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0日訊,今年2月,新民晚報新民網獨家報導了上海教輔——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一課一練》數學分冊將「出口」英國的消息,引發熱議。昨天,從上海書展現場傳來消息:英國版《一課一練》第1冊已經面世,第2冊則計劃8月底在英國出版。另據透露,《上海數學·一課一練》未來還可能到更多國家去,出版韓、俄、保加利亞等版本。
昨天,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看到了剛剛從英國郵寄到上海的英國版《一課一練》第1冊,從外觀設計看,與中國版非常相似,封面上「一課一練」四個中文字仍保留在中間顯著位置,內部排版也基本一致。
據介紹,《上海數學·一課一練》(英國版)的本質書名是「基於英國國家課程標準的上海數學」(The ShanghaiMaths Project),由於兩國課程內容的差異,英國版將出版的是小學和初中,共11個年級,11冊圖書。而從中國版到英國版,並不只是在現有圖書基礎上進行翻譯和轉換,而是編譯和再創作。目前該項目11冊圖書已經全部啟動。
「原則上,英文版中的題目是一課一練原版的,難度不會調整。」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教輔分社社長倪明說,在內容的編排上,則按照英國課程標準,挑選和編排題目,對不適合的進行調整。
那麼,有哪些部分進行了調整呢?倪明介紹說,調整有文化上的,有題目形式上的,也有數學知識點上的。
比如在文化差異方面,第一章節第一道「找一找,連一連」題,請學生將上下兩排各五種東西對應連線,這部分講的是數學中的對應關係。比如「上衣」與「短褲」對應,「鉛筆」與「文具盒」對應。不一樣的是,中國版「小鳥」對應的是「籠子」,而英文版換成了「大樹」;中國版「貓咪」對應的是「魚」,英文版換了「老鼠」。
專家解釋說,這是考慮到文化差異,英國文化中「小鳥怎麼可以關在籠子裡?」,「小鳥」是自由自在的,「在大樹上」更符合他們的思維;同樣的,「魚怎麼可以讓貓吃了?」,所以在英國版裡「貓咪」是吃「老鼠」的。
來自中國數學的《一課一練》在英國未來是能得到認可,還是水土不服?對此,倪明認為,一切都有待實踐來判斷,「預計這些書將在書店中銷售,是市場行為」。未來,華東師大出版社與英國哈珀柯林斯出版社將聯合對書籍的銷售和使用情況進行跟蹤。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BBC播放的中國教師與英國學生的紀錄片曾一度受到廣泛爭議,但英國教育部負責中小學教育改革的學校大臣尼克·吉布已經宣布要在英國更多的學校裡推廣中式數學教學,讓更多的孩子感受到不可思議的「成就感」。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李士錡認為,上海學生在PISA測試中表現優秀,其中的重要原因是教學和課程教材的優秀。西方歐美國家對此也逐步認識和認可,並越來越多地主動提出學習的要求。「數學的基本知識技能訓練的實際意義是熟能生巧,加強理解。」他認為,《一課一練》符合布魯姆掌握學習的理論,一課一練,完成目標,步步為營,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