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喝茶的老茶客們在選擇茶葉的時候,往往會對茶葉的採摘時間進行要求。我們平時聽到的什麼雨前茶、明前茶、白露茶等等,這些命名都是根據茶葉的採摘時間來定的。可能會有看官們要問了,都是茶葉,不同的採摘時間對茶葉的品質有什麼影響,春茶和秋茶到底誰更好呢?
現在在市場上,更多的推廣和宣傳都是以春茶作為噱頭,尤其是明前茶,採摘最早,市場價格也最貴。雨前茶稍微次一些,但總體口碑也還是很不錯的。幾乎很少看到關於秋茶的推廣和宣傳。難道秋茶就真的這麼不好嗎?
其實不是的。先說春茶,春茶之所以被大眾青睞,主要是因為春茶具備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綠色無汙染。冬季溫度低,蟲害少,茶樹在採摘前很少甚至沒有用過農藥,成品茶葉乾淨、無農藥殘留。二是經過了整個冬天的醞釀與積攢,春季初發的茶芽中營養成分含量最高,喝起來口感豐富,滋味鮮美醇厚。秋茶雖然在這兩點上可能不如春茶,但秋茶也有秋茶自己獨有的特點,恰恰因為秋茶中各種茶類物質不如春茶豐富,因此秋茶的苦澀度反而低於春茶,喝起來滋味更加柔滑甘甜,香氣馥鬱悠遠,湯色清雅明澈。整體而言,秋茶茶性更加平和中正,在同類綠茶中,秋茶對腸胃的刺激更小。春茶則更加活潑靈動,茶味十足。需要更熟練的衝泡技術去體現這份滋味,否則衝泡出來的茶水容易陷入「春茶苦」的這種尷尬場景。
小約個人覺得,單以各種標準和數據去衡量春茶好還是秋茶好是不太合適的,茶之一味,最重要的就是閒情與舒適,適合自己口味的才是最好的,何必非要讓春茶秋茶一較長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