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傳媒原創:第一口春茶,你喝到了嗎?

2021-01-13 茶傳媒

茶傳媒——中國茶領域第一原創媒體

天氣回暖,南方的春茶陸續開採。

誰是春天第一早?這是最近茶圈的熱門話題。

浙江「烏牛早」、貴州普安茶、還有廣西、臺灣等地區的一些早春茶,已經紛紛亮相市場。

要小仙說,這「春天第一早」的桂冠,非四川的蒙頂甘露莫屬了。

蒙頂茶始種植於西漢,距今已有2000多年。

相傳,是漢代道人吳理真親手栽植,吳理真被認為是中國乃至世界最早有明確文字記載的種茶人。

他親手種植茶樹的地方,被宋代的皇帝封為「皇茶園」。吳理真也被稱作「甘露大師」。

今天,小仙品著這第一杯早春茶,為大家講講蒙頂甘露的故事。

蒙頂山,最早那抹春色

四川,古時被稱之為巴蜀之地。

地貌複雜,山地、丘陵、平原、高原交雜,好多的地方都是盆地。

蒙頂山,是四川境內一座有名的「仙山」,位於四川雅安境內。如今,還是國家4A級景區。

沿路而上,蒙頂一路奇山峻峰,參天青竹。山頂之上,五峰環繞,形若蓮花。

雲霧繚繞間,宛若一幅山水潑墨畫,妙不可言。

山中常年雨量充沛,於是被人稱為「西蜀漏天」。

蒙頂山的名氣,更多來源於山上孕育出的名茶,蒙頂甘露。

蒙頂山也因為是蒙頂茶的發源地,成為了「世界茶文化聖山」。

兩千多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因為對蒙頂茶的鐘愛,留下諸多茶詩:

「聞道蒙山風味佳,洞天深處飽煙霞。若教陸羽持公論,應是人間第一茶。」

「五峰山上春風暖,六合橋下甘露香。」

迎春花還未盛開,春意還未回暖。

暢想著仙山,品著第一杯鮮綠的蒙頂甘露,一切的美好,都融化在了這杯茶中。

千年貢茶,棲居蒙頂

蒙頂甘露,中國的十大名茶之一。

綠茶中,它屬於貢茶級的名優茶。也是中國最古老的名茶,被尊為名茶先驅。

西漢末年,山人吳理真親手將七株茶苗種於上清峰,茶樹「高不盈尺,不生不滅,迥異尋常」,被人們稱為「仙茶」。

到了唐代,蒙頂甘露被皇家看中,搖身一變,成為了朝廷貢茶。

唐代的《元和郡縣誌》中便記載:「蒙山在縣南十裡,今每歲貢茶,為蜀之最。」 

五代毛文錫《茶譜》中也記載:"蒙山有五峰,環狀如指掌曰上清,曰玉女,曰井泉,曰菱角,曰甘露,仙茶植於中心蟠根石上,每歲採仙茶七株為正貢"。

到宋代,蒙頂茶繼續以皇家貢茶的身份出現於世人眼前。

宋考宗淳熙十三年,蒙頂茶山正式被命名為「皇茶園」。茶園以石欄圍繞,裡面的茶樹,就是吳理真種植的七株「靈茗之種」。

茶園正面,有雙扇石門,兩側有著名的兩句石刻楹聯:「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橫額書寫「皇茶園」。遺址至今還在。

蒙茶祖師吳理真,也被封為了「甘露普慧妙濟大師」。

到了清代,蒙頂茶更是深得皇家喜愛。

《隴蜀餘聞》中便記載:「每茶時,葉生,智矩寺僧輒報有司往視,籍記其葉之多少,採制才得數錢許。明時貢京師僅一錢有奇。」

從唐朝到清朝,蒙頂茶一直保持著貢茶的身份,贏得了世人更多稱讚。

這,不僅是因為蒙頂甘露口感俱佳,清雅靈秀,更重要的是它的文化,已經滲透到了人們的心中。

大詩人白居易老先生,曾寫《琴茶》一詩讚許:「琴裡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蒙頂甘露,何故而香

