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煮老白茶的時候,適合加生薑一同煮嗎?別這麼做,容易性味衝撞

2020-12-11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三月的氣息,充滿詩意與浪漫。

桃花如期開,春天按時來。

抽出《詩經》裡那些熟稔的句子。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大自然的勃勃生機,在每一個字眼中觸手可及。

三月裡,萬物生長漸旺,氣溫也漸暖。

現在的天氣,中午的氣溫比較暖和,但早晚間的溫度仍然比較低。

這時若是早晚間穿衣不當,或者是大汗後吹了風。

那麼料峭的寒意侵人,很容易讓人頭疼感冒。

這時候,該怎麼辦呢?

有茶友曾提議,適合煮一壺年份真實的老白茶。

他說,老白茶和姜一起煮,可以預防感冒。

本篇就來專門聊聊,這到底是不是真的有效?

《2》

薑湯可以驅寒,這是生活裡的一點常識。

生薑,作為中國菜餚的核心調料,食用歷史悠久。

孔夫子曾說,不撤姜食。

大致的意思就是,每頓飯都要有姜相伴。

因而,有人說姜是孔子的零食。

也有的人說,食用生薑是為了看書提神。

還有的人認為,那不過是孔老夫子愛好姜的滋味罷了。

生薑的味道,烹飪調味裡必不可少的姜味兒,主要來源於姜辣素。

科研人士們測定,姜辣素這一化學物質性質非常穩定,沸點高達240℃。

所以在煮菜做飯的時候,生薑不論怎麼煮,它都是辣的。

姜辣素,具有擴張血管的作用,同時還可以促進血液的循環。

如此一來,受了風寒後,擔心感冒。

那麼煮一碗熱乎乎的薑湯,或者紅糖姜水,並且趁熱喝下去。

能夠快速的將熱水的溫度帶到全身。

從這一角度看,吹了寒風后喝一碗熱薑湯,確實能起到預防感冒的效果。

生薑,對於驅散風寒而言,確實效果不錯。

那麼從健康喝茶的角度看,老白茶和生薑一同煮,效果會更好嗎?

答案是未必!

