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苗慄到梅州——記臺灣客家女彭茜柔的田園夢

2020-12-17 新華社新媒體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新華社廣州5月21日電(記者徐弘毅、查文曄、王攀)臺灣姑娘彭茜柔的一天通常是從「看花」開始的。她習慣踩著一臺電動平衡車在600畝的櫻花園林裡穿梭,沿路觀察著每一株花木的狀態。彭茜柔是廣東梅州愛麗絲莊園生態景區的「管家」,她經營這座園林已有3年時間。

彭茜柔是來自臺灣苗慄的客家人,苗慄和梅州儘管相距470多公裡,但是共同的客家文化在兩地間架起了交流的橋梁。作為客家人聚居的地方,苗慄近年來已有不少客家臺商來到大陸創業,而有著「世界客都」之稱的廣東梅州成為他們青睞的目的地。

2016年,一直在家鄉苗慄從事農地房地產工作的彭茜柔萌生了出來闖蕩的念頭。「那時主要面向退休人士銷售土地,那邊的步調比較慢,比較悠閒。」她說,「甚至有點太安逸了,所以想出來闖闖。」

彭茜柔聽說她的老闆2014年在廣東梅州開闢了一個「櫻花谷」,她便跟老闆提出,想到這個地方看一看。沒想到,她到梅州一待就到了現在。

2016年4月,27歲的彭茜柔從臺中機場出發,乘坐直飛航班第一次來到梅州。她來到位於梅州城北的「櫻花谷」,並在1個月後接下了當地同事的工作。

「我原本工作設定是在這裡做財務,但我不喜歡待在辦公室,而是在園區裡到處跑。」她說,「後來漸漸對園區有想法、憧憬,跟老闆溝通,慢慢把夢想實現。」

愛麗絲莊園的櫻花

起初,這座園林主打櫻花培育和觀賞,佔地數百畝的山谷裡種植了吉野櫻、八重櫻、緋寒櫻花等櫻花品種。每當春天到來,滿山谷的櫻花紛紛綻放,為當地增添了斑斕的浪漫色彩。

但是櫻花的花期較短,花期過後客流量驟減成了令人頭疼的問題。彭茜柔對此深有感受,「大家覺得櫻花季過了似乎就沒有什麼可看的了。」她說,「那時一整個禮拜都沒有客人來,統計營業報表曾連續7天都是零。」

經過思考,運營團隊決定把「櫻花谷」改名為「愛麗絲莊園」,新的名字取自小說《愛麗絲夢遊仙境》。「我們努力讓大家來不只是能看到櫻花,還有其他的遊玩項目。」彭茜柔說。

一個瓜果棚在愛麗絲莊園建起來了,不同品種的南瓜被栽種到園裡,每年夏至就迎來了賞瓜的好時節。園區專門從臺灣請來農業專家,指導種花、種南瓜。「去年11月,我們請專家在這裡辦講座,指導怎麼修剪、施肥。」彭茜柔說,「我們還請附近的農民一起來上課,教他們怎樣種百香果、枇杷,並帶來了臺灣農業的新知識。下課後還有很多村民圍住老師提問交流。」

