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立冬,氣溫驟降,冬天的腳步越發走近,又到了一年之中,充滿詩情畫意的煮茶時節。
暖爐生火早,寒鏡裡頭遲。
融雪煎香茗,調酥煮乳糜。
在寒冷的冬日裡,每回讀到這首詩,眼前仿佛都能看見屋外白雪飄飛,溫暖的火爐上,茶海翻騰,在噗噗的沸水聲中,飄出悠悠的茶香,嗅一嗅,空氣中氤氳著滿滿的茶香,無比美好。
冬天圍爐煮茶,賞雪交友,確實是人生一大樂事。煮的是什麼茶?當然是上了年份的,耐煮耐泡的老白茶了。
老白茶經年陳化,稠厚醇和,入口之後,齒間仿佛被洗過一般,混合著棗香、藥香、毫香的韻甜久久縈繞在口腔,回味無窮。
由於老白茶經過了長時間的自然存放,茶性趨於溫和,加上口感清爽卻又不失沉穩內斂,適合大部分人的口味。
冬日煮老白茶,是近幾年興起的一種風尚,隨著越來越多的茶友開始煮起了老白茶,有關煮老白茶的問題也一個一個接踵而來,但萬事開頭難,問題再多,對於新茶友來說,也不能一口吞個大胖子,一篇文章全部說盡,還得逐一解決。所以,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說說,煮老白茶要不要洗這個問題。
用白瓷蓋碗泡過老白茶的茶友們,很大一部分是做了「洗茶」這道工序的。
關於白茶衝泡需不需洗茶,老繭一貫的建議是,新白茶不用洗,老白茶看情況,有句話說得妙「好茶不用洗」,品質上乘第一道就能直接喝;而品質一般的建議「醒茶」一次。
洗茶的另外一種稱呼,也可以叫醒茶。
什麼是洗茶呢?
《中國茶葉大辭典》中釋義是:「洗茶即洗去散茶表面的雜質,且可誘發茶香、茶味」。
《茶譜·煎茶四要》記載:洗茶:「凡烹茶先以熱湯洗茶葉,去其汙垢、冷氣,烹之則」。
因而洗茶不外乎三個意味:洗雜質、去冷氣、誘其味。
用白瓷蓋碗衝泡老白茶,「醒茶」一次為最佳。即用沸水過一遍茶葉,5秒左右出湯,將水倒掉,再重新衝泡。這道工序的操作,主要是為了將陳放多年的老白茶的香氣和滋味激發出來,以便後來的衝泡中內涵物質能更好的釋放。
那麼衝泡老白茶要醒茶,煮老白茶需不需要洗茶呢?
這個問題,由自己的志願決定,這不是必須要洗的。
另外,這裡說的洗茶主要針對煮幹茶的情況下,而泡了之後再煮,不涉及到洗不洗茶的問題。
如果覺得老白茶放了很長一段時間,上面積有灰塵、雜質或者重金屬等,可以在衝泡之前,用蓋碗或者玻璃杯洗茶一次,圖個心理安慰;
其次,先洗茶一遍再煮,同樣具有醒茶的功效,先用沸水過一遍幹茶,以便茶葉中內在的芳香醇物質能更好的激發,泡出來的茶湯更具風味。
如果覺得煮老白茶還要單獨用器具醒茶一次有點麻煩,則可以跳過醒茶這個步驟,直接進入煮茶環節。
煮老白茶具體要如何洗茶?根據你所選擇的洗茶器具相關。
如果採用有蓋的器具,比如白瓷蓋碗洗茶,常規的洗茶方式即可。
準備好投茶量,100℃的水溫,將老白茶投入蓋碗中,環壁注入蓋碗,沸水剛好蓋過幹茶,蓋上蓋,靜待5秒左右,出湯倒掉,洗茶就完成了,接下來進行正常的煮茶。
如果採用沒有蓋的器具,比如玻璃茶海,方法同上,投茶、注水、出湯。
老白茶洗茶,講究的是快出水,不管用哪種器具洗茶,都要迅速出水,以保證老白茶的內涵物質不會過度釋放,影響煮茶時茶湯的滋味。
煮老白茶,跟用蓋碗泡茶不一樣,那是可能是失之毫釐差以千裡的區別,它需要的是更多的耐心,每一步都做到「精細」,煮出來的茶湯大多不會差很多。
如今冬天已經來臨,寒風陣陣,風雨悽悽,是時候煮一壺老白茶來暖心暖胃,暖人暖身了。
(圖片:網絡)
版權聲明:本文歸繭山堂茶文化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我是白茶愛好者--老繭,想了解更多白茶煮飲知識,解答你白茶之旅中的問題,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