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茶到秋茶,新白茶到老白茶,白茶你知道多少?一篇滿滿的乾貨

2020-12-22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歷經千年,茶,不僅是簡單的文化。

這是一個盛行喝茶的年代。

茶,更是我們的生活。

不論在哪個城市,鄉村,街頭巷尾。

只要手邊帶著一副茶具,甚至只需要一個杯子。

再加之一點茶葉,任何地方都是愛茶人的世界。

比如,和朋友一起相約品茶。

雖然沒有提前打好招呼,卻總是默契的帶上自己近期最愛的茶。

本來是一場品茶會,卻莫名地開始「鬥茶」了。

因此,就開始從泡茶姿勢,到茶席布置,再到茶葉品類,無話不談。

那天,和朋友喝的其中一款,是拋荒銀針。

這是他為數不多接觸的白茶。

新人一枚,難免會產生許多好奇,「我以前還聽說過荒野茶,和拋荒有什麼不一樣?」

新茶友們在剛入門時,總是對白茶抱有十足的探索精神。

於是乎,準備了三大新手入門的基礎知識盤點,有助於大家更好的了解白茶。

《2》

荒野銀針和拋荒銀針

都有一個「荒」字,令許多新茶友將二者混淆。

誤以為,荒野銀針=拋荒銀針。

事實上,並非如此。

白毫銀針,是白茶中的一大品類。

荒野銀針,指的是從荒野白茶樹上採摘下來的白毫銀針。

它是生於荒郊野外,長於無人管理,風吹日曬雨淋,自生自滅。

由此可見,荒野白茶樹的生命力極其頑強。

在惡劣的生長環境下,為了保持自身能夠存活下來,於是努力奮發,與周圍的植物「搶食」。

自然,荒野銀針的內質也比普通的銀針更加充沛,白毫也更密實。

這就代表了,荒野銀針中的茶氨酸含量高,營養價值極高。

在所有白毫銀針裡,荒野銀針的品質,是頂級的,是最高的。

但也因為生於野外,條件有限,養分緊缺,因此產量極低,顆顆皆為精品。

從外觀上看,荒野銀針有個很明顯的特徵,馬蹄結。

馬蹄結來源自較粗壯的茶樹主枝幹,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顯,有的不顯。

雖不是顆顆都有,但也是大部分都有。

不論是香氣和湯感,都是上等,毫香濃鬱,花香清秀,還能嗅到一絲野草味。

湯感極其稠滑醇和,可見內質之飽滿。

那麼,與荒野銀針「撞名」的拋荒銀針,又是什麼呢?