愛麗絲莊園內景

來梅州3年,彭茜柔已經對農業工作很熟練了,她說自己習慣每天都把花和植物的生長情況看一遍,「今年春天的花開得很好。」

彭茜柔和同事們還從臺灣彰化的恐龍主題樂園汲取靈感,將恐龍模型擺到園區裡,受到不少孩子們的喜愛,每年都有幼兒園組織小朋友前來春遊、秋遊。

「我們的景區還比較小,沒有其他大型景區的規模優勢,但我們比較靈活,可以在服務上做得更到位。」彭茜柔說,夏天天氣熱的時候,他們會用觀光車免費載客人在園裡遊玩。

最初,園內開有一家西餐館,但經營一段時間後他們發現西餐賣得並不好,於是請來當地的廚師,將餐廳轉型做客家菜。「潮州、汕頭來的客人也喜歡嘗嘗客家菜。」

彭茜柔和團隊的努力收穫了結果。「營業報表已經比第一年好太多了。」她說,如今園區的重遊率很高,有的客人一個月能來3次,「感到蠻欣慰的,這讓我們有動力做下去。」

愛麗絲莊園是客家臺商在梅州創業的一個縮影,目前梅州有60多家臺資企業,其中以農業企業居多。

目前,愛麗絲莊園已經進駐了廣東梅州梅江臺灣農民創業園,該臺創園積極利用農業農村部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合作項目、廣東省農業廳粵臺農業合作園區建設項目、廣東省委組織部「揚帆計劃」產業人才培育工程等政策,為愛麗絲莊園的發展提供支持,並且聘請農業專家每年為其提供多種農業技術指導。

「臺創園、梅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農業局在爭取支持政策上給了我們許多幫助。」彭茜柔說,她所在的集團正在為愛麗絲莊園的持續開發投入資金,並考慮在未來進一步擴展園區面積。

(圖片攝影、視頻攝製:記者 黃國保)

