自上海版《一課一練》,三成為新增加內容。英國版《一課一練》計劃出版小學6年、初中5年共11冊圖書,目前已經出版8冊,預計將於明年出齊。目前,英國已有400多所學校使用《一課一練》數學分冊,英國版《一課一練》不僅在英國本土使用,還出現在大英國協地區、美國、澳大利亞等地。
《一課一練》數學分冊英國版《The Shanghai Maths Project (For the English National Curriculum)》由哈珀·柯林斯出版社2015年出版,如今已有400多所英國學校使用。
此次出版的《一課一練·數學(上海英文版)》是對《一課一練》數學分冊原書的翻譯。因此,和此前的英國版最主要的差異在於,上海英文版基於中國的課程標準編排,英國版基於英國課程標準。
此次出版的《一課一練·數學(上海英文版)》是對《一課一練》數學分冊原書的翻譯。
《一課一練》英國版主編、英國南安普頓大學教授範良火繼續擔任上海英文版的主編。為使數學內容更符合英語國家通用的表述,出版社還特別聘請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扎爾曼·尤西斯金、英國劍橋大學教授蒂姆·羅蘭德、英國數學教育雜誌資深編輯朱迪·羅蘭德、加拿大Lionel Pereira-Mendoza博士擔任學術顧問,協助審稿。
《一課一練·數學(上海英文版)》的目標讀者群是雙語學校、國際學校學生和海外華人子女,中國學生也可通過使用這套書提高數學雙語水平。但在範良火看來,這套書不僅是學生用書,也給國際數學教育界、數學教師和家長認識、學習和研究中國尤其是上海數學教育理念和知識體系提供了一個重要平臺,「《一課一練》這樣的教輔書不是簡單的數學問題的累積,它反映了課程大綱和數學內容知識以及對它的認識,也反映了數學教學理念、方法和評價,涉及文化、社會背景等很多方面,可以說是對中國尤其是上海地區數學教育的總體闡釋。"
據悉,根據上海義務教育的「五四學制」,《一課一練·數學(上海英文版)》將分1至9年級,每年級分第一、第二學期(9年級為全一冊),共17冊。此次在書展首發的是小學段1至5年級第一學期(五冊),9月初預計將在各大網店及新華書店全面上市。
《一課一練》25年來有過不少版本,看看你小時候用哪一本?
外國專家怎麼看上海數學教育?
「我的任務本來只是審讀翻譯文字,但我還是忍不住看了下數學部分。我甚至義務把每道題都做了一遍並對了答案。每本書有超過1000道題,我這輩子都沒解過這麼多二項式!」扎爾曼·尤西斯金說,數學是一種通用語言,但不同作者、不同文化對同一種數學內容的處理會有不同,哪些術語作了定義,它們的定義是什麼?哪些沒有作定義?有哪些應用到了現實世界?哪些技能得到重視?哪些技能被忽略?研究這些很有意思。「例如,在華東師大社的書裡,可以看到∠ABC=90°這樣的表達。美國數學書不會這麼寫,因為等式的左邊是一個角,右邊是它的度量。我們會寫m∠ABC=90°,字母m是度量measure 的縮寫。另一個例子,我們說幾何變換下的點的圖像images of points,而上海教材說『對應點』。」
比起差異,相通之處更多。「以我的經驗,世界各地教授的數學基本相同,有時相同程度令人驚訝地高。」扎爾曼·尤西斯金1991年第一次造訪上海時,就曾來到一家上海中學旁聽數學課。「那是一個8年級班級,大約45名學生,人數比典型美國班級多一倍。學生們都聚精會神地看黑板上寫著的一道幾何證明。內容應該是美國9年級或10年級教的。我不懂中文,但仍然能知道這是幾何,因為從圖可以判斷。然後我在很多中文寫的證明中,看到了字母S-A-S。我驚訝地發現這個英文縮寫,它表示如果三角形兩邊和夾角與另一個三角形的兩邊和夾角對應相等,則這兩個三角形全等。中文和英文完全不一樣,但數學語言卻是相通的。」