拋荒銀針,顧名思義,指的是採摘自被拋棄在荒野之外的茶樹上的白毫銀針。

原本,這是一片成規模的茶園,茶農們對它精心照顧,管理。

但出於一些特殊的原因,被荒廢了,因此這個茶園也就成了無人看管的狀態。

這些白茶樹們,從原本的溫床中,被迫成長。

因此為它們取名為,拋荒銀針。

同樣是無人照料,荒無人煙,但拋荒白茶樹的生長條件,比起荒野白茶樹,相對來說更容易一些。

由於原本是茶農們以臺地茶的形式種植的茶樹,被拋棄的時日並不長。

茶樹之間生長得較為集中,可以相互依靠,互相遮風擋雨。

生長環境溫和一些,沒有那麼多雜草、樹木與茶樹爭奪營養。

所以,拋荒銀針以臺地茶的姿態,長出了荒野茶的勁道。

但若是要比那股野風野味,也自然是荒野銀針更勝一籌。

同時,拋荒銀針的生長環境更好,因此產量也更高。

若是見不到荒野銀針的蹤影,可以嘗試著喝拋荒銀針,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3》

春白茶和秋白茶

在鐵觀音中有個說法,叫做「春水秋香」。

而白茶,同樣也分春、秋兩季。

春白茶,採摘自太姥之春,在春意盎然,生機勃勃之時,茶農們開始了採摘。

春茶季,主要採摘白毫銀針,白牡丹和壽眉。

以2020年為例,今年的白毫銀針採摘時間在3月15日左右。

而銀針開採10天左右以後,就到了白牡丹出場的時候,隨後的4月12日以後,便是壽眉的主場。

春白茶,不論是外觀,還是香氣滋味,都帶著鮮明的春的氣息。

看幹茶,主要是綠白二色為主。

擁有著清新馥鬱的花香,鮮爽淳和的湯感,令人回味無窮。

以2020一級白牡丹為例,幹茶葉色翠綠,白毫密實,芽葉整齊,賞心悅目。

第一衝的前調,是空靈的草藥香,微冷之後再聞,竟飄出了冰涼鮮甜的花香。

湯水清新淡雅,鮮活嬌嫩,鮮爽感極強。

陳化了不到1年的時間,茶湯竟變得如此稠滑,沉甸甸地落在舌面上,漿感十足,像在吃滑嫩的豆花一般。

回甘中,蕩漾著層次遞進的花香,吐氣如蘭。

第二衝的花香愈發濃鬱,尾調中藏著清鬱的草藥香,無處不在地散發著春的氣息。

湯水稠厚,花香豐盈,香氣充盈了整個口腔,給味蕾一番極致的享受。

一呼一吸間,也儘是淡雅的花香。

在自己眼中,春白茶是一位文靜典雅的江南美人,端莊溫柔,細膩到了骨子裡。

而秋白茶,則有著與之不同的風韻。

長在秋季,經過了一個夏天的光照,雨水,秋白茶生的愈發可人。

葉片舒展,茶梗變粗,顏色也呈現出了五彩的模樣。

看起來,頗有秋天層林盡染的韻致。

秋茶季,主要採摘壽眉,在白露,秋分,寒露這些特殊的節氣,秋壽眉的風味也不盡相同。

以2020白露茶為代表,幹茶的顏色豐富,以綠色為主調,草綠,竹綠,粽葉綠,還帶著略微磚紅,薑黃等色澤。

葉片寬闊,茶梗略粗,略長,葉背後覆蓋著細密的白毫。

衝泡過後,蓋上的花香洶湧澎湃,撲面而來,席捲了所有感官。

而後,是空靈清甜的草藥香,藏在花香之中,孕育而生。

湯水更是細膩綿柔,甜美如斯。

花香落水,稠滑的湯水包裹著充沛的香氣分子,在啜茶的一瞬間,在口腔中炸裂開來。

一下子,草藥香,甜花香在舌面上蔓延,並帶來強烈的薄荷感,沁涼清瑩。

秋壽眉的張揚外放,與春壽眉是截然不同的兩種風格。

在飽滿醇厚的湯水中,感受持久幽遠的花香。

《4》

新白茶和老白茶

新、老,主要在於年份上的區別。

新白茶,指的是成品白茶製作完成之後,陳化未滿1年的階段。

老白茶,指的是陳化時間在3年及以上的白茶。

而在兩者之間,陳化時間在1-2年左右時,稱之為陳白茶。

新白茶還未經過歲月的沉澱,因此香氣和滋味偏清新鮮爽。

相較而言,老白茶就顯得更加成熟穩重一些,風味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轉變。

前面說到了2020年的白露茶,是今年的新白茶。

它的風味,令人過喉難忘,甜花香盛放,草藥香陪襯,和諧的不可方物。

再看2017的白露茶,在沸水衝入的瞬間,便能嗅到一股遲沉的藥香和陳香。

新新白茶比起來,是完全不一樣的體驗。

陳香,藥香和花香的綜合氣息,被裹挾在了醇厚的茶湯之中,稠滑充盈。

漿感十足的茶湯表面,凝結著不破的小氣泡,可見內質充沛。

稠厚的茶湯,在杯子微微搖晃時,出現了果凍般的抖動感,肉眼可見豐腴的膠質感。

這便是來自於歲月的沉澱,產區好、工藝好、儲存好的秋壽眉,在年份真實的情況下,所綻放出的光輝。

這是新白茶所不具有的,另一種美。

《5》

溫故而知新,是自己一直遵循的守則。

溫習已聞之事,從中獲取新的領悟,擷取新的知識。

這,才是學習的正確方式。