蒙頂甘露的產茶區,主要分布在蒙山碧峰峽鎮的後鹽村和隴西鄉的隴西村,以及蒙泉村。

這裡三面環山,氣候溫和。特殊的自然環境,使得蒙頂山成為全國春天來的最早的茶山。

蒙頂甘露也成了每年最早開採的春茶之一。一般從雨水時節開始採茶,可以一直採到穀雨。

蒙頂名茶的種類很多。有甘露、上清、菱角、蒙頂黃芽、石花、玉葉長春、萬春銀針等。

其中「蒙頂甘露」,在蒙頂茶中的品質最佳。

這樣高品質的茶,採摘自然也是很有講究的。

採摘的標準分為:特級、一級、二級。

特級為一芽一葉初展,一級為鮮葉一芽一葉,二級為一芽兩葉初展。

要求芽葉勻整,嫩度一致。

茶葉的採摘,一定要趕在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大概在早上9點多開始。

採摘的竅門是四個字:「輕輕一提」。

嫩芽不能用尖利的指甲將其掐斷,而是要用指腹把它摘離樹枝。

除了採摘比較講究,蒙頂甘露的製作工藝,也是很有說道。

傳統工藝,是從明代沿襲下來的。精細繁雜,流程非常嚴苛。

蒙頂甘露加工工藝,主要是:高溫殺青、三揉、三炒、烘乾。

「三炒三揉」,最為關鍵。

殺青之後,先揉,往空中拋,然後再揉,茶葉在空中流轉的途中,溫度會降低,最後再炒制。

這一步揉好了,茶葉品質也就好,揉得不地道,那茶葉品質自然也不怎麼樣了。

這是當地茶人掌握的一門秘訣,不輕易傳授給別人的哦。

揉制好的蒙頂甘露,外形是非常漂亮的。

緊卷多毫,淺綠油潤,葉嫩芽壯,芽葉純整。

衝泡之後,湯色微黃中透著清亮,入口一品,猶如甘露一般,香馨高爽,滋味甘鮮,濃鬱回甜。

衝泡第二遍時,方能體味出齒頰留香的雅趣。

獨特的蒙山派茶道

四川,是一個茶文化非常興盛的地方。

走在四川的街頭,你會看到一排排小茶館,竹椅木桌,古色古香。

四川人愛消遣,茶館裡面除了茶,還可以讀書看報、賞花遛鳥,下棋,看演出等。

當地人早就將茶融入到了自己的生活中。因為,這是他們流傳千年的一種文化。

當地人喝茶,多以大蓋碗為主。

撮一小撮茶,放進蓋碗,衝上水,你會看到淡綠色的茶湯裡,浮滿鮮嫩、細小的綠芽,喝完了第一泡再續上水,這樣可以消遣一個下午。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四川人喝蒙頂甘露,自然還是用當地的水泡當地茶,且以蓋碗最佳。

