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一盔一帶」發布以來,頭盔的價格水漲船高,而市場缺口卻並不是短期之內能夠填滿的。
根據國金證券研報,頭盔的市場缺口將超過2億個。過億的缺口,讓不少企業都動了入行的心思。
據天眼查數據,近一個月來,我國新增頭盔相關企業已經超過了3500家,隨著頭盔的熱度不斷上升,相關的企業數還在不斷增加。
百舸爭流,千帆競渡,各種資本都想進入頭盔行業分一杯羹,那麼誰又能真正領跑行業,拿到最大的行業紅利呢?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調研數據顯示,我國摩託車頭盔行業市場競爭比較激烈,主要品牌有YEMA野馬、AGV、LS2、SHOEI、YOHE永恆、BEON、TankedRacing、ARAI、瑞獅、艾獅,這10個品牌在我國摩託車頭盔的市場佔有率達到69%左右。
從上數據不難看出,頭盔產業真正的大品牌並不多,但是市場佔有率卻非常高,非常集中,雖然如今市場需求大幅度增加,想要快速佔據市場,也需要儘快完成市場定位,那麼又該從哪些方面考慮呢?這裡給大家一些建議:
品牌:如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注重品牌,新興公司想要佔領市場,必然需要打響自己的品牌,大型企業推廣品牌相對比較容易,代言,廣告,可以快速打響品牌。而一些小規模企業該如何做呢?廣告無法跟大企業相比,那麼質量,無疑就是最大的賣點,紮實基本功,在質量上下功夫,靠消費者良好的口碑,相信也一定可以做出規模。價格:價格戰一直都是商戰繞不開的話題,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壓低一部分利潤,無論企業規模大小,都非常容易打開市場,物美價廉,沒有哪個消費者可以抵擋得住。領域細分:現在的消費者個性化越來越明顯,摩託車休閒娛樂也是很多消費者很喜歡的,如果很難在銷量和價格上打贏對手,不如細分領域,專做小眾領域,個性化服務,這也是很好的一條出路。共享經濟:共享經濟這幾年一直很火,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汽車等等。而共享電動車在一些省市也早已存在,而隨著「一盔一帶」政策即將實行,共享電動車正面臨很大考驗,沒有人願意出門騎行共享單車,還要自己抱個頭盔,沒有地方放不說,還很不方便。所以共享頭盔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並且,一些省市還沒有共享電動車出現,頭盔和電動車配套出現在共享經濟市場,也很有發展前景。周邊:當你把頭盔放在眼前的時候,你看到的只是頭盔,當你放遠之後再看,頭盔也不單單只是頭盔。從原材料到生產加工,再到推廣銷售,再到二手回收,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涉及的方面非常多。如果我們不能很好地加入生產出售中,不妨換個思路,通過市場周邊發掘機會,也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頭盔的風口已經出現,關於搶佔市場,大家有什麼好的思路呢?歡迎留言分享。