對於新茶友來說,剛剛跨入白茶大門。

眼前遇到的大部分知識,都是一知半解。

則應該盡全力從「半解」,過渡到「全解」。

否則,將會陷入一些嚴重誤區和陷阱。

此時,手捧一杯熱茶,感受茶香,通讀茶知識。

等到來年春暖花開之時,新生的白茶誕生,再細細挑選一番。

春風來不遠,只在屋東頭。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老白茶的價格,一定比新白茶貴?這可不一定
    就拿白茶來說,哪怕是在茶圈外已經擁有響亮名氣的老白茶,也並非所向披靡。就說價格上的區別,老白茶的價格,也未必比新白茶要貴。《2》為什麼會想當然的以為,老白茶的價格比新白茶更高?首先,還是要先說一說新白茶和老白茶的概念。新白茶和老白茶這兩個詞之間,唯一的不同是前綴。至於「新老」,無一例外,指代的都是時間。新白茶,指的是在製作之後,陳化時間未滿一年的白茶。
  • 白茶價格上漲?決定福鼎白茶價格的因素有哪些?
    又是一年春茶季,又是白茶漲價時,自2014年起,白茶的價格年年攀升,每年到春茶季都能傳來白茶茶青上漲的消息。今年也不例外,經市場調研了解到,今年福鼎白茶受乾旱與倒春寒的影響,茶青的產量較往年減少,正因如此,與去年相比今年茶青的價格上漲了20%左右,故而,今年的新茶價格上漲是必然的。
  • 有黃葉的都是老白茶?錯,也有可能是做舊老白茶!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一詞由此而來,指的是只見到了一部分就猜到了全貌。之前曾經寫過老白茶的鑑別方法,其中說到了可以通過是否有黃葉來辨別。第一,黃葉是白茶挑撿時的遺漏物。要知道,黃葉是茶農在採摘過程中不小心摘下的老葉片。若是對白茶的質量有極高的要求,那麼在製作過程中一定會將能夠發現的黃葉全部挑出,雖仍有遺漏,數量卻不多。
  • 春有百花,秋有月,白茶中的春白茶與秋白茶,你都弄懂了嗎?
    春有百花,秋有月,有不同的風景。茶界裡的春與秋,同樣擁有各自的精彩。今日要聊到的春白茶與秋白茶,不外如此!《2》不同的時節,有不同的物候。這時按照「十不採」的嚴格規定,能夠採到白毫銀針的茶青。而等到秋天,茶樹的生長速度放緩。茶樹枝梢間新發出來的芽頭,遠沒有春天那般粗壯。如果是將這些芽頭單獨採下,經過制茶乾燥後,整體會縮水不少。
  • 煮白茶的五大問題,一篇文章搞定!
    為什麼要煮白茶?什麼白茶適合煮?煮白茶適合的茶具如何煮白茶?煮白茶的注意點煮白茶的五大問題,一篇文章搞定!而新白茶呢?小白從前做過實驗,新白茶用來煮茶,茶湯渾濁。老白茶和新白茶都適合衝泡,但是煮製嘛,還是讓老白茶這樣「皮糙肉厚」的上才行吶。
  • 無論新白茶,還是老白茶,請問白茶的毫香就是棗香嗎?
    於是跟茶友交流了煮茶的湯色。 陳年白茶和老白茶,煮出來的湯色,一定是橙黃的明亮的,或者明亮深琥珀色的。 但切切不是紅色的。 白茶又不是紅茶,怎麼可能出來紅湯呢?
  • 不同類型的白茶之間,香氣口感滋味有什麼不同?一次性為你講明白
    餅茶相對口感更熟,對習慣喝普洱,巖茶,傳統鐵觀音的朋友來說,更容易接受。《4》第三,季節篇按出產季節不同,白茶可分春茶,秋茶。到底春白茶和秋白茶之間,哪個更好?是不是春茶要更好一些?先別著急下定論,在品質出色的前提下,春茶秋茶各有特色。關鍵就在於,每個人的口味偏好。白茶的口感風味,與茶樹的生長季節,息息相關。春茶季的氣溫普遍更低,春寒料峭,天氣冷。
  • 存老白茶的這些細節,懂得喝白茶的茶友都有這個習慣!
    又到了起床全靠毅力的隆冬季節。一早到茶室,收拾了屋子,開始新一天的寫作,電暖爐剛剛開始運作,村姑陳的心卻涼到了極點。原因很簡單,一位茶友把一餅2013年的老壽眉存壞了。品質極好的老壽眉,竟然長出了黴斑,原本甜蜜的棗香也被一股酸菜味替代。
  • 白茶是煮著喝,還是泡著喝?喜歡煮茶的人,這裡有你想要的乾貨
    一般來說,白茶可以分為幾大類。按照品類分,有白毫銀針、白牡丹和壽眉。按照季節分,有春白茶和秋白茶。按照年份分,有新白茶和老白茶。那麼,所有白茶都能夠煮著喝,還是有條件限制呢?答案是,建議茶友們煮老白茶,而非新白茶。新白茶,指的是製作完成後,陳化時間還未滿1年的白茶。像是2020年的白茶,現在來看,也都屬於新白茶的範疇之內。眾所周知,白茶的製作工藝簡樸,主要以萎凋和烘乾為主。
  • 白茶的渥堆味、倉味、黴味,都不是老白茶的陳香,別再張冠李戴了