這一獨特的飲茶方式,經過幾千年的演變,最後便形成了一套優美的茶藝藝術。

四川的長嘴壺,舉世聞名。

搭配上蒙頂山獨特的茶香,一套蒙山派茶道驚豔世界。

蒙山茶道,分蒙山茶藝「天風十二品」和蒙頂茶技「龍行十八式」兩大派系。

一為剛健,一為典雅。剛柔並濟,動靜相宜,堪稱蒙山「雙壁」,被譽為中國茶文化藝術的裡程碑。

看到這裡,小仙突然就了解,為啥古代那麼多文人都對巴蜀之地如此迷戀?原來,這裡不僅有美景,最重要的是有好茶喝啊。

唐代文人李肇在《唐國史補》評價:「劍南有蒙頂石花,或小方,或散芽,號為第一」,這也說明蒙頂山茶在唐代已是天下第一茶。

元代李德載在元曲《中呂·陽春曲·贈茶肆》中稱讚:「蒙山頂上春光早,揚子江心水味高。陶家學士更風騷。應笑倒,銷金帳,飲羊羔」。

踏雪尋茶,倚寺品茗。

再有琴聲相陪,果真是遠離塵囂,不知歸期啊。

「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

歲月輾轉流逝,曾經的皇家茶園,如今只剩遺址。

但,這一杯兩千年的味道,已走入尋常百姓的生活,正在以春天最傲然的姿態,等著你。

我們,可以和友人一起,在蒙頂甘露的茶湯中,許下一個春天的約定。

相關焦點

  • 節後症候群又不想多喝熱水?坦白吧!你就是饞小罐茶早春茶
    偷來的假期走得太快就像龍捲風,轉眼大家已全面返崗,從每天賴床、宅家到工作節奏快、壓力大,你的「時差」倒好了嗎?如果你覺得食欲不振、身心疲憊、頭昏腦漲、無心工作……恭喜你,成功患上了「節後症候群」。不過你放心,這個毛病問題不大,清淡飲食,多喝熱水便有成效。
  • 有人喜歡喝春茶,有人喜歡喝秋茶,春茶和秋茶有什麼區別?
    我們平時聽到的什麼雨前茶、明前茶、白露茶等等,這些命名都是根據茶葉的採摘時間來定的。可能會有看官們要問了,都是茶葉,不同的採摘時間對茶葉的品質有什麼影響,春茶和秋茶到底誰更好呢?現在在市場上,更多的推廣和宣傳都是以春茶作為噱頭,尤其是明前茶,採摘最早,市場價格也最貴。雨前茶稍微次一些,但總體口碑也還是很不錯的。幾乎很少看到關於秋茶的推廣和宣傳。
  • 滑竹梁子大樹春茶,梅子香+柔滑蜜甜,喝過的都喜歡
    今年3月底的西雙版納茶山行,說茶優品尋茶小分隊特別拜訪了滑竹梁子。試喝了數款新制春茶後,如「滑坡般」的湯感讓團隊成員們都稱讚不已。購買了說茶優品2019年滑竹梁子春茶的新老茶友,每一位都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時隔半年多,說茶網思思(5810670)為大家尋回一批非常好喝的滑竹梁子。今天要分享給大家的是一款甄選滑竹梁子大樹春茶製作的普洱生茶。
  • 如何正確區分明前茶、雨前茶、春茶,夏茶,秋茶?從採摘時間入手
    白茶裡的「明前茶」、「雨前茶」到底指的是什麼茶,它們有什麼區別,該如何辨別?我適合喝什麼樣的白茶?細聊後,從掌柜嘴裡又蹦出了些許陌生的稱呼。「春茶」、「夏茶」、「秋茶」……都屬於白茶的它們,又該怎麼區分?
  • 品春茶,不負人間四月天
    春天生發出來的事物,總是透露著出清、輕、晴的氣質,瀰漫著「一口鮮」的味道。 菜市場裡剛採摘下來的香椿苗,南方田埂上的馬蘭頭和薺菜,西湖邊上滿覺隴那口鮮嫩的龍井,不都是春天最誘人的召喚嗎?
  • 春茶上市在即,白茶、紅茶、綠茶、普洱茶,衝泡方法你都備好了嗎
    但對愛茶人來說,春之計,在於茶。茶是大自然的饋贈,也是春天的禮物。春茶的氣息,香氣如春水一樣清新悠長。抿一口茶湯,清鮮的茶味,如春風一樣和煦歡暢。然而,要想盡情體會春茶的美妙滋味,少不了搭配正確的衝泡方法。究竟,不同的茶該怎樣才能泡得更好喝?下文的內容裡,將會有詳細介紹。
  • 這兩款豐順茶獲評廣東十大好春茶,你喝過嗎?
    近日,2019廣東十大好春茶名單(含紅茶、綠茶、烏龍茶三大茶類)公布,共有30種好茶上榜(紅茶、綠茶、烏龍茶各10種)。其中,我縣有兩家茶企的兩個產品進入榜單。
  • 好事不怕晚 好茶不怕等又到一年春茶時「淡茶溫飲」是王道
    (原標題:好事不怕晚 好茶不怕等又到一年春茶時「淡茶溫飲」是王道)
  • 鳳梨香檸四季春茶,有果香,又有清酸,喝一口就是幸福
    鳳梨香檸四季春茶By 優閒狐茶飲又是一年夏天時,做一杯不加冰的飲品,就它了,鳳梨百香四季春。做法步驟:第1步、在雪克杯中放進香水檸檬片。第2步、搗壓出香水檸檬片的香氣。第3步、在雪克杯中倒入糖漿嗎,提升果香。第4步、在雪克杯中加入冰塊。
  • 看似簡單的喝茶包含著很多不簡單 小罐茶春茶季提倡科學飲茶