相關焦點

  • 廣東梅州《客家意象》獻藝臺灣「桃竹苗」
    廣東梅州《客家意象》獻藝臺灣「桃竹苗」 2013年03月18日 13:10:00來源:你好臺灣網   你好臺灣網梅州3月18日消息 (記者 黃葳葳)3月7日至14日,梅州大型民系風情歌舞《客家意象》首次離開大陸,在臺灣「桃竹苗」地區共作3場交流演出,受到當地尤其是客家鄉親的熱烈歡迎。
  • 報名 | 2018臺灣苗慄馬拉松:體驗原汁原味的臺灣「客家大縣」!
    比賽名稱:2018苗慄馬拉松比賽時間:2018年3月31日比賽地點:臺灣,苗慄縣比賽項目:全程馬拉松、27KM、27KM3棒接力推薦理由:苗慄是臺灣最著名的「客家大縣」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報名說到苗慄,或許你會以為是我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某地名,實際上苗慄是在寶島臺灣。聽著名字很是陌生,如果你喜歡大仁哥的話,應該已經在電視劇裡見識過苗慄的美景。
  • 尋訪隱匿苗慄山鄉的客家文化印記
    沿著阡陌鄉道穿過幾個小村子,不經意間會發現一兩座傳統的客家民居散落著,或挨著新式的樓房,或孤零零地藏在稻田的一角。   苗慄縣是臺灣客家人主要的居住地區之一,全縣人口中60%以上是客家人。據了解,清朝雍正、乾隆年間,廣東、福建一帶的客家人大量移民臺灣,其中一部分就是從後龍溪登岸,而後散居在苗慄縣內陸靠山一線,包括了記者造訪的公館鄉。
  • 臺灣苗慄,就如客家妹子般,輕柔又多情
    苗慄縣是臺灣客家族群最多的地方,在這裡能感受到別的縣市所沒有的獨特文化風情。無論是文化館、建築、美食小吃到風土民情,都有濃厚的純樸客家風味。為什麼叫「客家苗慄」?全臺灣許多縣市都有客家鄉親,而桃園、新竹、苗慄這三個連在一起的縣市,又是客家人集中的地方。但苗慄和桃園新竹不同,桃園新竹都是經濟高度發展的地區,桃園縣有一半大的地方是居住著閩南人,苗慄則是標準的農業縣,客家鄉親又高度集中。
  • 記梅州客家研究會副會長:客家話助其走上國際講壇
    記梅州客家研究會副會長:客家話助其走上國際講壇   中新網梅州2月24日電 題:客家方言成就他走上國際講壇——記梅州客家研究會副會長謝永昌  作者 唐林珍 曾仕謙 葉志明  他一生都與客家文化為伴,尤其對客家方言情有獨鍾,並且有很深的造詣。
  • 苗慄130線 欣賞田園景觀
    苗慄130線欣賞田園景觀,生態豐富,非假日期間到這邊的異國餐廳喝咖啡用餐,感覺最悠閒。>月到12月有柑橘、12月到隔年3月有草莓,全年豐富的特色農產品,外加一整年的雲海與田園風光,從苗慄大湖連結三義的「
  • 苗慄客家文化園區半月池 遠眺銅鑼、苗慄好山水
    苗慄客家文化園區展館旁的半月池,是早期客家建築的特色,可遠眺銅鑼、苗慄一帶景致。  苗慄客家文化園區12日上午10點開園,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以「好客迎好客」主軸,12、13日及19、20日兩個周休假期安排系列表演及互動體驗活動,並備有2萬份開園紀念品,邀大家來體驗客家文化之美。
  • 馬英九苗慄走春參訪客家文化產業
    臺海網2月20日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馬英九今天大年初二到苗慄縣通霄鎮馬家莊祭祖後,參訪苗慄客家文化園區及頭屋百茶文化園區,期勉活潑、多樣化推廣客家產業文化。馬英九上午在苗慄行程滿檔,繼馬家莊祭祖,向宗親長輩拜年後,隨即轉往銅鑼鄉苗慄客家文化園區參觀,接著又趕往頭屋鄉百茶文化園區,參訪園區體驗客家奉茶文化,並與苗慄縣長徐耀昌等地方黨政、農漁會界人士餐敘。
  • 臺灣著名賞花慶典 苗慄「客家桐花祭」4月上演
    為了讓讀者感受臺灣最具濃鬱客家風情的浪漫「桐花祭」,南京日報VIP讀者服務部特聯手江蘇省中旅,獨家推出7晚8天環島溫泉美食賞花高品遊:線路不僅包含「苗慄客家大院桐花祭」這一寶島著名的花海,還獨家安排了1晚溫泉、2晚臺灣美食夜市,而101大樓、日月潭、阿里山、墾丁、太魯閣、佛光山等臺灣著名風景名勝一個都不少!
  • 馬英九大年初二苗慄走春 參訪客家文化產業
    華夏經緯網2月21日: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昨天大年初二到苗慄縣通霄鎮馬家莊祭祖後,參訪苗慄客家文化園區及頭屋百茶文化園區,期勉活潑、多樣化推廣客家產業文化據報導,馬英九昨天上午在苗慄行程滿檔,繼馬家莊祭祖,向宗親長輩拜年後,隨即轉往銅鑼鄉苗慄客家文化園區參觀,接著又趕往頭屋鄉百茶文化園區,參訪園區體驗客家奉茶文化,並與苗慄縣長徐耀昌等地方黨政、農漁會界人士餐敘。
  • 苗慄樸實田園小村 健康蔬食超「素」配(圖)
