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1973年16連小麥迎來了特大的豐收,產量進入了全團的前列。與其說姜雲武連長因禍得福,不如說豐富的農業生產經驗決定了他的正確決策。
16團16連新連長姜雲武上任後便領導了大家在1973年的麥播,16連不僅搶在了最佳播期,又全部播在了高產期,本來還被首長批不科學種麥的姜雲武用收成證明了他的正確指導。
1971年初,16連連長宗有德調任團農業股(農業科)股長,接任宗有德連長的是45連(武裝連)連長姜雲武。
姜雲武,農業技術員出身,當時只有35歲,是16團當時年輕有為的連級領導之一。此人有能力,有魄力,善於經營,又懂得農業生產,工作雷厲風行,決策果斷,是16連職工、群眾公認的一屆好連長。
1973年的冬季,北大荒是在持續的暴雪中度過的,直至開春麥播時,積雪還沒有全部融化。尤其是16連緊靠峻德山脈的地塊,受山區氣候影響較為嚴重,積雪融化的很慢,即使是中午溫度高時,冰雪融化了,早晚又結了冰。
當時,團裡要求各連抓農時,搶播小麥,16連人機齊上,機車不停,換班作業搶播。當播到峻德山下地塊時,播種被迫停了下來,大家普遍認為:種子播在冰雪和泥土交融的地裡,種子或被凍壞,或怕造成粉仔現象發生,一時都不敢輕舉妄動了。
此時,姜連長大膽決定:繼續搶播小麥,機車又開始前行工作,尤其是靠近山邊的低洼地帶處,麥種播在了冰雪中。正當機車幹的熱火朝天之時,由東大甸子沿途返回、檢查各連播種工作的王文東政委,來到了16連麥播現場。
王政委見此情景,勃然大怒,當即叫停機車,將機車師傅們和16連領導統統批評了一遍,以破壞生產為由停止播種,並責成16連黨支部以及姜雲武連長做出書面檢查,深刻反省,聽候團黨委處理。
第二天,全團各連連長全部匯聚在了16連,王文東政委主持、召開麥播現場會,對16連將麥種播在了冰雪中的做法,大加指責與批評,全團要引以為戒,做好當前的麥播工作,並給予姜雲武連長警告處分。好在時任的團長說了話:看小麥的後期生長與收成,再做決定。
16連當時是二師、兵團的先進單位,各類現場會在此召開過十幾次,但以反面典型召開的全團現場會,在兵團時期還是唯一的一次。
姜雲武連長至始至終沒有反駁團首長,在現場會結束、王政委一行離開16連時,依然我行我素,命令連隊全部機車立即投入工作,爭分奪秒搶播小麥。
1973年的麥播,16連不僅搶在了最佳播期,又全部播在了高產期,原本,山坡地塊,白漿土質含量高,易乾旱,會對小麥產量與生長有所影響。但在播種結束時,天氣連續晴朗,溫度直線升高,冰雪迅速融化,易乾旱的白漿土質得到了充足的水分,在行將乾旱時,又迎來了雨水,並且是晚上下,白天晴,風調雨順。因而,1973年16連小麥迎來了特大的豐收,產量進入了全團的前列。與其說姜雲武連長因禍得福,不如說豐富的農業生產經驗決定了他的正確決策。
1973年,全16團的小麥均增產增收,而以現役軍人為主組成的團黨委大公無私,將所產小麥全部上交了國家和支援了兄弟單位,在口糧中沒有留下一粒細糧,以致全團近3萬人口在長達一年多的時間裡全部食用玉米面、大碴子等粗糧度過了400多個日日夜夜。
姜雲武於1976年調任農場農業科科長,是16連第二位擔任農場農業科科長的連長。以後,又調任農場物資公司經理,將面臨倒閉的物資行業變成了農場盈利大戶,連年被評為農場勞動模範和優秀共產黨員。2010年2月20日病逝於新華,16連各地知青發來了唁電,並委託我敬送了花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