    茶,是中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當下,正是歷經了一個冬天的酷寒,在陽光雨水的滋潤下,茶樹抽出新芽與鮮香的春茶季。小罐茶同樣不負春光,不負美好,即將把由萬千芽頭精心炒制的春茶呈現給消費者,與此同時,小罐茶也提倡科學飲茶,健康飲茶。
  • 春茶之色,春茶之香,春茶之味,唯有品飲,方得感受
    春茶之色,春茶之香,春茶之味,唯有品飲,方得感受。茶有千百種,老茶客為何獨愛普洱春茶懂茶的人經常說:真正的好茶不一定來自有名氣的山頭,不一定有昂貴的價格,真正決定是否好茶,還是要看我們的舌頭。是不是好茶,嘴巴說了算。
  • 春茶入菜香四溢 這些「茶料理」你吃過嗎
    春茶馬上就要上市了,關於茶的各式美味佳餚也紛紛上桌。用茶來料理美食時,尊重所選茶葉的特性十分關鍵,茶是君子,不喧賓奪主,八角、茴香這種太搶風頭的調料,都不太適合與春茶相配。本著不時不食的原則,這個季節不妨來品嘗一下茶餐。
  • 炒茶、問茶、考茶,晚報小記者在樂模收穫太大了
    文 / 圖燕趙晚報融媒體記者 孔琳你喝過明前茶嗎?知道明前茶是怎麼來的嗎?你看到過古法現場手工炒茶嗎?你玩過我們茶競賽的線上小遊戲了嗎?你拍的抖音小視頻獲得了多少關注?陽春三月,正是春茶上市的時節。為了讓大家了解明前茶,樂模商城特意從杭州空運來現摘的春茶嫩芽,請來專注古法炒茶 30 年的杭州師傅,給大家展示珍貴的明前茶炒制過程,讓大家先睹為快!
  • 從春茶到秋茶,新白茶到老白茶,白茶你知道多少?一篇滿滿的乾貨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歷經千年,茶,不僅是簡單的文化。雖然沒有提前打好招呼,卻總是默契的帶上自己近期最愛的茶。本來是一場品茶會,卻莫名地開始「鬥茶」了。因此,就開始從泡茶姿勢,到茶席布置,再到茶葉品類,無話不談。那天,和朋友喝的其中一款,是拋荒銀針。
  • 3月春茶季將至,數十萬畝茶田或滯銷,直播賣茶能夠自救?
    中新經緯客戶端2月28日電 即將進入3月,正是江浙、福建及貴州等地春茶的上新期。而受疫情影響,傳統茶農們正在發愁——既找不到採茶工人,也沒有茶商採購。茶不等人,加上倒春寒的壓力,一名茶農告訴中新經緯記者:「再耽誤下去,今年的春茶就『廢』了。」
  • 看頭採直播送千份好茶,3月21日中國英德紅茶頭採節 在線等你
    在全民飲茶的今天,紅茶已成為不分時段適合全天候的茶飲品,而在疫情期間,專家學者更是呼籲多喝紅茶,能有效抑制新冠病毒複製的保健功能。即使在宅家的疫情階段,茶的需求也從體驗消費轉移到了線上互動消費。八百秀才作為一家老牌茶企,乘勢而上,開創茶界頭採全網直播,通過網紅經濟帶動英德紅茶的營銷熱度,零距離展示頭採開幕盛宴。
  • 來自雲南深山1600m的鍋燒奶茶,我喝到了!
    而且這次用的茶葉是雲南瀾江畔1600米的普洱春茶01丨3步做好一杯鍋燒奶茶丨最近喝到一種與眾不同的普洱春茶,香氣清雅純正,湯色蜜黃,回味甘甜,刷新了我對普洱的認知今天就小露一手,用普洱春茶、砂糖、牛奶做鍋燒奶茶,操作如小白,3步你就能完美復刻自製鍋燒奶茶第1步,茶葉和砂糖,放進無水無油的小鍋裡,小火炒出茶香,直到砂糖焦化第2步,加一點點水,小火熬至水變成焦糖色
  • 臺灣嘉義茶農奪兩岸春茶爭霸賽「茶王」
    臺灣嘉義茶農奪兩岸春茶爭霸賽「茶王」 時間:2011-06-20 08:17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廈門6月19日電(記者餘瑛瑞)5月31日海峽兩岸同時開鑼的2011海峽兩岸春茶爭霸賽6月19日在主賽場廈門搭起決賽擂臺
  • 兩岸春茶茶王擂臺賽頒獎 13個茶樣問鼎「茶王」
    兩岸春茶茶王擂臺賽頒獎 13個茶樣問鼎「茶王」 2019-07-2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張燕玲     第八屆海峽兩岸茶文化季暨兩岸春茶茶王擂臺賽
  • 竹林宴遇,長在青竹裡的「冰酒」和春茶烹飪的美食讓人回味無窮
    筆者近日走進江西贛州龍南縣「虔心小鎮」做旅遊體驗,這裡空氣清新,滿目綠色,清脆的鳥鳴縈繞耳際,翠竹流水間細細品嘗,原生態的客家風味,原汁原味的天然美食足夠喚醒您的味蕾,給您舌尖上的享受,以「虔」文化為主題,結合豐富的山水茶竹資源打造的集自然風景、田園風光、客家民俗、虔茶文化為一體的家庭休閒度假體驗式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