    高溫高溼重發酵,敢問這是在生產白茶,還是在做熟普?再後來,我們就特意買了那家的「老白茶」做實驗,看看渥堆味究竟是什麼味。衝入沸水倒出茶湯後,那股難聞的揮之不去,完全是臭水溝味。當時陪著我們試茶的朋友,聞「味」過後,遠遠撤到茶桌一角。
  • 新手白茶入門,選貴的白茶,還是口糧茶?這裡有村姑陳想說的解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上周抽空回顧了馮小剛的電影,《大腕》。其中的經典橋段,著實又一次把自己逗笑了。一位精神病患者,假想對他人提出經商建議,便出現了如下語錄:什麼叫成功人士,你知道嗎?
  • 白茶能不能用來煮?要分情況,圖解老白茶的正確煮飲方法!
    平時喝紅茶、巖茶的茶友,經常會使用煮茶法,習慣久了,遇到白茶會產生疑問:白茶能不能煮呢?村姑陳的回答是,能。但不是所有的白茶都適合用來煮。在煮茶這件事上,對於白茶能不能煮,並非梗粗葉大的壽眉和嬌嫩的銀針、牡丹的區別,而是新白茶和老白茶的劃分。
  • 如何正確區分明前茶、雨前茶、春茶,夏茶,秋茶?從採摘時間入手
    白茶裡的「明前茶」、「雨前茶」到底指的是什麼茶,它們有什麼區別,該如何辨別?我適合喝什麼樣的白茶?細聊後,從掌柜嘴裡又蹦出了些許陌生的稱呼。「春茶」、「夏茶」、「秋茶」……都屬於白茶的它們,又該怎麼區分?
  • 只有老白茶能煮茶喝?年份短的白茶不適合煮茶?這是真的嗎?
    按茶圈裡約定俗成的界定,當白茶的儲存時間不低於3年時就可以稱其為老白茶。而白茶儲存陳化時間低於3年的,則稱為新白茶,或陳白茶。那除了老白茶以外,存茶年份短的新白茶、陳白茶,是不是不適合煮茶呢?也不盡然。
  • 冬至節,喝白茶?沒錯,那春茶和秋茶,怎麼選?
    每次吃完湯圓後,習慣喝一杯白茶,解膩。不然那糯米的圓子下肚,準覺得膩味。冬至節,喝哪一種白茶呢?02冬至節,喝新白茶說到解膩,新白茶絕對是一把好手。如果新白茶都很謙虛地把自己排在「解膩排行榜」第二名,那就沒人敢認第一名了!所以,在冬天裡,小白是很推薦大家喝新白茶的。
  • 什麼樣的茶,適合煮著喝?綠茶、紅茶、白茶、普洱茶,還是巖茶!
    在南方,備受秋老虎「折磨」的茶友,仍舊喝著新白茶,當年的春壽眉,剛上市不久的立秋壽眉……豐富的茶多酚、胺基酸,可達到清熱解毒、消炎殺菌防秋燥等目的。泡新白茶,有講究。一是用玻璃杯衝泡,大杯喝茶,不必一衝一衝地泡著,可解放雙手。
  • 春節喝茶的正確打開方式,選擇白茶、巖茶、普洱茶或是紅茶?
    在綠茶、紅茶、黃茶、黑茶、烏龍茶、白茶,我們要怎麼選擇?村姑陳摸著圓鼓鼓的肚子,為茶友們碼下這篇文章。《2》過年喝茶,我們要根據喝茶的目的選茶。如果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嘮嗑,適合煮老白茶。到了年三十,中國的傳統是需要守歲的,除了春晚的陪伴,當然少不了我們的老白茶。煮老白茶有三大好處。
  • 做舊老白茶為何屢禁不止,原來它們才是罪魁禍首!
    發來圖片的,有新入門的茶友,也有喝茶半年、一年的朋友,望著他們發來的這些圖片,心情有些沉重,更多的是有些無奈。看來科普老白茶挑選,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李麻花,邊吃著新鮮桂圓,喝著白牡丹,一邊看著這些圖片直呼「辣眼睛」。「你說,他們明知道這些茶有問題,怎麼還買呢?」
  • 以2018春壽眉為例,兩個角度圖解春白茶做成了秋白茶顏色的原因!
    然而今日,有讀者發來信息,稱,看了我的文章,對比自己遇上的一款茶,不禁發出疑問:這個春白茶顏色發黃,按你的文章,不應該是這種顏色。但賣家說是純日曬的。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我們都知道,植物在陽光下暴曬,會從綠色變成黃色或者深綠色:比如摘下來的瓜果豆類,放陽光下自然曬乾,就會從綠色變成黃色或者變成褐色。或者採下來一把青草,曬幾天,也會變黃。陽光會讓植物變色、變黃,這是生活常識,大家都知道。所以,當賣家把春茶呈現出五彩色,歸結為陽光的作用,反論證這款茶是純日曬工藝時,買家無話可說了。
  • 煮老白茶需不需要洗茶?
    在寒冷的冬日裡,每回讀到這首詩,眼前仿佛都能看見屋外白雪飄飛,溫暖的火爐上,茶海翻騰,在噗噗的沸水聲中,飄出悠悠的茶香,嗅一嗅,空氣中氤氳著滿滿的茶香,無比美好。冬天圍爐煮茶,賞雪交友,確實是人生一大樂事。煮的是什麼茶?當然是上了年份的,耐煮耐泡的老白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