《3》

秋冬季節,或者早春時節。

在天氣比較冷,或者早晚溫差較大時,煮一壺老白茶喝,暖身又暖胃。

冷風瑟瑟的時候,在戶外走了好一段路後,出了冷汗,吹了頭風。

那麼,在回到室內的時候,就會有頭疼、頭腦昏沉的不適感。

對於部分抵抗力較弱的朋友,很容易在此之後,就受涼感冒。

為了預防感冒,煮一壺老白茶喝,是不錯的選擇。

相比於薑湯的辛辣與刺激味重,老白茶的性味更加溫和。

品質出色的高山白茶,經過妥當的儲存後,內部的茶味物質可以不斷的陳化。

當一款白茶,存放時間滿三年,即可列入為老白茶的行列。

經過多年歲月的打磨與洗禮後,老白茶內部的茶多酚、咖啡鹼等物質逐漸的轉化。

在逐漸的氧化作用下,老白茶內部的多酚類物質,容易不斷的轉化,生成新的絡合物質。

將老白茶內部原本苦澀的,刺激性較重的物質,像是蠶繭那般,密密的包裹了起來。

於是,老白茶的性味能夠越加的沉穩,茶味越加的甘醇厚實。

與此同時,白茶在漫漫的後期陳化過程中,茶葉內部的芳香物質不斷的聚集。

故而,在茶香方面上,相對比新白茶的清香四溢,老白茶的香氣更加沉穩、悠揚。

親切的藥香、陳香、以及老壽眉餅的棗香等香型,甘香渾厚,聞起來十分安神通竅。

時光荏苒,歲月悠悠。

當一款白茶在不斷的陳化後,整體風味可以不斷的發生改變。

相對於初出茅廬的,陳化時間不足一年的新白茶。

經過了不低於三年時光打磨的老白茶,甘香醇厚,要更加具備適宜「煮」的優勢。

提到將白茶煮著喝,新白茶不適合煮。

由於新茶的風味清新活潑,內部的茶味物質處於較活躍的狀態,直接用於煮茶,煮出來的茶湯滋味容易偏苦澀,效果並不好。

個性凸顯,風味清爽鮮香的新白茶,適合用蓋碗衝泡品味。

而茶味甘醇的老白茶,既適合用白瓷蓋碗逐次的衝泡,感受不同衝泡次數下的茶香與茶味變化。

同時,還適合煮一壺老白茶喝。

相對比衝泡出來的茶湯,煮出來的老茶,滋味大不相同。

最後如果想要兩者兼得,不錯過好茶的任何一點滋味。

那麼適合先衝泡,後煮葉底,將白茶陳化而來的點滴滋味,悉數領略。

不論如何,煮一壺老白茶喝,都是極暖心的字眼!

《4》

在煮老白茶的時候,適合加生薑同煮嗎?

從預防感冒的效果而言,可以直接煮薑湯,或者煮老白茶。

薑湯內部的姜辣素,具備擴張血管的效果,可以發散風寒。

而年份真實的,茶味物質積累豐富的老白茶,茶葉內部具備豐富的黃酮類化合物,以及其它的養分物質。

黃酮類物質是白茶區別於其他茶類的特徵性物質之一,具有較高的抗氧化活性,能夠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

當受了風寒後,煮一壺老白茶。

將煮茶的壺洗淨,注入適量的純淨水。

煮老白茶的茶水配比,大約為300-400ml的水,搭配2-2.5克的幹茶。

而如果在出門時,蓋碗內有預先泡過好幾衝的白茶葉底。

那麼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繼續將葉底煮著喝。

煮老白茶泡開過的葉底,那麼在相同水量的情況下,可以將蓋碗內泡開的茶葉,全部投入壺內去煮。

將老白茶煮著喝,有一個重要的原則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不論是煮幹茶,還是煮葉底,煮茶的時間都不建議過長。

等到壺內的水燒沸,投茶進去煮。

稍微沸煮,煮至壺內的茶湯呈現赤金色那般深淺的湯色後,就可以停止加熱了。

煮老白茶,不是熬煮中藥,不存在煮茶時間越長越好的說法。

尤其是內質豐富的好茶,更不建議長時間反覆的煮。

要不然,煮出來的茶湯太過濃釅,反而效果不好。

將一壺茶湯煮好後,等到壺內的茶湯從咕嚕嚕的沸騰狀,逐漸變到茶湯平靜。

這時就可以倒出茶湯,在湯水溫度不至於過燙的情況下,趁熱飲下。

喝過幾杯暖乎乎的熱茶,身心舒泰。

這時候,趁熱閉目養神,或者稍微小憩一會兒。

再醒來,感冒初期的不適症狀,就能得到很好的改善。

秋冬季節,或者是早春時節,在氣溫偏低的情況下。

多喝一喝煮出來的茶湯,對於預防初期感冒而言,實際效果很好。

《5》

不過,回到正題。

煮一壺老白茶驅風寒,不建議加生薑同煮。

原因在於,薑桂之性,最是辛辣。

煮茶的時候,老白茶和姜一起煮,兩者之間的性味容易衝撞。

唐代的陸羽,就曾在《茶經》裡專門記載:

「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煩、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

「採不時,造不精,雜以卉莽,飲之成疾。」

翻譯成白話,一杯好茶,經過「聊四五啜」之後,能夠與醍醐和甘露相媲美。

不過,如果加工不精,摻雜雜草,便成為疾病的根源了。

從穩妥起見,喝茶宜清飲,不宜額外的添加。

預防感冒,喝熱薑湯,效果不錯。

喝煮出來的老白茶,同樣很好。

不過將兩者二合一,這1+1發揮的效果,未必能大於2。

甚至於,生性辛辣的姜,容易幹擾茶湯的風味。

讓煮出來的茶湯滋味不佳,不符合大眾喝茶口味。

另外,清飲式喝茶,更能考驗一款茶的品質。

煮老白茶時不額外添加紅棗、枸杞、甘草、生薑、牛蒡等等,更能喝準一款茶的真正滋味。

如果一款品質差勁,內質不足的劣質白茶,添加了紅棗、甘草等同煮。

煮出來的湯水裡,茶的本味少,容易被喧賓奪主。

另外,這些額外添加物的存在,還能夠起到掩飾的作用,讓人難以看清一款老茶的真正滋味。

好比是,混在了樂隊裡,不會吹和奏的南郭先生,可以有渾水摸魚,濫竽充數的機會。

而單獨的亮相,簡單的清飲,不僅更健康,還更能檢驗一款老白茶的真正實力!