    苗慄樸實田園小村 健康蔬食超「素」配(圖) 卓也小屋的養生蔬食套餐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卓也小屋主人卓銘榜以打造「健康餐廳」的想法,供應養生蔬食料理。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11月30日電 臺灣苗慄縣三義鄉「卓也小屋」主人卓銘榜,9年前來到三義鄉雙潭休閒農業區,追求自然樸實的田園生活,一磚一瓦打造出的民宿農莊,宛如一座純樸的小村落。
  • 臺灣臺北客家文化參觀考察團來廣東梅州交流訪問
    中國臺灣網12月31日梅州訊 12月18日—25日,以臺北市客家委員會委員、文山區萬祥裡裡長張紅木為團長的臺北客家文化參觀考察團一行40人來廣東梅州交流訪問。考察團一行參觀了中國客家博物館、丘逢甲故居、梅臺文化創意產業園等地,訪問了解了梅州客家文化歷史、發展及現狀,探討促進兩地客家文化交流合作事宜。
  • 傳承客家文化,共築中國夢
    原標題:客家文化中國夢  「隔山隔水難隔情!」當來自臺灣的中華海峽兩岸客家文經交流協會理事長饒穎奇,用客家話深情唱起客家山歌時,會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香港梅州聯會年年在香港舉辦客家文化節,至今已有四五屆了。後來,林光如又聯繫臺灣以及印尼、新加坡的客屬組織,組成客屬社團聯盟,增強客家人的團結。  東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竇勝功說,客家地區湧現出了一大批名門志士。以客商為例,不論是過去的胡文虎、張弼士等,還是現在的曾憲梓、田家炳等,都是群星璀璨客商中的傑出代表。客家人創造了獨具特色的客家文化。
  • 桐花祭|在臺灣苗慄·共赴桐花藍海的邀約
    >在臺灣苗慄|共赴桐花藍海的邀約 ※桐花藍海,是海峽對岸的臺灣,最盛情的邀約2018年4月桐花仍然兀自飄零,花開花落,守護客家。滿地白雪般的桐花,曾經被苗慄人嫌棄而掃於路邊,以免滑倒。桐花從此化身為苗慄客家美學的標誌,為客家創造藍海。
  • 「反殖民與臺灣光復」系列演講在臺灣苗慄舉行
    新華社臺北7月14日電(記者何自力 石龍洪)由臺灣知名作家藍博洲策劃的「反殖民與臺灣光復」系列主題演講近日在臺灣苗慄舉行,吸引聽眾關注和反思臺灣的歷史與現實問題。身為客家人的藍博洲通過臺灣民眾抗爭史的研究,從南北二路客家民眾反日軍佔領的武裝遊擊,到辛亥革命前後客家民眾的反日起義,從「武鬥「到「文鬥」,還原從大陸原鄉移墾臺灣的歷史過程中的客家人。作家藍博洲正在演講。
  • 苗慄風箏文化及客家美食節 歪腰郵筒迎風飄揚
    「九降風起」苗慄市風箏文化及客家美食節17、18日在河濱公園登場,邀請近百名島內外高手獻技,帶來的風箏更是話題性十足,包括歪腰郵筒、小鮮肉及大小朋友喜愛的小小兵,17日晚間還有煙火秀及夜光風箏的「箏焰秀」,要點亮苗慄夜空。
  • 苗慄
    苗慄地處臺灣西北,面積1820餘平方公裡,人口54萬。昔稱"貓裡",原為清代平埔族道卡斯人的社名。境內山嶽疊嶂,丘巒綿互,僅沿海地區縱布著少數平原;由於重山的隔閡,苗慄開發腳步素來遲緩,縣境內沒有人口稠密的大城,一座座小村鎮依附在平原、丘陵谷地之間。     多山的苗慄縣,東境盤據著臺灣第二高峰--雪山山脈,靠山吃山,苗慄的物產多緣山而來。昔日山區儘是原始樟木林,而樟木也造就了三義奇木雕刻的崛起,盛況至今不墜。丘陵淺山地帶,氣候溫和,正適於栽種茶樹與桑樹,茶產以青心烏龍為主。
  • 臺灣苗慄遊記
    ,在面積約三個新加坡大,充滿濃厚客家文化色彩的翠綠山城,邂逅更多與樹木有關的美麗故事。  從臺北乘搭火車到苗慄,約需一小時。我們先參觀了天仁名茶和世奇餅店,以及苗慄著名景點盛興車站和龍騰斷橋,才抵達樹也別墅(ChooArt Villa)。  車子一駛入木柵圍立的斜坡車道,給我一種來到日本「星野」頂級旅館的感覺。當穿著寬鬆功夫褲的管家將我引入採光明亮的大廳,端出精緻茶果招待時,那種感覺更濃烈。
  • 訪梅州田園好日子農莊:就地取材烹飪農家美味
    2016年開始營業的「田園好日子農莊」曾上榜梅州市首批「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農家樂、梅州市旅遊推薦單位名單,獲評梅州「三星級農家樂」等榮譽稱號。「剛開業時客源很少,現實總比想像的『骨感』,我開始到廣州、佛山、韶關、梅州、潮汕等各地區的農家樂考察取經。」馮小武發現,招牌菜其實就是消費者心中的口碑菜,農家樂特色就在於農家菜,突出本土特色菜的「土」味和「鮮」味才能吸引顧客,贏得口碑,從而打響品牌。
  • 閩南客家蘿蔔丸子
    閩南客家蘿蔔丸子客家菜如同客家語一樣古老,是中華飲食文化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流行廣東的深圳、惠州、河源、梅州、韶關 ,江西的贛州,福建的龍巖、三明,廣西的賀州、玉林、 防城港 ,臺灣的新竹、苗慄、桃園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