上海與美國的教學環境差異也給扎爾曼·尤西斯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記得很清楚,上海學校每節課都有45分鐘長,然後課間休息15分鐘讓學生出去走走玩玩。美國7-12年級一般課間最多5分鐘休息,除了體育課就沒有玩耍時間。由於學生沒有休息的時間,所以美國老師都很擔心學生的課堂表現。還有一點,在上海學校,同一個班的代數和幾何,老師是隔天教的,這樣老師可以有一天時間檢查學生每課的作業,而美國典型學校的老師每天有5節課,每周5天,一般每天只有一兩個課時的時間備課或批改作業。上海和美國學校的另一大區別是,美國很少有學生會去課後補習班,只有要參加大學入學考試之前的那年才會去。」
「總體來說,上海版《一課一練》中的數學問題更具挑戰性,各年級都是如此。可以看出,對上海學生的期望值應該很高。上海的老師工作非常辛苦,也取得了很大成功。即使是低年級學生,也要能熟練運用較小數字的加減運算,並結合想像和靈活思考來解決問題。」蒂姆·羅蘭德說,這或許解答了為什麼上海學生能在PISA測試中名列前茅的原因。
蒂姆·羅蘭德介紹,3年前,英國政府建立了32所教師職業發展中心,稱為卓越數學教學中心,目的是提升英國中小學的數學教育水平。這些數學中心將研究並採用亞洲成功國家和地區的數學教育方法,該項目將由數學中心和來自上海和英國的學者合作開發。「許多上海教師已經訪問過數學中心,並為英國學生和教師上過示範課。上海教師很善於將程序性和概念性的知識變化融合到課堂教學裡,這樣,學生對知識點會理解得更透徹。英國教育部門還要求英國出版機構出版高質量數學教材,要能與上海等在PISA測試中表現優異的地區相媲美。《一課一練》英國版系列在許多學校裡使用,上海的『掌握教學模式』也和這套書一起在英國推廣開來。」
英國小學生今秋將用上《真正上海數學》教材
除了《一課一練》,今年秋天,英國將全套引進上海基礎教育數學教材的學生用書、教師用書和練習冊。由於是對上海教材的完全直譯,這套教材在英國被命名為《真正上海數學》。
按計劃,英國部分小學將從今年秋天開始陸續使用上海一至六年級數學課本、課本練習部分和教師用書,共計36個品種。這套教材也將在卓越數學教學中心被列為範本教材,供師生使用。
和上海教輔書和教材一起在英國揚名的便是蒂姆·羅蘭德提到的「掌握教學模式」。去年7月,英國謝菲爾德漢勒姆大學的第三方評估報告將上海數學教育經驗總結為「上海掌握教學模式」。在英國專家看來,在課內,上海教師通過「變式教學」和緊扣數學學習關鍵的練習,確保學生「掌握」所教內容目標的達成;在課後,上海教師還通過因人而異的作業,進行「小步前進」式的指導,加深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學會「流暢」運算的方法。
以老師講解為主、要求學生熟練掌握;老師還會點名要求學生回答問題,並解釋原理,乃至通過「一課一練」這樣的教輔書「刷題」,這種教學方式多年來常被認為缺乏自主性與創造性。但在英國教育專家看來,這種認識是一種「偏見」。「中國教數學的方法並不是死記硬背,而是很重視對概念的深刻理解。雖然學生們需要背誦乘法表等,但這些都是學好數學的基礎。」卓越數學教育中心主管查理·斯特裡普曾這樣評價。
「《一課一練》英國版和上海英文版的成功出版,有天時地利人和的背景條件,從宏觀方面來看,它反映了中國數學教育尤其是上海數學教育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的發展和實力,是中國整體發展的一個映射,從具體實際方面來說,反映了華東師範大學和華東師大出版社的實力和努力。」範良火說,「《一課一練》和上海數學教材在英國的出版也反映了中英兩國民間交流的活力和動力。我們小時候讀書時就經常讀到這句話,中國應當對人類做出較大的貢獻。希望隨著《一課一練》上海英文版的出版和上海數學教材輸出英國,能帶動和促進中國教育為世界進一步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