《6》

生薑,它長在地面上的植株,有點像飄逸的竹子。

薑桂之性,老而彌堅。

老辣的姜,在烹炸煎熬之間,五味風情雲湧。

從調味品而言,潑辣的生薑,個性可愛。

然而不過,從喝茶品味的角度看。

姜味與好茶的滋味,不太相搭。

方鑿圓枘,終究是不匹配!

三四月間,早晚晝夜溫差大。

煮一壺老白茶,暖身舒胃,驅散風寒。

不需要和姜一起煮,效果同樣極好。

能夠獨當一面,是好茶的實力所在!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煮老白茶,冷水煮還是沸水煮?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秋冬季節,適合煮老白茶。煮老白茶,要用沸水煮。《4》煮老白茶,為什麼要用沸水煮?為什麼要用沸水煮茶而不是冷水煮茶?我們先來設想一下用冷水煮茶的場景。
  • 煮老白茶,煮黑茶,煮紅茶,煮茶的說法這麼多,那茶都適合煮嗎?
    話說,六大茶類裡有這麼多的茶,究竟哪些茶適合煮著喝呢?《2》傳統的茶類裡,哪些茶適合煮?煮茶,茶入水烹煮得飲。藉助持續的加溫、高溫,促使茶味的不斷浸出。老白茶、熟普、黑茶、個別的紅茶,泡開過的足火肉桂葉底……《3》煮茶,是衝泡方式的補充。將茶葉煮著喝,能體會到不一樣的味道。煮老白茶,近年來的茶圈熱門。
  • 煮老白茶適合用什麼樣的茶壺?
    原因顯而易見,僅從時間成本來考慮就知道,煮茶比泡茶更耗時間,而在如今這個高速運轉的社會,時間就是金錢,所以人們想用儘量少的時間去喝茶,無疑泡茶就比煮茶來得實際,甚至有的人因為沒有多餘時間而選擇不喝茶,或者以飲料代替。今人喜歡泡茶,可是古人卻不然。
  • 煮老白茶需不需要洗茶?
    煮的是什麼茶?當然是上了年份的,耐煮耐泡的老白茶了。老白茶經年陳化,稠厚醇和,入口之後,齒間仿佛被洗過一般,混合著棗香、藥香、毫香的韻甜久久縈繞在口腔,回味無窮。由於老白茶經過了長時間的自然存放,茶性趨於溫和,加上口感清爽卻又不失沉穩內斂,適合大部分人的口味。
  • 煮茶攻略:煮老白茶該選擇什麼茶具?如何控制火候?
    昨天給茶友們講了煮老白茶可先泡後煮以及如何控制投茶量,來了很多茶友交流經驗,今天接著給大家講講如何選擇煮老白茶的茶具以及火候控制!茶具選擇鐵壺煮白茶時,在茶具的選擇上得慎重。一般不建議使用鐵壺煮茶,鐵壺中的一些物質會與茶葉中的鞣酸發生反應,從而使茶湯變色,影響它的口感和色澤。紫砂壺有些茶友也會選用陶壺和紫砂壺煮茶,但這兩種茶的吸附和過濾作用,雖然能夠祛除一部分雜味,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會發現這兩種壺其實也並不太適合用來煮白茶。
  • 天冷煮老白茶,是煮幹茶,還是煮葉底好喝?
    原來,不是不冷,而是時候未到。天冷了,要添衣保暖,茶友們也要適時添加衣物哦。隆冬季節,還可以多多喝茶保暖。冬天,真的是最適合煮茶的季節,沒有之一。冬天不煮茶,真是枉費這麼好的時光。有人給我煮一杯熱茶,當然是很樂意喝一杯啊。但是,有的茶友卻有點糾結,煮老白茶,我是煮幹茶,還是煮葉底?小白要做個和事佬,幹茶和葉底,都可以煮哦。但是,今天的文章,是要和大家聊聊煮幹茶的細節。
  • 煮老白茶,湯色紅就代表年份高?這3個迷惑人的謠言,還在聽嗎?
    這樣煮茶的茶湯滋味更受大部分茶友的喜歡,更適合大眾口味。前幾天,寫了一篇關於煮茶茶水比例的文章,有茶友問,投茶2.5克不是煮一壺就沒有滋味了嗎?當然不是,一款品質出眾的白茶,投茶2.5克至少可以煮3-4壺。
  • 看一篇文章,學會煮老白茶,教你5個煮茶細節,不愁喝不到好茶了
    從煮茶壺的材質看,大多數時候,村姑陳會選玻璃壺煮茶。背後的原因,無非是玻璃壺性價比高,材質細膩不吸收茶香,表面光滑不易留茶漬好清洗,透明的玻璃壺能觀察壺內的湯色深淺變化,玻璃壺的風格能與茶席風格百搭等。若是一時興起,也會選粗陶、砂銚等古色古韻的壺煮茶,別有一股復古範兒。其中,最不推薦的是用金屬材質的壺直接煮茶。
  • 秋冬季節煮老白茶,需要先洗茶麼?請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可是白茶這麼嬌弱,哪裡經得起像認真的洗呢?這樣一來,茶葉就會長時間與水接觸,不斷釋放內含。【煮老白茶不需要洗】對於煮老白茶,在白茶品質放心的情況下,是不需要洗茶的。【煮老白茶需要潤茶麼?】關於煮老白茶,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用幹茶煮。另一種是先衝泡再煮飲。高品質的高山老白茶,甚至還可以先衝泡再煮飲。
  • 只有老白茶能煮茶喝?年份短的白茶不適合煮茶?這是真的嗎?
    單從年份來看,煮好一壺白茶,選足夠存茶年份的茶很重要。那到底,年份短的白茶,適不適合煮茶呢?《2》年份短的白茶,可以煮茶嗎?這裡要先定義清楚「年份短」,究竟是什麼樣的範圍。按年份區分,陳白茶的儲存時間不長也不短,那它為什麼適合放進壺裡煮呢?這要從白茶的後期轉化開始說起。白茶在加工完畢後,內在的茶味物質就在不斷的轉化。傳統的白茶製作過程中,沒有殺青,也沒有揉捻,茶葉內部的天然營養風味物質保留充足。
  • 煮茶課堂:老白茶煮著喝,適合加紅棗、枸杞、陳皮嗎?
    廣式做法,原汁原味,能將海鮮的鮮美本味,呈現在餐桌上。地域不同,口味不同,兩種做法,孰好孰壞,不好論斷。借鑑一句話,治大國如烹小鮮,其實煮白茶,也有點像煮海鮮。將白茶煮著喝,適不適合加料,加紅棗、枸杞、陳皮同煮?目前存在兩派的說法。
  • 紅茶加牛奶、煮老白茶加陳皮、溫水泡巖茶,三種喝茶方式耽誤好茶
    甚至於,二戰的時候。英國士兵們在壕溝裡喝紅茶,在坦克內喝紅茶,在敦刻爾克敗了仗也要喝紅茶……英倫情調的餐點裡,少不了搭配一杯英式紅茶。當然,這裡面大多加了糖與牛奶。一旦添上了濃厚的奶味,實在牛嚼牡丹,暴殄天物!《3》煮老白茶不是要加陳皮嗎?不需要,不建議!還是一句話,但凡是好茶,一律建議清飲。
  • 養生壺能煮白茶嗎?答案在這!
    不久之前,有茶友們問村姑陳,這養生壺能否用來煮飲老白茶呢?在討論養生壺是否能夠煮老白茶,我們先要了解一下什麼是養生壺。《02》養生壺,常見的有2種。一種是用高硼矽玻璃做成壺體,再結合一個加熱器使用。養生壺的整體構造是與村姑陳常用的玻璃煮茶器一致的。另一種是直接插電,有一個加熱底座。
  • 冬季煮白茶三要素,沸水投茶、把握茶量、杜絕慢煮,學會了嗎?
    比起用茶碗泡白茶來說,其實煮老白茶是最省事的了,煮上一壺,可以喝好久,任它翻滾,滋味依舊。想必一些朋友覺得費事,應該是被煮茶前的準備工作嚇到了。村姑陳是個講究人兒,為了讓大家喝到滿意的滋味,肯定會細緻入微的來為大家一一道來。
  • 直接煮老白茶的幹茶,不用洗茶嗎?答案還是那句話,好茶不需要洗
    天氣冷的季節,適合煮茶。大致上看,煮一壺老白茶,方法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直接煮幹茶,一種是煮蓋碗泡開過的葉底。從省事的角度看,直接煮老白茶的幹茶,很簡單。將煮茶的壺洗刷乾淨後,注入純淨水。不過,對於直接煮老白茶幹茶的做法,此前有茶友提出過疑惑:煮幹茶,難道不用洗茶嗎?答案還是一句話,好茶不需要洗。《2》來源可靠的老白茶,不論是用於蓋碗泡茶,還是煮幹茶,都不建議洗茶。
  • 如何才能煮出讓人滿意的白茶?從原料挑選到煮茶過程,請這麼做!
    毫不客氣地說一句,冬季不煮茶,那真是枉費如此良辰美景!煮茶,幾乎成了全民狂歡盛宴,黑茶、紅茶、白茶、普洱茶、武夷巖茶,但凡上了年份的茶,都會被求知慾強烈的茶友投入壺中,大火烹煮,文火慢煮,加紅棗、加陳皮、加花茶,加……十八式煮茶法,就此出現。
  • 銅壺、鐵壺、銀壺、玻璃壺,哪種茶具最適合煮老白茶?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冬天到了,提煮老白茶的次數多了。5、玻璃壺煮茶,可以看到水沸騰的情況,從而知道什麼時間該投茶了。當然玻璃壺也有一定的缺陷,比如清洗的時候要是不小心,容易被打碎之類的。還有就是與動輒成千上萬的銀壺、鐵壺相比,玻璃壺的高級感差了一些。
  • 為什麼一說到煮老白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玻璃壺?
    好似鐵面無私的包大人,只是中肯的將白茶當中的滋味,完整而不加修飾的呈現而已。 這樣的煮茶方式,尤其考驗白茶本身的品質。 用玻璃壺煮茶,依舊能有好滋味的白茶,才是經得起考驗的茶。 如果用陶壺煮茶,陶壺的毛孔會吸收白茶的氣味。 香氣固然是被吸收部分,可要是茶的品質不好,有雜味異味,同樣會被吸收,算得上是一種粉飾。
  • 冬日煮老白茶,玻璃壺是首選,銀壺、鐵壺、銅壺,請慎重考慮!
    並且,用來煮老白茶,煮出來的湯色,還有點偏藍黑色。光是看著,就讓人嚴重懷疑這樣的茶,是否還能喝?冬日煮茶的閒情雅致和興致,完全遭受了打擊。湯色變化的背後,原理是鐵壺內的金屬物質,和茶葉裡的鞣酸,發生反應後的產物。
  • 答疑解惑,不懂這三十個白茶知識,喝再多白茶也是茶界小白
    別羞於承認,誰還不是從新人階段過渡來的?準備好了嗎?開始羅列新人30個典型表現。1.白茶,一定是白色的。2.唉,壽眉的葉子,這麼大,也能叫做茶嗎?9.煮老白茶,各種東西加一起,冰糖、雪梨、陳皮、紅棗、稻草,能加的都加10.煮老白茶,一定要煮長一點,慢慢熬才能熬出精華11.泡白茶,不都是要低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